封候岩,原名馬騮洞,位於貴港市古樟鄉川山村華堂屯前東北隅茶九山麓,距古樟圩4公里。
岩口約寬7米,高5米,岩口左側的石壁上刻有“封候岩”三字,系明萬曆壬子歲(1612
年)仲春五山守備鄒勛書題。岩口左壁還刻有鄒氏撰寫的碑文,碑文作者,以馬騮即猴也,
猴候同音,而附會作雅稱,改名封候岩。岩內尚有幾處石刻,因年代久遠,無從辨認。
岩內,夏涼冬暖,中層鐘乳石林立,石柱,石筍、石幔、石龍……琳琅滿目,有的似飛
禽走獸,有的活象羅漢人形,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岩之上層,有一條清澈見底的澗水,橫
流於岩洞之間,四季不枯,緩緩而流,直通地下河,春夏水面漲至5米之寬,深1米多,秋冬
水面也寬2米左右、深尺許,是一個天然的游泳池。岩之上部有小徑曲曲折折千迴百轉,直
通山頂和山上的另一邊。有民謠日:“封候岩,封候岩,上通天,下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