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積經》,全稱《大寶積經》,意指‘寶的聚集’,佛教重要經典,大乘經五大部之一。該經以大乘經典的‘空’論為基礎,闡述了阿含以來之佛陀教義,同時,也強調無我的思想與瑜伽修行等內容。它是中觀學派及唯識學派常所引用的經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積經
- 全稱:大寶積經
- 梵名:Mahāratnakūṭasūtra
- 譯者:唐代菩提流志等
詞語解釋,《大寶積經》注釋,
詞語解釋
梵名Mahāratnakūṭasūtra,全稱《大寶積經》,由唐代菩提流志(562—727)等譯。凡120卷,分49會。魏晉至唐諸譯家以不同經名,陸續譯出23會、81卷,稱“舊譯”;菩提流志新譯出26會、39卷,稱“新譯”。此經為新舊譯合編本,為一部大乘經叢書,以般若為本,泛論大乘教義之各個方面,內容頗為豐富,涉及範圍甚廣,每一會相當於一部經,亦各有其獨立的主題。其中第五會為《無量壽如來會》,宣說彌陀淨土之信仰。全經收於《大正藏》第11冊,編入此經的部分佛會的單譯本、異譯本達40餘種,皆收入《大正藏》第11、12冊內。
《大寶積經》注釋
1、梵名 Mahāratnakūṭasūtra。凡一二〇卷。又作寶積經。唐代菩提流志等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一冊。系纂輯有關菩薩修行法及授記成佛等之諸經而成。寶積,即“積集法寶”之意。因其為大乘深妙之法,故謂之“寶”;聚集無量之法門,故謂之“積”。全經計收四十九會(部),其中,魏晉南北朝隋唐之諸譯經家用不同經名陸續譯出二十三會八十卷余,稱為“舊譯”,菩提流志新譯出二十六會三十九卷半,稱為“新譯”,本經即為新舊譯之合編本。全經內容泛論大乘佛教之各種主要法門,涉及範圍甚廣,每一會相當一部經,亦各有其獨立之主題,例如四十六會“文殊說般若會”主要論述“般若性空”之思想;第五會“無量壽如來會”宣說彌陀淨土之信仰;另如第二、第三、第七、第十一、第二十四會等則闡揚密教之各種重要教義。此外,本經各會所屬部類亦極紛雜,如第十四會“佛說入胎藏會”屬於小乘部,第一“三律儀會”、第二十三“摩訶迦葉會”屬於律部,第四十六會“文殊說般若會”屬於般若部,第四十七會“寶髻菩薩會”屬於大集部。故可說全經每一會雖然各有特色,然若就整體而言,則缺乏一貫之系統。又於菩提流志所譯二十六會中,有十一會二十二卷為初次翻譯者,其餘十五會則屬重譯部分。本經之異譯本極多,茲為便於比較,特將四十九會名稱、卷數、譯者(新譯即指菩提流志)列表如次:(見參考資料)
除上舉四十九會外,另有下列之異譯本。又下表會數欄內之數字,乃相當于大寶積經內容之會數。:(見參考資料)
本經之梵本,今僅存部分斷簡殘片。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十等載,玄奘自印度歸返時,曾帶回本經之梵本,玄奘譯完大般若經六百卷後,諸方名德又敦請玄奘再譯本經,然其時玄奘已精力殆盡而預知寂期不遠,遂舍卻所請。而玄奘所帶回之梵本,今已不存。另據多羅那他之印度佛教史第十三章、第二十章等所載,本經之梵文原本,與華嚴、大集、般若等經相同,均有十萬頌之多,後因輾轉傳譯而僅餘今之四十九會一二○卷。本經另有西藏譯本,題為‘大寶積法門十萬章’(藏Dkon-mchog brtsegs-pa chen-poh!i chos-kyi-rnam-gran%s leh!u ston%-phrag-brgya-pa ),亦有四十九會,然西藏譯本原為各會單獨傳譯,且缺少其中若干會,後乃自漢譯本補充數會,並仿其四十九會之制而集成者。本經各會之註疏極多,北魏菩提留支所譯之大寶積經論四卷(安慧著)為第四十三會之釋論,同為菩提留支所譯之大寶積經釋為第四十一會之注釋,潛真之大寶積經疏三卷為第十五會(不空譯本)之注釋,康僧會之大寶積經子注為第十九會(安玄譯本)之注釋,此外,第五會、第四十八會之註疏甚多。[開元釋教錄卷九、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一、閱藏知津卷二、卷三、西藏譯大寶積經の研究(櫻部文鏡,大谷學報第十一之三)]
FROM 【佛光大辭典】
2、(經名)有四十九會七十七品,前後諸師譯一會或譯數會而別行之。唐菩提流志新譯三十六會三十九卷,取舊來諸師所譯二十三會八十一卷合之,以四十九會一百二十卷為全本。寶積者法寶之集積也,為大乘深妙之法,故目之為寶,無量法門攝在此中故謂之積。寶積經論一曰:‘大乘法寶中,一切諸法差別義攝取故。所有大乘法中諸法差別者,彼盡攝取義故名曰寶積。’
FROM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3、《大寶積經》是一部叢書體裁的經集,一二〇卷。收在《大正藏》第十一冊。玄奘在示寂前一年(663)曾試譯幾行,感覺氣力衰竭而輟筆。菩提流志從神龍二年(706)開始編譯,歷時七年,於先天二年(713)完畢,完成玄奘未盡的偉業。他利用《寶積經》的叢書體裁,儘量勘同從前譯過的另本編入大部,遇到舊本文義不全或舊無譯本的,才出新譯。因此全經四十九會,幾乎一半用了舊本,只二十六會新譯,其中還多數是參酌舊本重出,純粹的初譯本只十一會而已。
《寶積》這樣四十九會的大叢書,是後來發展而成的。最初出現的是裡面最原始的一種,中國前後譯過四次,開始是支婁迦讖譯的,名叫《佛遺日摩尼寶經》(佛遺日,即毗佛略,意為方廣;摩尼為如意珠),次晉錄失譯名《摩訶衍寶嚴經》,又姚秦失譯名《大寶積經》,或名《迦葉品》(後由單卷編入大部四十九會中第四十三會,因大部也有〈迦葉品〉,遂改名〈普明會〉),最後譯的名《迦葉問正法經》。四個譯本名稱不同,都是小本《寶積》的異譯,原經叫什麼名字已不清楚。
小本《寶積》是繼《般若》之後出現的大乘經類之一,其內容較《般若》更為豐富。不過基本理論仍出於《般若》。全部分為十六門,都是屬於大乘教法,具有重要意義。其中談到了大乘出家,即戒律的問題,談到定慧學,以大乘和小乘相比較指出其優劣。更值得注意的是提出了大乘的一個重要思想︰‘根本正觀’,說大乘應該用般若去觀察一切。菩薩乘就是提倡般若,所以《寶積》的根本正觀來自般若。具有智慧,就掌握得到判別正與不正的方法,從而使他們的理論超出了單純的空觀,提出所謂‘中道’來。‘空觀’原對‘實有’而言,‘實有’固然不對,若定以空為實在的‘空’,也不對,離去‘空觀’、‘實有’的兩邊,他們主張‘中道’。‘中道’原在部派佛學時期也偶爾談到,現在大乘把它擴大,而且固定在‘正觀’方面運用,這就是從小品《寶積》開始的一個重要思想。小品《寶積》還特別指出,‘有見’很壞,但‘有見’走向極端,即使大如須彌山,也還有辦法破除,如果著了‘空見’那就不可救藥了。可見,《寶積》的思想比‘空觀’進了一步,它破空破有,提倡‘中道正觀’。
《勝鬘夫人會》是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的異譯,編入大部第四十八會。內容主要講‘佛性’,特別以‘如來藏’為主題。全經結構分十四門,即有十四義。說法基本上與《大涅槃經》的後分一致,但著重結合心的法性講的。心的法性即心的本質,心以‘清淨’為本質,就是‘自性清淨心’。《勝鬘經》又提到如來藏即自性清淨心,把佛性擴展到心性,如來藏厭苦欣滅而為出世正因,尤屬內學大本之談,乃對於人性的理解以及人生轉依根據的說明。把‘如來藏’聯繫於對‘自性清淨心’的理解力方面,即‘空性智’。空性智對心的理解有兩個方面︰
(1)從自性清淨心講,一切眾生皆有此心,但現時不能覺察,乃因煩惱障蔽,即所謂‘心性本淨,客塵所染’。淨心與客塵是同時並存的,但兩者性質不同,又是分離的,即所謂‘與客塵俱,而性相離’。何以知其相離?是空性智的理解,‘由智而見其不實’,從而把客塵斷掉,如來藏就具有空的意義,即‘空如來藏’。
(2)如來藏可以成佛,可以使之具有佛的各種功德,儘管現在未發現功德,但功德的基礎存在。藏與功德的關係,被看作‘不俱與不離’,現在雖尚未實現佛的功德,但如來藏里早已攝藏了實現它的基礎,如幼兒已具備有成年人基礎,總有成長為成年人的一天。從智慧看來,它也是圓滿無欠缺的。這樣又具有不空的意義,即‘不空如來藏’。
《勝鬘經》共講了十四義,還有其他一些重要說法,如三乘歸於一乘,暗示一切眾生(包括一闡提在內)都可以成佛。四諦歸於滅諦,可以看出四諦有有作、無作兩方面的意義。
《菩薩藏經》二十卷,玄奘於貞觀十九年(645)譯出,編入大部第十二會。它是菩薩藏理論新的發展,對於大乘全體又有所組織的一部書。菩薩藏的理論根據就是法門,此經對大乘的重要法門都提到了,因此,對了解這一時期的學說具有極重要的意義。玄奘是傳播這一學說系統的瑜伽行派的人,對此學說原委了解得很清楚,所以非常重視它,歸國後最先翻譯的就是此經。它講大乘菩薩道的組織,以‘四無量’、‘六度’、‘四攝’為綱,把有關法門統攝在這三類里。首先提出‘四無量’來,是與外道說法相照應而內容卻不相同,剔除了婆羅門所說以梵天為解脫目標,修行結果與梵天共住的理想。他們修行的手段之一是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大乘認為這還是貪慾的低級要求,因而主張四無量是無染心的。此經繼承龍樹吸取和利用外道所說的四無量這一方法,把四無量列在六度之先,以四攝為六度的推廣,構成了以六度為中心的組織體系。它把以前及當時的一切說法加以簡別,最後把重點放在‘智度’上。這從經的最後帶有結論性的頌文‘於業應知業,於報應知報,無業亦無報,是安隱涅盤。諸有為皆苦,於中無有智,是故智生已,有為皆解脫’里也表示出來了。此經不但把智慧放在首位,而且講到如何才能構成智慧;需有十善巧︰蘊、界、處、諦、四無礙、四依趣、資糧、三十七道品、緣起、一切法(包括有為、無為)。應對十個方面有正確的認識,就是善巧。
此經對《大涅槃經》、《勝鬘經》所提到的問題也涉及到了,但無所偏重,而是包羅各個方面。如講‘界’善巧時,不用‘佛性’而用‘我界’解釋,說‘我界’就是‘法界’,也就是‘法性’的意思,實際上與《涅槃經》、《勝鬘經》一樣。講‘諦’善巧提到四諦歸於滅諦,與小乘講四諦以苦諦為中心相反。關於諦,平常只講勝義諦和世俗諦,此經加一個相諦為三諦。相諦是無相,把一切歸於無相。通常講勝義諦只講一切法自性空,此經認為這樣講空還不夠,應以無相為基礎,建立一切相。無相與一切相,非一非異。諸法不一,歸為無相。異中見一,無相非相,乃是一切相之共相。這種說法對後來的有關說法很有影響。在講四諦時,一方面肯定了可用五蘊解釋,即五取蘊是苦,因而有苦集滅道。另一方面也可從能取所取來解釋,由於能取所取的執著,也會形成苦。這是針對有部把六根看成內能取,六塵看成外所取,而此經認為這種執著就屬苦諦。此外,還提到涅盤與生死是無區別的,成就瑜伽師地得方便慧的等等,可見與後來的瑜伽行派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繫。因此,它對大乘學說講得很全面,很扼要,可以看成大乘思想的重新組織。玄奘雖然首先譯出它,是重視它的一個表示,可惜他並沒有說明此經對大乘學說有這樣多的發揮。
《大寶積經》內有重大義理的幾會,特別是小本《寶積》為大本《寶積》之先河,要義如上。以下即依次略述其餘各會的大概。
第一〈三律儀會〉,三卷。唐·菩提流志新譯,與舊譯《大方廣三戒經》同本。佛因大迦葉問,而說菩薩種種應作、不應作的三法。
第二〈無邊莊嚴會〉,四卷,新譯。佛為無邊莊嚴菩薩說一切法自性無性,不可以相表示;然是一切諸法本性,非由染淨之所建立,無住無起,本性清淨。菩薩如實解了無明諸有為法,悟智見等無為法,入清淨法門,獲遍持光明智慧,圓滿所有不思議善根等願。
第三〈密跡金剛力士會〉,七卷,西晉·竺法護譯。密跡金剛力士說如來身口意三秘密真實之法。目連欲窮佛聲邊際,過西方九十九恆河沙佛土終不能得,其音常近不遠。應持菩薩過上方百億恆河沙佛土,欲見佛頂相亦不能見。
第四〈淨居天子會〉,二卷,西晉·竺法護譯,舊名《菩薩說夢經》。淨居天子問菩薩所行相貌攝受諸法,佛言夢中見相一百八事,應隨夢境進修,淨除業障。
第五〈無量壽如來會〉,二卷,新譯,與舊《無量清淨平等覺》、《大阿彌陀》、《無量壽經》等同本。佛說阿彌陀佛因地願力,極樂國土種種清淨莊嚴,勸人往生。
第六〈不動如來會〉,二卷,新譯。與舊本《阿閦佛國經》同本。佛說妙喜世界種種勝妙,不動佛行願功德,勸人往生。
第七〈被甲莊嚴會〉,五卷,新譯。佛為無邊慧菩薩說菩薩被大甲冑,乘於大乘,行於大道,為諸眾生作大利益。
第八〈法界體性無分別會〉,二卷,梁·曼陀羅仙譯,與羅什譯《法界體性經》同本。文殊師利說一切法皆法界體性,是污染者法界體性,若知污染是法界體性是名白淨。然第一義無有污染,若污染法若白淨法,名佛出世。佛出世者,諸法無生,是無生法,都無生死,亦無涅槃。又廣說菩提之相,菩薩聞已,能於諸法體性無所分別,即名為佛。
第九〈大乘十法會〉,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譯,與梁譯《大乘十法經》同本。十法者︰(1)信成就,(2)行成就,(3)性成就,(4)樂菩提心,(5)樂法,(6)觀正法行,(7)行法慎法,(8)舍慢大慢,(9)善解如來秘密之教,(10)心不希求二乘。
第十〈文殊師利普門會〉,一卷,新譯。與舊《普門品經》等同本。佛說色、聲、香、味、觸、人、天、善、惡等法,了知其性空,本自無生起,皆悉寂靜,是名諸三昧普入不思議法門。
第十一〈出現光明會〉,五卷,新譯。佛答月光童子問,說如來因地善根資糧圓滿,成就相好光明等法門。
第十二〈菩薩藏會〉,內容見上文有關《菩薩藏經》之說明。
第十三〈佛為阿難說人處胎會〉,一卷,新譯,與舊譯《胞胎經》同本。佛說人受生入胎種種事。
第十四〈佛說入胎藏會〉,二卷,唐·義淨譯。佛說種種方便,化難陀離欲出家事。
第十五〈文殊師利授記會〉,三卷,唐·實叉難陀譯,與《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同本。佛說文殊師利於往昔雷音佛所初發菩提之心,過不可思議微塵數劫行菩薩道,勸教十方無量無邊如來,然後作佛名為普見,剎土功德莊嚴,極樂世界非所比量。
第十六〈菩薩見實會〉,十六卷,高齊·那連提黎耶舍譯。佛成道已,還迦毗羅城,為淨飯王說六界差別法門。
第十七〈富樓那會〉,三卷,姚秦·鳩摩羅什譯,舊譯名《菩薩藏經》,亦與《大悲心經》同本。佛為富樓那說菩薩藏。
第十八〈護國菩薩會〉,二卷,隋·闍那崛多譯。佛為護國比丘說菩薩清淨無畏,喜舍調伏等四十八法。
第十九〈郁伽長者會〉,一卷,曹魏·康僧鎧譯,與《法鏡經》及《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同本。佛為郁伽長者說在家種種過患功德及出家菩薩修行功德之法。
第二十〈無盡伏藏會〉,二卷,新譯。佛說菩薩有貪行、嗔行、痴行等分行,說法等五伏藏,成就殊勝功德,速證菩提。
第二十一〈授幻師跋陀羅記會〉,一卷,新譯,與舊譯《幻士仁賢經》同本。王舍城幻師變幻供養驗試如來,不知如來現證諸法如幻,悔悟發心而得授記。
第二十二〈大神變會〉,二卷,新譯。如來有大神變,說法教誡,答商主天子問,說云何名無生,云何名無生忍。
第二十三〈摩訶迦葉會〉,二卷,元魏·月婆首那譯。佛為迦葉說出家比丘妄言得果,貪著名利等種種罪相。
第二十四〈優波離會〉,一卷,新譯,與舊譯《決定毗尼經》同本。優波離問佛戒律輕重開遮,文殊師利言一切諸法畢竟寂滅,心寂滅故名究竟毗尼,乃至是名法界究竟毗尼,諸佛世尊依此成道。若善男子於是法中不善觀察,則為遠離如來淨戒。
第二十五〈發勝志樂會〉,二卷,新譯,與舊譯《發覺淨心經》同本。佛說初業菩薩既出家已,應離樂著、利養、憒鬧、俗言、睡眠、眾務、戲論等過失,修出世道慈念眾生。
第二十六〈善臂菩薩會〉,二卷,姚秦·鳩摩羅什譯。佛為善臂菩薩說菩薩當具足六波羅蜜法。
第二十七〈善順菩薩會〉,一卷,新譯,與舊譯《須賴經》同本。舍衛城有菩薩名善順,方便度人,示現極貧,佛為說法,授以佛記。
第二十八〈勤授長者會〉,一卷,新譯。佛為舍衛城勇猛授等五百長者,說應觀身四十四種過患,厭離身命妻子、舍宅衣服、車乘香鬘、一切樂具,速能成就六波羅蜜,疾得無上菩提。
第二十九〈優陀延王會〉,一卷,新譯,與舊譯《優填王經》同本。優陀延王因第二夫人誣陷,對第一夫人及如來聖眾發起嗔恚,悟後懺悔。佛為說先知丈夫過患,然後多種觀察女色慾染過患。
第三十〈妙慧童女會〉,一卷,新譯,與舊譯《須摩提經》及先譯《妙慧童女經》同本。長者女妙慧問佛︰云何得端正身? 乃至臨終諸佛現前等境,佛為說於惡友所不起嗔心等四十行。
第三十一〈恆河上優婆夷會〉,一卷,新譯。佛與恆河上優婆夷問答,說一切法如幻化,如虛空,心尚不可得,何況心所生法,一切法皆無所得,名真修梵行。
第三十二〈無畏德菩薩會〉,一卷,與《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等同本。阿闍世王女無畏德,見聲聞不起迎問禮,為王廣說二乘與大菩薩人種種差別,與舍利弗等問答妙法。
第三十三〈無垢施菩薩應辯會〉,一卷,與《離垢施女經》及《得無垢女經》同本。波斯匿王女與聲聞迦葉、舍利弗等,及菩薩文殊、觀音等,問答法要。
第三十四〈功德寶花敷菩薩會〉,一卷,新譯。佛因問,為說持誦十方現在佛名所得殊勝功德。
第三十五〈善德天子會〉,一卷,與先譯《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同本。文殊演說諸佛不思議甚深境界。
第三十六〈善住意天子會〉,四卷,與《如幻三昧經》及《聖善住意》等同本。文殊與善住意,於佛前問答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諍、不進不怠、不禪不亂、不智不愚、無凡夫無佛、不因緣不無緣等甚深法。
第三十七〈阿闍世王子會〉,半卷,與舊譯《太子刷護》、《太子和休》二經同本。王太子問佛︰何因緣得端正蓮華化生、知宿命、生天上、得六神通等?佛隨問演說。
第三十八〈大乘方便會〉,二卷半,東晉·竺難提譯,與《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等同本。佛因智勝菩薩問,說諸菩薩依回向,隨喜,以一摶食給施一切眾生,一香一華供養十方佛等善權方便法門。
第三十九〈賢護長者會〉,二卷,原名《移識經》,隋·闍那崛多譯。賢護問佛,眾生有識如寶在篋,不顯不知,身謝識遷,如夢遷化,受種種身,往來苦樂等事。
第四十〈淨信童女會〉,一卷,新譯,波斯匿王女問菩薩正修行法、得堅固力、安住生死、成熟眾生、六度、四無量等。
第四十一〈彌勒菩薩問八法會〉,一卷。本名《彌勒菩薩所問經》,與《大乘方等要慧經》同本。佛說菩薩成就深心等八法,於勝進法中不退不轉,速成菩提。
第四十二〈彌勒菩薩所問經〉,半卷,與舊譯《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等同本。佛說彌勒以善權方便安樂行,晝夜六時禮佛懺悔,勸請諸佛,願於來世人民無垢穢奉行十善時成佛。釋迦以身命布施,勇猛精進,願於五濁惡世成佛度生。
第四十三〈普明菩薩會〉。
第四十四〈寶梁聚會〉,二卷,北涼·釋道龑譯。佛說沙門善惡垢淨,梵行非梵行種種事相。
第四十五〈無盡慧菩薩會〉,半卷,新譯。佛說十波羅蜜及入十地先相等法(與華嚴部《莊嚴菩提心經》同)。
第四十六〈文殊師利說般若會〉,一卷半,蕭梁·曼陀羅仙譯。文殊師利菩薩說般若波羅蜜及一行三昧法。
第四十七〈寶髻菩薩會〉,二卷,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六波羅蜜、三十七菩提分法、菩薩淨行等。
第四十八〈勝鬘夫人會〉,內容見上文有關〈勝鬘夫人會)之說明。
第四十九〈廣博仙人會〉,一卷,新譯。佛為廣博仙人說三十三垢染布施不得果報及說種種上施、生死轉識、諸天欲樂衰相等事。
關於《寶積經》的注釋,《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有釋文與經配合,但不牒經文。對勘四譯,唯晉譯結構比較相近,可以對讀。元魏·菩提流支譯有釋論一種,名《大寶積經論》,凡四卷,不詳作者,譯文也錯亂拙劣。西藏藏經中同有此本,題安慧作,考其體例,是依《瑜伽》配合經文,詳為之解,家法井然,或者真是安慧之作。第四十一〈彌勒菩薩問八法會〉有釋論五卷,名《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元魏·菩提流支譯。第四十七〈寶髻菩薩會〉有釋論《寶髻菩薩四法經論優波提舍》一卷,天親菩薩造,元魏·毗目智仙譯,也都可資參研。(李安)
◎附︰長尾雅人著·許明銀譯《印度佛教史述要》第六章(摘錄)
《寶積經·迦葉品》
(前略)《寶積經》(Ratnakūṭa)也同樣地稱讚菩薩,而討厭職業性的小乘比丘。
此經典也許比《般若經》與《金剛經》還要晚出,不過,仍舊是相當古老的大乘經典。漢譯大藏經內有為數一二〇卷的大部頭經典《大寶積經》。其實,它是集合四十九部獨立的經典而成的。其中,第四十三號的〈迦葉品〉(Kaśyapa-parivarta,後改名為〈普明菩薩會〉),即等於此處所譯出者。編集四十九部經典成現在之形態的是在七世紀的唐代,且四十九部經典當中也攙雜著舊經典與新經典。有名的《大無量壽經》是排在第五號,《勝鬘經》則列在第四十八號。
〈迦葉品〉在這四十九經當中屬於最古老層次,且《寶積經》的平常稱呼原先是指此〈迦葉品〉(《寶積經》一名,在印度古代諸學者之間很著名,它常被引用於論書之中;且從其引用全是〈迦葉品〉內之文章,可得知此一事實)。相當於此〈迦葉品〉的部分,漢譯方面譯了四次。此外,現在還有梵文本及西藏語譯本。最初的漢譯本乃屬於二世紀後半期的後漢時代。將此與其他的漢譯本、梵文本與西藏語譯本作比較,可知經文是逐漸增加擴大的。在每一節上相同的內容有很多是以詩頌的形態反覆著,而舊的漢譯則缺少此詩頌部分。這裡是依照梵文本,節譯最有趣之處。
全體的旨趣是在對照大乘菩薩的優秀性,以及小乘比丘修行的偏狹態度。前半部從各種角度來宣說菩薩是什麼。特別是第二十九節以下,以豐富的比喻來說明菩薩德,若將它視做一文學來看時也是很有趣的。此一比喻一直持續到第九十七節,而第五十二節以下則是本經的核心,是說明‘中道’的。如此具體說明中道的經典並不太多。此部分常為其他論書所引用。第九十八節以下的‘心之觀察’也很重要,於此也詳細地考察了‘種姓’──‘佛性’。
從第一二一節起,開始批判職業性的‘出家人’、‘比丘’與‘沙門’。至於‘四種破戒比丘’在任何一世都有。特別有趣的是結束此說法時,有五百位比丘離席而去。彼等不懂此經典之意趣,且不信受。此一情形使我們想起《法華經》〈方便品)有五千位增上慢的比丘,離開佛陀說法處而去的情景。《法華經》載佛陀任由彼等離去,而此〈迦葉品〉言,佛化作二比丘向此五百比丘說法。
[參考資料] 印順《寶積經講記》;《寶積部經典》(《大乘佛典》{9},中央公論社);櫻部文鏡《西藏譯大寶積經の研究》;月輪賢隆《古本大寶積經について》;A. K. Warder《印度佛教史》;Winternitz《印度文獻史》。
FROM:【中華佛教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