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寧寺志(1684-2010)》是2010年攸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攸縣黃豐橋鎮人民政府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寧寺志(1684-2010)
- 作者:攸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攸縣黃豐橋鎮人民政府
-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
- 出版社:攸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中圖分類: B947.264.4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為《寶寧寺志》,記述寶寧寺開創以來的歷史。上限起自事物發端,下限至2010年12月31日。 二、本志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編纂指導思想,按湖南省志質量標準要求,實事求是全面翔實地記述寶寧寺各方面的狀況。
作品目錄
封面
寶寧寺志
重修《寶寧寺志》編纂委員會
重修《寶寧寺志》編輯委員會
圖片
寶寧寺在攸縣位置及周邊寺觀圖
日本國繪製的<湖南地方の禪宗地圖(唐五代)>
聖壽山寶寧寺全圖
寶寧勝境
寶寧寺開基祖、曹洞宗祖師曠長髭禪師(畫像)
清光緒年間修復的曠長髭塔墓
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為<定寧寺志>撰寫的序言手跡
殿圖原載清康熙《寶寧寺志》,整體建築呈南北兩排三進、東西三層布局,有護神、大雄、藏經、慧命、彈指、溯樓、祖堂、觀照、延壽、地藏等18座殿堂樓閣,其構建狀況詳見本志卷二《殿宇》。
明嘉慶年間禮部侍郎鄒東廓(江西安福人)為寶寧寺題寫的匾額
清康熙年間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為大雄寶殿題寫的匾額
清同治五年(1866)陝甘總督左宗棠為寶寧寺題寫的匾額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狀元蕭錦忠《茶陵人》為寶寧寺禪堂題寫的匾額
民國十三年(1924)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闖為寶寧寺大雄寶殿題寫的匾額
1997年9月,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寶寧寺題寫的匾額。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原副司令員周玉書中將為寶寧寺題寫的匾額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東省軍區原政委劉遠節少將為寶寧寺題寫的匾額
著名畫家湯清海為寶寧寺藏經樓題寫的匾額
原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佛教文化》雜誌社社長吳立民為寶寧寺題寫的碑刻。
2006年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聖輝大和尚為寶寧寺大雄寶殿佛像開光題聯誌慶
寓居台灣書法家陳仁瑾為寶寧寺書題的楹聯
旅台攸縣同鄉會會長、著名書法家傅仲德為寶寧寺撰寫的楹聯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神舟七號航天題字人江潤初為寶寧寺題詞
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夏天星為寶寧寺萬休法師榮膺曹洞正宗第四十九代傳人題詞
中國書法藝術委員會主席鄒德忠為寶寧寺題詞
中國民族文化評估委員會主任王立軍為寶寧寺題詞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金申為寶寧寺題詞
浙江大學教授黃鼎為寶寧寺題詞
上海市文博研究員蔡國聲為寶寧寺題詞
金陵書法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大學資源學院教授王敬之為寶寧寺題詞
曠長髭禪師畫像
石室善道禪師畫像
洞山良價禪師畫像
聖壽勇禪師畫像
萬峰禪師畫像
了悟大和尚畫像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聖輝大和尚傳法偈
2010年7月18日,曹洞正宗第四十八世、長沙麓山寺方丈聖輝大和尚將曹洞宗微妙法門心印傳付給寶寧寺萬休法師
曹洞正宗第四十九世、寶寧寺萬休法師榮膺住持,湖南省佛教協會撰聯慶賀
祖師墓塔林
2003年修復後的開山祖師曠長髭墓塔。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發掘並修復的唐石室塔墓(原有塔屋,解放初期倒塌,瓦礫猶見)。
寶寧寺第四代法祖、曹洞正宗第三十代萬峰禪師塔屋。
聖壽勇禪師衣冠冢塔(其真身塔院由楚王馬殷賜葬羅浮山下延壽寺)。
曹洞宗第三十一世琢城禪師墓塔(左)
曹洞宗第三十二世嵩隱息回墓塔(右)
曹洞宗第三十三世西朗禪師墓塔(左)
曹洞宗第三十三世日升祥噗墓塔(右)
曹洞宗第三十四世宗能祥慧墓塔(左)
曹洞宗第三十九世啟輝禪師墓塔(右)
今日寶寧寺
寶寧寺全景圖
佛道同住的殿宇外景。右上角為保民觀。
面闊三間,封火山牆,中懸寶頂,滿堂佛像莊嚴的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佛壇
原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的山門,前對蓮花峰,後倚聖壽山,左有象鼻山伸展,右有馬頭嶺支撐,玲煙堤橫在門前,逢渠橋跨在足下
氣勢雄偉的觀音堂
6.8米高的千手千眼金身觀音菩薩塑像
藏經樓一角
禪堂
藥師佛殿
地藏殿
聖壽山遠眺。寶寧寺殿宇在聖壽山山麓,五股側峰飛瀉而下,有五虎下山之勢。前臨酒埠江水庫上游,隔河與蓮花峰相對。聖壽山之名為唐末五代時楚國王馬殷所賜,因有“聖壽無雙”之譽。
秋高樓重
禪院春深
放生池。長70米。寬40米。池中巨石龜長8米,寬5米,重約20噸。
曲橋通幽
詩碑長廊。全長100米,由108塊詩文碑刻組成,呈弧狀立在廣場南側。
詩碑選錄
凹刻“佛”字碑,字高4.8米,寬為3.4米,位於放生池東側。
墓塔林。有“北有少林,南有寶寧”之說。
寶寧“三奇”之一觀音芋。莖如柱、葉如傘,花開五指,彼開此落,世所罕見。
潔白素淨的觀音花。在婀娜多姿的綠葉陪襯下,花瓣盛開,花蕊驚現自衣觀音之像。
寶寧"三奇"之一千年沉水樟。
寶寧"三奇"之一永不乾涸的卓錫泉
千佛岩
靈鷲石
將寶寧寺長髭曠、石室禪師法語選入《御選語錄》的雍正皇帝
為清康熙《寶寧寺志》撰寫序言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
為寶寧寺題寫《共法真常》匾額的陝甘總督左宗棠。
將雲岩曇晟、石室善道、高沙彌列入曠長髭法嗣的著名佛學家南懷瑾
為寶寧寺撰寫《妙莊嚴海》匾額的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闖
為寶寧寺題寫山門匾額的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右)
稱讚寶寧寺和曠長髭墓塔是國寶的原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吳立民(左)
重修《寶寧寺志》特邀顧問、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和尚(右中)
將微妙法門心印傳付給寶寧寺住持萬休法師的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長沙麓山寺方丈聖輝大和尚(左)
撰寫《頌石室善道送仰山》禪詩的密宗上師陳健民。曾步石室禪師行蹤在漕泊獻花岩修禪。
重修《寶寧寺志》顧問原湖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南嶽祝聖寺方丈惟正大和尚(前)。
2003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原副司令員周玉書中將(中)視察寶寧寺。
2003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省軍區原司令員蕭旭初少將(左一)在寶寧寺建設指揮部指導修復工作。
2004年夏。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原副司令員譚冬生中將(左)視察寶寧寺。
2010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廣東省軍區原政委劉遠節少將(左二)視察寶寧寺。
2010年7月,中共攸縣縣委書記鄺鄒飛(前)視察寶寧寺。
2010年8月,攸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顏建斌(中)視察寶寧寺。
中共攸縣縣委副書記、攸縣人民政府縣長鬍湘之(左一)陪同省政協副主席章銳夫(左三)、省政協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姚拙夫(左二)視察寶寧寺。
2010年9月,政協攸縣委員會主席夏玉珠(前中)視察寶寧寺。
2005年,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彭見明(右前一)參觀碑林。
2005年,香港覺光法師與岳陽市了果法師一行5人參觀寶寧寺,拜謁祖師塔墓。
2010年7月13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聖輝大和尚(中)來寶寧寺視察。
上世紀90年代初,切心發願開發恢復寶寧寺、塑造大雄寶殿和天王殿全堂佛菩薩神像並舉行首屆法會開光典禮的攸縣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南嶽祝聖寺督監靜空法師,在寶寧寺普同塔屋前留影。
以頭髮拉動8.28噸汽車創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寶寧寺俗弟子法堅居士賀堅馬與皈依師萬休法師在寶寧寺切磋技藝。
縣委副書記胡湘之主持慶典儀式
慶典盛況
株洲市人大原副主任劉朝前出席慶典儀式
株洲市政協原副主席劉定中出席慶典儀式
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彭崇谷(左三)、湖南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張芙蓉(左四)來寶寧寺參加慶典活動。
大會主席團
省、市、縣領導為慶典剪彩
2003年5月在黃豐橋鎮召開修復寶寧寺捐資動員會上。修復指揮部顧問陳之強作動員報告。
現場捐款
單位、個人捐款名單上榜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吳立民上師主持觀音菩薩開光儀式
法師宣讀文疏
佛像開光法會盛況
居士念佛
眾僧禮拜
信士占卜
從2003年起每逢農曆九月十九日,寶寧寺舉行盛大的放生活動。
法師念經
信士樂捐
放生剪影
神民同樂
2009年農曆二月,寶寧寺舉行為期七天的水陸大齋法會。為地方消災除障,祈求平安。
豎幡
儀門
大壇
內壇
灑淨
迎聖
送聖
1997年,聖靜法師在寶寧寺西~樓閉關百天,出關後在大雄寶殿舉行燃臂供佛儀式。
“鐵發奇人”吉尼斯紀錄獲得者法堅居士賀堅馬在寶寧寺修煉禪功
淨心法師在寶寧寺坐禪
寶寧寺部分居士修煉“禪七”後在天王殿前合影
寶寧寺為煤礦舉行盛大祈福活動
淨土壇諷經(左)
法華壇諷經(右)
華嚴壇諷經(左)
大壇禮拜(右)
寶寧寺舊貌(民國末年)
上世紀80年代寶寧寺舊貌
清康熙年間纂修的《寶寧寺志》
清康熙攸縣知縣餘三奇為《寶寧寺志》撰寫序言手跡
清康熙攸縣歲貢會同訓導陳標為《寶寧寺志》撰寫序言手跡
清康熙年間寶寧寺住持萬峰禪師手跡
清末民初,寶寧寺法堂張掛的《儼然西竺》畫片,其圖描繪孫悟空隨玄奘到印度(西竺)取經場景(現藏攸縣博物館)。
我國最早的禪宗史料總集《祖堂集》卷五、《五燈會元》卷五、當代著名學者南懷瑾《禪話》等禪學典籍,都記載了寶寧寺開山祖師曠長髭、第二代祖師石室善道等傳播佛教的事跡。
清光緒乙酉年(1885),古寶寧禪寺門匾(殘)上刻(十方)二字,是寶寧寺為"十方叢林"的見證。
祁陽石雕功垂萬古碑
寶寧寺墓碑
清康熙年間,由萬峰禪師倡導“眾僧瘞葬平等”的普同塔屋。
墓碑
明代時期寶寧寺使用的香爐
2003年修繕寶寧寺大雄寶殿時,拆下磚瓦,均有康熙丙午(1666)重修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從威石室禪師墓塔出土的陶製佛像
清道光年間,攸邑西鄉吳翰樂捐獻給寶寧寺的三個花瓶,中間的為方形粉彩花瓶(現藏攸縣博物館)兩邊為一對白釉素麵,釉下暗刻“寶寧寺”三字的簡瓶。
清鹹豐年間寶寧寺收租用的量谷桶
普同塔地下室所藏僧人骨灰的瓷壇
由寶寧寺第三代祖師勇禪師應唐末五代時楚國王馬殷之請開創的長沙開福寺
有“天下法院,曹洞祖庭”之稱的南嶽南台寺,是曠長髭隨石頭希迂禪師學佛法之地。
曠長髭的得法弟子曇晟禪師舍利塔所在地醴陵雲岩寺
由保寧聖壽勇禪師創建於唐末的重興寺(在今石羊塘鎮譚家壠村)
由保寧聖壽勇禪師創建於唐末的楚興寺(在今黃豐橋鎮塔前村)
由保寧聖壽勇禪師於唐末創建的資福寺(在今鴨塘鋪鄉謝家壠村)
由保寧聖壽勇禪師創建的大圓禪寺。(在今大同橋鎮羅家潭楓仙嶺)
曹洞宗第三十四世寶寧寺宗能禪師資助修復的古“南溟橋”。 (在今黃豐橋鎮豐壠村)
由保寧仁勇禪師於北寧宣和六年(1124)倡建的重興橋。(在今石羊塘鎮譚家壠村)
建於唐五代時期的“萬壽橋”,因寶寧勇禪師120歲時路過橋成而得名。(在今黃豐橋鎮萬新村,是攸縣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唐石室禪師曾經隱居的天蓬岩婆婆洞
唐太和九年(835),因甘露之變,保寧石室禪師曾經隱居的獻花岩
昔日逢渠橋,今朝烏井橋。唐時曹洞宗開宗鼻祖洞山良價禪師從醴陵雲岩寺(賀家橋)赴江西洞山修煉,路過此橋時見水中人影,大悟“渠(影子)正是汝(本身)”的禪理。清康熙時,萬峰禪師修復此橋名“逢渠橋”,記入《寶寧寺志》。逢渠橋原為木板橋,現改為4拱水泥大橋。
2005年4月,執行主編譚特立敦請原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吳立民為《寶寧寺志》撰寫序言。
2010年8月25日,寺志編輯委員會主任、原中共攸縣縣委副書記、縣人大主任易壽南偕同譚特立、賀興漢赴湘潭敦請著名佛禪畫家盧望明為寺志繪製曠長髭等6幅畫像。圖為易壽南、譚特立、賀興漢與畫家合影。
2010年12月,重修寶寧寺志部分編輯人員合影。
目錄
凡例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原敘一
原敘二
原敘三
概述
卷一 沿革
一長髭草創
二石室蟬聯
三仁勇過化
四明初復建
五萬峰中興
六同光重振
七盛世輝煌
卷二 殿宇
一曠長髭開闢佛場
二保寧勇承繼剎竿
三清初建十方叢林
四清末修標準禪院
五新世紀規模壯觀
卷三 住持
一唐宋時期
二元明時期
三清朝時期
四民國時期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卷四 規儀
一清規
(一)僧人
(二)普請
(三)課誦
(四)坐禪
(五)管理
二儀式
(一)節日
(二)法會
三風俗
(一)求籤
(二)寄名
(三)俗講
(四)求水
卷五 法語
一潭州長髭曠禪師語錄
二潭州石室道禪師語錄
三聖壽勇禪師法語
四保寧仁勇禪師語錄
五保寧萬峰韜禪師法語機緣
(一)上香
(二)升座
(三)小參
(四)上堂
(五)贊語
(六)機緣
六保寧解斯惺禪師法規
(一)規約
(二)持戒
(三)念佛
卷六 塔碑
一開山祖師曠長髭塔碑
二保寧石室善道和尚塔碑(附記)
三聖壽勇禪師塔
四萬峰智韜禪師塔碑(附碑文)
五保寧嵩隱老和尚暨西朗新和尚“一歸”塔碑(附碑文)
六石林廣礽禪師“且住”塔碑(附碑文)
七保寧日升噗塔碑(附碑文)
八曹洞宗第三十一世琢城大師塔
九曹洞宗第三十四世宗能慧禪師塔
十曹洞宗第三十九世啟輝禪師塔
十一古爽派光智禪師塔
十二普同塔碑(附記)
十三《寶寧寺碑》記
十四《保寧功德碑》記
十五《永證傳流碑》記
十六《定山覺逵碑》記(殘)
十七《福善孚人碑》記
十八攸縣知縣楊鼎才援案《示禁寶寧寺山林碑》記
十九《功垂萬古碑》記
二十《禁挖煤碑》記
二十一《重啟寶寧水陸大齋法會碑》記
附:一《重修長沙開福寺碑》記
二 《普惠庵碑》記
卷七 景觀
一聖壽無雙
二卓錫湧泉
三鳳凰和鳴
四鱗躍月浪
五古樟如禪
六空王觀日
七千石誦經
八鷲岩靈異
九文殊化身
十蒼水飛雪
十一 “兼到”禪風
十二奇妙墓塔
十三詩碑長廊
附:周邊寺觀
卷八 人物
一高僧名禪
龐蘊居士
李行婆
雲岩曇晟
洞山良價
仰山慧寂
大慧宗杲
釋溥良
釋輔序
釋德岱
釋智源
釋智徼
釋明勝
釋常默
釋德彌
釋普容
釋明機
釋聖輝
釋出塵
釋靜空
釋明道
二王侯宰官
馬殷
徐仲雅
楊誠
餘三奇
藍應象
黃鐘
楊鼎才
蕭錦忠
左宗棠
周至德
張邰澤
譚延闓
三社會名流
鄒守益
洪雲蒸
黎元寬
王夫之
張貞生
陳之駿
笪與齡
笪共濟
譚世卿
廖聯翼
周士儀
鄧永芳
陳五鼎
龍啟田
劉友光
陳崿
王規臣
謝君台
劉三重
劉之九
曠溻
陳治人
劉承錡
江有溶
劉自蜒
劉赤
陳章褒
陳其淑
鄒展
陳標
陳梧
彭繼時
王彥臣
文應揚
文應第
文枚
文鼒
陳待訪
胡作傳
向允疇
蔡來征
王師臣
洪琦臣
夏此門(1609~1679)
譚岳伯
劉自文
陳五聲
陳治烈
陳治耀
陳其學
譚金聲
王純鏳
陳治灼
譚勛
劉泗霖
顏憲章
歐陽東閣
譚壽祁
吳立明
盧望明
賀堅馬
江潤初
夏天星
鄒德忠
卷九 藝文
一序敘
(一)《寶寧萬峰大和尚語錄》敘
(二)《溯寶寧尊宿拈頌》自敘
(三)《溯保寧拈頌》敘
(四)《溯保寧拈頌》敘
(五)寶寧萬峰《溯尊宿》敘
(六)《溯寶寧尊宿拈頌》敘
(七)萬峰和尚《三復吟》題詞
(八)《樂潭吟》自序
二傳贊
(一)潭州保寧第三代住持聖壽勇禪師傳
(二)保寧萬峰禪師傳
(三)保寧解斯德惺禪師傳
(四)保寧日升噗禪師傳
(五)長髭曠禪師像贊
(六)石室善道禪師像贊
(七)聖壽勇禪師像贊
(八)保寧仁勇禪師像贊
(九)保寧萬峰老和尚像贊
(十)自題科頭坐石像
三詩賦
(一)勝景聯唱
(二)蓮社吟詩
(三)感懷抒情
(四)時代新韻
(五)賦詞匾額
(六)楹聯佳對
附:寶寧寺楹聯鑑賞
四散記
(一)開光法會盛況
(二)寶寧寺印象
(三)謁寶寧寺
(四)少林與寶寧之比較
卷十 文獻
一誥封
二疏啟
(一)募修寶寧寺疏
(二)募建寶寧寺疏
(三)請萬峰和尚書(二則)
(四)請東山萬峰大和尚啟(五則)
(五)啟建寶寧寺水陸大齋法會緣告
三考辨
(一)攸邑聖壽山保寧禪林三祖遺考
(二)保寧二勇禪師辨說
(三)漕溪二寺及楊邊千僧堂萬壽橋考
(四)《讀攸邑楚興寺殘碑》詩注
(五)舊志所載延壽寺應在塔院
(六)曹洞祖庭寶寧寺源流考(附圖考)
(七)萬峰和尚是否洞山正宗第三十世考
四銘文
(一)明永樂鑄鐘銘
(二)寶寧緣起
(三)寶寧功行記
(四)東西樓堂記
(五)石室善道和尚墓塔出土記
(六)康熙復修山田界記
五當今文稿
(一)攸縣人民政府關於寶寧寺的調查報告
(二)寶寧寺列入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批文
(三)攸縣人民政府關於開發建設寶寧寺會議紀要
附:中共黃豐橋鎮委員會關於加快開發建設寶寧寺的請示
卷十一 禪趣
一紅爐見雪
二錐頭利鑿頭利
三大地不容針
四無孔鐵錘
五依葫蘆畫瓢
六“用那頭作什麼”
七不如石室兩句話
八溈山合掌
九三人論月亮,一人一個樣
十嬰兒禪
十一卻回這裡來
十二宰相分芋
十三自屎不臭
十四大地盈天雪
十五不鑽故紙
十六懶出禪關
十七儒生是俗漢
十八玉女生須
十九市井小販
二十木石生兒
二十一莫道無慈悲
二十二果熟蒂落
二十三老拙真無似
二十四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二十五是誰念佛
卷十二 遺聞
一“石室”轉輪應時出
二空王台萬峰撒石
三馬和尚打官司
四“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傳奇
卷十三 功德
一開山建寺
二修復擴建
(一)明代初期
(二)清代時期
(三)民國時期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三莊嚴佛堂
四捐田置業
五法會布施
六編纂寺志
(一)首修《寶寧寺志》
(二)重修《寶寧寺志》
附:1985~2010年寶寧寺各項捐款、贊助名錄
(一)1985~1994年恢復修整寶寧寺捐款
(二)1999~2000年重建觀音堂捐款
(三)2003年首期修復工程捐款
(四)2003年首屆放生節捐款
(五)2004年第二屆放生節暨千手千眼觀音塑像捐款
(六)2006年塑文殊、普賢暨二十四諸天佛像捐款
(七)2007年建藏經閣請《大藏經》捐款
(八)2009年首屆水陸大齋法會施主及捐款
(九)2010年第二屆水陸大齋法會施主及捐款
(十)重修寺志助印
卷十四 年譜
附錄
一清康熙《寶寧寺志·凡例》
二清康熙《寶寧寺志》編輯校正名錄
三關於《寶寧寺志》審定出版工作的意見
附卷保民觀
一歷史沿革
二宮殿建設
三供奉神祗
四道觀風俗
(一)祝壽
(二)敬香
(三)章醮
(四)燒架香
(五)唱戲娛樂
(六)占卜抽籤
五組織管理
六信民功德
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