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勝仙橋隱匿在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大處山澗之中。海淀區香山南路中間有門頭村,從村西進山,有一條翻越盧師山、青山至雙泉寺的古香道,在盧師山、青山之間山谷小溪上橫跨的就是寶勝仙橋。寶勝仙橋地處群山之中,每當春暖花開時節,山花爛漫,入夏時滿山蔥綠,寶勝仙橋就在萬綠叢中。據說當年有一個王爺,進香路過此地,深感進香不便,於是為方便香客進香出錢修了這座橋。橋旁石刻“佛”字,所以此橋又稱念佛橋,附近老百姓把石橋叫“面子橋”,不知原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勝仙橋
- 地理位置:北京西山
- 橋體結構:單孔石拱券平橋
- 由來:建於明代
地理位置,橋體結構,由來,
地理位置
北京西山的道教塔院極為罕見。獅子窩塔院有三塔,南北排列,中間為八角型塔座,左右為六角形塔座,均為喇嘛塔。可惜三塔在“文革”中被毀,今僅殘存獅子窩塔院院門。出獅子窩塔院,沿古香道西行,在山谷中,有一石橋,這就是寶勝仙橋。寶勝仙橋始建於明代,位於陳家溝村東,券形單孔,寬3.5米,長11.2米,高4.1米古香古色;為青龍山福惠寺到翠微山寶珠洞必經之地。清<日下舊聞考>載:“念佛橋旁邊有石刻念佛二字”,故名。念佛橋北有石碑一通,遺憾的是,碑文漫漶不清,只有“弘治壬子”(1492)四字尚可辨認,從而可以斷定,念佛橋建於明弘治年間,至今已有500餘年歷史了。
橋體結構
寶勝仙橋為單孔石拱券平橋,石橋在群山中的一條小溪上,橋周圍長滿了灌木和小樹,橋兩端連線著石塊鋪地的彎彎曲曲的古香道。橋用花崗岩石建造,橋長113米,寬3.5米,橋堍寬5.9米,石拱券跨寬3.3米,橋面到小溪底高5.8米。橋面用大小不等的方塊石鋪成,而不是用條石,橋沿邊無護欄,橋中間部分只有橋面石和拱券石二層,顯得很單薄,這表明橋的承載壓力十分有限,只因石橋在山中,多為上香趕廟會的行人過橋,任何車輛都達不到這裡,所以寶勝仙橋能保存至今,橋體基石牢固,拱券無塌陷,側牆無損,橋沿石和橋面都基本完好。
由來
寶勝仙橋始建於明代,據<京畿叢書·石景山>一書講:寶勝仙橋的修建原因,在橋北山坡上的一通石碑有記載,碑文云:明弘治壬子年(1492),一位王爺游此,“謂左右日:‘此地當造一橋,有利於往來者,可否?’左右嘉其善舉,遂建其橋,額日‘吉祥寶勝仙橋’。橋內供石佛,乃釋迦如來尊像也”。遺憾的是碑文漫漶不清,究竟是哪位王爺,已經無法確認。但建橋的因由和時間確定無疑。此橋距今(2008年)至少有500多年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