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尾鱗魨(學名:Abalistes stellatus)為鱗魨科寬尾鱗魨屬的魚類。分布於紅海、印度洋非洲東海岸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島、南至澳大利亞以及西沙群島、海南島等海域及廣東沿海和台灣海峽等,屬於熱帶近海常見底層魚。內臟有弱鹼毒,去除內臟和剝皮後可供食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寬尾鱗魨
- 拉丁學名:Abalistes stellatus Lacépède,1798
- 界:動物界
- 門: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綱: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 目:Tetraodontiformes:魨形目
- 亞目:Balistoidei:鱗魨亞目
- 科:Balistidae:鱗魨科
- 屬:Abalistes:寬尾鱗魨屬
形態描述,生境,分布,價值,
形態描述
寬尾鱗魨體長橢圓形,側扁,背緣圓弧形。尾柄較細,前端圓柱狀,向後漸呈平扁狀,尾柄寬大於高,尾柄最低處寬為其高的1.2~1.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3.0~4.1倍。頭中大,側扁,背緣和腹緣均略突起。吻較長大,眼前方、鼻孔下方有飛縱凹溝。眼中大,側位而高,眼間隔寬平,為眼徑1.2~1.6倍。鼻孔很小,每側2個,位於眼的前方。口小,前位。上下頜齒均為具凹刻的楔狀齒,上頜齒2行,外行齒每側4枚,內行齒每側1枚;下頜齒1行,每側4枚,無內行齒。唇肥厚。鰓孔側位,稍傾斜,下端與眼後緣相對。
頭體除上下唇外全被板狀鱗,鱗中大,多為菱形。鰓孔後方具數枚大骨枚狀鱗。尾部無棘突,後部有2縱行由鱗形成的不甚明顯的低棱。
背鰭2個,第一背鰭始於鰓孔上方,具3鰭棘,第一鰭棘粗大,棘緣有6~7行粒狀突起,棘長約等於或稍短於吻長;第二鰭棘細長,第三鰭棘較短,約為第一鰭棘長的1/3~1/4。第二背鰭起點在肛門上方,基底較長,體長為其基底長3.0~3.5倍。臀鰭與第二背鰭相似,起點在第二背鰭第四、五鰭條下方,體長為臀鰭基底長3.4~3.7倍。胸鰭短圓形,側中位。腹鰭合有1鰭棘,能活動,棘上有許多粒狀突起。尾鰭分叉,幼魚尾鰭截形,隨著個體的增長,尾鰭上下緣的鰭條逐漸延長,體長240~ 320 mm者的尾鰭上下緣鰭條長為尾鰭中央鰭條長的4~5倍。
體灰褐色,腹部色淺。體背側具許多淺藍色大斑,腹部具淺藍紋,頭部具數條淺藍色條紋,眼間隔附近常具黑褐色大斑。幼魚背部具3大白斑,分別在眼後、第一、第二背鰭間的背部和第二背鰭基底中央下方。第一、第二背鰭基底間有一淺藍色大斑。第一背鰭第一至第三鰭棘間的鰭膜黑色,第三鰭棘後方的鰭膜白色。第二背鰭及臀鰭淺色,鰭膜上有5~7縱行藍綠色條紋。胸鰭黃色。尾鰭灰褐色,隱具藍色條紋或斷續斑點。
頭體除上下唇外全被板狀鱗,鱗中大,多為菱形。鰓孔後方具數枚大骨枚狀鱗。尾部無棘突,後部有2縱行由鱗形成的不甚明顯的低棱。
背鰭2個,第一背鰭始於鰓孔上方,具3鰭棘,第一鰭棘粗大,棘緣有6~7行粒狀突起,棘長約等於或稍短於吻長;第二鰭棘細長,第三鰭棘較短,約為第一鰭棘長的1/3~1/4。第二背鰭起點在肛門上方,基底較長,體長為其基底長3.0~3.5倍。臀鰭與第二背鰭相似,起點在第二背鰭第四、五鰭條下方,體長為臀鰭基底長3.4~3.7倍。胸鰭短圓形,側中位。腹鰭合有1鰭棘,能活動,棘上有許多粒狀突起。尾鰭分叉,幼魚尾鰭截形,隨著個體的增長,尾鰭上下緣的鰭條逐漸延長,體長240~ 320 mm者的尾鰭上下緣鰭條長為尾鰭中央鰭條長的4~5倍。
體灰褐色,腹部色淺。體背側具許多淺藍色大斑,腹部具淺藍紋,頭部具數條淺藍色條紋,眼間隔附近常具黑褐色大斑。幼魚背部具3大白斑,分別在眼後、第一、第二背鰭間的背部和第二背鰭基底中央下方。第一、第二背鰭基底間有一淺藍色大斑。第一背鰭第一至第三鰭棘間的鰭膜黑色,第三鰭棘後方的鰭膜白色。第二背鰭及臀鰭淺色,鰭膜上有5~7縱行藍綠色條紋。胸鰭黃色。尾鰭灰褐色,隱具藍色條紋或斷續斑點。
生境
分布
紅海, 印度洋非洲東海岸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島, 南至澳大利亞。中國西沙群島,海南島等海域及廣東沿海和台灣海峽。
價值
肉肥厚,內臟有弱鹼毒,去除內臟和剝皮後可供食用。鮮食或加工成鹹製品。體長最大可達60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