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指導下的附加刑研究》是2019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指導下的附加刑研究
- 作者:陳丹
- 出版時間:2019年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98434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指導下的附加刑研究》是2019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指導下的附加刑研究》是2019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該書以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為指導,從縱向(立法、司法和執行)和橫向(適用範圍、適用方式、刑期(數額)等)全面審視我國具體附加刑種類及體系...
《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與監獄行刑改革研究》是2010年中國檢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玉勝。本書從刑事司法政策的發展方向出發,極力探尋我國未來刑罰發展的出路,以求為司法實踐建言獻策。內容簡介 《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與監獄行刑改革研究》以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為核心,圍繞著監獄行刑的現狀及發展的新理念...
一、刑事政策與刑事司法改革的關係 二、西方國家刑事政策的演變 三、建國以來我國刑事政策的演變 第二節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提出及其內涵 一、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形成過程 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形成背景及原因 三、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內涵 第三節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指導下刑事司法改革的內容 一、完善從嚴處理的...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實證研究》是2015年7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獻釗。內容簡介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作為當前我國治理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是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宏偉目標的前提下逐步確立的。我國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提出和確立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厚的歷史和現實基礎。雖然目前學界關於該政策的內容、...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檢察工作中的運用》是2007年12月1日由中國檢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蘇省法學會。本書為江蘇省法學會法學研究重點課題。本書對檢察機關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內容簡介 本書由蘇州大學已建法學院承擔基礎理論研究工作,蘇州市檢察機關承擔檢察實務研究工作,既有...
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人民法院在刑事審判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貫徹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各級人民法院要認真組織學習,充分認識《意見》對於刑事審判工作...
對判處獨立適用驅逐出境刑罰的外國人,省級公安機關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書、執行通知書的副本後,應當指定罪犯所在地的設區的市一級公安機關執行。被判處徒刑的外國人,其主刑執行期滿後應執行驅逐出境附加刑的,省級公安機關在收到原執行監獄的上級主管部門轉交的原刑事判決書、執行通知書副本或者複印本後,應當指定...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程式保障機制研究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程式保障機制研究》是2011年1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宗智。
(5)綜合全案犯罪事實和量刑情節,依法應當判處拘役、管制或者單處附加刑,或者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應當依法適用。(6)宣告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並符合緩刑適用條件的,可以依法宣告緩刑;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量刑情節 量刑時要充分考慮各種法定和酌定量刑情節,根據案件的全部犯罪...
(六)建議判處附加刑的,可以只提出適用刑種的建議。對不宜提出具體量刑建議的特殊案件,可以提出依法從重、從輕、減輕處罰等概括性建議。第六條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犯有數罪的,應當對指控的各罪分別提出量刑建議,可以不再提出總的建議。第七條對於共同犯罪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根據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
以審判為中心:刑事訴訟元素權重的調整審視 刑事和解反悔的性質與類型研究 論刑事訴訟法的溯及力 ——以聶樹斌案件為切入點 刑事訴權基本問題論綱 簡論刑事訴訟模式及其中國轉型 以效率為價值導向的刑事速裁程式論綱 論偵查權規制的基本路徑 ——以偵查程式改革為視角的初步思考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下的公訴權規範運行...
《寬嚴相濟視野下的刑事訴訟程式改革》是2008年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立恆。本書講述了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定位及結構等知識。作者簡介 朱立恆,男,2006年獲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現為湖南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和教學領域為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司法制度、法學教育。已出版專著《傳聞證據...
政治系統理論視野的刑事政策科學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刑事政策的總體評估 及其啟示 未成年犯罪人矯治研究 ——以中國社會轉型三十年(1978年2008年)的回顧與反思 對我國刑事政策實踐的一點反思與前瞻 刑事政策概念的演進 我國刑事政策的演進及貫徹 刑事政策與犯罪評價模式 “嚴打”刑事政策的理性思考 論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未...
一是明確了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當堅持的基本原則。包括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堅持罪責刑相適應、堅持證據裁判、堅持公檢法三機關配合制約原則等。二是明確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範圍和適用條件。認罪認罰適用於偵查、起訴、審判各個階段,所有刑事案件都可以適用。但“可以”適用不是一律適用,認罪認罰後是否從寬...
法律事實建構論的主體之維——以刑事訴訟為對象的分 析 問題“筆錄”頻現,已成為完善刑事證據制度亟待解決的題眼 刑事證據規則若干問題研究 證人、鑑定人出庭作證保障問題的法律思考 論量刑事實的證明責任和證明標準 對涉罪未成年人品格證據運用制度的探討 我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之主要特色 第七部分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指導意義】(一)對於犯罪嫌疑人自願認罪認罰的職務犯罪案件,檢察機關應當依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貫穿刑事訴訟全過程,沒有適用罪名和可能判處刑罰的限定,所有刑事案件都可以適用。職務犯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符合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有利於最大限度實現...
政治系統理論視野的刑事政策科學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刑事政策的總體評估 及其啟示 未成年犯罪人矯治研究 ——以中國社會轉型三十年(1978年2008年)的回顧與反思 對我國刑事政策實踐的一點反思與前瞻 刑事政策概念的演進 我國刑事政策的演進及貫徹 刑事政策與犯罪評價模式 “嚴打”刑事政策的理性思考 論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未...
二 輕罪刑事政策的司法功能 三 輕罪刑事政策的刑罰執行功能 第四節 輕罪刑事政策的關係範疇 一 輕罪刑事政策與刑事立法的關係 二 輕罪刑事政策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關係 三 輕罪刑事政策與刑事程式的關係 四 輕罪刑事政策與正當化事由的關係 第五節 “風險社會”語境下的輕罪刑事政策 第三章 輕罪刑事政策指導下的...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系統論》是對寬嚴相濟基本刑事政策進行全面闡釋和深入解析的學術成果。首先,本文對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確立以來的研究歷程進行了譜系性梳理,就研究熱潮中形成的模式與路徑進行了歸納與評述。其次,筆者在承繼與創新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涵攝政策主體、政策途徑、政策基石、政策實質、政策客體、政策界...
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引言 為進一步規範裁量權,貫徹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增強量刑的公開性,實現量刑均衡,維護司法公正,根據刑法和刑事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結合審判實踐,提出以下指導意見。量刑的指導原則 1.量刑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堅持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責刑相適應的基本...
深刻反思了文化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關係,主張我國刑法應確立寬嚴有度的刑種設定結構,提出了刑罰改革的主要構想,並力主用現代司法理念指導中國刑事審判。此外,《中國刑事政策前沿問題研究》還對刑法嚴格責任、刑事和解、量刑、死刑裁量、商業賄賂犯罪以及恐怖主義犯罪等重要的刑事政策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於刑事第二審判決改變第一審判決認定的罪名後能否加重 附加刑的批覆 (2008年6月6日)《關於刑事第二審判決改變第一審判決認定的罪名後能否加重附加刑的批覆》的理解與適用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處理涉及汶川地震相關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意見(一)(2008年7月14日)案例評析 超出當事人約定範圍的鑑定結論不能作為判決的...
為正確實施刑事訴訟法新規定,準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確保嚴格公正司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19年10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法務部制定了《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該意見以刑法、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為指導,對認罪認罰從寬...
寬嚴相濟相當於的“懲罰和寬大相結合”的刑事政策。在古代,一旦社會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這種情況下採取嚴刑罰非但不能解決社會矛盾,也無助於解決犯罪問題。反之,統治者越是適用重型,越可能使社會矛盾進一步惡化,那么這時候採取寬大政策就更有利於緩解社會矛盾。刑罰本身是一種惡害性,不論是肉刑、身體刑或自由...
18.社會矛盾化解語境下的檢察職能探索,法治湖南與區域治理研究(5)2011年 19.(CSSCI)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下的前科消滅制度研究,載《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1(2).20.切實加強法治湖南的組織領導,載《法治湖南與區域治理研究》(第1卷),2011年第4期。21.論遷徙和擇居自由,載《法治湖南與區域治理》(2)...
12.“論不追究刑事責任”,《法學雜誌》2020年第4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20年第6期全文轉載。出版圖書 主持課題 1.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課題《新形勢下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貫徹問題研究》(ZGFYZDKT202104-01,結項);2.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刑事訴訟法視野中的犯罪構成要件研究”(11BFX...
2020年4日至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舉辦了“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討會”,法律界肯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成效,探討制度完善。主要內容 《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明確了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當堅持的基本原則。包括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堅持罪責刑...
三、正確運用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有關要求 13.對於惡勢力的糾集者、惡勢力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重要成員以及惡勢力、惡勢力犯罪集團共同犯罪中罪責嚴重的主犯,要正確運用法律規定加大懲處力度,對依法應當判處重刑或死刑的,堅決判處重刑或死刑。同時要嚴格掌握取保候審,嚴格掌握不起訴,嚴格掌握緩刑、減刑、假釋,嚴格...
刑事審判 1.構建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正當程式理念 王中偉 2.淺析破壞生產經營罪的司法認定標準 王中偉趙克 3.部分共同的犯罪行為定性問題探討 宮小汀吳仕春 4.情節與量刑的智慧碰撞 --論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指導下量刑情節的適用規則 宮小汀王伯文 5.""民間智慧""與""法律決斷""的橋接路徑 --""問題列表制度"...
其中,李希慧、王宏偉在“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基本問題探究---以構建和諧社會為視角”一文中對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有關的基本問題和難點問題進行了研討。趙秉志、許成磊在“現代死刑適用制度比較研究”一文中主要考察了保留死刑的國家和地區在死刑具體適用制度層面的異同,對中國死刑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