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軟體

寫詩軟體

寫詩軟體是指能夠自動生成詩歌的電腦軟體。用戶輸入幾個自己隨意想到的名字、形容詞,程式就能在幾秒鐘之內完成一首現代詩。

人類最高智慧而產生的文學(詩歌),已經進入了“電腦製造”的時代,而其背後則折射出當今文學創作同質化、技術化問題日趨嚴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寫詩軟體
  • 外文名:Writing software
  • 拼音:xie shi ruanjian
  • 釋義:能夠自動生成詩歌的電腦軟體
  • 完成時間:幾秒鐘
  • 背景:文學創作同質化
軟體簡介,詩歌技術,設定原理,技術工具,相關評論,

軟體簡介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在微博上隆重推薦了科幻作家劉慈欣設計的一款名叫“計算機詩人”的“寫詩軟體”。用“寫詩軟體”進行創作,如果設定詩歌為3段,每段3行,韻腳為 a,一按“開始創作”,立刻作出一首詩來——“伏特加,請霧化吧!懸崖,請磁化吧!我們都是嘩嘩啦啦的籌碼,我們要掙扎!”
寫詩軟體
劉慈欣是寫科幻的,所以他的軟體作詩多少還有點科幻的味道。其實,類似這樣的“寫詩軟體”,網路上已有多款,雖然操作一樣簡單,但寫出來的詩卻風格各異,有的是朦朧詩味道,有的是小清新味道,甚至還能寫政治抒情詩。各類文學創作軟體不斷的湧現,基於人類最高智慧而產生的文學,儼然已經進入了“電腦製造”的時代,而其背後則折射出當今文學創作同質化、技術化問題日趨嚴重。

詩歌技術

設定原理

這種“寫詩軟體”寫出何種風格的“詩歌”是由程式在編寫之初的設定所決定的。在設計此類程式時,把所需的文字詞語作為關鍵字儲存到詞庫中,程式通過錄入的條件(段落、行數、韻腳等)規定程式實現的通用業務邏輯,經過隨意組合裝載呈現出最後的運行結果。這裡的通用業務邏輯一般即尾字的末音及詞語的連貫性關係的過濾篩查。
因為詩歌一般需要押韻,這個可從編寫程式時“拼音”那一項進行限制,至於詞語搭配,可以在編程時設定詞庫,根據大家的搜尋經驗,進行語義匹配即可。
如果按照古典詩詞的格律設定程式運行規則的話,這類軟體同樣可以寫出“古典詩歌”。但因為精通古詩格律的程式設計師比較少,他們制定程式規則就較難。

技術工具

“寫詩軟體”:讓文學變成技術
詩歌和技術是對立的兩面,應該尊重詩歌藝術本身的藝術和思想的特點,不能把詩歌語言當作是一種能夠被操縱、被控制的技術工具。不可否認,這個“寫詩軟體”,就是這樣的一個詩歌思想、詩歌語言和藝術表現形式被操縱、被控制的技術工具。
當今社會已處於一個技術的世界。而“寫詩軟體”的出現,正表明了技術無處不在的現實,不僅我們的生活受到這種技術的影響和作用,作為精神現象的文學藝術,也受到了它的制約和對抗。
無疑,“寫詩軟體”的流行,似乎是“創造”了一種新的詩歌寫作手法和形式技巧,提出了一種詩歌技術的概念,改變了我們過去那些關於詩歌寫作的藝術思想和理念,這需要我們對傳統的詩歌藝術創作思想和手法,做出重新的判斷和審視。這種科技對詩歌創作藝術的衝擊和挑戰,也許是我們發展當代中國詩歌藝術的一種契機。但是,技術化的詩歌寫作,與詩歌藝術的美學本質原則畢竟是不同的。
“寫詩軟體”這種技術化寫作,實際上是創作主體的技術活動代替了審美活動,技術思想取代了審美思想,技術意識超越了生命意識,它遵循的是一套技術的美學,創作主體是按照一種技術思想的程式去思考詩歌作品的生產和創作的,它把技術性的思維擴展和延伸到詩歌藝術的寫作中,詩歌所訴求的思想、描寫的意象、展開的意境聯想、語言的使用和形式段落的安排,都被納入了一套技術化的程式之中。

相關評論

這種技術詩歌,使詩歌藝術的本質變得衰敗,使詩歌寫作成為了一種功能,一種娛樂對象,一種工具,一種技術……這種純粹技術化的詩歌寫作,是根本無法給我們帶來諸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這樣閃爍著人類高貴華美思想意境的詩歌藝術的。“寫詩軟體”這種技術,最終只能抑制詩歌藝術的發展,並使之貧乏起來,甚至因此使詩歌藝術陷入沒頂之災。
如果說宗教對人類心靈起著一種淨化的作用,使人對宇宙、對人生產生一種神秘感和美感,對自己的同類或其他生物表示體貼和憐憫,那么,詩歌已經代替了宗教的作用。詩歌藝術是為著一種已經完成的社會的華麗的儀式和莊嚴的儀仗而創作的,詩歌體現著人類高貴、光榮的觀念。總之,詩歌藝術的本質,集合了人類所有人性品質的精粹和精華,是精神性的,靈魂性的,心靈性的。詩歌藝術的這一切特質,與科技無關,與技術無關,與物質無關。
“寫詩軟體”是熱衷於將文學充分地技術化,這是為了大規模地炮製出一些“文學通人”。如果認為使用了“寫詩軟體”,很快就能搖身一變成為詩人,就能掌握詩歌藝術創作的“三昧”,則近似痴人說夢,自欺欺人。顯然,文學的技術部分對於文學不是最重要的。
“寫詩軟體”,代表著一種技術文化的力量,這種技術對詩歌的抑制、擠壓,很可能會使我們的創造力和精神活動降低為技術的層次。詩歌藝術所依據的人的創造個性和精神的原動力,正面臨著被這種技術文化摧毀的危險。我們有許多自我失落和失落對象的途徑,這種技術化下的詩歌的逐漸變質,可能正是這樣的結果。
“寫詩軟體”的出現,給傳統的詩歌界帶來了震動,文學界紛紛指責其“十分荒唐”、“胡言亂語”、“傷害藝術”等等,認為“是把文學創作快餐化,是文化浮躁的表現”。一名以律師身份出現的網友甚至列舉了“寫詩軟體”中的各種模板,稱其套用了包括徐志摩海子顧城席慕蓉汪國真趙麗華等人在內的詩作,指出其已經構成了侵權,“將面臨法律瓶頸”。
有專家表示,不管現代詩還是古代詩,詩的本身有一種內在的情韻流動,是人類心靈內部的映射,通過這類“寫詩軟體”用語料碎片組合而成的東西不會有這種流動性。再者,軟體產生詩的機制和人腦完全不同,實質上根本不是人類思維過程的再現,不可能產生真正的詩。
在“寫詩大家談”論壇里,網友們也激辯得厲害,對這個能讓集體完成寫詩願望的工具毀譽參半。反對者表示,詩歌是內心的體驗和感受,程式化的文字拼湊和拙劣的模仿完全有悖詩歌的本質,寫詩軟體寫出的作品和表現的東西是對藝術的一種傷害,會毀滅詩歌。而一位寫詩軟體的支持者則寫道:“如果一個靠簡單的文本替換技術起家的自動寫詩軟體能傷害這門所謂的藝術,這門藝術也沒什麼必要存在了,那就讓我們傷害到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