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亞洲邊地——改變清華學子一生的大篷車課堂》
在這個充斥著大眾媒體與社交媒體的社會,學生正在成為信息的被動接收者。本書作者創立的“大篷車課堂”旨在將學生的頭腦當成身體上的肌肉一樣進行鍛鍊。在這個媒介化社會中,學生被分為兩種類型。人數多的那一類會對外來文化做出直觀回應,並反映在他們的思維與寫作上。他們容易看到表面上的東西,寫的文章沒有深度,寫新聞更是太快、太衝動,不去花時間思考。只有少部分學生在亞洲邊地旅行、接觸外來文化的過程中會有分析性的回應。這第二類人的思想有深度得多。作者訓練學生用更理性的分析方式看待不同的文化與人類,用自己的雙眼去觀察生活在不同環境下的人們,擺脫大眾媒體刻板成見的束縛去搜尋異國他鄉的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寫在亞洲邊地
- 作者:李希光
- ISBN:9787302390046
- 定價:188.00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1-09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目錄,序言一,摘要,
目錄
9 序言一 陳吉寧
12 序言二 Miles Young
13 前言:亞洲邊地的課堂 李希光
上冊 走向塞外和漠北的草原絲綢之路
3 第一章 荒原列車去漠北(2014年夏 蒙古)
111 第二章 遠逝的唐努烏梁海(2012年夏 圖瓦)
165 第三章 蘇武牧羊的貝加爾湖(2008年夏 俄羅斯)
249 第五章 塞北鳳凰城(2005年春 北京)
371 第六章 長城腳下得勝堡(2004年秋 山西)
421 第七章 科爾沁的誘惑(2003年秋 內蒙古)
下冊 走向西域和藏區的佛教絲綢之路
739 第八章 穿越法顯海上求法之路(2013年夏 斯里蘭卡)
925 第十一章 沿著古長城走絲綢之路(2009年夏 甘肅)
959 第十二章 坐著火車找尋香巴拉(2007年春 西藏)
1149 第十三章 重走藏區紅軍雪山草地路(2002年夏 四川)
1431 後記:苦行亞洲腹地的“大篷車課堂” 李希光
序言一
大學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學生?——《寫在亞洲邊地》序言
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
南西伯利亞廣闊的草原上,幾隻蒼鷹在藍天白雲下舒展著寬大的翅膀自由自在地低空盤旋。夕陽給潔白的佛塔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暉。在草地上鋪上兩塊布,學生席地圍坐在65歲的敖德汀娜跟前,聽這位藏傳佛教信徒講故事。她說,“你們能跟著老師來到遙遠的圖瓦,是最幸福的人。我的孫女跟你們一樣大,她在俄羅斯城市讀書,但她沒有這樣的旅行學習機會。你們要珍惜人生,不自大,不嫉妒,不抱怨,不撒謊,不說別人壞話。心胸要像草原樣寬廣,能包容,能讓就讓,該退就退。”
這就是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開設的大篷車課堂。李希光帶著學生去亞洲邊地上課,一上就是15年。如果讓一個教授帶著學生去漠北在蒙古包或草原上課,跑一趟,滿足一下好奇心,就夠了。真沒想到李希光不僅自己其樂融融地在那些“荒蠻之地”上課,他每年帶去的學生也很快與當地的老鄉融為一體。
眼前的這本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寫在亞洲邊地》收錄的作品是李希光從過去15年裡上過他的大篷車課的500多名學生的作業里挑選出來的。書很厚重,但回想過去15年一個老師為500多名學生在野外上課所付出的艱辛勞動,更是沉重的。
早在十多年前,李希光的“大篷車課堂”開設兩年時,清華大學的老校長顧秉林專程到密雲聽李希光的教學示範課,並確定李希光主講的“走在路上的寫作藝術”為清華首批新生研討課。
李希光教授的“大篷車課堂”的教學理念是當前清華大學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所提倡和支持的。在中國步入世界強國的今天,清華大學的學生應該用一種什麼樣的胸懷去看世界、看自己的國家、看自己的周邊鄰居?中國發展從過去的融入世界到今後的引領世界,所需要的骨幹人才,不僅要關心中國,也要關心世界;不僅要懂得中國,也要懂得全球;不僅要研究已開發國家,也要關注開發中國家;要能夠跨越自己的國籍和文化背景,站在整個世界的視角去觀察和思考。“大篷車課堂”把學生帶到“亞洲邊地”有兩層意義:一是中國中心看邊地;二是邊地中心看中國。究竟誰是誰的邊疆和域外邊地?這是讓學生站在不同的位置去理解不同文化和民族的中心、邊疆、邊陲、邊地、國家、世界和天下。
今天的學生在理想追求、價值觀念、胸懷視野等方面面臨嚴峻考驗。像清華這樣的大學要培養的不是有一技之長的匠人,而是具有領導力的未來社會引領者、開創者、建設者。因此,在工具性知識越來越多的當代社會,怎樣培養非功利心的人,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未來成長最重要的價值和能力,避免人生目標的功利化、庸俗化,是學校面臨的又一個重大挑戰。“大篷車課堂”把寫作課搬到異鄉、陌生的絲綢古道上去講,這是在培育一種胸懷和價值。“大篷車課堂”上課的地點在歷史上和現實中跟中國密切相關。在亞洲邊地上課,會發現中國的文化與世界文化的直接聯繫,從希臘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到阿拉伯文化,從佛教文化、薩滿文化、伊斯蘭文化到基督教文化是如何與中國本土文化交流的。亞洲邊地的大篷車課堂也是一種大視野審視和思考中國邊疆重大問題的極佳觀察點,從這裡可以發現現實的絲綢之路國家與中國的密切關係。
很多老師停留在把傳授知識作為課程教學的核心,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甚至是只教書,不育人。同時,還反映出我們的培養體系和環節不合理,學科交叉融合不夠,師生互動太少,教學評價激勵機制亟待改革。我們所要培養的學生,不能只貪圖過舒舒服服的小日子,不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必須是有抱負、有思想、有遠見、有擔當的時代英才。廣大教師必須承擔起學生價值塑造的主要責任,通過“言傳”和“身教”來感染學生,用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陶冶學生的情操。為此,我們的教師要利用每一個教學環節、創造一切機會加強與學生的接觸和交流。過去15年裡,李希光每年帶著幾十名學生,走出清華校園,乘火車、汽車或是騎馬、騎駱駝、步行,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採訪上課。上課的地點在長城烽火台上、西北戈壁灘、草原佛塔下、漠北氈房裡、貝加爾湖邊的小木屋裡。李希光刻意帶領學生去往這種寧靜的、沒有網路和電視的地方讀書、思考和寫作,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讀書和寫作的衝動。“大篷車課堂”讓學生讀到他們很少接觸的中外名著,如法顯的《佛國記》、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丘處機弟子寫的《長春真人西遊記》,還有西人寫的《大博弈》,等等。
跟隨“大篷車課堂”旅行時,學生們以兩三人的小組為單位行動。白天,學生們在邊遠山村走動並與陌生人說話,他們不僅學習與外部社會開展文化交流,還學會在小組內持續地交換想法和經驗。晚上,所有小組都回到營地之後(這個營地可能是一頂氈房、一間咖啡屋或者一家旅館),整個班的人集合起來,匯報他們白天發現的一個有趣的人或者故事。教師以旁觀者和組織者的身份聽取學生們的報告。他並不會做出任何評判,但是會用指導性的問題打斷學生,來幫助他們找到故事的焦點,或是挖掘更多細節,或者形成一個更相關的寫作主題。
在網路時代的今天,文科學生的寫作貌似十分容易,通過關鍵字或相關詞檢索很容易地圍繞一個主題,用一串串專業術語、一堆堆學術套話,堆砌起一篇萬言書。但是,許多學生不會使用簡潔、簡單、清晰和充滿人性的語言文字,準確記錄和直接描寫人類的日常生活、文化歷史和社會政治活動。而這種寫作卻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在絲綢之路上教採訪寫作不僅是寫今天的故事,也是寫明天的歷史。什麼是真實的新聞和歷史?客觀存在的原生態的、沒有經過文字和圖像加工的新聞和歷史,是學生走到這些亞洲邊地,親眼看到的、親身採訪到的,沒有經過大眾媒體和網路修飾和過濾的事實。“大篷車課堂”帶著學生去沒有聽說過的地方,學生不帶偏見地去採訪,完全是好奇心激發的。學生在寧靜的原野里採訪上課寫作,不僅能準確真實記錄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最關鍵的是,學生在學習一種善良的、有尊嚴的、有智慧的、微笑的、幽默的、有思考的、不衝動的原創寫作。那是一種擺脫大眾媒體和網路膚淺、浮躁和暴戾的真誠寫作。
我高興地看到清華有李希光這樣的教師,他不僅不知疲倦地帶著一批又一批學生奔赴千里之外帶學生實地寫作,大量批改學生作業,他還有心地把15年來的學生作業積攢下來,編成這本書。我祝賀《寫在亞洲邊地》一書的出版,祝福大篷車課堂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寬。
2014年11月18日於清華大學工字廳
摘要
在過去的15年中,作者帶著累計超過500名學生,用自己的雙腳、雙眼尋找真相,並用自己的思維去解構當代媒體和學界關於生活在亞洲邊地上的人的“神話”。借用了古代商人和朝聖者的“大篷車”概念,作者與其友人楊明皓(Miles Young)共同指導這個“充滿思想火花的大車店”。“亞洲邊地的課堂”旨在通過去亞洲邊地旅行、閱讀並撰寫其風土人情來鼓勵跨文化對話。
“大篷車課堂”是一次共同的探索,是由好奇心驅使的開闊眼界的旅行,其目的在於拓展學生的視野並提高其寫作能力。“大篷車課堂”用親身體驗的方式進行“慢新聞”的教學。無論是在“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犍陀羅文化聖地、俾路支斯坦、戈壁沙漠、樓蘭古城,還是在西伯利亞鐵路、烏蘇里江、貝加爾湖、唐努烏梁海或是蒙古,學生們都需要花很長時間來閱讀,並在寫作前進行頭腦風暴。學生們還需要採訪各式各樣的當地人,比如深入到尼泊爾的草根人群中,採訪生活在那裡的革命運動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