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里古瓷窯址 1957年第一次文物普查發現,主要分布在寨里與大張村之間的高地上,耕土層下有大面積瓷片堆積,厚約40~lOO厘米。現為全國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產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寨里古瓷窯址
- 發現時間: 1957年
- 窯址長寬:均為450米左右
- 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
寨里古瓷窯址 1957年第一次文物普查發現,主要分布在寨里與大張村之間的高地上,耕土層下有大面積瓷片堆積,厚約40~lOO厘米。現為全國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產地。窯址長寬均為450米左右, 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197,3年曾發現窯爐遺蹟,有大量瓷片暴露在斷崖表面,出土器物為青褐釉,器類簡單,多為生活用具。碗的造型與南方青瓷略同,深腹,直口,外腹下部無釉,有些碗壁上飾蓮瓣劃紋,粗壯質樸。罐為四系,曲腹平底,灰胎,外腹下部無釉。高足盤呈豆形,下部無釉。 寨里窯青瓷,胎骨一般較薄,帶灰白色,火候較高,無黑斑現象。釉色深淺不一,釉面厚薄不勻,還原氣氛控制較差。用三角支頂托燒,具有早期燒瓷工藝的特點。 窯址中還發現不少黃釉陶片,為北朝鉛釉陶器產地提供了一個可靠佐證。主要是深淺不同的黃色鉛釉,釉中氧化鋁含量很高,達55.42%。 從器物造型、釉色及燒造工藝等特點綜合分析,該窯址燒造年代上限可到北齊,下限可延續到隋唐。 1984年6月,市人民政府公布該窯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安設了保護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