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粳11號

寧粳11號

寧粳11號,寧夏農科院農作物所一九八三年以寧粳3號為母本,82混7為父本雜交,取F1花葯離體培養,後代經多年田間選育於一九八五年育成.

基本介紹

基本資料,品種來源,特徵特性,栽培要點,

基本資料

親本來源:寧粳3號(♀)82溫7(♂)
選育單位:寧夏農科院農作物所
品種類型:粳型常規水稻
適種地區:寧夏引黃灌區
1990年寧夏審定,編號:寧種審9010

品種來源

寧夏農科院農作物所一九八三年以寧粳3號為母本,82混7為父本雜交,取F1花葯離體培養,後代經多年田間選育於一九八五年育成。

特徵特性

株高95厘米,株型緊湊,莖桿粗細中等,堅實抗倒;14-15葉片,葉色深綠,葉片窄長,劍葉長,超出穗頂,寬窄中等,角度小;穗長15厘米左右,整齊,穗頸較長,芒形中密,較直立,著粒密度中等,穗粒數70-80粒,結實粒數50-70粒;穀粒闊卵形,無芒,護穎及浮尖桿黃色,千粒重25克;米質優,半透明有光澤精米率73.4%,正精米率63.2%,堊白米率4.0%,糊化溫度低(鹼值7),膠稠度軟(膠長97),直鏈澱粉含量低(18.5%),蛋白質含量7.2%,食味佳。
生育期150天,同"秋光";分櫱成穗較強,畝收穫穗數一般40-45萬;抽穗整齊,成熟期葉尖早黃,抗稻瘟病強,抗白葉枯病中等,抗冷害強,插秧緩苗輕,返青快,生長快,灌漿快,8月14日前齊穗均能完全成熟。

栽培要點

要求早育早播。4月25日前育秧較好,各種育秧方式均可,秧田畝播量300公斤較好,最高不超過500公斤,育苗前種子要進行清選和藥劑處理;5月15-20日插秧,插秧密度可採用7×3寸或6×3寸的行穴距,每穴插8苗左右。總施肥量,包括基肥每畝施30-35斤,磷15斤,要施足基肥,早施肥,儘量少施或不施7月肥,以防貪青遲熟。
注意對白葉枯病的防治,不留有線蟲病田塊的種子做種。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該品種適宜寧夏灌區插秧栽培地區栽植。
本區1987-1988兩年區試平均,畝產747.5公斤,比對照秋光增產6.41%,比同期參加區試的寧粳9號低2.89%。
1988年在中衛、中寧、永寧等地示範30畝平均畝產645.0公斤。
1989年在永寧、賀蘭等地示範226畝,平均畝產664.9斤,比秋光顯著增產。
1990在永寧縣勝利、增崗鄉連片示範1042畝,平均畝產702.0公斤, 比寧梗9號增產8.7%,最高畝產達796.5公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