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鹿窠摩崖石刻群

鹿窠摩崖石刻群(Lùkē Móyá Shíkèqún)分布於章水鎮政府西南30餘公里的杖錫村、李家坑村,共有9塊,系宋代石刻,分布在屏風岩、門前山、下溪岩、門後山等處,尤以鹿窠村為多,故名。屏風岩為長形直立石,高4.5米,寬1.95米,厚3.2米;正面直鐫“四明山心”,每字0.66×0.57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波鹿窠摩崖石刻群
  • 外文名:Lùkē Móyá Shíkèqún
  • 高度:4.5米
  • 厚度:3.2米
  • 寬度:1.95米
發展歷史
寧波鹿窠摩崖石刻群
作者 : 不詳 寧波鹿窠摩崖石刻群
沈明臣說“《志》謂出漢人手,誠然”。黃宗羲謂“乃漢隸也”。今人認為是宋時鐫刻。門前山上有佛手岩,上刻“心經者,非成蓮式和尚洗出”、“寶蓋”、“綠水青山”等字樣。另有中峰岩,上刻“中峰”斗大篆文,下刻經文,今已難辨。岩東旁有一巨石,刻有“訶佛”、“再來石”、“三味”、“會不會”、“元祖師”、“無訓誨也”等字樣,在石之右旁有“開慶己未夏題”落款,即南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
下溪岩陡壁有巨石三級,每級高數丈,第一級刻“三峽”、“浴心”、“醉泉”;第二級刻“潺湲洞”;第三級(門後山)刻“過雲”,鄉人稱過雲岩,應與“再來石”同時或先後。1985年全縣文物普查中發現,1986年5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範圍:屏風岩其範圍包括“四明山心”整塊岩石及周圍有關山石10米內。門前山石刻群範圍包括“再來石”、“訶佛”、“中峰”整塊岩石,南到岩下7米,東到岩下5米,北到山脊7米,西從“再來石”向西延伸6米。下溪岩、門後山石刻群範圍包括三峽水全部山石,東至石階走路,南至稻田,北至竹林,西至坡路。建築控制地帶:屏風岩摩崖石刻自保護範圍外周圍各延伸30米。門前山摩崖石刻群自保護範圍外周圍各延伸30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