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鎮海區古塘中學

寧波市鎮海區古塘中學

鎮海區古塘初級中學是鎮海區教育局實施第二輪學校布局調整中新建的一所規模較大的初級中學。2004年8月29日學校掛牌成立。學校現任校長是金烈光同志,黨支部書記是周偉文同志。 學校坐落於鎮海隧道北路555號,緊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唐代所建的後海塘,古塘風光美,歷史淵源深,校園綠樹成蔭、花園、亭閣、水榭、小徑錯落有致,相映成趣,融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於一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波市鎮海區古塘中學
  • 創辦時間:2004年8月29日
  • 所屬地區:鎮海區
  • 類別:公立學校
  • 學校類型:九年一貫制
  • 現任校長:金烈光
辦學條件,教育管理,德育特色,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約65畝,建築面積21000餘平方米,建有教學樓、實驗樓、培訓樓、行政樓、體育館、學生公寓等完善的教學和生活用房;建有校園網路、音響閉路電視系統,微機室、語音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設施設備的配備達到了浙江省現代化達綱學校二級標準。
古塘教師勤奮好學,刻苦鑽研,敬業奉獻,教書育人,努力用自身優良的師德和精湛的技藝去影響和培養學生。學校現有教師91人,均通過競聘上崗。教師隊伍年輕有活力,整體素質較好,70%以上的教師達到了大學本科學歷,中高級職稱的教師占73%以上,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名,並且擁有一大批區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和特級教師徒弟。
學校現有教學班31個,學生1527人,其中包括鎮海區優秀民工子弟班2個。學校努力創造適合學生成長發展的環境,建設學生社團,豐富校園生活,使青青校園成為學生實踐、創造、增長才幹,實現理想的園地。尊重學生個性,提倡全面協調,鼓勵創新發展,培養個性活潑,富有理想,樂於奉獻、善於合作,敢於創新的高素質的時代新人。

教育管理

學校決心抓住布局調整和基礎教育改革的機遇,加強教育教學的規範管理,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確立“以德立校、以師為本、科學管理、全面育人”的辦學指導思想,樹立育人是根本、質量是生命、教師是關鍵、校風是靈魂、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先導的辦學理念,發揚古塘人敬業盡職、嚴謹務實、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努力建設“勤奮、求實、創新、健美”的優良校風,形成和諧、有序、求實、奮進的校園文化,創出鮮明特色,成為學生歡迎,社會滿意,以至在區內外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初級中學,成為“英才輩出的搖籃、名師成長的沃土、教育科研的基地”。

德育特色

低起點、抓細處、講實效、求發展
古塘中學是鎮海區第二輪教育布局調整中新建的一所初級中學,於2004年8月正式掛牌成立。學校處於城鄉結合部,周邊環境較差,學生來自原龍賽國中部、俞范中學、臨江中學、貴駟中學,外地生占三分之一,優質學生流失率較高,學生生活背景差距大,除了新入學的初一和龍賽班級,其他學生都重新分班,這些都給德育工作帶來嚴峻的挑戰。如何穩中有升地渡過磨合期?學校德育領導小組經過研究,決定把師德建設和學生的養成教育作為建校初期的德育工作重點,“低起點、抓細處、講實效、求發展”,適合古塘實際的德育特色逐漸形成。
下面就幾個德育工作中的細節作簡單介紹:
胸卡分色、管理有序把好出入關
我們的學生有中午回家吃飯的,有中午在校吃飯的,有住宿一周5天都在校的,為了區分不同學生,把好出入關,實行了胸卡分色制度,即中午只有藍卡可出校,而藍卡要徵得家長同意;放學黃卡可出校;住宿生則是紅卡,只能在周五回家時出校。政教處登記了全體學生的基本情況,胸卡不得塗改或轉借他人,遺失要到政教處做臨時卡。許多家長得知這一舉措後,都紛紛贊同,覺得孩子到學校就不用擔心中午或者晚上出去打遊戲、吃快餐,家長們都很放心。
這學期起為更加密切家校聯繫,聯合移動公司做了校訊通,雖然前期拍照、分類花了大量的時間,但是新卡不易損壞,運行後效果明顯。
管導結合、細處入手抓好養成教育
一進入我校,大都有這樣的感覺,校園環境整潔優美,其實在這方面著實下了很多工夫,我們的學生衛生習慣之差是在坐的都無法想像的,去年剛開學一周內我們曾發現住宿生在陽台小便、在教學樓樓梯大便,我們的家長的素質之差在學生第一次來校報到後就領略了,當時他們走後,整個校園隨處可見菸頭、寶特瓶等。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我們從最低層次的遵守規則入手,明確學生校園生活中最基本的要求,接受檢查,強行糾正不良習慣。如:
1、垃圾分類處理:班級中每人學生隨時利用廢紙製作垃圾盒,或準備垃圾袋收集自己生成的垃圾,班級中則準備分類垃圾袋,能回收的統一在周一大掃除的時候進行回收,要倒的垃圾則裝入蛇皮袋,到垃圾房丟棄,避免了在路上被風吹散。
2、拖把定點上掛:原先拖把放在各班教室,既顯得擁擠,也不能晾乾易霉爛,更不符合衛生要求,學校在食堂後的一面牆上專門安裝了釘子,各班編號定點掛放,就解決了這一難題。一年來,習慣已經養成,這學期起取消了編號,拖把也成了共享資源,各班根據需要隨取隨用,又節約又便捷。
3、專車整隊上車:放學後教學樓前排隊集合,根據單雙周規定男女輪流坐車,輪到坐的排前站的隨後,在接送員的帶領下出校,學生不得超越接送員。
4、食堂1米線買菜:模仿銀行的1米線設定,買菜排隊在1米線外。
5、學生儀容儀表:每月定期檢查一次,隨時接受突擊檢查。對佩帶首飾、特殊髮型、奇裝異服發現一個查處一個,限期整改無效就聯繫家長落實整改。
6、腳踏車擺放:對不上鎖和無車牌的腳踏車統一用公用鎖鎖住,到值周老師處登記開鎖。
在這些細小的規則具體實施過程中,切實發揮班主任、生活老師、值周崗、文明監督崗、學生會的職能,建立齊抓共管分工負責,使學生慢慢從受約束到自我約束,從而形成自製。
有專家認為,一個行為的出現一定要訓練一個月以上。對不良習慣的矯正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一個方面。必須接受其反覆性和過程性。讓我深有體會的是,今年新入學的初一學生,九月份剛開學時,隨意穿越草坪、踐踏草坪現象頻頻發生。我們就用一個月的時間專項整治,發現一個,責令檢舉兩個,兩周后明顯改觀,現在基本看不到了。
嚴中有愛、潛移默化讓浪子回頭
《學記》里說:“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者也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知心才能“救失”,才能“長善”。作為德育幹部,首先就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以推心置腹的誠心,搭起心靈的橋樑,讓學生信任你。利用寫隨筆來溝通師生的心靈,則是一條很好的途徑。這學期開始,讓幾個受過校紀處分的學生以周記的形式寫隨筆。開初,學生多停留於應付,內容也多是日常生活的記敘或蒼白的檢討,讀起來總有距離。於是我建議他們聊自己的童年、聊自己的家人、聊自己的課外生活,“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在學生的文章中,他們的喜怒哀樂或多或少有所流露,我便抓住其中的隻言片語發表自己的見解、看法。漸漸地,學生們發現周記本上留下的並非是老師頗有權威卻冷冰凍的教育時,情感的流露也就真誠起來,來交周記的時間也越來越早起來。相信通過我的努力,多少給他們一些正面的影響。現在這一做法正在班主任中推行。
2006年將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德育工作的重點。在廣泛的校園文化滲透中提升學生人格品位,使他們成為熱愛生活、熱愛學習、有責任感、有健全人格的中學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