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藥現代化技術研究工程中心

寧夏回藥現代化技術研究工程中心組建於2009年11月,依託單位為寧夏醫科大學。

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新藥篩選和藥效學研究,藥物製劑與藥代動力學研究,天然活性成分及其結構修飾研究,天然藥物品質評價及活性成分研究等。代表性研究成果有“沙棗甘怡片的研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回藥現代化技術研究工程中心
  • 外文名:Ningxia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Modernization of Hui Medicine
  • 成立時間:2009年11月
  • 依託單位:寧夏醫科大學
  • 代表性研究:沙棗甘怡片的研製等
  • 地址:寧夏銀川市勝利街692號
名稱,簡介,

名稱

中文名稱:寧夏回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阿文名稱:مركز البحوث التكنولوجية الهندسية الحديثة في عقاقير قومية هوي بنينغشيا
英文名稱:Ningxia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Modernization of Hui Medicine
主管部門: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
依託單位:寧夏醫科大學

簡介

寧夏回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於2009年11月,屬企業化運作的研發機構,屬於自治區科技廳重點支持項目。工程中心為全區生物醫藥產業服務,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工程中心以實現回藥產業化、工程化為目標,依託寧夏深厚的回族社會基礎、悠久的回族醫藥歷史和區域特色,在深入挖掘和系統整理回族醫藥傳統理論的基礎上,圍繞回藥研發關鍵技術問題,開發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回藥新產品,服務企業和社會,帶動寧夏區域特色回醫藥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工程中心經過3年的建設,從人才隊伍、實驗室建設、儀器設備建設、產品開發、社會技術服務、科研項目立項、科研論文發表、專利申請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1、組建了一支包括49名固定人員在內的工程技術研發團隊,團隊中擁有一批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的高素質、高水平工程技術研究開發和試驗設計技術人才,具有較強的協同攻關能力。
2、依託寧夏醫科大學,在雙怡校區改建中心基礎研究平台,科研用房面積達到3000㎡,儀器設備總價值達到1000萬元以上,具有回藥方劑與資源、回藥提取與分離、回藥藥效學評價、回藥先導物最佳化、回藥藥代動力學、回藥現代製劑、回藥質量控制、回藥安全評價八大科研平台及提取與分離、現代製劑、加工炮製三大中試車間,建成了一條苦豆子鹼提取生產線。具有承擔國家重大研究任務的能力。
4、作為寧夏回藥研究領域的骨幹創新力量,中心目前承擔科研任務78項,其中國家國家級25項,省部級38項,其他15項。在建設期發表學術論文175篇,其中SCI收錄44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5項,已授權5項,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醫學科技獎1項,優秀學術論文獎6項,出版論著或教材共19部。
5、中心致力於將基礎科研成果轉化成為現實生產力,研究開發了15個療效顯著的回醫藥品、保健品及醫院製劑,其中枸杞多維鈣、苦豆子總鹼等已在市場上銷售,經濟效益顯著。同時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獲得明顯社會效益。
6、中心從組織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養、科研管理、績效考評、國際合作、實驗室管理等方面進行管理機制的改革探索,已形成24項管理制度,為中心的運作提供了支撐。
7、在自治區政府及學校的大力支持下,以中心為依託,2012年組建了“回醫藥協同創新中心”,並成功申報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回藥學重點學科。
中心與寧夏伊正回藥有限公司、中央民族大學、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瀋陽藥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北京大學等院校參與回藥的研究與開發。
中心主任:張萬年
中心常務副主任:余建強
中心副主任:楊建宏 付雪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