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稅務局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稅務局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稅務局是自治區人民政府主管地方稅收工作的職能部門,組建於1994年8月,是自治區政府的直屬機構。

2018年6月15日,國家稅務總局寧夏回族自治區稅務局掛牌儀式在寧夏銀川舉行,標誌著原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家稅務局、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稅務局正式完成合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稅務局
  • 組建時間:1994年8月
  • 所屬機構:自治區政府的直屬機構
  • 處室:11個
局情概況,主要職責,領導介紹,計畫規劃,

局情概況

內設11個處室:辦公室、人事教育與老幹部工作處、政策法規處、計畫財務處、稅政一處、稅政二處、稅政三處、社保費徵收管理處、征管與科技發展處、督察內審處、納稅服務處;3個黨群組織:機關黨委、系統工會、系統團委;1個派駐機構:紀檢組監察室;2個事業單位:機關服務中心和信息中心;4個直屬單位:稽查局、直屬徵收管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稅局和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地稅局。下轄4個市級局:銀川市地稅局、石嘴山市地稅局、吳忠市地稅局和中衛市地稅局;15個縣(市、區、分)局和97個稅務所。全系統共有幹部職工2200餘人(含助征人員),平均年齡42歲,擔負著全區14個稅種、11個費種(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文化事業建設費、水利建設基金、殘疾人就業保障基金、工會經費,養老、失業、工傷、醫療、生育保險五費)的徵收管理工作。

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稅收法律、法規、規章,研究擬訂具體實施辦法並組織實施;組織實施地方稅收徵收管理體制改革;研究擬訂全區地稅系統稅收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地方稅收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基金(費)的徵收管理、稅源管理、納稅評估、反避稅和稽查工作;負責發票和稅收票證的管理工作;負責社會保險費統一徵收工作,加快建立“五險”統征的社會保險費徵收體制。
(三)負責規劃和組織實施地稅系統納稅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和監督地稅系統納稅服務管理制度;貫徹執行納稅人權益保障規章制度,研究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監督實施註冊稅務師管理制度。
(四)編制、分配下達地稅系統稅收收入計畫並組織實施;負責地稅系統的稅收會計、統計核算工作。
(五)組織實施對納稅人進行分類管理和專業化服務,負責對重點稅源企業的納稅服務和稅源管理。
(六)負責規劃和組織實施地稅系統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承擔地稅系統金稅工程的推廣和套用工作。
(七)負責監督檢查地稅系統的稅收執法活動和內部行政管理活動;開展稅務稽查工作,依法查處涉稅違法行為;開展稅法宣傳工作。
(八)負責全區地稅系統的人事教育、機構編制、財務經費、內部審計監督、基本建設和資產設施的管理工作。
(九)承辦自治區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廳字[2008]30號),設立自治區地方稅務局,為自治區人民政府直屬機構。
一、職責調整
(一)取消國家和自治區人民政府已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二)強化納稅服務職責,建立納稅服務體系,著力改進和最佳化納稅服務,構建和諧的稅收征納關係。
(三)加強社會保險費徵收工作,加快建立“五險”統征的社會保險費徵收體制。
二、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稅收法律、法規、規章,研究擬訂具體實施辦法並組織實施;組織實施地方稅收徵收管理體制改革;研究擬訂全區地稅系統稅收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地方稅收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基金(費)的徵收管理、稅源管理、納稅評估、反避稅和稽查工作;負責發票和稅收票證的管理工作;負責社會保險費統一徵收工作,加快建立“五險”統征的社會保險費徵收體制。
(三)負責規劃和組織實施地稅系統納稅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和監督地稅系統納稅服務管理制度;貫徹執行納稅人權益保障規章制度,研究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監督實施註冊稅務師管理制度。
(四)編制、分配下達地稅系統稅收收入計畫並組織實施;負責地稅系統的稅收會計、統計核算工作。
(五)組織實施對納稅人進行分類管理和專業化服務,負責對重點稅源企業的納稅服務和稅源管理。
(六)負責規劃和組織實施地稅系統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承擔地稅系統金稅工程的推廣和套用工作。
(七)負責監督檢查地稅系統的稅收執法活動和內部行政管理活動;開展稅務稽查工作,依法查處涉稅違法行為;開展稅法宣傳工作。
(八)負責全區地稅系統的人事教育、機構編制、財務經費、內部審計監督、基本建設和資產設施的管理工作。
(九)承辦自治區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自治區地方稅務局設11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協調和督辦機關日常工作;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機要、財務、檔案、信息、保密、信訪、政務公開等工作;負責綜合辦公系統的推廣套用和管理工作。
(二)人事與老幹部處。
擬訂並組織實施稅務人才隊伍建設規劃;負責地稅系統人事工作和機構編制工作;負責地稅系統幹部教育和培訓工作;負責地稅系統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三)政策法規處(行政審批辦公室)。
擬訂並組織實施地稅系統依法行政、依法治稅工作方案;組織協調涉及多稅種、綜合性稅收政策的宣傳落實工作;承擔組織開展綜合性稅收政策調研工作;承辦機關規範性檔案的審核工作;負責機關行政審批的相關工作和行政複議等法律事務;承辦重大稅收案件的審理和行政處罰工作;承辦減免稅的綜合性工作。
(四)計畫財務處(會計統計處)。
承擔地稅系統的財務、基本建設、資產裝備等管理工作;負責編報地方稅收(費)中長期規劃和年度稅收(費)收入計畫並監督實施;監督檢查稅款繳、退庫情況;承辦稅收分析和預測工作;負責稅收收入數據的管理工作;負責稅收票證的管理工作。
(五)稅政管理一處。
組織實施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的徵收管理工作;擬訂有關稅種的納稅評估、稅源(費)管理具體實施辦法並組織實施;承擔具體稅種(費)收入情況分析工作;解釋和處理有關稅(費)的具體業務問題;承辦有關稅收減免的具體事項。
(六)稅政管理二處。
組織實施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工作;擬訂有關稅種的納稅評估、稅源管理、稅基管理、彙算清繳具體徵收辦法並組織實施;負責涉外稅收和國際稅收事項;承擔具體稅種收入情況分析工作;解釋和處理有關稅的具體業務問題;承辦有關稅收減免的具體事項。
(七)稅政管理三處。
組織實施資源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印花稅、耕地占用稅、菸葉稅和各種代收基金(費)的徵收管理工作;擬訂有關稅種的納稅評估、稅費管理具體徵收辦法並組織實施;承擔具體稅費收入情況分析工作;解釋和處理有關稅費的具體業務問題;承辦有關稅收減免的具體事項。
(八)納稅服務處。
組織實施納稅服務體系建設和稅收信用體系建設;組織、協調和指導地稅系統的納稅服務工作;組織協調、實施納稅輔導、諮詢服務、稅收法律救濟等工作,受理納稅人投訴;指導稅收爭議的調解;組織實施面向納稅人的稅法宣傳。
(九)征管與科技發展處。
研究提出專業化徵收管理和稅收征管規程完善的建議;組織實施稅收征管基礎數據管理和套用辦法、綜合性納稅評估辦法,承辦征管質量考核、風險管理和稅收收入征管因素分析工作;承擔稅務登記、納稅申報、普通發票管理、稅控器具推廣套用等工作;指導基層稅收征管工作;負責對註冊稅務師行業的監督管理工作;承擔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綜合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對重點稅源企業的納稅服務和稅源管理。
(十)社保費徵收管理處。
研究提出社會保險費徵收工作的具體辦法;組織實施社會保險費徵收工作,負責社會保險費徵收環節的業務管理工作;組織開展社會保險費徵收業務培訓。
(十一)督察內審處。
組織開展稅收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規範性檔案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承辦地稅系統財務、基建、大宗物品採購審計和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等工作;組織落實稅收執法責任制制度、稅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承擔稅收執法質量考核工作;督察落實稅收執法檢查結論和各類審計結論;監督稅務稽查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指導地稅系統和所(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四、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自治區地方稅務局行政編制65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3名、總經濟師1名、總會計師1名;正處級領導職數12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副處級領導職數14名。
五、其他事項
(一)自治區地方稅務局對全區地稅系統實行垂直管理。
(二)直屬機構。
1.自治區地方稅務局稽查局,為自治區地方稅務局直屬正處級行政機構。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稅務稽查法律、法規、規章及規範性檔案;組織、指導、協調、監督地稅系統稅務稽查工作;負責重點稅源企業的稅務稽查和重大稅務違法案件的查處工作;組織、協調地稅系統實施稅收專項檢查和稅收專項整治工作;集中辦理重、特大稅收違法案件;承擔稅收違法案件的受理、轉辦、查辦、複查、複審工作;協調自治區公安、檢察、法院、國稅局等部門處理稅務稽查有關工作。設定綜合管理科、選案科、審理科、執行科、稽查一科、稽查二科6個正科級內設機構。行政編制31名。局長1名,副局長3名;科級領導職數6正6副。
2.自治區地方稅務局直屬徵收管理局,為自治區地方稅務局直屬正處級行政機構。主要職責是:負責全區重點稅源企業的管理服務工作;負責自治區重點企業、部分地區重點企業和銀川地區涉外企業、金融業企業、自治區重點交通工程的稅收、基金(費)的徵收管理工作;負責對中央駐寧企業和自治區煤炭系統、農墾系統、水利系統社會保險費的徵收管理工作。設定綜合管理科、徵收管理科、計畫會計科和納稅服務科(掛辦稅服務廳牌子)4個正科級內設機構和大企業稅務所1個正科級派出機構。行政編制30名。局長1名、副局長3名;科級領導職數5正5副。
3.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地方稅務局,為自治區地方稅務局直屬正處級行政機構。主要職責是:負責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稅收、基金(費)和社會保險費的徵收管理工作。設定綜合管理科、徵收管理科、計畫會計科和納稅服務科(掛辦稅服務廳牌子)4個正科級內設機構和寧東鎮稅務所、臨河稅務所2個正科級派出機構。行政編制31名。局長1名,副局長3名;科級領導職數6正6副。
4.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地方稅務局,為自治區地方稅務局直屬正處級行政機構。主要職責是:負責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稅收、基金(費)和社會保險費的徵收管理工作。設定綜合管理科、徵收管理科、計畫會計科和納稅服務科(掛辦稅服務廳牌子)4個正科級內設機構和徵收管理所1個正科級派出機構。行政編制26名。局長1名,副局長3名;科級領導職數5正5副。

領導介紹

局 長 馬建民 主持自治區地方稅務局全面工作,分管督察內審處。
副局長 毛宏業 協助局長工作,分管辦公室、人事與老幹部處、稅政管理一處、機關服務中心、直屬徵收管理局。
副局長 李津 協助局長工作,分管政策法規處(行政審批辦公室)、納稅服務處、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地方稅務局,聯繫寧夏註冊稅務師協會。
副局長 杜學章 協助局長工作,分管計畫財務處(會計統計處)、稅政管理三處、稽查局。
紀檢組長 虎躍峰 協助局長工作,主持派駐紀律檢查組工作,分管監察室、機關黨委、系統工會、系統團委。
總會計師 李戈 協助局長工作,分管征管與科技發展處、稅收信息處、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地方稅務局。
總經濟師 張 龍 協助局長工作,分管稅政管理二處、社保費徵收管理處、機關基建工作。
副巡視員 馬新華 協助分管政策法規處(行政審批辦公室),聯繫寧夏稅務學會。
副巡視員 張興華 協助分管機關服務中心、機關扶貧與支教工作,聯繫寧夏國際稅收研究會。

計畫規劃

全區地稅系統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五年規劃(2011-2015)
按照全區依法行政工作會議精神,為在新形勢下深入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進一步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推進全區地稅系統依法行政,根據自治區《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結合我區地稅工作實際,編制本規劃。
一、工作形勢
(一)“十一五”依法行政工作取得的成績
“十一五”時期,地稅系統依法行政工作得到全面推進,全區地稅系統堅持把依法行政作為稅收工作的基本準則,不斷創新管理方式,完善體制機制,規範稅收執法,全面提升了依法行政水平。一是轉變工作職能,豐富法治內涵,創建服務型執法機關取得進展。強化服務意識,牢固樹立征納雙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把納稅服務確立為地稅部門的核心業務之一,制定下發納稅服務規章制度,廣泛建立納稅服務工作機構,不斷最佳化納稅服務的方式和內容,將管理和服務有機結合,確保稅法得到有效執行和普遍遵從。二是加強稅收法制工作,制度建設質量得到提高。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在推動完成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統一、修改和制定城鎮土地使用稅等財產行為稅相關行政法規等立法工作中,積極建言獻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規章和稅收規範性檔案,細化稅收政策及征管措施。完善稅收規範性檔案制定管理辦法,促進稅收制度體系的規範化和系統化。三是完善決策機制,科學民主決策水平得到提高。及時修訂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式,建立健全領導、專家、民眾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各級地稅機關也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修改議事決策規則,提升了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程度。四是理順稅收執法體制,稅收執法行為得到規範。進一步規範機構設定,在區、市、縣三級地稅機關設定了政策法規工作部門,進一步明確了政策法規工作部門與納稅服務部門、人事部門的職責分工,最佳化了業務流程,健全了崗責體系。按照信息管稅的要求確立了相互監督制約的稅收征管模式,初步建立了稅收分析、稅源監控、納稅評估、稅務稽查各環節相互聯動、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稅源管理工作機制,加強了日常管理。公開執法依據、辦事流程、執法結果等涉稅信息,落實行政問責制度,進一步加大對違法違紀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切實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五是發揮整體合力,稅收執法監督得到強化。全面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在區、市兩級地稅部門設立了督察內審機構,構築嚴密規範的權力運行機制,有效減少了執法隨意性。加大稅收規範性檔案的備案審查和清理工作力度,對自治區地稅局制定的規範性檔案進行了全面清理。完善重大案件審理制度,堅持開展重大案件審理,強化對重大稅收執法權的監督制約。開展稅收執法檢查和效能監察,強化層級監督和效能監察。認真做好稅務行政複議和應訴工作,及時發現並糾正違法或者不當的稅收執法行為。積極配合人大、政協、審計等外部監督,認真整改問題。六是加強法制教育培訓,幹部隊伍的法律素質得到提高。加強對稅務人員的法制培訓,將依法行政內容作為幹部教育培訓的必備內容。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和自治區政府的統一部署,開展執法資格統一考試,提高稅務人員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注意考察了解幹部的依法行政知識水平和工作實績。
(二)“十二五” 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總結“十一五”時期依法行政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地稅系統依法行政現狀與建設法治型政府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各級地稅機關對制度建設基本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不夠充分,一些依法行政的基礎性制度、機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個別稅收政策和征管措施規定不夠科學、具體、明確,存在重立法、輕清理的現象,有的檔案之間銜接不夠順暢甚至相互矛盾、難以全面、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部分地稅人員特別是少數領導幹部的法治觀念、法治意識還有待提高,對依法行政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不足,地稅人員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一些基層地稅機關稅收執法不夠規範,以權代法、執法隨意等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時有發生;稅收執法監督制約機制不夠健全,執法監督失之於寬、失之於軟;推進法治工作的社會合力尚未真正形成,推進機制、方式、手段等有待完善,依法行政水平尚未成為衡量稅收工作的重要標準。
(三)“十二五”依法行政工作面臨的形勢
今後五年是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深化改革開放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入攻堅階段,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更加堅實的法制保障。保障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需要加快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步伐。中央、自治區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全國、全區依法行政工作會議,都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會議強調指出,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從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變化,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事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事關政治體制改革的成敗,事關政府建設和反腐倡廉的成效,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政府各部門和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結合實際,扎紮實實地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務求法治政府建設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新形勢為地稅系統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任務。各級地稅機關和地稅人員必須進一步堅定法治理念,科學把握法治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努力使依法行政真正成為指導各項稅收工作的基本準則,並且落實到稅收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具體環節,使地稅人員在制度約束下自覺依法辦事。
二、工作思路
(一)“十二五”時期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導思想
按照《全國稅務系統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自治區關於進一步推進依法治區實施意見》,“十二五”時期地稅系統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服務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稅收工作主題,進一步增強法治理念,堅持以建設法治型地稅機關為目標,健全稅收管理體制機制,提高稅收制度建設質量,規範稅收執法行為,強化稅收執法監督,加強稅收執法隊伍建設,最佳化稅收法治環境,確保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切實維護納稅人和其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為保障稅收事業科學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十二五”時期依法行政工作的總體要求
一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定位。圍繞服務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稅收主題,正確處理依法行政與深化稅制改革、組織稅收收入、最佳化納稅服務、強化稅收征管、加強隊伍建設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等項工作的關係,注意統籌協調,把依法行政基本準則貫穿於稅收工作始終,確保稅收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
二要堅持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式正當、誠實守信、高效便民,權責統一。用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指導稅收執法工作,綜合衡量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確保國家稅法得到全面、正確、有效實施。
三要堅持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既要積極穩妥地落實現行有效的制度規定,又要切實加強體制機制創新,研究提出地稅機關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的新思路、新舉措,確保依法行政持續協調向前發展。既要抓住現有工作重點,又要努力拓展工作領域,將地稅機關所有行政行為都納入法治軌道,確保提升稅收工作法治化水平。
(三)“十二五”時期依法行政工作的主要目標
一是法治理念顯著提升。地稅人員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增強,尊重、崇尚、遵守法律的氛圍更加濃厚,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辦理地稅業務,能夠依法妥善處理各種涉稅爭議。
二是稅收制度更加完備。與規範地稅機關執法行為緊密相關的工作制度進一步健全;與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密切相關的稅收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建章立制遵循法定許可權和程式,維護法制統一。
三是執法行為不斷規範。稅收執法體制和機制進一步完善,各級稅務機關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程式意識進一步強化,執法流程進一步細化,執法環節和步驟進一步明確,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的基本要求得到進一步體現,稅收法律、法規、規章得到全面、正確、有效實施。
四是監督制約切實有效。稅務行政監督制度和機制進一步健全,地稅機關內部監督明顯增強,其他外部監督得到充分尊重,稅務行政監督效能顯著提高。行政問責工作法制化,確保有錯必糾,有責必問。
五是權益保障全面增強。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機制進一步健全,稅收決策程式進一步完善,社會公眾參與度進一步提高,人民民眾意願得到充分反映。稅務機關政務公開力度進一步加大,救濟渠道暢通、涉稅糾紛得到及時有效化解,納稅人及其他公民、法人的各項涉稅權利得到充分保障。
六是法治環境明顯最佳化。地稅機關內部工作機制順暢,地稅機關與其他部門之間協作機制運行良好,與地方黨政機關之間配合到位,社會協稅護稅體系不斷健全。社會公眾稅收法治意識不斷增強,稅法遵從度得到普遍提升,稅收秩序得到有效維護。
三、工作任務
按照“十二五”時期地稅系統依法行政工作面臨的形勢和目標要求,今後五年要重點抓好以下七項重點工作:
(一)切實提高地稅人員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
1、建立健全地稅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各級地稅機關黨組要確保每年組織兩次以上法治專題學習,學習憲法、通用法律知識和與稅收有關的法律知識,舉辦一期依法行政專題培訓班,保證下一級地稅機關領導幹部至少每五年輪訓一次。要將依法行政課程作為各類培訓班的必修課程,規範設定法制培訓內容。自治區地稅局每年組織開展一次全系統各級“一把手”培訓班,將稅收法治作為重要內容。
2、探索實行依法行政能力評價制度。將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工作情況作為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據,切實提高各級稅務機關領導幹部運用法律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健全領導幹部年終考核評議制度,將依法行政的情況作為領導成員述職的重要內容。完善新錄用公務員培訓制度,注重對新錄用公務員法律知識的培訓和測試。
3、加強稅收執法幹部隊伍建設。完善執法資格認證制度,做好地稅人員執法資格考試工作。嚴格執行稅收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制度,未能取得執法資格的人員不得從事稅收執法工作。加強稅收執法人員法律知識更新培訓,各基層單位每年都要對一線執法人員開展稅收執法培訓,特別要加強新法律、法規實行前的專題培訓、考試制度,確保執法人員素質與崗位職能相匹配。
(二) 加強和改進稅收制度建設
1、強化稅收規範性檔案制定管理。認真執行並及時修訂《稅收規範性檔案制定管理辦法》。未經聽取意見、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和向社會公布的稅收規範性檔案不得作為稅收執法依據。探索建立規範性檔案異議處理和有效期管理等制度。
2、加強稅務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檔案的清理。認真落實規章和規範性檔案日常清理和定期清理制度,對稅務部門規章和稅收規範性檔案進行及時修改或者廢止。逐步做到對規章每隔5年、規範性檔案每隔2年清理一次,清理結果通過地稅網站等途徑向社會及時公布。加強稅法依據的編纂和法規庫建設。
3、認真開展稅務部門規章和稅收規範性檔案備案審查。嚴格落實稅收規範性檔案備案審查管理制度,及時將制定的規範性檔案報送有權機關審查備案,做到有件必備、有備必查、有錯必糾。加強稅務機關備案審查機構和隊伍建設,並逐步推進備案信息化建設。
4、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實現行政管理法治化。按照減少行政執法層級,適當下移執法重心的要求,合理劃分系統上下級部門間的執法許可權,切實解決多層執法、重複執法的問題。完善行政執法爭議和矛盾調處機制,及時協調行政執法機關在執行法律、法規和規章過程中發生的爭議和矛盾,提高行政執法效率。
(三)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1、完善重大稅收決策制度機制。加強重大稅收決策程式建設,健全重大稅收決策規則,將廣泛聽取意見、專家諮詢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稅收決策的必經程式。探索建立重大稅收決策風險評估機制。
2、建立重大稅收決策跟蹤反饋和責任追究機制。在重大稅收決策執行過程中,要通過政策調研、行業調查、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了解決策實施情況,全面分析評估決策執行效果,並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否對決策予以調整或者停止執行。對違反決策規定、出現重大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的,要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追究責任。
(四) 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1、依法履行職權。合理界定各級稅務機關執法許可權,做好執法機構職能、人員的調整和最佳化,減少執法層級,形成各級稅務機關之間合理分工、協調運作的新機制。
2、完善稅收執法程式。繼續完善納稅申報、稅款徵收、稅務稽查、稅收保全、稅收強制、稅務行政處罰等制度。建立和完善稅收執法中的迴避、告知、聽證、說明理由等程式制度,規範和簡併稅收執法文書。通過明確執法環節和細化執法流程,建立健全稅收執法程式制約機制。
3、深化稅務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認真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進一步清理取消和調整稅務行政審批項目,下放審批許可權,規範和簡化審批程式,提高審批效率。加強對已取消審批項目和批准項目的後續監管。逐步實現網上公開審批,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審批效率。
4、規範稅務行政裁量權。建立完善稅務行政裁量權的適用規則和基準制度,細化、量化各類稅務行政行為的具體情形及其適用的具體條件、標準、幅度和方式,嚴格規範稅務行政裁量權行使。在辦稅場所公開各類稅務行政執法行為的具體情形及適用體條件、標準、幅度和方式,通過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促使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合法合理行使稅務行政裁量權。繼續開展稅務征管處罰案卷評查工作,進一步規範征管處罰行為,防止和減少因征管處罰行為違法或不當引起的行政爭議,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機制,進一步提高全區地稅系統依法行政水平,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5、完善對稅收執法權的全程制約。深入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完善並落實重大稅務案件審理制度,建立重大減免稅、稅務行政審批項目集體審議制度。建立有關稅務行政處罰、稅務行政許可和審批、稅收保全和強制等稅收執法案件評查制度。加強執法評議考核,並將結果作為稅收執法人員獎勵懲處、晉職晉級的重要依據。
6、不斷改進稅收執法方式。切實加強稅收執法風險和納稅風險防範工作。建立健全現代納稅服務體系,不斷豐富納稅服務內容,改進服務方式、創新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堅持管理與服務並重,處罰與疏導結合,通過最佳化納稅服務、規範辦稅指引等舉措,對納稅人提供警示和幫助。
(五)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1、拓展公開領域。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繼續完善稅法公告、欠稅公告、納稅人信用等級評定、稅款核定、減免退稅、行政處罰結果等公開制度,不斷擴大稅收信息主動公開範圍,尤其要注意公開與納稅人利益密切相關的稅收管理和納稅服務有關的信息。
2、完善公開制度。建立地稅機關政府信息公開監督和保障機制,定期對信息公開工作進行評議考核,確保信息公開及時、準確、全面、具體、實用。處理好信息公開與保守秘密的關係,對依法應當保密的信息,切實做好保密工作。
3、豐富公開形式。繼續依託辦稅服務廳,通過電子觸控螢幕、公告欄、宣傳卡、諮詢視窗等形式將辦稅事項公之於眾。進一步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利用信息網路為納稅人提供及時、便捷的公開服務。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納稅人座談會、業務培訓會,通報有關納稅事項和宣傳稅收政策法規。繼續充分發揮公報、報刊等傳媒的作用,做好公開工作。
(六)強化行政監督和問責
1、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紀檢監察、督查內審等部門的綜合監督作用,保障監督效果。強化稅收執法檢查,及時督促整改發現的問題。加強內控機制建設,完善執法風險和廉政風險防範制度,加大執法監察和效能監察工作力度,強化對稅收執法權和行政管理權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的監督制約。
2、自覺接受外部監督。健全納稅人監督機制,拓寬納稅人監督渠道,依法保障納稅人監督權利。建立健全有關國家機關、新聞媒體以及社會公眾的監督投訴處理機制,確保監督投訴事項及時辦結,準確答覆。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審計機關、財政機關的專門監督,新聞媒體的社會監督。
3、落實問責制度。嚴格執行行政監察法、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和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堅持有錯必糾、有責必問。對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為、失職瀆職、違法行政、決策嚴重失誤等行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要嚴格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七)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1、健全糾紛防範和化解機制。結合稅收工作實際,理順和完善涉稅矛盾糾紛防範和化解工作機制。探索建立涉稅信訪、納稅服務投訴處理、稅務複議訴訟賠償相結合的大聯動機制,實現各類矛盾化解部門的有效互動,形成工作合力。各級基層稅務機關應根據實際制定涉稅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健全有效化解突發涉稅矛盾的機制。
2、加強涉稅矛盾和糾紛的信訪工作。健全涉稅信訪工作制度和程式,傾聽信訪人的意見、建議和要求,認真處理各類涉稅信訪事項。充分運用諮詢、教育、協商、調解、聽證等方法,依法、及時、合理地處理信訪人的投訴請求。
3、加強稅務行政複議工作。充分發揮稅務行政複議在處理涉稅糾紛中的主渠道作用。暢通複議申請渠道,簡化申請手續,方便當事人提出申請。對依法不屬於複議範圍的事項,要認真做好解釋、告知工作。加強對複議受理活動的監督,堅決糾正無正當理由不受理複議申請的行為。注重運用調解、和解方式解決糾紛。健全稅務行政複議機構,確保複議案件依法由於2名以上複議人員辦理。各級稅務機關要嚴格履行行政複議決定,對拒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複議決定的,要依法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完善行政複議與信訪的銜接機制。
4、做好行政應訴工作。對人民法院受理的涉稅行政案件,各級地稅機關要依法積極應訴,按照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證據和其他相關材料。自覺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認真對待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議。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領導班子統一領導、政策法規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依法行政領導工作體制。“一把手”要作為本單位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主要負責人,高度重視並親自推動依法行政工作。加強依法行政工作總體規劃,將依法行政工作與業務工作一起部署、一道落實、一同促進。結合各部門工作特點,強化對依法行政工作任務的分解和落實。各級地稅機關每年至少要聽取兩次依法行政工作匯報,認真總結推進依法行政的經驗,深入分析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提出推進依法行政的新舉措,提高依法行政的整體水平。
2、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考核機制。全面開展依法行政考核。探索建立內部與外部結合、定量與定性結合、人工與信息化結合的依法行政考核評價體系,統籌考慮與征管質量考核、效能考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的關係,逐步形成統一的依法行政綜合績效考核機制。各級地稅機關要結合實際,大力培育依法治稅先進典型,深入開展依法治理示範單位、法治人物等創建工作。要把依法行政工作作為評定領導幹部政績、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標準之一。
3、加強法制機構和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全系統政策法規機構和幹部隊伍建設,使其編制數量、人員素質與其所承擔的職責和任務相適應。各級地稅機關要加強對政策法規部門的領導,積極支持政策法規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各級稅務機關政策法規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在依法行政中切實發揮好牽頭、組織、協調作用,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為基層執法和納稅人權益保護提供法律支持和法律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