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理性批判(199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實踐理性批判》是199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實踐理性批判
  • 作者:康德 
  • 譯者:韓水法
  • 出版時間:1999年4月1日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02699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實踐理性批判》作者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中*重要的思想家。他於1724年4月22日出生於東普魯士哥尼斯堡一個不太富裕的小手工業者家庭,自幼養成了一種建立在宗教基礎上的道德情操。8歲時他進入本城的一所學校,在那裡受到了嚴格的教育,為其日後的哲學研究和科學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740年,16歲的康德進入哥尼斯堡大學學習,1746年因家庭經濟措據當了9年的家庭教師,1755年完成學業,在其母校哥尼斯堡大學謀得了一個教職,除講授物理學、哲學外,還講授邏輯學、形上學、道德哲學、火器和築城學。自然地理等。1770年,他由講師升任邏輯學和形上學教授,並一直保持這一職位至退職。18世紀80年代,他曾兩次出任哥尼斯堡大學校長。他終身未娶。1804年2月12日,於故鄉去世。
本書內容分為兩部分:純粹實踐理性要素論;純粹實踐理性方法論。實踐理性在康德整個哲學體系中居主導和領先的地位。道德高於認識,倫理學高於認識論,行高於知。只有人心中的實踐理性所規定的道德法則才具有客觀的普遍有效性,才能成為普遍的必然的道德準則。

圖書目錄

序言
導言 實踐理性批判的理念
第一部 純粹實踐理性要素論
第一卷 純粹實踐理性分析論
第一章 純粹實踐理性原理
第一節 定義
注釋
第二節 定理一
第三節 定理二
系定理
注釋一
注釋二
第四節 定理三
注釋
第五節 任務-
任務二
第六節 任務二
注釋
第七節 純粹實踐理性基本法則
注釋
系定理
注釋
第八節 定理四
注釋一
注釋二
一 純粹實踐理性基本原理演繹
二 純粹理性在實踐套用中的一種拓展權利,這種拓展對於思辨套用中的理性本身乃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 純粹實踐理性對象的概念
有關善惡概念的自由範疇表
純粹實踐判斷力范型
第三章 純粹實踐理性的動機
純粹實踐理性分析論的批判性闡釋
第二卷 純粹實踐理性辯證論
第一章 純粹實踐理性辯證論概論
第二章 純粹理性在決定至善概念時的辯證法
一 實踐理性的二律背反
二 實踐理性的二律背反的批判揚棄
三 純粹實踐理性與思辨理性的結合中實踐理性所占的優先地位
四 純粹實踐理性的懸設之一——靈魂的不朽
五 純粹實踐理性的懸設之二——神的存在
六 概論純粹實踐理性的懸設
七 如何才可能思想:不用擴展思辨認識,同時就可以在實踐觀點下擴充純粹理性?
八 出於純粹理性需要的信念
九 人類認識能力與其實踐本分的巧妙配合
第二部 純粹實踐理性的方法論
結論
索引
譯後記

作者簡介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是18世紀啟蒙運動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一生著述甚豐,包括構成其批判哲學體系的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和《判斷力批判》(1790)以及《未來形上學導論》(178)、《道德形上學導論》(1785)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