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過程
修訂情況
《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報導經典案例評析》是中宣部和教育部共同組織編寫的案例教材,集聚了中國14所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學者、業界諸多專家的智慧和經驗編寫。
《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報導經典案例評析》在編寫過程中,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在內的九家媒體單位,建立教材編寫案例庫,並收集了記者的采寫手記。
教材編撰團隊研究和提煉出16個主題,繼而由九家媒體分別篩選並推薦數十個典型案例,再經過學者專家討論與斟酌,從數百個典型案例庫中挑選出少數最“經典”的案例。同時,考慮到教材的整體性,在兼顧不同作者風格的同時,教材編撰團隊對每一主題的字數、格式、體例、表述方式、理論運用等多個方面作了統一的要求。
出版工作
2014年12月31日,《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報導經典案例評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報導經典案例評析》包括主題宣傳篇、典型人物篇、熱點引導篇、突發事件篇、輿論監督篇、國際傳播篇等6個大類共16組主題,每組主題由案例概述、專家評析、采寫手記、延伸閱讀、思考題等5個部分組成。教材中選取了近60個新聞報導案例進行剖析,闡釋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本內涵、主要觀點以及在新的媒介環境下深刻的現實要求。
《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報導經典案例評析》選取的案例中,既有《人民日報》“十八大主題宣傳的扛鼎之作”,又有《光明日報》和中央電視台聯合開展的“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系列報導;既有貼近民生的“走基層”系列報導,又有緊跟網路的“打擊網路謠言”系列報導;既有汶川大地震以來的重大自然災害報導,又有堅持人民至上價值追求的輿論監督報導,還有踐行“中國立場、國際表達”的對外報導。
教材目錄
|
| 奏響主題報導最強音符——黨的十八大主題報導評析 講好故事事半功倍——中國夢報導評析 在“細小實”中求得“深廣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報導評析 為改革凝聚強大正能量——全面深化改革報導評析 |
| 對人世間真善美的深情禮讚——“最美”人物報導評析 發現並彰顯一個時代的“感動”——“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評析 |
| 用正面引導回應社會關切——民生熱點話題報導評析 把新聞寫在大地上寫在人民心坎上——“新春走基層”系列報導評析 “老話題”如何做成“新熱點”——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報導評析 讓事實真相粉碎網路謠言——打擊網路謠言系列報導評析 |
| 直面風險社會的挑戰——重大突發事件報導評析 災難中弘揚正能量——重大自然災害報導評析 |
| 為維護人民權益鼓與呼——輿論監督報導評析 媒體反腐讓警鐘長鳴——反腐敗報導評析 |
| 努力踐行“中國立場、國際表達”——對外報導評析 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國際報導評析 |
|
|
|
教學資源
《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報導經典案例評析》配有網路及新媒體資源,包括文字、音視頻案例作品及記者采寫手記。
教材特色
《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報導經典案例評析》將理論提煉與具體案例融合,以“專家評析”作為寫作重點,體現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采編實踐中的最新發展。同時,教材收錄了記者的采寫手記,以記者一線見聞和自身感悟幫助讀者理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通過二維碼方式提供眾多典型報導案例原文和音視頻內容等,增加信息容量。
《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報導經典案例評析》將所有主題和案例有機組合、系統歸類,還將專家評析與記者的采寫手記結合起來,讓讀者了解該報導的來龍去脈。由於傳統印刷出版的局限,案例細節和延伸閱讀無法充分地呈現在書本中。但是,書本通過掃描二維碼的設計,提高了案例及知識的豐富性。不論是具體的新聞實踐案例,還是採訪手記和專家評析,該書都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本觀點作為理論支撐。
社會評價
《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報導經典案例評析》通過深入剖析近年來的新聞報導典型案例,努力用生動鮮活的新聞實踐闡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本內涵、主要觀點,以貼近性強的內容表達引導讀者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現實要求
(新華網評)。
《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報導經典案例評析》書中所有的采寫手記文字生動活潑,故事精彩紛呈,甚至本身就是另一篇出色的新聞報導。該書站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學理高度和巨觀視野,同時又俯察一個個具體細微的新聞報導案例,既“頂天”又“立地”。對於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闡釋,生動地體現在每一篇主題文章中,這使得讀者能夠更好地以理論視角觀照新聞實踐與案例。
《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報導經典案例評析》一書除了在文體和結構上大力創新外,還在謀篇布局和整體規範上作出了嚴格的要求。全書案例雖多而不零散,主題發散而不凌亂。基於這些系統的規範和嚴謹的要求,該書成為新聞傳播學界與業界深入合作的成功之作。這不但契合了“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而且得以打通不同報導領域和媒介形態,很好地將16個主題分門別類、系統地編織起來。(《光明日報》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學部長、教授高曉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