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主義哲學(實證哲學)

實證主義哲學

實證哲學一般指本詞條

實證主義(positivism)是強調感覺經驗、排斥形上學傳統的西方哲學派別。又稱實證哲學。產生於19世紀30~40年代的法國和英國,創始人為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始祖A.孔德,主要代表有英國的J.S.密爾和H.斯賓塞。其形成標誌為1830年開始陸續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實證哲學教程》。實證主義的基本特徵是:將哲學的任務歸結為現象研究,以現象論觀點為出發點,拒絕通過理性把握感覺材料,認為通過對現象的歸納就可以得到科學定律。它把處理哲學與科學的關係作為其理論的中心問題,並力圖將哲學溶解於科學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實證主義
  • 外文名:positivism
  • 形成時間:19世紀30~40年代
  • 創始人:A.孔德
簡介,奧古斯特.孔德,人物概述,實證主義哲學思想,人類理智發展三階段,社會學,人道教,約翰.斯圖亞特.穆勒,人物概述,實證主義哲學思想,歸納主義的邏輯學,功利主義的倫理觀,赫伯特.斯賓塞,人物概述,不可知的實在論,機械的均衡論,社會學,

簡介

孔德穆勒斯賓塞是現代實證主義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下面分別介紹他們三人的生平及哲學思想。

奧古斯特.孔德

人物概述

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是實證主義的創始人,現代社會學的始祖。他生於法國南部的蒙彼利埃的一個篤信天主教的地方稅務官家庭。自幼身體孱弱,卻勤奮好學。他智力超群,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1814年,16歲的孔德被巴黎綜合技術學校錄取。孔德入學後,重點攻讀數學和工程學,並閱讀了大量的自然科學和18世紀啟蒙思想家的著作,為以後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於經常故意違犯學校紀律而被學校開除。後來結識了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聖西門,並擔任了聖西門的秘書。他的思想深受聖西門的影響。7年之後,因政治觀點分歧,與聖西門分道揚鑣。1826年至1830年,孔德設堂講學,著手建立和宣傳自己的實證哲學。他的《實證哲學教程》的出版,標誌了實證主義哲學的建立。
後期的孔德致力於在工人運動中進行科學教育和實證哲學的宣傳。他同情工人的處境和要求,但反對工人進行暴力鬥爭,主張階級調和和改良主義。晚年的孔德完全沉浸在狂熱的宗教情感和宗教活動之中,創立了人道教,致力宣傳人道教。1857年,孔德患癌症在巴黎逝世。
孔德生前一直生活在貧困和痛苦之中,其思想也備受冷落。他的主要著作有:《實證哲學教程》(1830~1842)、《實證哲學概論》(1848)、《實證政治體系》(1847~1850)和《主觀的綜合》(1856)等。

實證主義哲學思想

(一)實證主義原則
孔德實證哲學的核心就是實證原則。他指出:實證哲學的一切本質屬性都概括在“實證”這個詞中。實證(Positive)一詞應包含有六種含義:(1)現實的與空想的對立;(2)有用的與無用的對立;(3)確實的與虛構的對立;(4)正確的與曖昧錯誤的對立;(5)建設的、肯定的與破壞的、否定的對立;(6)相對的與絕對的對立。科學知識就應該是這種實證的知識,實證哲學就是要找到達到實證知識的原則。孔德的實證原則概括起來有:
首先,一切科學知識必須建立在來自觀察和實驗的經驗事實基礎上。經驗是知識的惟一來源和基礎。科學知識之所以是確定的,精確的,是因為它們來自經驗。科學知識的有用性也是由於這個原因。近代自然科學就是這一知識的典範。
其次,反對討論經驗之外的抽象本質、第一因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形上學的問題。人們的認識能力只能限制於經驗範圍,而永遠達不到那些超經驗的形上學的問題。人們如果把自己的精力花費在這些問題上,是一種純粹的理智和時間的浪費。對於傳統哲學中所討論的形上學問題,應該置之不理,不予討論。把這些問題留給神學家們去想像,留給形上學家們去作繁瑣的論證吧。
再次,知識的相對主義原則。人們的知識僅僅是經驗的,我們既不能知道這些經驗的本質是什麼,也不知道它究竟怎樣和以什麼樣的方式產生。因而知識只能是相對的知識,而不是絕對的知識。人們的理智是軟弱的,認識的手段是不完全的,所以永遠達不到絕對的知識。他指出追求絕對的知識總會伴隨使用神學的虛構和形上學的抽象思辨。
(二)規律來自經驗
孔德強調知識來自經驗,他指出:在經驗現象之間還存在一些規律,科學就是要正確地發現它們。在孔德看來,規律就是經驗現象之間的不變的先後關係和相似關係,而決不是事物的本質。這些關係是在同等條件下的不變性、重複性和穩定性,諸如,摩擦生熱、化合和分解、繁衍和進化等,這些都是規律,科學就是對這些規律的觀察和描述。發現規律的目的是為了簡便,也就是把複雜紛繁的現象簡化為規律,像把多種多樣的引力現象簡化為引力定律一樣。
孔德還指出,科學是對規律的認識,但科學只說明規律的存在,而不能說明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規律。因為“為什麼”的問題是屬於超經驗的東西,人們是無法知道的。所以科學只研究怎樣(how),而不研究為什麼(why);科學只描述經驗現象,而不能說明原因。
(三)科學分類
科學本身是一個“有機體”,各門具體科學不過是這個有機體進化過程中分化出來的部門。從橫向看,各門科學相互聯繫構成一個統一整體;從縱向看,各門科學又是有時序的進化,相互之間具有因果依存關係。所以科學知識不是各門學科的雜亂堆積,而是由各門學科縱橫相通、相互聯繫構成的有機統一的整體。而這一科學整體的基本精神就是實證精神。實證精神是統一各門學科的基礎。
科學不僅是統一整體,而且還可以把這一整體劃分為幾個基本學科。科學可以分為五類:(1)天文學。(2)物理學。(3)化學。(4)生物學。(5)社會學。至於數學,它是一種工具,可運用在各門學科中,它在科學分類中可以排在第一位或者最後一位。
這五門科學的排列是由簡單到複雜、由抽象到具體的排列。前面的學科是後面學科的基礎和前提,愈是在前面的學科,發展的愈早;在前面的學科比較簡單,在後面的學科則比較複雜。孔德認為自己的這種分類是與科學發展是相一致的。
孔德認為社會學發展最晚,最為複雜、具體,一直到他那個時代社會學依然還不完善。他希望能像建立物理學那樣來建立一個實證的社會學。
這些科學分類是主觀的,但不是任意的。它是在經驗範圍內的劃分。這種劃分是以研究的方便為標準的。孔德的科學分類思想是19世紀的人們對當時科學狀況的普遍看法。

人類理智發展三階段

孔德思想中的重要內容就是他的“理智發展三階段”的理論。他認為這是他所發現的“一條偉大的根本規律”。“理智發展三階段”的規律就是要告訴人們:每一種主要觀點、每一個知識部門,無論是個人還是整個人類都不可避免地先後經歷三種不同的階段,這三個階段分別是神學階段、形上學階段和實證階段。它們也可分別被叫做虛構階段、抽象階段和實證階段。孔德試圖用這一理論去解釋理智、知識、社會乃至個人的歷史發展現象。
人類理智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神學階段。這個階段人類理智處於剛起步階段,但是人們卻本能地用自己的理智去解釋那些最不可能解決的問題,也就是去探求萬物本原、現象背後的最終原因等問題,試圖得到關於世界的絕對知識。這當然是不可能實現的。於是,人們只能發揮自己的想像能力去說明世界上的各種現象。宗教神學就是這個階段上的產物。但是人們不會一直滿足於神學的解釋,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知識的積累,人的理智逐漸進人形上學階段。
形上學階段是理智發展的第二個階段,這是一個過渡階段,是改頭換面的神學階段。在這個階段上,人們的理智依然在追求萬物本原和現象背後的本質、原因,追求絕對知識;不過人們是用超經驗的抽象概念(實體)代替了超自然的神靈,採用抽象的邏輯推理和空洞的思辨代替了想像。這個階段上形成了一些獨斷論的哲學體系和理論,這些理論摧毀了人們對神學的堅定信念。但這些理論只有破壞作用,而無建設作用,只能帶來人們的思想混亂。這個階段很快就由新的階段所代替。
實證階段是理智發展的第三階段,也是最高階段。在這一階段上,人的理智成熟了。人們完全放棄了神學和形上學的思維方法,放棄了對絕對知識的追求。這一階段上,人們以科學研究為基本特徵,尊重經驗事實,依靠觀察和理性的力量去說明、解釋現象,發現規律;人們把一切知識都看成是關於經驗現象的知識,並且都是通過經驗加以證實的肯定的可靠的知識;人們也意識到了知識是與人的身體結構和狀況息息相關,因而是相對的。
孔德認為這個規律是自己第一個發現的,並指出:理智發展三個階段的規律可以由人類理智發展的歷史和個體理智發展的歷史得到證明。他認為從整個人類思想發展史上可以發現神話產生於遠古時代的人類理智的想像,宗教也是古代社會的產物;後來形上學的思維方式取代神學思維方式,出現了眾說紛紜的抽象的哲學理論體系;近代以來的實證科學的發展,顯示了人的理智進入實證階段。人類理智的發展歷史正是遵循了這樣的一條規律。
從人類個體理智發展的歷程來看,也同樣遵循了三個階段規律:每個人在童年時期是處在神學階段,喜歡聽神話故事,還會創造神話,好想像。到了青年時期,個人則處在形上學階段。這時,青年人已不相信神話而轉向愛好抽象思維,對任何事情都喜歡刨根問底,問一個為什麼,追問現象背後的本質和決定力量,而且好高騖遠。到了中年時期的人,經過生活磨難,生活經驗的積累,人們不再崇尚空談和好高騖遠而喜歡實實在在地幹些具體事,重經驗、重觀察,處於實證階段。每個人只要回顧一下自己的歷史就可以清楚地體驗到這一根本規律。
各門科學理論的發展也要大體經歷這三個階段:科學發展的早期,受神學的統治,天文學表現為占星術,化學表現為鍊金術。而到中期則受形上學思維的支配,力求在經驗的自然現象背後尋找抽象的物質或精神實體或動因。現代科學均已進入實證階段,並取得一系列實際的成果。
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同樣經歷了上述三個階段:古代是神學階段。在這個社會裡知識受到神學統治,在政治上是“君權神授”的君主專制的神學政治。中期是形上學階段,這個階段上的科學知識被形上學化。政治上空談“民主、平等、自由”等抽象原則,是民主契約政治。現代社會應是實證社會,科學是實證科學,哲學也是實證哲學。社會則是工業社會,社會施行實證政治統治。人們處理社會問題時,注重觀察和務實,藉助自然科學規律調節社會秩序,人類社會已達到了高級階段。所以這個規律又是一條社會發展的規律。
孔德的“理智發展三階段”理論從歷史的角度去考察人類思想和社會的發展,肯定規律在其中的作用,是合理的。他用人的思想理智去解釋思想、學說乃至社會發展的原因。他試圖用一個不變的“公式”去解釋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發展歷史,必然會出現生搬硬套,主觀杜撰,而囿於形上學的抽象思辨之中。

社會學

孔德用實證哲學的觀點研究人類社會及其歷史現象,並提出一套相應的理論,他稱之為社會學。正因如此,他被公認為西方社會學的創始人。
孔德的社會學是在批判18世紀啟蒙思想和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他指出:這些社會學說都只是處於形上學階段上,都是普遍帶有思辨的抽象學說。這些學說只是從“自由、平等、博愛”和“民主、解放”的抽象原則出發;這些學說對於批判封建社會,動搖人們的舊有觀念是有功勞的,但是它只起到破壞作用,只能給人們思想帶來混亂,而不能起到建設社會、建立社會新秩序的作用。所以必須要有新的社會學理論取而代之。
孔德指出:作為社會理論和物理學本質上是一樣的,物理學理論可以分為動力學和靜力學,因此社會學也可以分為社會動力學和社會靜力學兩個部分。通過社會靜力學可以用靜態的視角研究社會的組織和結構以及它們的相互關係。社會動力學則是從動態的視角,歷史地研究社會的發展過程。
(一)社會靜力學
在社會靜力學中,孔德提出了社會有機體理論。社會像生物有機體一樣,是由各種器官、組織和元素構成的。個人構成家庭,家庭構成社會的細胞。階級和民族是社會的組織器官。但社會要比生物體更為複雜,更高級。對社會進行靜力學的研究,大體上相當於生物學中的解剖學,它的目標就是要研究社會秩序。孔德從個人、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進行了剖析。
(1)個人。孔德的社會學的出發點仍然是人性論。每個人都有利己和利他之心,這對於社會都是必要的。利己之心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像資本家為了利潤發展自己的企業,工人為了自己的生活而拚命工作,科學家為了自己的名譽而進行科學研究。利己之心是現實社會生活中第一個不可缺少的動因。利己之心給社會活動指出了目的和方向,公眾利益的目標則是由個人利益的目標推演出來的。如果扼殺了個人利益,也會使社會利益失去指導方向。因此,私有財產和資本是不可侵犯的。同時利他之心也是必要的。社會是群體群居的社會。利他之心是人們結成社會、和諧相處的基礎。社會要使個人的利己之心和利他之心得到諧調。
(2)家庭。孔德雖然是以個人作為研究的出發點,但他指出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不是個人而是家庭。家庭是以人的本性、情感和道德為紐帶把個人結合起來的社會細胞。家庭是可以把人的本性——“利己之心”和“利他之心”達到和諧一致的重要形式。在家庭中人的利己、利他本性最能夠得到和諧的體現。家庭中有兩性關係、親子關係、兄弟姐妹關係等,這些關係都是從利己出發,因愛自己而愛對方。家庭中也有服從關係:女性服從男性,子女服從父母,小輩服從長輩,成員服從家長。在家庭中人們的各種關係和諧而有秩序。家庭里的教育和薰陶,為人們步入社會打下了基礎。
(3)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縮影,而社會是放大了的家庭。社會則由階級、階層、社會民間組織和機構等構成。這些都是社會成員,而政府、領袖則是家長,是社會秩序的調節者。社會中人們之間的關係既要有彼此相互合作、互愛的精神,也要有服從的精神:平民要服從領袖,各階級、階層及其組織機構要服從政府的領導。社會成員只有從愛和服從的原則出發,社會才能獲得秩序與和諧,才能有普遍的幸福。
(二)社會動力學
在社會動力學中,孔德研究了社會變遷和進化的歷史趨勢和動力。
社會有機體與生物體一樣,其歷史也是在不斷進化的。這種進化既包括人類自身的機體的進化和改善,也包括人類智力和道德的進步。影響社會進步的因素很多,有理智的、知識的、道德和宗教的因素;有勞動分工、經濟合作的因素;有政治的因素;有氣候地理和種族的因素;也有人口增長的因素。但是在其中起決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理智和道德。“理智發展三階段”理論同樣也可以解釋社會的發展。社會發展狀況與人的理智發展的狀況是一致的:與神學階段相適應的社會是君主專制時代,與形上學階段相適應的是法政時代,與實證階段相適應的是工業社會。宗教、道德在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宗教對促進人的感情聯繫和人們在信仰上趨於一致,對於激勵人們超越個人利益,自覺遵守共同紀律和秩序都起著重要作用。社會的分工合作對社會的發展也有影響作用:社會分工能夠增強人們之間的依賴性,但分工的專業化也會造成分裂和個人主義的危險,因而還要加強社會、政府的調節和整合功能。
孔德的社會靜力學是以社會秩序為研究對象,而社會動力學是以社會進步為對象,這兩個部分是相互依存的整體。社會進步要有秩序,社會的秩序是以社會進步來表現的;沒有秩序就沒有進步,沒有進步也就沒有秩序。所以孔德提出社會學研究的原則:以愛為原則,以秩序為基礎,以進步為目的。
孔德的社會學是針對當時大革命後動亂不安的法國社會現狀提出的。

人道教

宗教神學儘管是產生在人類發展的幼年階段,但是宗教產生之後,對啟發人們的感情聯繫,倡導利他主義,克服人們的自私性,維護社會秩序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孔德認為在新的實證社會裡,仍然要有一種宗教來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秩序。
孔德所提倡的宗教就是人道教。所謂的人道教就是關於人類之愛的宗教。這種宗教不崇拜神和上帝,而是以人為對象,崇拜人,用對人類的愛代替對上帝的愛,並且是對整個人類的愛。通過對人類的崇拜和愛來純化人們的感情,豐富和照亮人們的思想,使所有的人都團結起來,達到社會各種矛盾的解決和社會的穩定和諧。
晚年的孔德為人道教創建了各種制度、禮儀,任命自己為教主他認為哲學家和社會學家將成為人道教的祭司和工作人員,他設立了教堂,並親自在教堂里傳經布道。他編制了一個日曆,在日曆中規定每月、每星期應該紀念的某一位人類的聖人,這些聖人包括柏拉圖、奧古斯丁、伽利略、牛頓等。他的人道教曾在法英及南美一些國家流行。
孔德的人道教實質上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幻想。在當時,對已經興起的無產階級革命鬥爭只能是一種麻醉劑,理所當然地遭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

人物概述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是英國實證主義的最早代表,也是19世紀英國最有影響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父親詹姆士穆勒是一位頗負盛名的學者,在哲學、政治經濟學、歷史、倫理學等方面都有較高的造詣。而約翰穆勒沒有進過學校,主要是在他的父親的教育和薰陶下自學成才。三歲就開始學習希臘文,12歲時已讀了大量希臘和拉丁文的文學和歷史等方面的書籍。1820年,他到法國,受到了孔德的影響。他雖然沒有和孔德見面,但他從1841年開始與孔德建立了通信聯繫。
他贊同孔德哲學的實證思想,但反對孔德的實證主義作為精神權威和實際制度,更不同意孔德的人道教。他們的分歧最後導致了爭論和決裂。但孔德對穆勒的決定性的影響是後來研究者一致承認的。
穆勒1823年隨父親到英國東印度公司任秘書,直到1858年該公司解散才離開。1865年,他當選為英國下議院議員。1873年病逝。
穆勒的主要哲學著作有《邏輯體系》(1843)、《論自由》(1859)、《功利主義》(1861)、《孔德和實證主義》(1865)。

實證主義哲學思想

穆勒深受英國傳統經驗論影響,並把它與實證主義思想結合起來,通過心理學和邏輯學來論證和充實實證主義。
(一)物是感覺的恆久可能性
一切知識都是源於感覺經驗,經驗的來源不是知識所討論的問題,尋求經驗外的世界本質、基礎,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知識應以經驗範圍為限。
在認識對象問題上,一般人都認為在人們的經驗之外存在著某種對象。穆勒指出:所謂的外在對象、物等都不過是經驗的東西,不過是感覺的恆久可能性。什麼是感覺的恆久可能性?他舉例說,我看見一張白紙,當我閉上眼睛或到另一個房間,我看不見白紙了;但我仍記得它,並相信如果睜開眼睛或再回到這個房間,我仍將看到白紙。又如,我坐在桌子旁時,有了桌子的視覺,觸摸到桌子時,有了桌子的觸覺;但是當我只看到桌子而未觸及桌子,這時我也會聯想到如果我觸及桌子就會產生觸覺,如果離開了這間房子,沒有關於桌子的視覺和觸覺,但我也會聯想到。所以我們對某物的存在的信念主要不只是由於我們現在感覺到它,而是由於我們相信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都能同樣感覺到它,這就是感覺的恆久可能性。這些感覺的恆久性、固定性、有規則性構成了對象、物,使我們相信它們的存在,離開了感覺,物、對象只能是一種假設。
(二)規律是心理的聯想
穆勒很贊同孔德關於規律的看法,規律不過是現象之間的先後關係和相似關係。這些關係產生於感覺的恆常聯繫。
至於因果性問題,穆勒承認因果關係的先後必然性,但是這種必然性不過是經驗之間的必然性。並非所有的先後關係的現象都是因果關係,只有那經驗上的恆常不變的和無條件的先後關係才是因果關係。所謂“無條件”就是它不僅在過去的經驗中是恆常不變的,而且在將來也是恆常不變的,不因外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非因果的先後關係在過去經驗中雖然也是恆定的,但卻是有條件的,像白天和黑夜的先後交替就要依賴於地球的自轉。
科學就是揭示自然現象的因果關係和規律,科學所揭示的只能是經驗現象內的因果關係和規律。一切科學知識都不過是關於經驗現象的知識,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知識。關於事物的本質和原因的“形上學”知識是根本認識不到的。人們的知識也是相對的,但知識的相對性不是指知識的不穩定性或不分正確和錯誤;相對的知識仍具有其確定性和正確性,而這種確定性則是對經驗現象的恆常不變性的把握,那種最終意義上的知識的確定性是不存在的。

歸納主義的邏輯學

穆勒在邏輯學上有很重要的貢獻,同時邏輯學也是他實證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穆勒指出:不僅要研究經驗科學已經發現的規律,還要研究發現這些規律的方法,論證這些發現的可靠性。這是哲學要研究的任務,也是邏輯學的任務。他試圖使邏輯學成為一切科學的方法論。
穆勒從經驗論出發,指出科學邏輯是歸納邏輯,強調歸納法是發現和證明科學知識的惟一工具和方法。因為任何知識都是源於經驗事實,都是對經驗事實的歸納並通過歸納法加以證實。歸納法的重要之點就是通過它可以獲得新知識。
演繹法不是一個科學方法,因為:首先,演繹推理從內容方面來說是同義反覆。演繹推理的結論並不增添新知識,結論已經包含在大前提里,結論只是對大前提的內容的重複。其次,演繹推理在形式上犯了竊取論據的錯誤。因為演繹推理結論的正確性是由大前提的正確性來保證的,而大前提的正確性又是以歸納法作基礎的。沒有歸納法,演繹推理的大前提只能是竊取一個沒有經過論證的論據來作前提。
歸納法儘管很重要,但是歸納法由於休謨的質疑也面臨困境,諸如:人們的認識是怎樣從過去進入未來,從個別現象提升一般,從有限經驗推向無限經驗等問題。穆勒試圖解決這些問題。他指出:(1)歸納法是以因果律作為基礎的,因果律本質上是過去經驗中的某種恆常聯繫。(2)歸納法並不是由個別到一般、由有限到無限的推理,而是一種由個別到個別、由有限到有限的推理。科學上的所謂“一般命題”、“普通命題”都只是帶有假說性質的命題。歸納推理的結論以及它所追求的目標並非要達到真正的普遍性,而只是要確定這個結論在過去的經驗現象中存在,並在將來的大多數情況下也是有效的。(3)過去人們之所以責備歸納法不能保證其結論的可靠性,主要是因為這個方法太粗糙、不嚴密、不科學,為此他創立了“歸納五法”,以達到獲得知識的可靠性。
穆勒的“歸納五法”是由求同法、差異法、同異並用法、共變法、剩餘法這五種方法構成的。穆勒的“歸納五法”對邏輯學作出了重大貢獻。它發展了歸納邏輯,並在近代科學發展中產生過重要作用。但是,穆勒並沒有在理論上根本解決歸納邏輯的可靠性問題。實際上,歸納法的可靠性問題決不是僅靠歸納主義者所能解決的。

功利主義的倫理觀

在倫理問題上,穆勒深受邊沁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他從經驗主義和邊沁思想出發,闡發了他的功利主義倫理思想。
在善惡問題上,穆勒持經驗主義的立場。善惡觀念植根於人的經驗之中,不同的外部刺激在人們心理上產生不同的感覺,有的使人快樂,有的使人痛苦。人們本能地追求快樂感覺,得到它們,就會使肉體和精神得到滿足,從而感到幸福,這就是善;人們逃避痛苦,逃避不了,肉體和精神受到摧殘,就感到不幸,就是惡。趨樂避苦是人的天性,善惡無非是快樂與痛苦的感覺在人心理上構成的聯想。
穆勒繼承了邊沁的功利主義思想,認為功利能給人帶來幸福,幸福則是道德的基礎,幸福是人們行為的取捨標準。穆勒又對邊沁的思想作了補充:
(1)追求幸福的形式是多樣的。幸福不僅在量上有區別,而且更有質的多樣性,如追求榮譽、權力、社會地位、知識等方面。人不僅有肉體感官的快樂,也有對精神快樂的追求。穆勒認為精神上的快樂是高級的善,肉體上的快樂是低級的善。所以他認為寧做一個不滿足的人,不做一個滿足的豬;寧做一個不滿足的蘇格拉底,不做一個滿足的傻子。
(2)他贊同邊沁把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作為人的道德行為的目的和準則。對個人快樂的追求可以是幸福,但它必須以不違背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為前提。這是一條最高的原則。這種利他主義原則是建立在人的社會感情基礎上的。因利他行為而受到讚揚和獎勵的經驗及其教育作用,會在人心中建立起關於利他行為和幸福的聯想,建立起社會感情,使人認識到自己的利益、行為和他人、社會具有一致性,從而導致“為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成為個人的行為動機。
(3)倫理學上的唯動機論是片面的,因為道德行為在於效果而不在於動機。動機總是內在的、不可見的。如果只談動機,不看效果,就會失去判別行為善惡的事實依據。另外,任何行為的動機都是自私的,如果不根據效果,就無法區分善惡。一個不好的動機若引出了一個好的效果,這表明了這個人的品格不高,但其行為本身則是高尚的,是善。
(4)一個社會必須提倡善行,制裁和譴責惡行。對於如何制裁惡行,制裁有道德的方法,也有法律的方法。道德制裁又可分為外在的和內在的。外在制裁是靠社會輿論、宗教中的上帝懲罰,或因果報應;內心制裁就是靠自我良心的譴責。內在制裁是道德制裁的基礎。穆勒所理解的良心不是康德式的先驗的良心,他指出良心是後天在社會感情中所引起的心理聯想。
傳統的基督教倫理觀認為,人的善惡觀念是上帝規定的,有人譴責穆勒,認為他的功利主義的倫理觀將會導致人們不信仰上帝。但穆勒則認為功利主義倫理觀與基督教教義都是相容的,個人的快樂和幸福歸根到底都是上帝給予的。所以他認為功利主義的宗教性比任何主義都要深刻。
穆勒的功利主義直接影響了後來的實用主義。

赫伯特.斯賓塞

人物概述

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英國的實證主義集大成者。他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自幼跟隨父親學習,沒有上過大學,通過自學,當上了英國鐵路公司的土木工程技師。後來興趣轉向了哲學和社會科學,經常為各報刊雜誌撰寫稿件。1850年,他發表了《社會靜力學》而引人注目。從19世紀的50年代開始,他著手全力建立自己的綜合哲學體系的工作。1860年寫出了體系大綱,1896年完成全書,共10大卷。這是一部幾乎無所不包的實證哲學體系大全,在英國內外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他被稱為學術界“思想泰斗”、維多利亞時代的亞里士多德。1903年,他在伯萊頓去世。
他的思想深受達爾文生物進化論、亞當斯密的經濟學、邊沁功利主義和孔德實證主義影響。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社會靜力學》(1850)、《進化的假說》(1852)、《心理學原理》(1852~1853)、《綜合哲學》(1858)、《第一原理》(1860~1862)、《社會學原理》(1876~1896)等。其中最主要是《第一原理》和《社會學原理》。前者系統地闡述了他的哲學思想,後者闡述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
斯賓塞自稱他的哲學是“綜合哲學”,它從力學、生物學、社會學等方面系統地論述了實證主義的哲學觀點。

不可知的實在論

斯賓塞在知識論上堅持了休謨和康德的思想。他把宇宙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可知世界,也就是現象世界。這是人類認識的對象,我們的知識就是對這一世界中的現象描述和記錄。不可知世界是指現象背後,作為萬物之始的實在世界。對於這個世界我們雖有堅不可摧的信念,把它構想為我們一切主觀感覺的相關物。其實我們不能認識它,它對我們永遠是個不可解的宇宙之謎。儘管我們的認識是由這個“實在世界”引起的,但我們的認識只是關於這個世界的表象和符號,雖然我們能夠意識到它的存在,但我們卻無法加以把握。
斯賓塞把牛頓力學的觀點引進哲學來解釋客觀世界(不可知卻又實在的世界)。這個世界表現為一種力的恆久性,這種力的恆久性是一切現象的產生和變化的根源,同時也是一切知識的普遍性、因果性和必然性的來源。但是這種力卻是不可知的。因為人們認識它就必須依靠感覺,而感覺並不是力的映象,只是力的符號。至於這種力是什麼,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這些問題對於人的認識能力來說是絕對不可知的,這是一個形上學的問題。科學知識只能以經驗現象為對象,滿足對經驗現象的描述和解釋;科學的力量是偉大的,但是它一點也不能超出經驗的界限。
斯賓塞指出:宗教和科學是相通的,它們的共同點就是有一個不可超越的界限。科學的對象是可知的現象世界,而那個不可知的世界就是宗教的領域,所以二者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補充的。歷史上宗教壓制科學和科學反對宗教的事件究其原因都是出於雙方的誤解,不了解科學與宗教的一致性、互補性。科學和宗教應該相互兼容,相互寬容。他的這種思想實際上是對康德思想的繼承。

機械的均衡論

斯賓塞十分推崇進化論,進化論可以說是他的整個思想體系的中心。他把“進化”概念引進哲學,放在“力的恆久性”學說的基礎上研究。
“進化”概念有三層意思:首先,進化是事物變化的第一個階段,即從分散的未成形狀態到集結為可感知事物的過程。他認為任何一個事物都經過從不可感知中產生和又消失到不可感知中去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由分散的粒子集結起來,形成可感知的事物導致力的平衡和運動的消失;由集合體分散為粒子,而獲得運動。前者就是進化,後者就是退化。進化和退化現象都是普遍的,地球、生物、社會組織、語言等都有這樣的過程。
其次,進化是一個事物由單一變成多樣化的過程。這種情況在社會領域中最為明顯,像人體的進化就是從原始人的千人一面,日益走向個性化、多樣化。社會的文學、建築、服飾等的進步總是意味著花樣增多。
第三,進化是指事物從不穩定走向穩定、固定的過程。
斯賓塞的進化論是在當時科學水平的狀況下對進化現象所作出的概括。他對進化的原因作了解釋。進化的原因就是不可知的力的恆久性。事物最初處於純一狀態,由於各部分受到了不同力的作用,就產生了不平衡,於是開始了進化過程。由於力的恆久性使得進化持續不斷,因而,當各部分的力達到了平衡,事物就構成了一個統一體。事物進化就是通過不斷保持力的均衡而實現的。但是這種均衡不是永久的,在力的作用下,這些均衡會被打破,呈現出退化。他認為事物的進化的結束,又是下一輪變化過程的開始,事物正是由不均衡到均衡,再到不均衡的循環往復,從而帶動了整個世界的進化。
在斯賓塞看來,力是持續並且守恆的,某一事物的運動消散,必然轉移到另一事物而得到集中。物質和運動在數量上是一定的,不論運動引起物質分布向哪一方向發展,到了一個極限以後,不滅的運動又必然引起物質向相反方向分布,造成此起彼伏的進化和解體過程。
斯賓塞的“均衡論”是時代的產物,他把進化、能量守恆和轉化、物質不滅定律都用來對世界各種現象進行解釋。這是實證主義的一個特色。但當他把“均衡論”用來解釋社會現象時,就體現出了局限性:在社會中,各階級、政黨、各種力量之間要保持平衡,社會才能穩定和進步,因而他反對社會革命,鼓吹改良以實現社會進步。

社會學

同孔德、穆勒一樣,斯賓塞也試圖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現象。他利用生物學和進化論的觀點建立了自己的“社會有機論”。
社會和生物體一樣,是一個有機體。這個有機體是由相互依存的部分構成的統一整體。社會有機體要比一切有機現象複雜得多,社會是一種超有機體。社會中的各種組織像生物體的器官一樣,社會分工類似於生物體各器官的分工。生物體的器官分別擔負營養、分配與循環和調節功能;社會也有類似現象,社會中有負責物質生產提供營養的部分,也有進行商業、交通、銀行活動的分配與循環的部分,也有執行管理統治的調節職能部分。相應於社會中的三個部分,可以把社會中的人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工人、農民等;二是擔負分配與流通的商人、企業家和銀行家;三是進行決策指揮調節的管理人員即政府官吏。生物有機體各組成部分如能諧調平衡,生物體就可以平穩發展;而社會中的三部分人如能彼此合作,各司其責,社會就能穩定和進步。
斯賓塞認為社會進化與生物進化一樣都遵循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普遍規律。生活於社會中的個人、團體、民族和國家也是如此。只有強者才能生存。他認為如果沒有優勝劣汰,就會造成個人、社會的倒退。斯賓塞把人類區分為優等民族和劣等民族、優等種族和劣等種族,而盎格魯薩克遜民族是天然的優等民族,他們理所當然成為世界的統治者。這些都表現了斯賓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這些觀點為當時資本主義各國的對外擴張和殖民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