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察而明

察察而明

晉朝時期,“書淫”皇甫謐博學而清高,雖然家貧但不願做官,朝廷多次派人來請,他就是不去,鄉親們對此不理解。他回答說人被權力牽制,就會拋棄禮義,喪失道義之本,聖人參悟伏羲神農的道德,“欲溫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察察而明
  • 發音:chá chá ér míng
  • 解釋:細枝末節上用心,而自以為明察
  • 出處:《晉書·皇甫謐傳》
解釋: 謂在細枝末節上用心,而自以為明察。《晉書·皇甫謐傳》:“若乃聖帝之創化也,參德乎二皇,齊風乎虞夏,欲溫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舊唐書·文苑傳上·張蘊古》:“勿渾渾而濁,勿皎皎而清,勿沒沒而闇,勿察察而明。”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
釋義:謂在細枝末節上用心,而自以為明察。
出處:《晉書·皇甫謐傳》:“若乃聖帝之創化也,參德乎二皇,齊風乎虞夏,欲溫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過於計較細節
示例:勿渾渾而濁,勿皎皎而清,勿沒沒而闇,勿~。
★《舊唐書·文苑傳上·張蘊古》
成語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