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察哈爾萬戶
- 別名:插漢兒
- 性質:部落名
- 朝代:明代
察哈爾萬戶,明代東蒙古六萬戶之一。明人異譯作“插漢兒”、“察罕兒”、“擦汗兒”、“插漢”等。屬左翼三萬戶,為蒙古大汗的直轄部,領有察罕塔塔爾、克什克騰部(克什旦)、敖漢部、奈曼部、翁牛特部(翁里郭特)、烏珠穆沁部、浩齊特...
察哈爾部是蒙古族最著名的部落之一,歷史上號稱蒙古中央萬戶。在北元時期是蒙古大汗的直屬部落,其各鄂托克的領主歷來都由“黃金家族”達延汗的長子圖魯博羅特(大部分鄂托克)和六子斡齊爾博羅特(克什克騰鄂托克)的子孫承襲。明嘉靖二十六年...
《察哈爾萬戶研究》是2019年10月遼寧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寶音初古拉。內容簡介 筆者利用近20年來蒐集的有關資料,經過仔細研讀和整理,並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擬對察哈爾萬戶歷史做一較為系統的論述,並對察哈爾萬戶歷史的諸多...
察哈爾:中國舊省級行政區,簡稱“察”,以察哈爾蒙古族命名,宋、元兩朝時期稱察哈爾路,歸屬察哈爾萬戶所轄,其時地域包括河北、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和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等地部分地區。察哈爾建省於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治所在張家口(時...
察哈爾是由成吉思汗的護衛軍“怯薛”演變而來的,在蒙古族發展的歷史上,長期處於蒙古大汗及宮廷護衛的特殊地位。在後來的達延汗時期,逐漸由護衛軍、家屬及工匠等人形成了獨立的蒙古族部落,號稱察哈爾萬戶。此後在歷代由成吉思汗黃金家...
每萬戶又分為若干鄂托克或擁有若干屬部。達延汗統一蒙古後,將6萬戶作為軍、政建制,由大汗領左翼3萬戶,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分封濟農領右翼3萬戶,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廢除賽特等異宗領主,由11子分領諸部,作為世襲領地和屬民。達延...
博迪汗自己直接統轄察哈爾萬戶。察哈爾萬戶歷來都是北元大汗的直屬部落,平時對汗廷提供生產和生活給養,戰時則成為作戰部隊,正所謂“利劍之鋒刃”。因此,察哈爾萬戶就成為北元政權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北元六個萬戶以及科爾沁、衛拉特...
孛兒只斤·巴圖孟克,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孫,察哈爾氏鼻祖,又稱察哈爾·巴圖蒙克。在穩固了統治權以後,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分封諸子,建左右兩翼六個萬戶——左翼三萬戶為察哈爾部萬戶、兀良哈部萬戶和喀爾喀部萬戶;右翼三萬戶為鄂爾多斯部...
拱兔,明末蒙古察哈爾部貴族,孛兒只斤氏。挨大筆失(一說卜赤汗)之子,腦毛大之弟。人物生平 拱兔隸屬察哈爾萬戶八鄂托克之一阿喇克綽忒部,統領多羅特部(阿喇克綽忒部的屬部)。駐牧於錦州西北邊五百里,擁兵五千人,與其兄腦毛...
正德元年(1506),達延汗在所控制的區域劃分左、右六個萬戶,分封諸子,自己設帳於察哈爾萬戶,統領蒙古各部,蘇尼特屬察哈爾萬戶的達延汗部。天啟七年(1627),蘇尼特部落脫離察哈爾的林丹汗,遷徒到外蒙古,曾依附漠北的喀爾喀部。崇...
明朝時期,為察哈爾萬戶地。蒙古族塔爾尼庫同率部在此遊牧,其部稱阿巴嘎。清崇德六年(1641年),設阿巴嘎右翼旗建制,轄境相當於今阿巴嘎旗西部地區。清順治八年(1651年),設阿巴嘎左翼旗建制,轄境包括今阿巴嘎旗東北部和錫林浩特...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即汗位,駐帳於察哈爾萬戶,遊牧於西拉木倫河流域。時,該部富強,有精騎6萬,大汗勢力復振,控制左翼諸部,力圖統一蒙古各部,任命左右翼的5名代表人物執政理事,又頒布政令(即所謂“圖們汗法典”),稱札...
明正德五年(1510年),蒙古族首領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漠南蒙古諸部,今旗境屬左翼察哈爾萬戶地。明末清初,成為烏珠穆沁部駐牧地。清崇德六年(1641年),編烏珠穆沁右翼旗(俗稱西烏珠穆沁旗),封多爾濟為札薩克胡碩車臣親王,...
嘉靖二十五年(1517年),也密力台吉摔部眾南遷西拉木倫河流域,朵顏衛柏哥部跟察哈爾萬戶敖漢部毗鄰。嘉靖三十年(1522年),柏哥部同明朝參將王重祿講易木植買賣,被也密力台吉得知,帶領萬餘兵馬將柏哥部殺回,木市貿易便因此停止...
蒙古族、滿族察哈爾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察氏、插氏、查氏、多氏、羅氏等。郡望 察哈爾:中國舊省級行政區,簡稱“察”,以察哈爾蒙古族命名,宋、元兩朝時期稱察哈爾路,歸屬察哈爾萬戶所轄,其時地域包括河北、內蒙古烏蘭察布盟...
統稱為察哈爾八部萬戶,為蒙古左翼三個萬戶之一。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但族人相對集中分居於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地區。公元十七世紀三十...
對於掌控察哈爾萬戶的蒙古宗主大汗(明朝稱小王子),他往往桀驁不馴,“數失小王子貢約,亦相侵伐,同時也戒備察哈爾,侵擾明朝時一般“留兵以護家,防小王子”。”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卜赤汗去世,擁有強大的實力的俺答更加輕視...
後世察哈爾萬戶八大部之一的Tsagan Tatar, 即源自於塔塔爾的察罕-塔塔爾部落。北元末期察哈爾萬戶解體,Tsagan Tatar部落也隨之消失,後裔以部落名為姓氏,散居蒙古各部,今有部分後裔取戴、譚、白等為漢姓。戴氏與譚氏應取的是塔塔爾的...
孛兒只斤·布延(1556年 —1604年),北元 可汗,蒙古汗號徹辰汗(1592年—1604年在位),達延汗六世孫,札薩克圖汗圖們的長子,萬曆二十一年(1593)即汗位,駐帳於察哈爾萬戶,遊牧於西拉木倫河流域。獲岱總汗脫脫不花失去的金印,...
16世紀中葉,以俺答汗為首的右翼蒙古愈加強大,他們不但不聽從宗主汗打賚遜汗的號令,反而依仗勢力打算吞併察哈爾。打賚遜汗為了躲避他的軍事鋒芒,再次率領察哈爾部向東遷徙到西拉木倫河流域,嫩科爾沁部同內喀爾喀五部一起積極回響打賚遜...
明代漢籍亦譯作“黑石炭”、“克石炭”等。清代文獻譯作“克錫克騰”、“克西克騰”、“克什克騰”等。名稱源於成吉思汗時創立的扈衛軍“客失克田”(怯薛丹)。遊牧於潢水(今西拉木倫河)以北,為察哈爾萬戶的屬部。沿革 正德五年...
據《古代蒙古汗統大黃史》、《蒙古源流》等記載,萬曆四年(1576),圖們汗召集東蒙古諸萬戶,制訂此大法,頒行於全蒙古,並指令左翼察哈爾萬戶的阿穆岱洪台吉(腦毛大)、喀爾喀萬戶的速把亥、右翼鄂爾多斯萬戶的切盡黃台吉、永謝布萬戶...
左翼三萬戶為察哈爾、咯爾喀、兀良哈,大汗駐牧於察哈爾萬戶境內,直接統轄左翼三部。右翼三萬戶為鄂爾多斯、土默特、永謝布,由大汗派駐於鄂爾多斯萬戶境內的濟農行使管轄權。除兀良哈萬戶外,其餘五個萬戶全部分封給自己的九個兒子。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