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豐(1983年上海審定中熟晚粳品種)

寒豐(1983年上海審定中熟晚粳品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熟晚粳品種。株高70厘米左右,莖稈堅韌,富有彈性,耐肥抗倒。葉片短、寬而挺直,劍葉角度小,葉色翠綠,後期轉色好。分櫱力中等,每畝有效穗在30萬穗左右,穗形偏大,穗長16厘米左右,每穗總粒數65~70粒,結實率高,一般在85%左右,穀粒較小,千粒重25克左右。穀粒呈橢圓形、穎尖、穎殼稈黃色,護穎淺黃白色,出糙率82%左右,無心白,腹白少而小,米質中上,食味佳。耐寒性強,1982年又分別對處於減數分裂期、揚花期、灌漿期在人工氣候箱內用15℃的低溫連續處理5天,減數分裂期處理結果,結實率為84.7%,揚花期處理的結實率為81.1%,灌漿期處理的結實率為96.05%,對穗頸稻瘟病感染中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寒豐
  • 分類:粳型,常規水稻
  • 親本來源:墾桂/科情3號(♀)  黎明(♂)
滬農品審(1983)第002號
品種來源:上海市農科院作物所於1974年以(“墾桂”ד科情3號”)為母本,“黎明”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原名“6366”。
特徵特性:中熟晚品種。株高70厘米左右,莖稈堅韌,富有彈性,耐肥抗倒。葉片短、寬而挺直,劍葉角度小,葉色翠綠,後期轉色好。分櫱力中等,每畝有效穗在30萬穗左右,穗形偏大,穗長16厘米左右,每穗總粒數65~70粒,結實率高,一般在85%左右,穀粒較小,千粒重25克左右。穀粒呈橢圓形、穎尖、穎殼稈黃色,護穎淺黃白色,出糙率82%左右,無心白,腹白少而小,米質中上,食味佳。耐寒性強,1982年又分別對處於減數分裂期、揚花期、灌漿期在人工氣候箱內用15℃的低溫連續處理5天,減數分裂期處理結果,結實率為84.7%,揚花期處理的結實率為81.1%,灌漿期處理的結實率為96.05%,對穗頸稻瘟病感染中等。
產量表現:寒豐是個穩產性能好的品種。1980~1982年市區試試驗結果,32個點平均畝產為341千克,比對照品種雙豐1號增產13.8%。1981年的生產試驗結果,8個點平均畝產278千克,比對照品種雙豐1號261.55千克增產6.3%。1982年生產試驗結果,9個點平均年產386.2千克,比對照品種雙豐1號增產19.5%,1982年在南匯、青浦、上海、嘉定、崇明五縣示範試驗面積計226.3畝,平均畝產達371.4千克。在南方稻區晚粳區試試驗中熟組中,連續兩年增產,1981年平均畝產278.3千克,比對照品種滬選19增產3.1%,被確定為擴大示範種植。1982年上海縣北橋公社鳳凰生產隊種植14畝寒豐,平均畝產435千克。嘉定縣徐行公社和朱家生產隊種52畝,平均畝產445.65千克。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掌握秧齡。作後季稻栽培時,應在6月20~25日播種,崇明縣應適當早播,秧齡以40~45天為宜,最遲不得超過47天。2.落谷稀、育壯秧。後季稻秧齡長,寒豐千粒重低。因此,落谷要稀、培育壯秧。每畝秧田播種量以淨谷40~50千克為宜,可插大田4.5~5畝左右。3.把握季節、適時移栽。寒豐作後季稻栽培時最適宜的栽插期應是8月1日~5日,提早插秧更能發揮其增產潛力。4.插足穴數、小株密植。寒豐植株矮而挺,適宜於密植,每畝可插5萬穴,每穴可插4苗,基本苗20萬株左右。遲插田塊,應適當增加基本苗數,插足25萬株。5.基肥足、面肥速、促進一轟頭。寒豐耐肥抗倒,要施足基肥,每畝豬塮1500千克左右,面肥每畝施硫胺10千克,插後3~4天施好分櫱肥,每畝施硫胺15~20千克,促一轟頭。8月15日前促好黃塘,促平衡,每畝施硫胺5~7.5千克。6.抓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秧田要及時防治稻薊子和縱卷葉蟲,大田生育後期防治稻瘟病和稻飛虱,因易感染稻麥曲病,要在孕穗期用千分之一多菌靈進行防治。
適宜地區:上海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