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岩積雪圖

《寒岩積雪圖》是北宋畫家燕肅創作的紙本水墨畫。

此畫面上重岩積雪,亭戴雪帽,老樹寒疏,山村潔白,溪水冰結,孤舟停泊,卻在遠處水岸兩旁架有一座小橋,橋上有策杖、挑擔二人,給雪景去掉幾分寒意,而增添了幾分情趣,雖是一派萬丈雪崖、冰凍二尺的嚴寒景象,但也有著濃重的生活氣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寒岩積雪圖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者:燕肅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水墨畫
  • 規格:縱136.3厘米,橫64厘米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畫作內容,藝術鑑賞,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鑑藏璽印有:“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鑑賞”、五璽全、“寶笈三編”、“宣統鑑賞”、“宣統御覽之寶”、“無逸齋精鑒璽”。
收傳印記有:“天籟閣”、“退密”、“項墨林鑑賞章”、“項墨林父秘笈之印”、“項子京家珍藏”、“六藝之圃”、“淨因庵主”、“太符真賞”、“李繼泉真賞章”、“長水李氏珍藏”。

藝術鑑賞

畫中重疊的岩石積雪未消,老樹槎枒。山下處可見村落以及溪邊小路。畫筆顯得蒼老而壯健。
畫面作淡淡的山、淡淡的水、淡淡的天空、簡約的亭屋、荒寒的枯樹,一切都是淡淡的。內中溶有一種超然出世的情調和理想化的自然追求。筆下的重岩積玉、老樹飄美,山麓遙村,溪頭橫溝都寄託著一個身居高位的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意趣,富於詩意,浸透著作者深厚的傳統文化素養。蘇軾謂其筆墨渾然天成,已離畫工之度數,而得詩人之清麗。黃山谷也譽其超然不同於流俗。
此圖著墨甚少,在白紙上暈染淡墨以作沉陰迷漾的天空和寒冰融雪的野水,留出空白為山之主體。這種表現雪景的手法是宋入慣用的,也是記載和傳摹中王維畫的手法。在主體雪峰上,作者使用濃淡不一的墨色渲染出山的凹凸向背變化,略示而已,並非追求真實的立體感。幾株濃墨點染的寒株挺立雪中,枝幹用筆瀟灑而健勁,遠樹則用淡墨粗點,配以墨暈,以示其意。在山腳峰奧處勾幾筆樓閣茅舍表示人物活動。遠處水岸兩側架起一座小橋,橋上點綴著兩個策杖、挑擔的人以添加幾分情趣,這也是宋代文人繪畫的慣用形式。這幅畫並不想誘使讀者去神遊那逼真的山水,去觀賞那自然的再現,作者在這裡只是借山水渲泄心中意趣,用筆墨符號、簡單的構圖“零件”表示一種胸中丘壑的精神境界,如那些隨意加上去的苔點筆法甚至不表達什麼實際意義。
作者將天空以墨色染之,襯托其重岩積雪;山岩以水墨自由點染,山坳處用墨層層染之,積雪處留有空白;樹木用筆拙勁不事巧飾;溪水以淡墨染之,舟船靠岸停駛,顯示冰結河面。所以,蘇東坡當時評論他的畫為:“筆墨渾然天成,已離畫丁之度數,而得詩人之清麗”。黃庭堅也賞其曰:“超然不同於流俗。”從這幅作品意境到筆墨表現,完全反映了宋初文人畫家在山水畫方面的追求和藝術成就。史籍中記載燕肅:“喜畫山水寒林,蹈王維之蹤,仿李成之范,獨不為設色,”(《圖繪寶鑑》)說明他雖然受王維,李成等人水墨畫流派的影響,但又不拘泥於前人蹊徑,而有自家風格:這幅畫是文人畫派風格的表現。此圖無款印,詩塘舊題:“宋燕穆之寒岩積雪圖,拐里姚氏家藏!”又有題識二則。
寒岩積雪圖

歷史傳承

該圖無款印,舊題簽“宋燕穆之寒岩積雪圖”,宋元間的周密最早鑑定為燕肅作品,並載錄於《雲煙過眼錄》中,明項元汴舊藏,有李日華跋,及經《石渠寶芨三篇》著錄。

作者簡介

燕肅(991—1040),北宋畫家、科學家:字穆之,青州(今山東益都)人。少孤貧,巧思過人。真宗大中祥符間(1008—1016)進士,遇寇準,薦為秘書省著作佐郎,官至龍圖閣直學士,人稱“燕龍圖”。學識淵博,精通天文物理,有指南車、汜里鼓、蓮花漏等儀器的創造發明,著有《海潮論》,繪製《海潮圖》以說明潮汐原理-工詩善畫,以詩人畫,意境高超,為文人畫的先驅者,郭若虛評其畫云:“澄懷味象,應會感神:,’不儀善畫山水,亦擅人物、牛馬、松竹、翎毛:在京師太常寺、玉常(翰林學士院)作屏風畫i刑部、景寧坊住宅及許、雒二地的佛寺作壁畫,皆巨幅:畫跡有捲軸畫董迪題《寫蜀圖》、王安石題《瀟湘圖》,米芾曾見《鐘景伯付女五娘圖》,其孫興祖藏有《忍事敵災星圖》,稱為“銘心絕品”:著錄於《畫繼》、《宣和畫譜》的作品有37件:另傳世作品《舂山圖》、《寒岩積雪圖》,亦傳為其所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