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順才子內江官
- 屬性:民間諺語
- 流行地區:川南
在川南地區,有一句俗語,叫“富順才子內江官”,顧名思義,富順以出才子而聞名川南。清代著名學者段玉裁編《富順縣誌》也說:典午(晉朝)以後,才俊蔚起,文物稱最盛。不過,自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設縣到五代末的四百年間,由於地近邊陲,文風不開,加上統治者只重視經濟不重視教育,富順並沒有出過哪怕—個進士。 直到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太常博士周廷俊下派到富順做知監,縣內才開始下功夫培養士子。又過了7年,到仁宗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富順學生李冕才終於通過了朝廷的殿試,成為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富順進士。此後到宋朝結束,富順共出了67個進士,這個成績,在四川所有區縣中排第13位,初次湧現了一個才子群體。
富順才子真正的爆發期出現在明代。據統計,終明一世,富順共走岀134名進士,約占全川進士總數的十分之一,其中《明史》列傳4人,出現了不少全國知名的學者和文學家。明代富順才子,成就最大的應該是熊過,他的事跡被列入《明史.文苑傳》,和陳束、王慎中、唐順之等八人合稱為“嘉靖八才子”,又和楊慎、趙貞吉、任瀚並稱為“西蜀四大家”,在明代文學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熊過同時也繼承了巴蜀學者好易的傳統,他的《周易象旨決錄》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為“在明人易說中,固卓然翹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