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道村位於龍橋鎮北面,挺豐村委會南面,現有24戶,120人,其中勞動力57人,中共黨員2人,耕地面積15畝,是個典型的地少人多的村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富道村
- 地理位置:龍橋鎮北面
- 人口:120人
- 耕地:15畝
村莊簡介,發展情況,
村莊簡介
富道村世代以農業為主,長期以來一直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貧窮落後狀況。自從海口市城市區劃以來,特別是龍華區農村幫扶工作隊駐進挺豐村委會以後,把富道村建設文明生態村當作工作隊為民辦的第一件實事好事。在挺豐村黨支部、村委會的領導下,充分調動黨員和村民的積極性,掀起創建文明生態村熱潮。利用靠山和毗鄰海府地區的優勢,大力發展種養、辦實業、運輸、經商、服務等行業的個體經濟,使集體經濟和村民的家庭收入成倍增加,開創了文明生態小康村的致富之路。
發展情況
在發展經濟、帶領農民奔小康的同時,富道村認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設,使精神文明建設同經濟建設得到同步發展。其中建設文明生態村是改變農村舊觀念、陋習的有效機制,也是改變農村面貌的有效手段。在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現有的宣傳文化陣地,對農民進行了愛國主義、團隊精神和社會主義教育,進行法製法規、科學技術及國家各項方針政策等宣傳;進行講文明、樹新風,爭當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制訂了文明新村的總體規劃,制定了村規民約、衛生公約等規章制度,建立了農戶每天輪流打掃公共衛生的機制,發動民眾圈養家禽家畜,統一集中倒放垃圾等等。
在村黨員幹部的帶領下,加大文明生態村的硬體建設;1、在區政府的支持下,打了深水井、建了水塔,使家家戶戶安上了自來水;2、發動村民集資3萬多元,投工投勞1200人次,修建一條208米的環村水泥路,安裝了路燈,種上了風景樹,使家與家、戶連戶修通了路並鋪上石粉;3、發動村民籌集資金2萬多元修建了20個標準化三級廁所,做到戶戶有廁所,改變了以往到處大小便的壞現象;4、籌集資金5000元建了休閒場地、文化室,種上了花草,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觀,豐富了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取得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雙豐收,初步建成環境優美、整潔、衛生、文明的小康村莊。堅持文明家庭評比制度化,每半年進行一次初評,年終進行總評,以全體村民投票決定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村民踴躍參加,參評率達100%,增強了村民講衛生、講文明的良好習慣,樹立起爭當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的新風尚。
富道村人少,地也少,如何發展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和集體收入,這是新一屆幹部和廣大民眾要解決的問題,也是要找準的發展路子。根據富道村60%的勞動力外出經商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引進來,走出去,發展第三產業”的發展路子。在龍橋鎮委和挺豐村委會的引導下,大力進行掃盲,千方百計提高農民的基礎知識,使村民了解基本的市場經濟知識,增強農民的科技意識。黨員幹部起帶頭作用,紛紛走出去打工、經商,並引進一家椰子殼加工廠,為在家的婦女勞動力解決了就業。比如村民文家潘,在外經商多年,去年回家鄉搞了一個石礦廠,辦了一個旅遊公司,搞得轟轟烈烈,這在村里起了強烈的反響,幫助村民轉變了靠博彩一夜暴富、喝老爸茶等致富等錯誤觀念,樹立了依靠科技致富、勤勞致富的思想。外出經商的村民紛紛引進資金,搞合資辦企業、種養業。全村湧現出養鴿、養雞、養牛、養蜂等等飼養專業戶十多戶。全村擁有運輸車3輛,小轎車2輛,家家有機車、電視機,並且開通了電話。200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5萬元,人均收入3750元,比前五年增長了9倍多,村民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通過廣泛開展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不斷提高了村民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有效地促進了社會治安穩定、經濟發達、村民生活富裕,村農業稅、計畫生育年年達標,從而帶動了全村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