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州縣誌點注及資料輯錄》是2007年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肇基。
基本介紹
內容提要,目錄,
內容提要
富寧古史,文獻載之不詳。據學界研究,屬古國者,歸於句町。漢武帝於公元前109年收復滇國之後,屬州者,歸於益;屬郡者,歸於牂牁;屬縣者,仍歸於句町。此後的句町之稱,延續至唐宋改稱特磨道。南宋政權陷落,歸屬廣南西路宣撫司。誠如《元史·地理志》載:“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宋知特磨道儂士貴內附,立廣南西路。領州三:富州(今富寧縣城一帶)、安寧州(在今富寧縣西南)、羅佐州(在今富寧縣東北)。”三州駐地皆在今富寧境或與之接壤。沿至元、明、清,富寧古史一直包涵在《廣南府志》當中,沒有獨立成集。到了民國年間,陳肇基纂修的《富州縣誌》問世了,“由時任富寧縣縣長甘汝棠錄呈省府(時間在1935 年1月至1937年7 月之間)”。於是,富寧沒有專集史志的歷史結束了。儘管《富州縣誌》沒有付梓,但它畢竟是記錄富寧歷史的第一部專著,對於每一位富寧人而言,誰都感到這是一件大好的事,有意義的事。對於中國地方志書文庫而言,無疑又多了一件瑰寶璞玉。可以說,這件事就當地而言具有劃時代的深遠意義。
因為《富州縣誌》沒有付梓,除了當代具體經辦人之外,很少有人知道《富州縣誌》問世之事。20世紀80年代,我高考初入大學校門,縣人大常委會的李賓副主任說富寧史上無志,曾經邀約與我聯名向縣裡報告編寫縣誌。由於業餘喜歡研究歷史,在昆讀書距省圖書館較近,我在查找地方文獻資料時發現了抄自南京圖書館現存放於雲南省圖書館的《富州縣誌》。我將這個喜訊告知時任富寧縣文化館長的林品乾同志,由他安排將《富州縣誌》抄寫回縣。儘管書中所載歷史風物諸事較略,沿革部分僅僅只是涉獵到了明清的一段歷史。但是,讀畢全書,還是使人對富寧民國一段時期的歷史沿革、自然景觀、官府設定、官吏更替、執政理念、執政要績、重要建設、重要物產、地方文化、教育發展、自然災害、風土人情、風物風貌、語言文字、民族宗教、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等等,有了粗略的領會和了解。
說到富寧的歷史,就不能不提到沈氏土司對其地的治理。屈指算來,自北宋狄青所部於1053年鎮壓儂智高事件伊始,沈氏土司治理富寧地區850多年。其治所名稱最大的區別在於“富州”和“土富州”或“普廳”和“土富州”的辨析。關於這一點,《富州縣誌》說得非常含糊:“富州,前屬土知州管轄,其地分為四哨、九艽、十八夕。至清乾隆三十餘年添設漢官,名曰‘廣南府分防普廳塘經歷’,故又名‘普廳’。其時土知州已移住皈朝,此富州初次之沿革也。”實際上,“土知州已移住皈朝”的時間並非因為“清乾隆三十餘年添設漢官”,而是源於明末天啟年間的李天保造反。此事,《清一統志》有載:“富州故城,在今州境,明洪武十七年建。崇禎中(公元前1628—1644年),土目李(天)保叛,逐土官,土官移居州東南境,地名皈朝,今仍居之。” 天啟《滇志·粵西路考·旅途上》說:“富州居民千餘家,習氣類廣南。酋沈明通孱弱,不振州治,為其下李天保所據。明通出奔皈朝。”這件事,還載於《明實錄·熹宗實錄》、《徐霞客遊記》等書。感興趣的朋友,要了解沈氏土司為什麼從富州城遷至皈朝的過程、歷史年代和州名治所的變遷,切莫放棄這些書載資料的查找、閱讀、分析和理解。同鄉楊磊、農應忠先生撥冗編成的《富州縣誌點注及資料輯錄》在這方面,很有見地地做了大量的注釋和資料輯錄工作。較之《富州縣誌》,內容更進一步豐富,歷史更進一步清楚,範圍更進一步擴大,參考價值更進一步提升,通俗性、普及性更進一步增強,讀者群想必也進一步更多,影響面亦將進一步更廣。
編修地方志和整理舊方誌的目的有三:一是存史,二是教化,三是資政。身為富寧出生之人,受邀為《富州縣誌點注及資料輯錄》作序,實乃人生一件有意義之事。不揣淺識陋見,寫下如上感言,祈望讀者諸君及史志方家不吝賜教。
目錄
序
前言
抄寄說明
富州縣誌(原文)
《富州縣誌》序
第一 沿革
第二 山脈
第三 天文
氣象
風向
雨量
第四 輿地
城池
壇廟寺觀
形勢
第五 職官
官制
經歷題名
通判題名
知事題名
縣長題名
第六 民政
土地經界
禁菸
團保
倉儲
(賬務)
蠲恤
自治(附議會)
戶口
第七 民政
選舉
貢生
廩生
附生
監生
武生
議員選舉
議員
文職
武職選舉
歷代官職
第八 司法
行政官兼理司法制度
民事訴訟
刑事訴訟
人事訴訟及他非訟事件
……
第九 財政
第十 學制
第十一 交通
第十二 農政
第十三 商務
第十四 物產
第十五 氏族
第十六 方言
第十七 禮
第十八 宗教
第十九 藝術
第二十 人物
第二十一 人物
第二十二 人物
第二十三 詩文征
富州縣誌(譯文)
抄寄說明
《富州縣誌》序
第一 沿革
第二 山脈
第三 天文
第四 輿地
第五 職官
第六 民政
第七 民政
第八 司法
第九 財政
第十 學制
第十一 交通
第十二 農政
第十三 商務
第十四 物產
第十五 氏族
第十六 方言
第十七 禮
第十八 宗教
第十九 藝術
第二十 人物
第二十一 人物
第二十二 人物
第二十三 詩文征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