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縣誌》是189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國誥。
《富川縣誌》是189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國誥。
富川縣誌 《富川縣誌》是189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國誥。責任者 顧國誥 出版者 出版時間 清光緒16年[1890]版本 刻本 分類號 文種 chi 總冊數 6冊 描述 卷11藝文;富江書院藏版 索取號 地340.21939 ...
又名登瀛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縣朝東鎮秀峰下,當地人稱“臥橋”。它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橫跨秀水河上,為石礅木板結構。舊《富川縣誌》說它“壯麗為縣首稱”,它是富川古代的第一座風雨橋。傳說為秀水村...
登塔遠眺,可觀“富川八景”中的“三景”:“富水奔濤”、“層巒聳翠”和“山泉飛瀑”。塔下林木成蔭,玉泉清冽,環境十分幽雅。歷史沿革 瑞光塔建於何年,尚未見到具體史料。據《光緒富川縣誌》卷十二《雜記》篇載:“明嘉靖三十...
登塔遠眺,可觀“富川八景”中的“三景”:“富水奔濤”、“層巒聳翠”和“山泉飛瀑”。塔下林木成蔭,玉泉清冽,環境十分幽雅。瑞光塔建於何年,尚未見到具體史料。據《光緒富川縣誌》卷十二《雜記》篇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
新華河 ,珠江水系西江支流賀江源頭段富江東岸一級支流,發源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縣新華鄉的木龍村。流經井頭灣、新華、東灣、 蓮山塘,至莊嶺與龍集西北流之水匯合,經扼子下村,流入古城鄉的茶園、丁山、塘貝,南 下石腳、大...
登塔遠眺,可觀“富川八景”中的“三景”:“富水奔濤”、“層巒聳翠”和“山泉飛瀑”。塔下林木成蔭,玉泉清冽,環境十分幽雅。瑞光塔建於何年,尚未見到具體史料。據《光緒富川縣誌》卷十二《雜記》篇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
莫輿(與)京(康熙年間,生卒不詳),漢族,原廣西藤縣人,今屬懷集人。康熙二十一年貢,官南寧訓導富川教諭,從七品。其孫莫伯聖雍正丙午科經元。根據懷集縣誌,富川縣誌,藤縣縣誌 查得史料。莫輿(與)京(康熙年間,生卒不詳...
明末張獻部將曹志建擁兵關上,更其名為"鳳凰關",清代稱之為小水峽汛,派重兵把守,防衛極嚴,清《富川縣誌》稱之為"小水固西北之金湯",可見謝沐關軍事地位的重要。富川(馮乘)作為瀟賀古道的水陸兩路交通樞紐,歷來是兵家...
《富川縣誌》記載:“秦始皇三十四年(西元前213年),擴建嶺口古道成為一條水陸兼程、以水路為主秦通‘新道’。”“新道起於湖南道縣雙屋涼亭,經江水縣進入富川縣境內,經麥嶺、青山口、黃龍至古城止。陸路全程為170公里,境內約...
”對於上述內容,《富川縣誌》、《賀縣誌》、《橫州志》各有記載。五代十國(公元907年)大賓縣省入桂平縣。關於“大賓縣”,《隋書.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地理志下》(唐.魏徵主編)、《通典.卷一百八十四.州郡十四》(唐.杜佑撰)...
根據懷集縣誌,富川縣誌,藤縣縣誌,梧州府志,廣西通志查得史料。莫伯聖(康熙至雍正年間,生卒不詳),漢族,原廣西藤縣連會堡人,今屬廣東懷集縣大崗鎮莫屋村人。莫伯聖雍正丙午科經元,官職未查考。根據懷集縣誌,富川縣誌,藤縣縣誌...
儂智高反,將壓賀城,炳顯靈破賊,郡守聞於朝,贈太尉忠順武烈公,立廟祀之。之子維瞻、維蕃進士。——《富川縣誌》 中文名 毛炳 籍貫 富川 朝代 北宋 生卒年 公元990年-公元1028年 人物生平 毛炳,洪州豐城人,隱居廬山,時為諸...
主持修撰《乾隆富川縣誌》,參與編纂《乾隆嘉應州志》,著有《水南集》《水南又集》《麟經撮要》《左轉左腋彙編》等,書藏於家,後因兩遭兵燹無所存。郭真義、劉奕宏、曾令存主編《梅水詩叢》上卷,僅錄得葉承立詩十一首。這方...
根據懷集縣誌,富川縣誌,藤縣縣誌查得史料。莫與京(康熙年間,生卒不詳),漢族,原廣西藤縣人,今屬懷集人。康熙二十一年貢,官南寧訓導富川教諭,從七品。其孫莫伯聖丙午科經元。根據懷集縣誌,富川縣誌,藤縣縣誌查得史料。
、《左傳左腋彙編》。乾隆十五年(1750)參加編纂《乾隆嘉應州志》,任分撰;主政富川期間,又主持修纂《乾隆富川縣誌》。惜其著作遭兵燹之災,大部分散失無存。梅縣民國期間,黎茂仙、張芝田編輯的《續梅水詩傳》中存其詩十數首。
登瀛風雨橋遺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縣朝東鎮秀峰下,它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橫跨秀水河上,為石礅木板結構。舊《富川縣誌》說它“壯麗為縣首稱”,它是富川古代的第一座風雨橋。傳說為秀水村進士倡議籌資而建。“...
秦炳,秦禾子,明代晚期文人,無錫人,字道明,號廉泉。太學生,以孫秦華鐘馳贈文林郎。廣西富川縣知縣。《富川縣誌》有記載。《先大夫文橋府君行狀》一文在《錫山秦氏獻鈔》卷三。 學術論文 內容來自 陳寶良. 明代文人辨析.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