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琅嬅(富察琅嬅)

富察·琅嬅

富察琅嬅一般指本詞條

富察·琅嬅,小說及電視劇《如懿傳》里前中期的主要人物之一,第三女主角,家世顯赫、端莊節儉。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第一位嫡妻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初期嫡福晉、前中期嫡後,富察皇后一派的首領,為前期如懿表面上的最大敵人,也是慧貴妃高晞月、嘉貴人金玉妍、慎常在阿箬檯面上的領袖。出身滿族大家富察氏、背負母族的期望;從不明說旁人是非,性格公正、討厭嬪妃互相暗算。在神不知鬼不覺中被不斷拖入她的掌事大宮女素練所製造的一個個宮斗事件中,而素練又是受自己母親富察夫人指派、以及金玉妍在背後獻計的,她至死不知是這三人害了自己背鍋;一生大多清白含蓄的她被人不斷懷疑是幕後黑手。

初期,在潛邸時就早早和側福晉高晞月聯手敵對青櫻。前期,把慧貴妃當作幫她出頭的大將,又懷疑一切宮斗事件都是如懿海蘭一派所為,因此認為嫻妃心狠歹毒、對其恨之入骨。中期,繼續被嘉妃金玉妍矇騙,嘉妃故意扇了死前的高晞月一巴掌、還虐待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宮女衛嬿婉來討富察皇后開心;而琅嬅自己的兩個嫡子卻接連慘死,為了不讓僅存的女兒璟瑟遠嫁蒙古,寧願和太后甄嬛正面衝突,之後病重用藥吊命、還執意陪皇上南巡以消除誤會,最終於喪子之痛和乾隆誤解中燈盡油枯。生前雖然沒得到皇上的一絲愛慕,卻在死後被乾隆追思多年;富察皇后生前德行也被炩貴妃衛嬿婉利用來指責繼後如懿的失德,璟瑟公主更是主動找衛嬿婉去不斷陷害如懿、幫琅嬅報生前之仇。

電視劇版《如懿傳》由演員董潔出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察·琅嬅
  • 其他名稱:嫡福晉,皇后,孝賢純皇后
  • 飾演董潔如懿傳》、袁藝甄嬛傳
  • 配音:董潔
  • 登場作品:小說《後宮·如懿傳》前三冊,電視劇《如懿傳》
  • 生日:1712年3月28日
  • 年齡:初入宮27歲,37(逝世時)
  • 性別:女
  • 位分:寶親王嫡福晉—皇后—孝賢純皇后
  • 居所長春宮
  • 兒子:皇次子永璉,皇七子永琮
  • 女兒: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璟瑟
  • 逝世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
  • 陵墓:清東陵裕陵
  • 相關詩詞述悲賦
  • 心腹:素練、蓮心、趙一泰、齊汝
  • 宿敵:如懿,海蘭
  • 朋友金玉妍, 高晞月
  • 民族滿族
人物經歷,前期劇情,中期劇情,角色評價,歷史原型,

人物經歷

【閨名釋義】
富察皇后冊封以及南巡時候的最高級皇后套裝,劇中只出現過兩次富察皇后冊封以及南巡時候的最高級皇后套裝,劇中只出現過兩次
琅嬅:意為“琅環福地、女中光華”。“琅”字,本義為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後用來描述琺瑯琅琊的代稱;“嬅”字,就是女部加一繁體字的華,極盡華美、但不庸俗。
這個名字是原著作者流瀲紫親述:她最得意的造名,作者認為此名極度符合琅嬅的角色設定,更是筆下最具備“皇后相”的名字。
【簡介】
富察·琅嬅溫良恭儉,為中宮名位、大清嫡子、家族榮耀,耗盡一生心血。
她有私心、但是不會主動害人,然而一直都被富察夫人、素練和金玉妍三方暗中挾持向前,幾乎無法喘息,為素練背後的富察夫人與金玉妍背盡了黑鍋;死後卻得到了她生前得不到的榮華富貴、甚至連乾隆的真愛也得到了,她和乾隆的女兒--皇長女璟瑟公主更是為了她富察·琅嬅復仇,和炩貴妃衛嬿婉聯手打壓算計已經成為繼後的主角如懿。
小說原版中,富察·琅嬅心思歹毒、城府不比金玉妍淺,屢次教唆慧貴妃高晞月幫她辦事,形象宛若第二個烏拉那拉宜修;對慧貴妃高晞月屢次利用再殘忍拋棄、對自己的真情姐妹都可以非常絕情,雖然狠毒程度依然不及炩妃衛嬿婉,但是仍然為全書中和嘉貴妃金玉妍並列第二的危險角色。
小說典藏版中,為了貼合歷史原型,改為把富察琅嬅所為的罪行分攤到慧貴妃高晞月和嘉貴人金玉妍兩人身上,明面上均為高晞月做的、暗地裡又是金玉妍出謀劃策,導致富察琅嬅被洗白、成為無辜的賢良皇后;富察皇后從心狠手辣、降級為「為了自己的富察氏一族、為了自己的女兒璟瑟公主」拚命的可憐皇后,更是被好姐妹高晞月誤會、自己被冤枉成幕後黑手。
和青少年時期的皇長女和敬公主璟瑟相偎相依和青少年時期的皇長女和敬公主璟瑟相偎相依
電視劇版中,依照典藏版劇情來表現富察皇后的個性,更加進一步弱化琅嬅的負面要素;但是為了表現古代封建女性的悲歌,應作者流瀲紫的要求,在富察琅嬅的電視劇劇版角色內新加入了諸多富察琅嬅的“重男輕女”的情節;導演和表演者董潔又著重讓琅嬅演繹出“雖然對子女要求嚴格,但是仍然愛著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只是思想上跳不出封建思想和男尊女卑的怪圈”,這大大豐富了琅嬅的人物性格,讓琅嬅一面“成為後宮爭鬥中的犧牲品”、一面“又成為了男尊女卑體系下的加害者”、在另一面“又是愛子心切的母親”,極大地豐富了人物層次。
以下解說和人物評價也以典藏版為主。(編號為害人或者用心機的次數)

前期劇情

【選秀時期】
清純的選秀秀女琅嬅清純的選秀秀女琅嬅
總評:
由此討厭青櫻(如懿),並且和同樣討厭如懿的側福晉高晞月主動結盟,在金格格討好下、逐漸讓金玉妍加入自己一派。
具體內容:
還是王爺弘曆的乾隆把象徵嫡福晉的如意給了青櫻,琅嬅非常不高興,不過熹貴妃鈕祜祿甄嬛出面、把富察琅嬅又扶正為了嫡福晉,由此琅嬅對熹貴妃甄嬛心生敬意,為日後琅嬅和太后大部分和諧的局面做了鋪墊。另一旁,側福晉高晞月則看中這點,主動接近嫡福晉琅嬅,兩人一起欺壓側福晉如懿、高晞月和富察琅嬅形成了形式上的反青櫻聯盟。
【潛邸時期】
總評:
已經顯示出老練的的嫡福晉琅嬅已經顯示出老練的的嫡福晉琅嬅
琅嬅大抵只有保持嫡福晉本分,除了賜給兩個側福晉手鐲、以及招收了朝鮮貢女金格格金玉妍作為表面上的部下以外,其餘沒有做任何事情。
  
具體內容:
琅嬅母親富察夫人擔心作為琅嬅的嫡福晉地位,會被受寵的側福晉如懿高晞月威脅到;因此,琅嬅的家族陪嫁丫鬟素練受琅嬅富察夫人囑咐,暗中幫助琅嬅清理障礙。朝鮮來的金格格金玉妍正是利用這一點與素練勾結。
小說版中金格格的暗中策劃和側福晉青櫻對嫡福晉琅嬅、側福晉高晞月的鬥爭為此處重點;但是電視劇版改變,其中最大要點,就是富察琅嬅的母親富察夫人,不斷告訴女兒要“生兒子、保住自己正妻”的地位,導致富察琅嬅對家族的責任、和對兒子的執念日益加深,琅嬅從一個單純善良、只想把事情做好的嫡福晉,一步步變為封建權力的附屬品。
素練向琅嬅傳遞了信息、獻計琅嬅,賜給如懿和高晞月一人一個手鐲、而手鐲里放了避孕藥物,長期戴在手上會令女子不孕、以此制衡青櫻和高晞月;殊不知這是素練在金格格金玉妍的調唆下所為,富察琅嬅自己卻當了“實際去做害人之事”的那個人。
富察夫人害了女兒的一生富察夫人害了女兒的一生
後來金格格金玉妍發揮其侍女淑貞作為朝鮮王朝醫女的專業醫學能力,以清朝醫術難以察覺的朝鮮式食物相剋之道、除去其族妹哲憫皇貴妃富察·諸瑛,而其她潛邸舊人都自然而然地疑心,此事件是否為“嫡福晉琅嬅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而殺死諸瑛”。
琅嬅第一次背鍋。
【後宮時期】
總評:
琅嬅在盡力做好一個皇后該做的事情,公私分明、剛正不阿,入宮第一天就告誡底下的嬪妃們不要互相算計、要和睦的服侍皇上;卻不知她自己就是在無意間害了非常多的人,不但被為嘉貴人金玉妍背盡了黑鍋,更是讓視她為真心姐妹的慧貴妃高晞月傷心難過、以至於把所有罪責都推給琅嬅;最初“後位在手、嫡子在手、家族勢大、部下忠心”這一手好牌全被她打完,只留下旁人對她的無限誤解。
  
出入後宮的吉服鈿子版皇后,她並不知道此時後宮已經暗潮洶湧出入後宮的吉服鈿子版皇后,她並不知道此時後宮已經暗潮洶湧
具體內容:
乾隆登基之後,皇后琅嬅繼續保持了以往的端莊賢惠、支持節儉開銷遭到太后鈕祜祿氏的斥責,太后認為“經過康熙雍正兩代建設、清朝已經國泰民安,沒必要過度節儉,更何況皇嗣甚少,需要嬪妃們打扮得花枝招展、皇上看了才能動了情意”;琅嬅差點以內整件事情、而被分走六宮處事之權,但是琅嬅並沒有記恨太后甄嬛、而是真心覺得自己資歷尚淺需要改進。
成為皇后的第一天,琅嬅母親富察夫人就盛裝打扮,嚴肅又正式的告訴琅嬅作為富察氏一族後裔的大道理,把這種世家大族的壓力無形之間第二次滲透到已經貴為皇后的琅嬅身上。
2.皇后琅嬅非常聽話,再次確認了嫻妃如懿和慧貴妃高晞月是否帶著不孕手鐲,讓如懿她們無法懷孕;原本嫻妃如懿早已忘記這件事情、只是把這個手鐲當成例行公事戴戴罷了,被皇后琅嬅這么一提醒、反倒懷疑起皇后來,為日後如懿解開這個手鐲的秘密埋下伏筆。
聽從母親富察夫人和太后甄嬛,不參與宮斗聽從母親富察夫人和太后甄嬛,不參與宮斗
而一旁的慧貴妃高晞月則是大大方方、高高興興的帶著手鐲,自以為和皇后關係很好,更是向周圍嬪妃炫耀自己“既有皇上恩寵、又和皇后姐妹情深”,被琅嬅騙了還不自知。
富察夫人私下更是沒有閒著,直接找上琅嬅手下的大宮女素練,明白的暗示告訴素練:“皇后娘娘本就性子軟、對人寬和,有時候你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幫娘娘分憂解難;做事要狠一點、不留後患,事情完了要撇乾淨、不要髒了皇后娘娘的手!”
素練聽到富察夫人的此番允許,更是放開膽子去害人,殊不知素練她自己的計謀水平根本不夠、全被嘉貴人金玉妍給利用了;素練以皇后名義做的每一件事情,到最後都被慧貴妃高晞月一一抖出,而躲在後面以“幫助皇后”為名,向素練獻計的嘉貴人金玉妍則因此屢屢逃過一劫。
宮女白蕊姬進宮,封玫官女子,但隨即被慧貴妃高晞月掌嘴到側顏撕裂,白蕊姬再升玫答應。
被捲入宮斗旋渦,發現事情不妙的琅嬅被捲入宮斗旋渦,發現事情不妙的琅嬅
富察皇后好心送白花丹給白蕊姬,過程中經手如懿,卻不知被太后甄嬛利用、白蕊姬差點毀容;皇上疑心皇后、慧貴妃、嫻妃三人是否陷害白蕊姬,如懿遭到兇險、被海常在海蘭用白花丹拯救。白蕊姬由此升玫常在。
另一邊,素練開始蠢蠢欲動了,她在宮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嘉貴人金玉妍的獻計之下,故意叫阿哥所擷芳殿的掌事嬤嬤們,刻意虧待已故富察·諸瑛生下的大阿哥、讓大阿哥深記仇恨;由此造成大阿哥日後討厭琅嬅那一派、不理慧貴妃高晞月而選擇如懿、以及琅嬅死後不哭的導火索,琅嬅第二次背鍋。
素練又故意讓嬤嬤們過度溺愛三阿哥,讓三阿哥成為好吃懶做的人,再加上琅嬅本人要求自己的嫡子上進、讓嫡子沒法好好休息,更加確實了純嬪蘇綠筠“我可不能像皇后那樣,自己都不疼自己的小孩,自己的兒子當然得寵!”的想法,為日後三阿哥愚笨、不上進、不斷說錯話埋下隱線。
由此琅嬅第三次背鍋,還是一記非常嚴重的鍋。琅嬅在處理主僕關係方面,琅嬅也做得比較蠢笨。
前期樣樣都具備、無人能超越的琅嬅前期樣樣都具備、無人能超越的琅嬅
受到素練的諫言(少數幾個並非嘉貴人金玉妍所出的主意,而是富察夫人的主意),琅嬅把原本對她忠心的宮女蓮心許配給皇帝身邊的大太監王欽,本意想“透過蓮心和王欽住在一起、讓王欽向她匯報乾隆的一舉一動,方便琅嬅掌握某些她不知道的事情”;殊不知,王欽每夜折磨蓮心,以此抒發作為太監無法正常抒發的情慾,蓮心向富察皇后求助、反而遭到無情拒絕,導致原本對琅嬅忠心不二的好宮女蓮心反而恨上琅嬅。
而嫻妃如懿此時上前關心蓮心,導致蓮心和如懿海蘭一派接近,間接導致琅嬅日後落水、蓮心不去救她一事;琅嬅第四次背鍋。
之後,嫻妃如懿和慧貴妃高晞月爭奪收養大阿哥、如懿順利成功,加上嘉貴人金玉妍在一旁用言語引導(典藏版改為變聰明的高晞月主動向琅嬅提起),讓琅嬅誤認為如懿有著“挾持長子奪嫡,威脅嫡子地位”的野心,琅嬅由此越發討厭嫻妃、不過還沒到要害她的地步。白蕊姬懷孕,升玫貴人。
在素練授意下(這次原版中為琅嬅自己出主意,典藏版和電視劇版中改為嘉貴人金玉妍獻計),素練操縱高晞月利用水銀阻止妃嬪生下健康的登基貴子,慧貴妃高晞月得意洋洋的認為自己在幫皇后做事。嘉貴人金玉妍暗中在高晞月背後繼續下毒,接連使得白蕊姬生下鬼胎、怡嬪黃琦瑩(小說中為黃綺沄)的孩子胎死腹中,這連個孩子雙雙死亡。
在服侍富察琅嬅的慧貴妃,用以證明琅嬅的地位在服侍富察琅嬅的慧貴妃,用以證明琅嬅的地位
琅嬅第五次背鍋。慧貴妃高晞月為避禍,以“自己阿媽的官位高於嫻妃宮女阿箬”為威脅的藉口,拉攏了如懿娘家的宮女阿箬做偽證,誣陷如懿是她用硃砂害死玫貴人白蕊姬和儀貴人黃琦瑩的胎。幕後操縱一切的嘉貴人終於懷孕,升嘉嬪。
琅嬅本就不喜歡嫻妃如懿,她親自派人搜尋如懿所住的延禧宮,在阿箬的演技、金玉妍和素練的嫁禍之下,琅嬅自然“人證物證具足”查到了一切是如懿“所做”(原版為此橋段就是琅嬅親自設計,並非金玉妍或者素練獻計。)琅嬅第六次背鍋。
在公審如懿的過程中,皇后琅嬅趁機建議太后和乾隆直接把如懿廢為庶人、打入冷宮,因為琅嬅不想放過這么好的打壓嫻妃的機會,實則用以防止如懿用長子奪嫡;但是富察皇后那么明目張胆的置如懿於死地的行為,這也坐實了“皇后既然如此要查證嫻妃、還真能查出東西,那皇后肯定和阿箬、慧貴妃是一夥的”這一說,讓如懿海蘭派的矛頭、在日後直指皇后本而非別人(典藏版和電視劇版本中,琅嬅真的認為“如懿有本事接連謀害兩個皇嗣,要不是我查出,這個嫻妃還不知道還有多少本事呢!?”因而正式對如懿有所忌憚,認為如懿心思非常歹毒、城府極深。)
富察皇后進一步思索:“如懿在潛邸裡面已經透過乾隆對她的偏愛、故意給我這個嫡福晉眼色看了,到了宮裡、更是害人;這樣的人,作為皇后的我是斷不能輕饒了的!”如懿入冷宮;乾隆為了平衡六宮,把純嬪蘇綠筠升純妃;為了安撫白蕊姬喪子,而升玫貴人;阿箬封常在。
如懿進入冷宮,琅嬅得意的微笑如懿進入冷宮,琅嬅得意的微笑
此時,如懿進了冷宮、富察皇后終於可以為了富察氏一族的榮耀做點事,她第一個就一定要把嫡子教育到最好,不能像大阿哥和三阿哥一樣一個有恨、一個廢人;因此即使嫡子生病、琅嬅也逼他還要學習,最終導致皇后嫡子永璉病重。
之後,琅嬅在御花園看到如懿的摯友海常在珂里葉特·海蘭在放風箏,以為是“海常在高興自己嫡子永璉生病了,別的嬪妃都在佛堂祝禱抄經,本宮之外的第二高位嬪妃慧貴妃都不敢怎么樣,你一個小小常在竟然敢在這裡開心的放風箏??”慧貴妃高晞月也跟著生氣,和常在阿箬一同上前就去辱罵海蘭(典藏版中為慧貴妃刻意引導,讓琅嬅把海常在放風箏和皇后嫡子生病兩件事情聯繫在一起。)
4.琅嬅越想、越是憤慨,無意間踩到海常在海蘭的手、以為是海蘭故意絆倒她,氣憤到無以復加的琅嬅懲罰海蘭,讓她在大雨中跪足足三個時辰(原版為琅嬅就是故意踩海蘭的手,以此泄恨。)琅嬅第七次背鍋。
經過大風大浪已經老成歷練,連吉服也設計得內斂奢華經過大風大浪已經老成歷練,連吉服也設計得內斂奢華
這件事直接導致海蘭也認為幕後兇手是富察琅嬅,而且當時慧貴妃高晞月、慎貴人阿箬都在欺負海常在,唯獨嘉嬪金玉妍因為懷孕而養胎;致使海蘭認為“金玉妍只不過是皇后派裡面的一個跟風沒腦子的角色,阿箬和慧貴妃才是真正的心狠手辣、而皇后更是操控阿箬和慧貴妃的宮斗中心!”
海蘭在氣憤之下,跑去佛殿祈禱、希望得到佛祖的心靈安慰,沒想到直接聽到慧貴妃高晞月說道:“這一切都是皇后指使的。”更加坐實了海蘭黑化,把皇后生下的嬰兒們一個一個都要趕盡殺絕的心。
海蘭大病一場,開始濃妝艷抹、用計謀迅速得寵;升海貴人,海蘭的宮斗段位也急速飆升、並且懷孕。懷孕的海貴人不會放過富察皇后,告訴純妃“皇后的嫡子會威脅純妃三阿哥的地位”;純妃相信,於是海蘭聯手純妃蘇綠筠給二阿哥永璉調換了摻有蘆花的棉被,被子裡面的微小棉絮使永璉咳嗽不止,病情急劇加重、最終不治身亡。
嫡子已死,傷心過度的琅嬛穿著藍色喪服嫡子已死,傷心過度的琅嬛穿著藍色喪服
琅嬅因為嫡子去世極度傷心,不過為了自己兒子的死去傷心之餘、更有一層是“為了富察氏而傷心”,封建之毒這時候已經深入琅嬅內心,即使自己兒子死了、她竟然還惦記著富察氏的榮耀,而非作為一個“有兒子的母親單純的傷心”。
嫡子永璉死後,慧貴妃高晞月給富察琅嬅遞上在冷宮撿到的小紙人,富察琅嬅受到高晞月的蠱惑、覺得:“如懿在冷宮裡面也不放過我,還要害人?還想著奪嫡?你看,她都直接把本宮的嫡子給咒死了!”,沉浸在喪子之痛的富察琅嬅開始深恨如懿,一心想報復泄恨。但這個小紙人,是海貴人良心發現、覺得自己害了無辜的人因此找個沒人的地方(例如冷宮),來至少用紙錢安慰安慰嫡子在天之靈。
葉赫那拉·意歡入宮、封舒貴人,阿箬也封貴人,重陽節看煙火。琅嬅趁人不備,命人把放射煙火的位置調整、讓煙火殘餘的火花正好濺到冷宮,營造出冷宮自己失火走水的假象。這也是琅嬅真心要害主角如懿、真心要害人,不過這是在她的角度來說“是不斷忍讓、不斷妥協之後的爆發”。
不成想,如懿被燒傷、但燒傷面積不大,性命被侍衛凌雲徹所救。乾隆見到此情此景,反而更加堅定的認為“有人要害如懿”,更加確定兇手不是如懿;琅嬅看到乾隆那么愛如懿,對如懿正式從“害人的疑心”轉變為“妻子正室對小妾側室在愛情上的嫉妒”,琅嬅對如懿恨之入骨到了極點。
如懿海蘭雙雙為自己吃藥,假造出有人要毒害她們的假象,最終讓乾隆認為“毒害手法和害玫貴人儀貴人兩人如出一轍,可見真兇沒有被抓出來”;如懿因此重得寵愛,清清白白的走出冷宮。海貴人被富察皇后明中下藥、再被嘉嬪暗中下藥,導致爆肥(電視劇版本中為金玉妍一人所做),海貴人生下五阿哥永琪、封愉嬪;嘉嬪再次懷孕,升嘉妃。
這時候,嘉妃金玉妍看準時機,為了討正在喪子傷心的富察皇后開心,故意在皇后面前折磨和如懿外貌相似的宮女衛嬿婉為樂;琅嬅雖然本人和衛嬿婉毫無交集,但是她其實也是促成了後期大反派黑化的一個間接原因,她自己的女兒皇長女和敬公主璟瑟、日後也成為了衛嬿婉的幫凶。
阿箬被揭發後,慧貴妃向皇后求救阿箬被揭發後,慧貴妃向皇后求救
乾隆經過新一輪查證,發現阿箬作偽證,給阿箬升慎嬪,但是明升暗降,處處低嘉嬪金玉妍一等。不久後,阿箬在死前揭發了誣陷如懿的主意都為慧貴妃高晞月所出,而宮裡誰都知道“高晞月頭腦簡單、怒目短視,根本沒能耐做出這些事情”,阿箬的證詞直接讓作為高晞月領導者的琅嬅成為第一嫌疑人;琅嬅第八次背鍋。
同時,乾隆看到那時候才七八歲的和敬公主璟瑟和高晞月宮內太監的雙喜玩蛇因此更加懷疑高晞月。富察皇后見勢頭不妙,指示素練在高晞月的飲食當中加入微量毒素、讓慧貴妃一日日凋零(典藏版為太后甄嬛所做,電視劇版全刪此情節。)
慧貴妃高晞月最終倒台,死前對皇帝說出了翡翠赤金鐲子和潛邸中富察諸瑛之死都與琅嬅有關,帝後離心、皇帝與琅嬅產生了更多的距離;但是乾隆因為琅嬅的品德賢惠,還是沒有完全相信琅嬅會做出這樣的事。琅嬅第九次背鍋。
慧貴妃死後封慧賢皇貴妃,貴妃位置空懸,嫻妃如懿和純妃蘇綠筠一同升貴妃位;衛嬿婉升答應,再升常在、炩貴人,衛嬿婉崛起。

中期劇情

高晞月傳染,乾隆得到痘症,病重。中期最盛寵的就是意歡,即使意歡對皇上的好意全被被皇后拒之門外、讓皇上無法看到,但是病好了以後的皇上依舊最常去意歡宮裡,意歡得盛寵並升舒嬪。
皇后琅嬅以“不要把痘症傳染給全宮裡人”為由,阻止所有嬪妃看病、而她自己卻在一旁日日照料,此一苦肉計取勝,成功讓乾隆覺得“富察皇后才是最關心自己的,朕打消了大半懷疑琅嬅的念頭,而朕在病中念念不忘的如懿卻沒有來。”
蒙面白紗,細心照顧乾隆的富察皇后蒙面白紗,細心照顧乾隆的富察皇后
舒嬪葉赫那拉·意歡對乾隆也是一片痴情,琅嬅因為意歡的痴心會威脅到自己復寵、因此將她拒之門外,此舉雖然一時得到舒嬪意歡的厭惡、但是意歡並不放在心上;反倒是炩貴人衛嬿婉看到了,覺得自己應該幫忙意歡、但是舒嬪意歡並不領情,這一點為日後炩貴人衛嬿婉存心害死已經是舒嬪意歡埋下伏筆。
至此,富察皇后不在出計謀、或者說,她本來就很善良、沒想過害人;又或者說,她已經無力再做出什麼事情了。皇上病癒,皇后成功復寵、並懷孕。懷孕時候的富察琅嬅在聽到女兒和敬公主璟瑟說:“沒有弟弟,妹妹也行呀~都是皇額娘的子女,都是我的親人~”,但是琅嬅嚴厲制止璟瑟道:“還是男孩好,不像女兒、沒有用。”這個話,深深傷透了璟瑟的心,富察夫人帶給琅嬅的那種家族壓力和男尊女卑的歧視心理,也同樣遺留給了和敬公主璟瑟(小說兩版此情節描述不多,電視
劇版刻意把此話明說,反映了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喚起現代女性要自重自愛的認知。)導致日後皇長女和敬公主璟瑟嫁給蒙古大汗以後,也變成重男輕女的人,封建女性的悲劇就這樣循環。
富察皇后和嘉妃一起,如同餓狼盯住獵物的走位富察皇后和嘉妃一起,如同餓狼盯住獵物的走位
琅嬅很快剩下了第二個兒子永琮,緩和了皇帝和她之間的矛盾,皇帝因為死了第一個嫡子、因此對皇后三十幾歲才懷孕所生的第二嫡子永琮倍加寵愛。然而之後,生下鬼胎的白蕊姬被嘉妃金玉妍看上、並且加以挑唆,加上之前阿箬和慧貴妃的後台明顯就是琅嬅,所以玫貴人白蕊姬認為真的是琅嬅害慘了自己。琅嬅第十次背鍋。
白蕊姬更是主動聯絡了嘉妃金玉妍,讓她把高晞月以前的宮女茉心(茉心此時已經染上了痘疫)用過的枕頭、重新編織成新枕頭,送去了永琮的奶娘旁邊,奶娘一感染痘疫、很迅速又把此病傳染給了永琮,最終第二個嫡子再次夭折。皇后痛失第二嫡子,從此一病不起。
又因為要避免女兒和敬公主璟瑟遠嫁蒙古,正式和“也不想讓自己女兒遠嫁蒙古”的太后甄嬛撕破臉,之前一直順從太后的富察皇后終於反抗。這也是琅嬅一杯子中僅此一次表現出愛戴女兒而非兒子、以及敢於反抗高於她的強權和腐朽封建觀念的舉動;雖然最後無果而終,但是琅嬅時候覺得自己做得也值了。
不料,誤以為是琅嬅害自己的嫻貴妃如懿主動前去協助太后甄嬛,成功說服和敬公主遠嫁蒙古,琅嬅再次痛恨如懿的城府之深,無奈之下、只能讓女兒遠嫁(小說兩版此情節並沒多大篇幅,並且是“如懿主動對琅嬅落井下石、去勸璟瑟”;而電視劇版本中加入琅嬅和她一直都在順服的太后甄嬛翻臉的情節,而嫻貴妃如懿被改成是“被太后逼迫去找璟瑟的”。)
被皇上誤會,琅嬅只想到把一切罪責推給如懿被皇上誤會,琅嬅只想到把一切罪責推給如懿
皇長女和敬公主璟瑟也因為如此,原本並不討厭嫻貴妃如懿的她恨上如懿,加上之前和敬公主在慧貴妃高晞月宮裡玩蛇,和敬公主不僅認為“是嫻貴妃如懿害自己遠嫁蒙古,害死自己的皇額娘富察琅嬅的”,還認為“連皇額娘的好姐妹,慧賢皇貴妃都是如懿弄死的,可見這個如懿多么心思歹毒!”皇長女璟瑟因此發誓要對如懿復仇,為後期劇情中“從蒙古歸來的和敬公主與大反派炩貴妃衛嬿婉聯盟、不斷打壓已經是皇后的繼後如懿為樂”埋下伏筆。
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穿皇后吉服、戴金釵鈿子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穿皇后吉服、戴金釵鈿子
至此,後宮內除了表面順服她的嘉妃金玉妍,已經無人支持她,她的親戚、宮人、和幫手的嬪妃全部都沒了,琅嬅處境雪上加霜、從宮內最大派系的首領淪落成備受欺壓的對象。
乾隆第一次南巡,皇后堅持不同意如懿和皇上在一起、用藥吊命,執意陪皇上南巡,並且穿著“和皇后冊封大典時候一樣金色鈿子、紅底藍祥雲紋的盛裝”,擺出最後的皇后威儀;不過,同樣的服裝、心情卻是大而不同了。
【結局】
皇后失足落水,非常多的人見死不救皇后失足落水,非常多的人見死不救
南巡途中,之前琅嬅無意間害的人全部都聯合了起來,貞淑蓮心白蕊姬三人搭上線,貞淑為了嘉妃金玉妍的後位、茉心為了報富察琅嬅把自己許配給王欽的仇恨、白蕊姬則是為了孩子報仇,三人在南巡船上刷了桐油。
玫貴人白蕊姬故意在和純貴妃蘇綠筠、愉嬪海蘭的船舫之中大叫“一報還一報啊~!”刻意讓琅嬅聽見,致使她從船上摔入河裡;愉嬪海蘭覺得富察皇后只有應得、於是叫純貴妃蘇綠筠別去救她;凌雲徹看見,但是因為之前琅嬅放煙花火燒冷宮一事,故意晚一步才救她。就這樣,一國之母的皇后,活生生的被宮人故意不救,直至她快死了才撈上來。
南巡未畢,身為皇后琅嬅已經病入膏肓。
臨死前與皇帝長談一番之後,只承認“放火燒冷宮”一事(原版中承認了除了儀貴人的蛇和冷宮如懿中毒不是她做的,其餘都是她指使的;電視劇版中富察皇后沒有承認任何一件事情),而且皇后琅嬅堅定地覺得自己是“為民除害、沒有錯”,不過最後沒能讓皇帝相信;琅嬅舉薦純貴妃蘇綠筠為繼後,至死認為如懿“挾長子奪嫡、害死白蕊姬和怡嬪孩子、咒殺嫡子、逼女兒璟瑟遠嫁蒙古”,琅嬅告誡乾隆“烏拉那拉氏如此劣跡斑斑、極其狠毒,千萬不要立她為繼後!”
誓死捍衛自己清白的富察皇后誓死捍衛自己清白的富察皇后
在乾隆的不信任下,琅嬅含恨而終。琅嬅身為皇后,死相卻不如高晞月白蕊姬葉赫那拉·意歡金玉妍蘇綠筠那樣特地有一個情節有個場面的去世,而是直接在病床上心懷不甘而死。琅嬅死後、乾隆深感愧疚,又擔心富察家勢力威脅、因此厚葬琅嬅。
可是事與琅嬅願違,她三年孝期一滿、乾隆就把如懿升為皇貴妃,之後更是升皇后;如懿、和琅嬅一樣原本就清白的如懿,終究還是成為了琅嬅最不想見到的繼後。
【總結】
琅嬅的一生可以說為後位和皇位所累;本“不屑”於的後宮爭鬥、更是“不想”宮斗,卻被各種人物“被迫”捲入,成為前期嘉貴人金玉妍做盡壞事的『擋箭牌』、又成為中期如懿登上後位的『墊腳石』;直到死後多年,嘉貴人累進至貴妃位階,皇帝才明白嘉貴妃金玉妍所做的一切,對正宮皇后的琅嬅愧疚不已、追思成疾。
皇后亦是凡人,在要求別人當聖人的同時,皇帝自己呢?皇后亦是凡人,在要求別人當聖人的同時,皇帝自己呢?
劇中乾隆曾對富察皇后這樣說過:“朕小時候一直在想:如果貴為六宮之首的皇后如果幻化成人形,該會是怎樣?後來、朕想,那便該是蓮花台上的觀音、洞曉一切,應該以慈悲為懷、以睿智了化一切。”
琅嬅卻一反常態,鏗鏘有力的反駁:“臣妾雖是皇后,但也也是吃五穀雜糧、有七情六慾的凡人,不是什麼菩薩;既然是凡人,怎不會有錯的時候?那皇上您自己、又有像菩薩一樣,慈悲的對待過您統治的每一個天下子民么?”
多年之後的後期劇情中,琅嬅的女兒、皇帝的皇長女和敬公主璟瑟記恨如懿讓自己遠嫁蒙古,正式和繼後如懿作對的炩貴妃衛嬿婉結盟;炩貴妃仗著乾隆懷念富察皇后之情,利用已經是婉嬪的陳婉茵來打壓已經身為皇后的如懿。
已為人母的和敬公主璟瑟感慨的說:“可惜了······本公主的皇額娘,看不到這些了;我皇額娘在生前,根本不曾享有這樣好的待遇······。”

角色評價

【人物判詞】
嫡妻、皇后,是尊榮、也是枷鎖;心羨幾重愁,想求、不能求。  
中期苦命的賢后中期苦命的賢后
【總評】
琅嬅,寓意『琅環福地、女中光華』;富察氏長女、寶親王嫡福晉,入府後二人舉案齊眉、兒女雙全。琅嬅是作者筆下幾位皇后中最像國母的人,她有地位有子女,從沒有害過人。然而從潛邸到紫禁城,富察·琅嬅一直看到皇帝對如懿的重視,心中一直有隱隱的失落。
古代的正妻是沒有真正的愛情的,琅嬅作為皇后是“端莊大氣,對皇上唯命是從,也不像其她嬪妃那樣為所欲為”;如懿當皇后全憑自己的對愛情的那一次動心、乾隆即使不喜歡她也要讓著如懿三分,而琅嬅則沒有對乾隆有那么深的愛情元素、她只想當一個“正常的、符合富察氏一族榮耀的”皇后。
前期,她不願意鬥爭;然而眼見著後宮裡的新人越來越多,有了身孕的也越來越多,誰都可能生下乾隆朝第一個貴子。嘉貴人金玉妍利用了素練的忠心、對她不斷蠱惑;富察夫人更是輪番挑唆素練,叫她背主鬥爭、預防可能的敵人;但是在外人看來,她是高晞月金玉妍的領導者,讓人難免多想。
全劇中唯一沒有以特別退場方式死亡的角色,而這個角色卻是皇后全劇中唯一沒有以特別退場方式死亡的角色,而這個角色卻是皇后
中期,她深埋內心的酸澀為她的命運埋下伏筆,隨著素練和慧貴妃高晞月不斷挑唆,觸及了權力與地位的「逆鱗」、不斷陷入了嫡福晉事件的執念,與原本無仇的如懿嫌隙漸深、被皇帝與如懿誤認為是前期所有壞事的主謀;她,終究是恨上了如懿。
琅嬅和宜修不同,即使她知道皇帝不喜歡她,依然能夠守住底線、保持得住端莊賢淑;她不是皇帝寵愛的那個,但她是兒女雙全的皇后,所以她只要把心思放在嫡子上、不需要爭鬥什麼。不是富察琅嬅想斗,而是身處權利旋渦之中,不想被攪碎、就得掙扎就要斗,這就是後宮女人「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命運。
皇后,是後宮之主、也是一具空殼;身為皇后的她,退場卻是最普通的,這其實是作者的有心設定。不像《甄嬛傳》是為自己而戰鬥的女性輓歌,《如懿傳》是一場清宮女子群像和悲劇,作者的初衷和主軸是:“通過古代後宮女子的悲慘命運,貴為皇帝、皇后、太后都需要的身不由己,來揭露清朝封建社會的那畸形的黑暗和冷酷無情。不是讓人用來職場上位、學校班斗;而是讓人對此引以為戒,讓我們不要作惡,要我們主動清白的離開、不要被這樣一個人吃人的邪惡體系所污染。”

歷史原型

富察·琅嬅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第一位嫡妻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孝賢純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乾隆帝原配妻子,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太保大學士公贈郡王傅恆姊。
皇后姿容窈窕卻性格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御珠玉。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鐘愛異常”。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崩於德州舟次,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皇后的去世對乾隆的情緒及個性造成相當大的影響,繼而引起朝廷內外一場不小的風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