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每個月第10天(除非當日為周末)公布初步報告,然後在下個月的第一天公布上個月的。
計算方法
美國
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利用對500至600名
成年人原始調查數據,計算出經過季節調整後的消費者信心、現況指數(包括財務狀況和購買狀況)和 預期指數(包括未來一年和五年的預期
財務狀況和
經濟狀況)。將被調查人對問題的回答分別歸類於“肯定”或“否定”並計數,繼而用其平均數計算出消費者信心指數值,出於指數計算的需要,研究人員設定1966年第一季度的結果為100。
消費者信心指數由消費者滿意指數和消費者預期指數構成。消費者滿意指數是指消費者對當前經濟生活的
評價,消費者預期指數是指消費者對未來經濟生活發生變化的
預期。
消費者的滿意指數和預期指數分別由一些二級
指標構成。對
收入、
生活質量、
巨觀經濟、消費
支出、就業狀況、購買
耐用消費品和
儲蓄的滿意程度與未來一年的預期及未來兩年在購買住房及裝修、購買汽車和未來6個月股市變化的預期等。
長期以來,該數據為消費者態度變化的把握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指引,進而可以較好地預測
消費行為。另外,與其他同類用途的數據相比,該數據波動性更小,表現地更為穩定。與經濟咨商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相比,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與消費者支出之間的相關性更為密切。
數據解讀
消費者信心指數是反映消費者對該國經濟信心強弱的指標,是綜合反映並量化消費者對當前經濟形勢評價和對經濟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預期以及消費心理狀態的主觀感受,預測經濟走勢和消費趨向的一個
先行指標。
所以,若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強勁或好於市場預期,將會使市場對該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提振該國貨幣。反之,若指數疲弱或者遜於市場預期,將會使市場對該國經濟成長放緩產生擔憂,從而打壓該國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