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史
起源於古老的第三紀,是第四紀冰川後遺留下來的珍稀瀕危植物。因此又被稱為植物王國里的“活化石”。
形態特徵
野生分布的密葉紅豆杉平均樹高6.4米,最高為9.5米,最低為2.5米。常綠喬木。
小枝基部有宿存芽鱗:當年生枝綠色。葉螺旋狀著生,基部扭曲,較密,排成彼此重疊的不規則兩列,斜展,線形,質地較厚,窄直,寬2毫米,上下幾等寬,或上端微窄,先端急尖,基部兩側對稱,下面沿中脈兩側各有1條氣孔帶,中脈帶與氣孔帶同色,密生細小的乳頭狀凸起。
雌雄同株:雌雄球花均單生葉腋。
種子當年成熟,堅果狀,生於紅色肉質杯狀的假種皮中,長圓形,中下部等寬或上部稍寬,微扁,長約6.5毫米,上部兩側微有鈍脊,頂端有凸起的鈍尖;
種臍橢圓形。
生長環境
密葉紅豆杉生於海拔2500-3000米山地林中,生長地區的年平均氣溫為10℃左右,年平均降水約1000後面,且只生長於水資源豐富,空氣濕度大的地區。
分布範圍
密葉紅豆杉多生長於中國西藏西南部(吉隆),在緬甸、不丹、印度北部、克什米爾、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至喜馬拉雅山區東段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密葉紅豆杉是國際公認為最具潛力的抗癌新藥,特別對轉移性卵巢癌、乳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等癌病,具有良好療效。
觀嘗價值:密葉紅豆杉樹幹端直,樹葉濃密,凌冬不凋,蒼翠宜人,姿態婆娑,是優良的園庭觀賞樹種。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名錄》;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0年 ver 3.1)——瀕危(EN);列入《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規劃》(2011-2015年)。
種群現狀
密葉紅豆杉多呈帶狀或斑塊狀分布,分布地區鬱閉度多在20-50%之間,且密葉紅豆杉分布稀疏,很難成林。由於自然分布的鬱閉度低,密葉紅豆杉可以與刺葉高山櫟、野花椒等灌木形成群落,也可以與高山櫟、華榛、朴樹,甚至高大的鐵杉組成群落,對周圍樹種的高度要求不高。主要原因是天然種群稀少,個體散生,且老齡化問題嚴重。
保護措施
針對密葉紅豆杉小生境分布這一特點,必須對密葉紅豆杉進行就地保護,避免因其生存環境破壞而導致分布面積減少甚至消失。儘管當地對密葉紅豆杉的保護和重視程度很高,但調查中發現,密葉紅豆杉生長較多的偏遠地帶仍有人為活動的痕跡,人畜甚至偷盜者對密葉紅豆杉的破壞不可避免。因此,建議在密葉紅豆杉集中生長地區周圍建立自然保護區或隔離帶,對野生種群進行有效的保護,使其野生數量得到擴大,也有利於保護其遺傳多樣性和優良的遺傳基因。
密葉紅豆杉與灌木和高大喬木均可組成群落,但與高大喬木組成的群落中缺乏更新層,建議對該種群進行適度的干擾,適當砍伐一些影響其生長的競爭樹種,改變群落髮展方向,在保護現有野生成年個體基礎上增加密葉紅豆杉自主更新能力。可以選擇一較小範圍作為試點,對高大的鐵杉、高山櫟、朴樹等進行適當砍伐,增加林窗面積,降低林地鬱閉度,增大密葉紅豆杉的增長空間,促進種子的萌發及幼苗幼樹的存活和生長,使密葉紅豆杉能夠自主更新,增加群落的穩定性。
對於很多阻礙交通或安全隱患的古老紅豆杉,應對其進行遷地保護,如移栽到植物園或保護區,保存其基因庫。同時,也可以通過人工繁殖的方法,將密葉紅豆杉幼苗再引入到其原來分布區或其他適合生長的地區,讓其回歸天然條件,正常生長繁殖,恢復野生生長的狀態,保持遺傳多樣性,以建立足夠的遺傳資源來適應改變的新種群。另外有研究指出,食果鳥類的貯食行為對紅豆杉種子傳播及幼苗分布影響顯著,嚙齒類動物也能夠對紅豆杉種子進行傳播,因此,密葉紅豆杉生長地區的動物資源保護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