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毛栝樓

密毛栝樓

密毛栝樓,別名毛栝樓,是多年生大型草質攀援藤本,常攀緣於中小喬木上。生於海拔350-950米的叢林或山坡疏林中。分布於雲南南部和廣西西南部。越南、寮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也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密毛栝樓
  • 學名:Trichosanthes villosa Bl.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葫蘆目 Cucurbitales
  •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 :南瓜族 Trib. Cucurbiteae
  • 亞族:栝樓亞族 Subtrib. Trichosanthinae
  • :栝樓屬 Trichosanthes
  • 亞屬:栝樓亞屬 Subgen. Trichosanthes
  • :大苞組 Sect. Involucraria
  • 亞組:大苞亞組 Subsect. Bracteatae C. Jeffrey ex S. K. Chen
  • :密毛栝樓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廣西及越南,寮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環境,栽培技術,選地、整地,繁殖方式,田間管理,病蟲防治,採收與加工,主要價值,藥用價值,經濟價值,

形態特徵

攀援藤本,長約4-5米;莖粗壯,多分枝,具縱棱及槽,密被褐色或黃褐色柔毛。
密毛栝樓
葉片紙質,闊卵形,長11-18厘米,寬11-17厘米,完整或中上部具3個大齒,齒三角形,先端漸尖,邊緣稍波狀,並具細齒,葉基深心形,凹缺三角形或狹圓形,深2-4厘米,上面綠色,密被黃褐色短柔毛,背面淡綠色,密被氈狀長柔毛,沿脈更密,基出掌狀脈5-7條,上面凹陷,背面隆起,細脈網狀;葉柄長10-12厘米,具縱棱及槽,密被黃褐色長柔毛。卷鬚3-5歧,被短柔毛,具縱條紋。
雌雄異株。雄花:總狀花序長10-20厘米,總花梗粗壯,具縱條紋,密被黃褐色柔毛,中部以上有花15-20朵;苞片闊橢圓形,長3-5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邊緣具大小不等的短齒,兩面被黃褐色柔毛;花梗較粗壯,長3.5-8厘米,具縱條紋,密被黃褐色柔毛;萼筒長2.5-3厘米,頂端徑8-12毫米,基部約6毫米,外面密被黃褐色柔毛,萼齒線狀披針形,直立,長約2厘米,基部寬3-4毫米,先端尾狀漸尖,兩面密被柔毛,全緣;花冠白色,5裂,裂片闊圓形,長約1.5厘米,寬約1.8厘米,先端中央具1尖頭,兩側具流蘇,外面密被短柔毛。雌花單生,花梗長約1.5厘米,密被長柔毛;萼筒圓柱形,長約1.5厘米,徑約7毫米,萼齒同雄花。密被長柔毛;花冠與雄花相似;子房長圓狀橢圓形,長約1.5厘米,徑約1厘米,密被長柔毛。
果實近球形,徑8-13厘米,紅棕色;種子多數,橢圓形或倒卵狀三角形,長1.7-2.8厘米,寬1-1.7厘米,灰褐色,頂端平截,另端圓鈍,中央具1橢圓形帶。
花期12月至翌年7月,果期9-11月。

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南部和廣西西南部。越南、寮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也有分布。

生長環境

密毛栝樓適應性較強,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適於溫暖、濕潤或地下水位較高的土壤環境。生於海拔350-950米的叢林或山坡疏林中。充足的陽光是密毛栝樓生長的必要條件之一。密毛栝樓較為理想的生長環境是氣候溫暖、光照柔和、土層深厚、土壤潮濕、肥沃的沙壤土,不宜在低洼地和鹽鹼地栽培。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選擇通風、透光、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排水良好、金屬含量和農藥殘留不超標的沙壤土地塊。入冬前深翻土地,整細耙平,按行距2米左右,挖深0.5米、寬0.4米的溝,使土熟化,消滅塊根、塊莖類雜草和地下越冬蟲害。第二年春天,每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3000千克、餅肥40千克、磷肥30-40千克,與土拌勻,平溝,然後澆足水,2-3天后再次平整土地、做畦,畦寬2米,畦高呈龜背形,備插。

繁殖方式

密毛栝樓可用種子、分根和壓條繁殖。
種子繁殖
9-11月選橙黃色、短柄的成熟果實,取出種子,洗淨,曬乾,切忌烘烤,以免降低發芽率。在第二年清明至穀雨間,將種子用40-50℃溫水浸泡一晝夜,取出晾乾,然後將浸泡過的種子與河沙混勻,在20-30℃的溫度下催芽,種子裂口後按行距20厘米、株距12厘米開穴點播。穴深4厘米,每穴用種子1-2粒,種子裂口向下,覆土,澆水,保持苗床濕潤。苗高10厘米時即可移栽,移栽的株行距為2米X0.33米。
分根繁殖
北方在穀雨前後,南方在秋分至立冬前後進行,挖取3-5年生、直徑3-6厘米、斷面白色新鮮的做種根,如以收穫果實為目的,挖根時注意多挖雌株的根,雌株根和雄株根要分別擺放,以免混雜。然後,將種根切成6-10厘米小段,切口蘸上草木灰、攤於室內通風、乾燥處晾放1天,待切口癒合後下種。
在整好的畦內按株行距2X0.33米的規格挖穴,將種根段平放在穴內,覆土3-4厘米,壓實,再培土10-15厘米,開成小土堆,以利於保墒。栽後20天左右萌芽時除去保墒土,1個月左右即可出苗。栽時要注意雌雄株的搭配,一般按5-10:1的比例合理搭配栽種。
壓條繁殖
根據密毛栝樓易生不定根,在雨水充足氣溫高的季節,將生長健壯的莖蔓拉下,放在事先施足基肥的土地表面,在其節上壓土,待根長出後即可切斷莖蔓,長出新株。翌年春季即可移栽到大田。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
密毛栝樓生長季節要注意中耕,這樣既能提高地溫,加速根生長,又可出去雜草。中耕宜淺不宜深,以防損傷種根。
追肥
每年追肥3次。第一次追肥應在移栽當年進行。待苗高50厘米左右,或以後每次莖蔓開始生長時進行追肥。在距植株30厘米處開溝環施腐熟的人糞尿廄肥餅肥,每公頃用量30噸,隨後蓋土;第二次追肥宜在6月上中旬開花初期進行。用肥種類,施肥方法同第一次;第三次在冬季前,與越冬培土同時進行。每公頃用農家肥22-30噸。
搭架
為了使繁茂的栝樓莖蔓能更好的通風、透光,防止過於郁蔽,需要在莖蔓長到30-40厘米時搭設棚架。為移栽當年植株所搭設的棚架不宜太高。第二年則應把棚架搭穩,棚架高1.8m左右,可用長2米左右的水泥預製件或竹、木桿做立柱,下埋20-30厘米。一行密毛栝樓,一行立柱,每隔2-2.5米立一根立柱,2行與3行之間搭一橫架。
整枝
疏芽應在上架前進行。每株留2-3根粗壯的莖蔓,去掉其餘分枝和腋芽。上架後要及時摘除瘋杈腋芽,剪去瘦弱和過密分枝,使莖蔓分布均勻,不重疊擠壓。

病蟲防治

實行輪作、選用健康的無病種條、早春深翻土地、暴曬土壤,殺滅病源等都可以預防一定的病蟲害。塊根在栽種前用4%的甲基異硫磷乳油800倍稀釋液浸15分鐘,晾乾後下種,可以防止根線蟲病。在管理期間還要預防栝樓透翅蛾、黃守瓜、蚜蟲的危害。

採收與加工

密毛栝樓果實的採收適時、晾曬得當是保證果實質量的關鍵。一般果實在秋分前後成熟。採收過嫩,肉皮不厚,種子不成熟;採收過老,果實變薄,產量減少。採摘方法:將果實帶著30厘米左右的莖蔓割下來,均勻地編成辮子,不要讓2個果實靠在一起,以防霉爛。曬乾的色澤暗深,晾乾的色澤鮮紅,需3-4個月才能晾乾。
皮和種子均為破碎不完整的果實經加工製成 的,或將果實從果蒂處剖開,取出內瓤和種子,曬乾或烘乾即為密毛栝樓皮,內瓤和種子放到盆內,加草木灰,用手反覆揉搓,在水裡掏淨內瓤,曬乾即為密毛栝樓仁。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密毛栝樓全株可供藥用,其果實可作為全栝樓,果殼為栝樓皮,種子為栝樓仁,根為天花粉,均為常用中藥,具有清熱散結,潤肺化痰、抗癌、抗菌、抗衰老等功效。一般傣族村民每年均要食用一至兩次密毛栝樓的果實,以預防和治療疾病。主要為傣醫用來治療腹內腫塊、瘡瘍、尿道結石等疾患。

經濟價值

密毛栝樓的莖、葉、皮、瓤、根、種子經深加工可成為各種美容護膚的產品、減肥產品保健食品等。此外,密毛栝樓的油除可供食用外還適於制油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