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放射源

密封放射源( sealed radioactive source),是密封在包殼裡的或緊密地固結在覆蓋層里並呈固體形態的放射性物質。其包殼或覆蓋層應具有足夠的強度,使源在設計使用條件和磨損條件下,以及在預計的事件條件下,均能保持密封性能,不會有放射性物質泄漏出來。

外照射損傷,內照射損傷,
隨著核技術套用的快速發展,放射源被越來越廣泛地套用於工業、農業、醫學、科研和生產實踐中。當放射源發生被盜、丟失或遺棄時,則可能成為公眾健康的重要威脅。隨著放射源種類、活度、密封措施以及接觸者接觸時間、受照劑量的不同,可對接觸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輻射損傷。

外照射損傷

中子源γ 放射源,主要健康危害為外照射危害。
人體一次或短時間內(數日)分次受到大劑量外照射可引起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若在較長時間內(數周至數月)連續或間斷受到累積劑量大於 1.0 Gy外照射可引起以造血功能再生障礙為主的外照射亞急性放射病;一次或分次受到 1.0 Gy 以下的外照射或經常受到低劑量率的慢性外照射(長期接觸射線的職業性照射),並超過劑量限值,可造成低劑量過量照射效應;機體在較長時間內連續或間斷受到超劑量限值的外照射輻射,引起以造血系統損傷為主並伴有其他系統改變的全身性疾病,即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常用的α放射源活度一般無外照射危險,當源的活度很強時,應考慮伴隨的X射線γ射線、自發裂變及(α, n)反應產生的中子的外照射健康危害。
大多數β衰變核素直接在近處照射人體時,在體表由β粒子形成的能量轉移比由γ 射線形成的大得多,當吸收劑量足夠大時,造成β燒傷。此外, β粒子穿過周圍物質時易產生軔致輻射,其穿透能力比β粒子強得多。因此,套用β放射源時不能忽視對光子的防護,以減少軔致輻射造成的外照射損傷。

內照射損傷

放射性核素內照射損傷具有一定的部位特異性:親骨型分布與滯留的元素(如 Ca、Sr、 Ba、 Ra、 Y 和 Pu 等),對骨髓造血功能和骨骼的損傷程度嚴重,常引起持續性的中性粒細胞減少,貧血和骨壞死症狀突出,還可引起關節病變和骨腫瘤等;親網狀內皮系統分布與滯留的元素(如 Ac、 Th、 Am、 La 和 Ce 等),對肝、脾和淋巴結等損傷嚴重,故淋巴細胞減少明顯,可發生急性瀰漫性中毒性肝炎及肝壞死,晚期可引起肝腫瘤;親腎性分布與滯留的元素(如 U、 Ru),可引起嚴重的腎損傷,如中毒性腎炎,腎功能不全和腎硬化等;親甲狀腺的放射性碘,濃集於甲狀腺內可引起腺體嚴重損傷。
此外,一些放射性核素常在進入或排出途徑滯留或長期沉積,可引起明顯的局部損傷,如大量核素經吸入和呼出方式進出體內時,可引起咽炎、鼻炎、支氣管炎和肺炎,甚至肺癌;經胃腸道進入和排出時,常發生胃腸功能紊亂,黏膜出血、炎症、潰瘍和壞死性病變;傷口污染時,可延緩癒合過程,傷口易感染和出血,嚴重時可形成長期不愈的潰瘍和皮下組織腫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