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原蟲皮膚病

寄生原蟲皮膚病是指由寄生在人體的原蟲引起的皮膚損害。原蟲性皮膚病主要包括皮膚阿米巴病、滴蟲病、利什曼病、弓形蟲病等,是由溶組織內阿米巴、滴蟲、利什曼原蟲及弓形蟲等感染引起。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及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發病機會較多。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皮膚性病科
  • 常見發病部位:皮膚
  • 常見病因:寄生在人體的原蟲侵入皮膚引起皮膚損害
  • 常見症狀:皮膚阿米巴病、毛滴蟲病、皮膚利什曼病、先天性弓形蟲病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寄生在人體的原蟲可侵入皮膚引起皮膚損害。溶組織內阿米巴原蟲不能侵入完整的皮膚,但可在皮膚擦傷、裂口或外科創口處進入,病原體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作用,可使宿主組織產生廣泛性溶解性壞死而引起皮膚損害。滴蟲病往往通過共用浴盆、浴池、毛巾等相關感染,也可通過性接觸感染。皮膚利什曼病主要通過白蛉叮咬傳播。弓形蟲感染是經口感染弓形蟲卵囊或包囊,侵入小腸後經過血液和淋巴系統進入單核巨噬細胞寄生,擴散到全身各組織和器官的細胞內發育繁殖引起發病。

臨床表現

1.皮膚阿米巴病
好發於青壯年,主要是發生在阿米巴潰瘍、瘺管或引流口周圍的皮膚感染,皮膚損害呈紫紅色,境界清楚的炎症性浸潤,質硬,微高出皮膚表面,自覺疼痛。肛門周圍皮膚感染時,可有呈菜花樣的阿米巴性肉芽腫,質硬,易出血,表面常有膿性分泌物,有惡臭。在軀幹或四肢的皮膚還會出現濕疹樣、痒疹樣或蕁麻疹樣損害。
2.毛滴蟲病
毛滴蟲病是由毛滴蟲寄生人體引起的,主要分為三種:陰道毛滴蟲、人毛滴蟲和口腔毛滴蟲;分別寄生於泌尿生殖系統、腸道和口腔,與皮膚病有關的是陰道毛滴蟲,引起滴蟲性陰道炎。女性主要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陰瘙癢,有刺癢感、燒灼感,分泌物特點為稀薄膿性、黃綠色、泡沫狀、散發臭味。患者外陰潮紅、水腫、有抓痕。男性主要為尿道刺痛與不適感。
3.皮膚利什曼病
皮膚利什曼病又名東方癤,可發於頭、面、軀幹或四肢,白蛉叮咬部位出現丘疹、結節或斑塊,最後形成潰瘍或疣狀物。當利什曼原蟲在體內繁殖多年,可引發瘤型皮膚利什曼病,頭、面、軀幹或四肢發生廣泛、密集的半球形隆起的柔軟瘤狀結節。
4.先天性弓形蟲病
皮膚損害不是很典型,可以表現為出血性斑疹,獲得性弓形蟲病的皮膚黏膜損害表現為蠶豆大小的口腔潰瘍、皮下結節、斑疹及出血疹、丘疹、水皰和脫屑等。皮疹多在發病後1周出現,經半月消退。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皮膚阿米巴病患者的潰瘍分泌物檢查可見阿米巴滋養體或包囊。滴蟲病採用懸滴法鏡檢可見活動的毛滴蟲。皮膚利什曼病檢查可見全血細胞減少,血沉明顯加快,組織切片檢查可見利什曼原蟲。選用弓形蟲病患者皮損處組織液、血液或體液塗片,可檢測出病原體;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可檢測弓形蟲IgM抗體和IgG抗體,IgM抗體陽性提示弓形蟲急性感染。
2.病理檢查
皮膚阿米巴病病理檢查見潰瘍邊緣表皮增生,棘層增厚;真皮水腫,有淋巴細胞、漿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在壞死組織中常可見到聚集成群的溶組織阿米巴。皮膚利什曼病病理檢查見肉芽腫性浸潤。

診斷

根據皮損及分泌物特點(如皮膚阿米巴病好發於肛門、會陰等近部位,皮損處有膿性、臭味分泌物;滴蟲病分泌物為黃綠色、泡沫狀,散發臭味)及在組織、血液、分泌物中可檢查到病原體(如在潰瘍分泌物可見阿米巴滋養體或包囊;組織切片檢查可見利什曼原蟲;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可檢測出弓形蟲抗體IgM抗體和IgG抗體等)可予以確診。

鑑別診斷

(1)皮膚阿米巴病應與尖銳濕疣、疣狀皮膚結核等鑑別。肛門周圍疣狀皮膚結核,無阿米巴痢疾症狀,患側疼痛不明顯,膿液中阿米巴檢查陰性。尖銳濕疣患者疼痛不明顯,無膿腫潰爛經過,組織阿米巴檢查陰性。
(2)滴蟲病應與念珠菌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鑑別。念珠菌性陰道炎表現為外陰瘙癢,白帶呈乳酪樣或豆腐渣樣,陰道有白色假膜。真菌檢查為陽性。細菌性陰道炎有非化膿性灰白色黏稠分泌物,有魚腥味,胺試驗陽性;分泌物pH值上升,內有線索細胞。
(3)利什曼病應與瘤形麻風鑑別。瘤形麻風損害廣泛,皮損可為浸潤性斑,瀰漫性損害和結節,晚期形成“獅面”。皮損處組織液及鼻黏膜塗片,可見大量的麻風桿菌;組織病理見麻風桿菌。
(4)先天性弓形蟲病的皮損特異性不強,如引發腦病,須與巨細胞病毒感染、皰疹和風疹等其他感染多引起的腦病相鑑別。

治療

1.全身治療
阿米巴病的治療首選甲硝唑,四環素可酌情選用。滴蟲病患者可用甲硝唑治療。利什曼病的治療可用葡萄糖酸銻鈉、兩性黴素B脂質體,效果良好且耐受性較好。弓形蟲病可採用乙胺嘧啶與磺胺甲氧嘧啶聯合治療;孕婦可用乙醯螺旋黴素、阿奇黴素治療。
2.局部治療
阿米巴病患者應保持患處清潔,選用抗生素溶液濕敷或外塗甲硝唑軟膏。膿腫形成時宜行穿刺引流。滴蟲病患者可用甲硝唑泡騰片沖洗或雙唑泰栓治療。

預防

1.開展衛生宣傳教育。
2.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
3.加強個人防護,患處保持清潔、乾燥。
4.不與他人共用浴盆、浴池、毛巾等,避免不潔性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