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寄死窯(祭祀窯?)
- 又稱:“自死窯”、“老人洞”
- 作用:寄放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
- 位置:鹽池灣村葉家埡
- 新觀點:“寄死窯”或為“祭祀窯”
典故簡介,文化底蘊,寄死窯發現,棄老習俗,廢除傳說,習俗改變年代,現象點評,誤會,
典故簡介
寄死窯鹽池河境內寄死窯有十幾處,其中距離鎮政府所在地最近的有兩處,一處在鹽池灣村葉家埡,距離集鎮僅有一華里;另一處在大嶺坡村兩河口,距離集鎮約6公里。據當地人講,寄死窯是古時候寄放年歲較大的老人的地方。家人把動不了的老人放進寄死窯,送點食物就不管了,基本是讓老人在那裡自生自滅。寄死窯一般位於較隱蔽險要的懸崖邊或懸崖上,選擇整塊巨大的岩石雕鑿而成。窯內一般為長方體空間,寬約1米,長約2米,高約0.8米,可躺2人,窯門窄小而隱蔽。據人類學家研究,我國和其他國家在遠古時代及至較近年代,由於生產力過於低下,國家或部族認為人過一定年紀後為無用之人,規定將老人都丟棄到荒山野嶺,讓其活活餓死。民間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有一大官之父已到規定歲數,但此人極其孝順,捨不得丟掉自己的生身父親,就花巨資專門為父親打造一個窯,把父親藏起來,每天送吃送喝。一天送飯時,父親見兒子悶悶不樂,遂問緣由,兒子告訴父親緣由,原來外邦送來一隻巨大的動物,形狀似鼠,沒有能降服它的動物。外邦要挾皇帝由此稱臣。父親告訴他準備一隻九斤半狸貓,必能降服此物。此人按父親所說,果然化解危機。皇帝問清一切,便覺老人的智慧對社會很有用,取消了以前的規定。
文化底蘊
與對日本、韓國的棄老山、印度的棄老國一樣,學術界先後提出了死亡地說、古老久遠說、生存法則說、災年不得已說、野葬遺留物說、野蠻習俗說、生產力落後說等等。事實上,“寄死窯”風俗的形成和延續,不僅反映了漢水流域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生產力和物質經濟的發展水平,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當地社會文化和文明的進化程度,並突出而鮮明地折射出漢水流域人們對待生命和死亡的態度與觀念。
寄死窯發現
“寄死窯”成對出現
遠處看,兩眼窯洞形狀規整,隱約留有人工痕跡。相距約百米,皆掩藏於灌木草叢之中。其中大一些的高約80公分,寬50公分,深2米左右,窯中潮濕無物,開鑿年代不詳。洞口開鑿得方方正正,洞內平平整整,裡面剛好可容一人,可以躺下也可以蹲著。
棄老習俗
證實“棄老”習俗存在
如果說《斗鼠記》的類型故事是保存在口頭文學中對於過去社會歷史的一種記憶,那么,至今(指2009年)尚存的“寄死窯”遺址恰與口頭傳說相印證,有力地證實了“棄老”習俗的存在是一個不容置疑的歷史事實。
《斗鼠記》的故事在中國漢族地區迄今(指2009年)發現了十多種異文版本,它的廣泛流傳和寄死窯遺址的大量發現,說明“棄老”的‘野蠻’習俗在中國古代確實流行過。它的存在是由古代極低下的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原始社會的人們為求生存需作極艱苦的努力,維持自身生存才能保證族群延續,為此,人們往往“顧生不顧死”,不得不把喪失謀生能力的長者“棄老於野”,或送進“寄死窯”令其自斃。這種習俗在當時不僅不悖情理,在食物匱乏、生存條件極端惡劣的原始社會,殺死非生產的成員對社會來說是一種合乎道德的責任。
“棄老”的主要原因
根據有關資料推斷,造成棄老習俗的原因大概有三:在漁獵和採集時代,首先由於生產水平低下、食物缺乏是對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沒有剩餘產品養活精疲力竭的老人;其次當時社會處於蒙昧狀態,人類積累的知識經驗很少,老人喪失向大自然索取現成食物的健康體魄後便成了集體的累贅;同時當時人類以氏族為單位,群居野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供養老人的困難。
廢除傳說
傳說大意是說在古時,麇國有個規矩,“老人無用”,凡是上了60歲的老人,都要被送到偏遠的“寄死窯”里去,家人送飯三天后便不得再管,最終讓其凍餓而死,誰也不能違抗這個規矩。
一年,某外國使臣攜一碩大如黃牛的“犀鼠”欲同麇國斗鼠,敗者向對方稱臣納貢。王公嘗試了所有的辦法,放出兇猛的老虎亦不敵挑戰者,舉國上下不安。一位農民不忍心送年邁的父親去寄死窯里受罪,偷偷將老人養在家裡。說及斗鼠事,老人告訴兒子:“鼠懼貓,如將一貓養至十三斤半,放出即可擊敗犀鼠。”此農民聽後立刻報告王公,照此辦理,果然無敵獲勝。這個農民受嘉獎時說出是自己年過六十的父親獻的計策,國王聽後認識到“老人是個寶”,於是下令廢除了棄老於“寄死窯”的規矩。
這個關於老人以智慧化解國家難題,從而使尊敬孝養老人的習俗得以確立和普及的類型故事,不僅廣泛流傳於中國很多地區,印度、日本、朝鮮、印尼等亞洲國家也均有同類傳說。由印度流傳到中國的漢譯佛經《雜寶藏經》中有《棄老國緣》的故事,在日本有《棄老山》、《年高智不衰》的傳說。
這些故事的情節雖是虛構的,故事中的“難題”也並不一樣,但是由老人用智慧化解難題,從而使舉國上下認識到“老人有用”,並將“棄老於野”的野蠻習俗轉變為“敬老養老”風尚的主題卻是一致的。而首次在湖北發現的寄死窯遺址,不僅使這個至今仍有道德倫理教化作用的故事獲得了“傳說核”,也為研究人類社會風尚和喪葬習俗的演進提供了有重要價值的實證材料。
習俗改變年代
世界輿論指出,亞洲是一個“自古以來就有敬老傳統的地區”,在整個亞洲的大家庭中,有著“久負盛名的敬養老人的傳統”。至於這種對待老人習俗的大轉變發生在什麼年代,學術界至今說法不一。武當山地區現存的這些“寄死窯”究竟開鑿於何年代?它們是否曾被啟用過?又於何年代將其廢棄?仍有待於做專門考證。如果能破解這些文化遺蹟之謎,或可是研究中國乃至亞洲敬老習俗確立和喪葬習俗演進課題的一把重要鑰匙。
現象點評
道德是一個歷史範疇,在古時,棄老、食老是道德的,不棄不食反而是不道德的。尊老、養老是人類的生產力水平達到了一定水平、文明和道德的的標準才發生了翻天復得的變化。現在,在我們這個星球上,遺棄老人不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一種犯罪行為。老人是個寶的理念深入人心,孝敬老人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最珍視的一種傳統美德
誤會
“寄死窯”或為“祭祀窯”
“十堰如坐春風”認為:所謂“寄死窯”更可能是叫“祭祀窯”,前者是口傳中的音誤和低文化者的想當然,在當地方言中,把“祭祀窯”誤為“寄死窯”!
《為“祭祀窯”正名------批判古懸洞“寄死窯”、“老人洞”之說》
“十堰如坐春風”認為“寄死窯”在邏輯上就講不通,而人類社會的發展中產生的“祭祀窯”,在歷史進程中經歷了興盛、淡化、終止或遺落,最終的 “寄死窯”、“自死窯”只是前者在口傳中的音誤和低文化者的想當然,最終以訛傳訛
首先,很多人認為中國乃至世界都有類似棄老的傳說,並以這些口頭流傳的故事為依據,來給古懸洞定性。而這些口頭流傳的故事並沒有事實依據。
再者“老人”這個概念本身都是模糊的、相對的,就不具備可操作性。那個傳說中大概是說“60歲以上”,60歲以上就不中用了?廉頗70尚能披掛上陣!很多七十多歲的老人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要比試肩挑背扛、挖地劈柴,很多小伙子都會敗下陣來!可見這個傳說單就老人的標準就不具備可操作性。
老年人不中用應該被送進“寄死窯”,假如真是這樣,那么病人、殘疾人呢?他們恐怕比健康的老人更可怕,帶來的負擔更重,按照“老人洞”的邏輯,病人、殘疾人更應該優先考慮送進洞去,看來應該叫“老弱病殘窯”更準確!
那個荒誕傳說中有規定要棄,是誰規定?國王?那國王老了以後呢?人都是自私的,定這個規矩的國王都沒為自己考慮一下?國王教人不孝,以何德何能來統治國家?
“古懸洞遺蹟”形成於什麼年代?鐵器產生沒?在那個工具落後的年代,挖這個懸洞還是很費工夫的,花那么大代價來完成棄老的工作,不是對勞動力更大的浪費?即使現在請人無論用手工工具還是電動機械,製作這么大一個洞穴都需要萬元以上的成本!這個傳說就跟為了省下喝一口水的麻煩,而趟過了一條河!
與其這樣,不如象古代對待麻風病人那樣,搞個棄老村,讓老人自己集中到那個封閉的村子自生自滅,不是更經濟、更符合人道?如果歷史上真有棄老的傳統,那么在地廣人稀的古代,產生“老人村”的可能性更大。在懸崖峭壁上費時費力的挖石洞,還不如就在地上挖地窖,比這個要省事!可惜,沒有任何史料、物證甚至傳說表明有“老人村”、 “老人坑”的存在。
再者,人人都會變老,而“老人洞”的數量顯然過於稀有,如何滿足全國的“棄老”需求?
還有一個重要邏輯說不通!十堰地區屬於山區,過去一直是地廣人稀,野生動植物品種多、野生物產、植被豐富,如果一個人棄之荒野,靠野生動植物完全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生命,與其活活餓死老人,如此殘忍,倒不如讓他們自行離家到大山中自生自滅。
外國犀鼠之說更是無稽之談。這個“外國”在哪兒?在沒有文化的古人眼裡,外國估計多翻幾座山就是了。可笑的是,因為這些傳說者的文化常識太差,根本不明白真正的“外國”離咱十堰還有萬水千山,在當時根本不可能往來,否則那可要創我國外交史的先例了。也有人說“外國”就是古代的諸侯國、偏遠少數民族小國,這似乎有道理,那么說明他們也是中華大地上的,可目前“8斤xi鼠”(也有說60斤、18斤等)這一珍稀動物都滅絕了?那么落後的年代,十堰的度量衡是什麼樣的?8斤是十六兩制還是十兩制的?研究一下當時十堰是什麼國,帶來犀鼠的又是什麼國?
誰都知道,滅鼠要靠貓,大老鼠當然不能指望幾個月的小貓來捉拿。而傳說中老人智慧所在是“給大貓吃半斤肉”以達到8斤------------有點搞笑!或許懶貓是後來才有的,反正今天的貓如果吃飽了,一般來說鬥志全無,懶洋洋去睡大覺或做只曬太陽貓去了。飢餓狀態的戰鬥力更強,而貓子一旦吃飽了,動作就會遲笨很多,反不利於打仗。換個思維,給貓適當吃點東西,讓它有體力、力量去戰鬥道是符合情理,可這算不是什麼“智慧”,只能是常識。
所以“自死窯”棄老傳說根本不符合邏輯。
就人類社會秩序的發展大致有兩個階段:首先是集體意志階段,其次是道德法制階段。祭祀窯應該產生於前一個階段,而在後一階段變成了寄死窯的傳說。
第一階段是氏族原始集體社會,該階段的個人是不能有思想和財產的,一切服從於族群的意志,族群的意識決定了每個人的行為!這個時期的先民雖然愚昧、落後,但是能夠在族群的意志下做出很多整體行為,比如:圖騰崇拜、大規模的祭祀行為,各種族群舞蹈儀式,依靠人多才能完成的社會行為。這些行為因為族群的圖騰崇拜、神靈意志,讓人們不計成本的去實施!懸棺、祭祀窯,就是這種行為的結果!在遠古時期,只有有關生死、神靈的事情,才是大事!那個時期是對生命最為敬畏的時期,族群中老人是地位最高的,受到族群集體的尊重與供養,棄老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恰恰相反,對老者的敬重,對死者的厚葬,倒是絕對的主流行為!各個族群為了祭祀祖先或神靈,在一些崖壁上開鑿岩洞,擺放貢品進行祭祀,由此產生了“祭祀窯”!為了防止外界破壞,選址在崖壁上,並且有的還安裝了門,這就是如此耗力、位於崖壁的祭祀窯的由來!
在動物世界,如果有同伴死去,其它成員都會哀悼、懷戀,比如狼,比如大象,比如小狗!更何況是人類!古人是敬畏神靈的,他們認為人死後不是消失了,而是成為了鬼神,以另一種形式存在著,所以從古到今人們對死看的更大!也因此古人的喪葬多有陪葬品!
祭祀在古代是族群乃至以後國家的大事,和生存、打仗一樣重要。祭祀窯的開鑿在古代來說絕對是一件大工程,應該是族群整體的力量來完成的。目前出土的文物,大部分與祭祀、葬禮有關,當然也因為陪葬的東西在地下,或者鑿刻在崖壁上,因禍得福保存得更久遠。對生命和神靈的敬畏是人的原始本能,也是為了尋求庇佑的生存需要!這就是“祭祀窯”出現的原因!
人類社會秩序發展到第二階段即道德法制階段,是伴隨族群瓦解、國家誕生而開始的。因為耕種生產力的提高,一家人能夠逐步實現耕種、漁獵自給自足,不需要氏族集體生活,原始氏族解體了,而原來的氏族首長們在族群基礎上建立了“國家”,國家是需要上層建築的,需要道德力量樹立威信,需要法制條款來維持秩序和統治地位!所以從道德和制度層面,統治者都不可能要求棄老!恰恰相反,歷代統治者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統治地位,無一例外的要求“孝”!棄老從制度層面都不能存在,當然就未見任何典籍!
為什麼“寄死窯”傳說占有市場呢?我個人認為,這是因為口頭流傳的音誤,以及出於人們潛意識中的棄老私念!
有了家庭個人財產,贍養老人是個體家庭而不再是族群的任務,贍養老人有時成為一種負擔,一些懶惰、自私的人會產生棄老的想法。先輩集體的祭祀行為或許因為氏族的瓦解而逐步淡化、終止,或許因為族群的遷移只給故地留下了“祭祀窯”!而文化的落後使很多東西只能口頭流傳,十堰地區“祭祀”和“自死”、“寄死”發音基本相同,祭祀文化的中斷讓後人只能在傳說中去去解釋這些洞穴,而棄老的說法又很好的迎合了一些人內心的惡念,意思是棄老是原本存在的、合理的,給傳說增添了一些“民眾基礎”。於是“祭祀窯”逐步變成了“自死窯”、“寄死窯”!
人性本善只是古先賢對人們的良好誘導,實際上人的原始、自然的屬性中,有善的一面------人性的優點,更也有惡的一面---------人性的弱點。如果缺乏教化和道德禁錮,那么人性的弱點會占據上風,會如同病毒滋生蔓延:懶惰、自私、縱慾、貪婪、逃避責任,等等。
我是地道的十堰人,祖輩已經在這裡生活有幾百年了吧。十堰,乃至全中國,在過去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大多數普通人的文化素質是低下的,在十堰的農村,或者全國的農村,60歲以上人中文盲、半文盲估計是多數。也就是說,歷史上的中國人,很大部分是文盲、半文盲,讀書識字的秀才是少數,而能夠著書立說、主持社會活動的更是少數人。
十堰一直是偏僻山區,民眾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把“祭祀窯”誤為“寄死窯”是很正常的。比如,有很多山上有“明堂”,有時候我們說什麼東西“有名堂”時,不識字的以為我們說“明堂”,他們很納悶,現在很多人也不知道那些"明堂"是做什麼的了。我們十堰說女孩子叫“女娃子”(nvazi),實際上是三個字音的連讀,但是不識字的以為是兩個音,他們認為有nva這個字。浙江餘姚有王陽明得來的地名,陽明山、陽明醫院,但是不識字的以為是“養命山”、“養命醫院”。類似的口誤很常見!
孝是一種文化,也源自親情的本能,但是當孝敬老人成為一種負擔時,人性自私、懶惰、逃避責任的一面就容易露頭,假如社會輿論、自身道德的力量強大,就會壓制、消滅“棄老”的惡念,反之,棄老就很正常。今天文明法制社會下,棄老的就大有人在。曾見報導竹山一個老人,兒女好幾個,卻被遺棄在紅薯窖幾乎活活餓死---------好傢夥,紅薯窖都能成為“寄死窯”,更何況那些懸洞呢?我敢肯定,那幾個把父親丟在紅薯窖的人,一定支持“寄死窯”之說------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他們棄老的心理需要,減輕了他們棄老的罪惡感!古代生產力低下,山民普遍沒有文化,良好的道德風尚未以強化,在這種物質條件艱苦、匱乏,人們又缺乏教化與道德約束的情況下,不贍養老人、棄老的情況估計不少見。所以人們看到懸崖上遺留的古洞穴,把“祭祀窯”有意、無意地聯想編造出“寄死窯”的傳說,來解釋棄老的不良“傳統”、潛意識地消化內心棄老的罪惡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十堰人不要再去流傳所謂“自死窯”“寄死窯”了,那應該是古老祭祀行為的遺物,應該正名為“祭祀窯”,跟懸棺文化一樣是古人留下的文化遺產!
再者“老人”這個概念本身都是模糊的、相對的,就不具備可操作性。那個傳說中大概是說“60歲以上”,60歲以上就不中用了?廉頗70尚能披掛上陣!很多七十多歲的老人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要比試肩挑背扛、挖地劈柴,很多小伙子都會敗下陣來!可見這個傳說單就老人的標準就不具備可操作性。
老年人不中用應該被送進“寄死窯”,假如真是這樣,那么病人、殘疾人呢?他們恐怕比健康的老人更可怕,帶來的負擔更重,按照“老人洞”的邏輯,病人、殘疾人更應該優先考慮送進洞去,看來應該叫“老弱病殘窯”更準確!
那個荒誕傳說中有規定要棄,是誰規定?國王?那國王老了以後呢?人都是自私的,定這個規矩的國王都沒為自己考慮一下?國王教人不孝,以何德何能來統治國家?
“古懸洞遺蹟”形成於什麼年代?鐵器產生沒?在那個工具落後的年代,挖這個懸洞還是很費工夫的,花那么大代價來完成棄老的工作,不是對勞動力更大的浪費?即使現在請人無論用手工工具還是電動機械,製作這么大一個洞穴都需要萬元以上的成本!這個傳說就跟為了省下喝一口水的麻煩,而趟過了一條河!
與其這樣,不如象古代對待麻風病人那樣,搞個棄老村,讓老人自己集中到那個封閉的村子自生自滅,不是更經濟、更符合人道?如果歷史上真有棄老的傳統,那么在地廣人稀的古代,產生“老人村”的可能性更大。在懸崖峭壁上費時費力的挖石洞,還不如就在地上挖地窖,比這個要省事!可惜,沒有任何史料、物證甚至傳說表明有“老人村”、 “老人坑”的存在。
再者,人人都會變老,而“老人洞”的數量顯然過於稀有,如何滿足全國的“棄老”需求?
還有一個重要邏輯說不通!十堰地區屬於山區,過去一直是地廣人稀,野生動植物品種多、野生物產、植被豐富,如果一個人棄之荒野,靠野生動植物完全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生命,與其活活餓死老人,如此殘忍,倒不如讓他們自行離家到大山中自生自滅。
外國犀鼠之說更是無稽之談。這個“外國”在哪兒?在沒有文化的古人眼裡,外國估計多翻幾座山就是了。可笑的是,因為這些傳說者的文化常識太差,根本不明白真正的“外國”離咱十堰還有萬水千山,在當時根本不可能往來,否則那可要創我國外交史的先例了。也有人說“外國”就是古代的諸侯國、偏遠少數民族小國,這似乎有道理,那么說明他們也是中華大地上的,可目前“8斤xi鼠”(也有說60斤、18斤等)這一珍稀動物都滅絕了?那么落後的年代,十堰的度量衡是什麼樣的?8斤是十六兩制還是十兩制的?研究一下當時十堰是什麼國,帶來犀鼠的又是什麼國?
誰都知道,滅鼠要靠貓,大老鼠當然不能指望幾個月的小貓來捉拿。而傳說中老人智慧所在是“給大貓吃半斤肉”以達到8斤------------有點搞笑!或許懶貓是後來才有的,反正今天的貓如果吃飽了,一般來說鬥志全無,懶洋洋去睡大覺或做只曬太陽貓去了。飢餓狀態的戰鬥力更強,而貓子一旦吃飽了,動作就會遲笨很多,反不利於打仗。換個思維,給貓適當吃點東西,讓它有體力、力量去戰鬥道是符合情理,可這算不是什麼“智慧”,只能是常識。
所以“自死窯”棄老傳說根本不符合邏輯。
就人類社會秩序的發展大致有兩個階段:首先是集體意志階段,其次是道德法制階段。祭祀窯應該產生於前一個階段,而在後一階段變成了寄死窯的傳說。
第一階段是氏族原始集體社會,該階段的個人是不能有思想和財產的,一切服從於族群的意志,族群的意識決定了每個人的行為!這個時期的先民雖然愚昧、落後,但是能夠在族群的意志下做出很多整體行為,比如:圖騰崇拜、大規模的祭祀行為,各種族群舞蹈儀式,依靠人多才能完成的社會行為。這些行為因為族群的圖騰崇拜、神靈意志,讓人們不計成本的去實施!懸棺、祭祀窯,就是這種行為的結果!在遠古時期,只有有關生死、神靈的事情,才是大事!那個時期是對生命最為敬畏的時期,族群中老人是地位最高的,受到族群集體的尊重與供養,棄老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恰恰相反,對老者的敬重,對死者的厚葬,倒是絕對的主流行為!各個族群為了祭祀祖先或神靈,在一些崖壁上開鑿岩洞,擺放貢品進行祭祀,由此產生了“祭祀窯”!為了防止外界破壞,選址在崖壁上,並且有的還安裝了門,這就是如此耗力、位於崖壁的祭祀窯的由來!
在動物世界,如果有同伴死去,其它成員都會哀悼、懷戀,比如狼,比如大象,比如小狗!更何況是人類!古人是敬畏神靈的,他們認為人死後不是消失了,而是成為了鬼神,以另一種形式存在著,所以從古到今人們對死看的更大!也因此古人的喪葬多有陪葬品!
祭祀在古代是族群乃至以後國家的大事,和生存、打仗一樣重要。祭祀窯的開鑿在古代來說絕對是一件大工程,應該是族群整體的力量來完成的。目前出土的文物,大部分與祭祀、葬禮有關,當然也因為陪葬的東西在地下,或者鑿刻在崖壁上,因禍得福保存得更久遠。對生命和神靈的敬畏是人的原始本能,也是為了尋求庇佑的生存需要!這就是“祭祀窯”出現的原因!
人類社會秩序發展到第二階段即道德法制階段,是伴隨族群瓦解、國家誕生而開始的。因為耕種生產力的提高,一家人能夠逐步實現耕種、漁獵自給自足,不需要氏族集體生活,原始氏族解體了,而原來的氏族首長們在族群基礎上建立了“國家”,國家是需要上層建築的,需要道德力量樹立威信,需要法制條款來維持秩序和統治地位!所以從道德和制度層面,統治者都不可能要求棄老!恰恰相反,歷代統治者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統治地位,無一例外的要求“孝”!棄老從制度層面都不能存在,當然就未見任何典籍!
為什麼“寄死窯”傳說占有市場呢?我個人認為,這是因為口頭流傳的音誤,以及出於人們潛意識中的棄老私念!
有了家庭個人財產,贍養老人是個體家庭而不再是族群的任務,贍養老人有時成為一種負擔,一些懶惰、自私的人會產生棄老的想法。先輩集體的祭祀行為或許因為氏族的瓦解而逐步淡化、終止,或許因為族群的遷移只給故地留下了“祭祀窯”!而文化的落後使很多東西只能口頭流傳,十堰地區“祭祀”和“自死”、“寄死”發音基本相同,祭祀文化的中斷讓後人只能在傳說中去去解釋這些洞穴,而棄老的說法又很好的迎合了一些人內心的惡念,意思是棄老是原本存在的、合理的,給傳說增添了一些“民眾基礎”。於是“祭祀窯”逐步變成了“自死窯”、“寄死窯”!
人性本善只是古先賢對人們的良好誘導,實際上人的原始、自然的屬性中,有善的一面------人性的優點,更也有惡的一面---------人性的弱點。如果缺乏教化和道德禁錮,那么人性的弱點會占據上風,會如同病毒滋生蔓延:懶惰、自私、縱慾、貪婪、逃避責任,等等。
我是地道的十堰人,祖輩已經在這裡生活有幾百年了吧。十堰,乃至全中國,在過去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大多數普通人的文化素質是低下的,在十堰的農村,或者全國的農村,60歲以上人中文盲、半文盲估計是多數。也就是說,歷史上的中國人,很大部分是文盲、半文盲,讀書識字的秀才是少數,而能夠著書立說、主持社會活動的更是少數人。
十堰一直是偏僻山區,民眾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把“祭祀窯”誤為“寄死窯”是很正常的。比如,有很多山上有“明堂”,有時候我們說什麼東西“有名堂”時,不識字的以為我們說“明堂”,他們很納悶,現在很多人也不知道那些"明堂"是做什麼的了。我們十堰說女孩子叫“女娃子”(nvazi),實際上是三個字音的連讀,但是不識字的以為是兩個音,他們認為有nva這個字。浙江餘姚有王陽明得來的地名,陽明山、陽明醫院,但是不識字的以為是“養命山”、“養命醫院”。類似的口誤很常見!
孝是一種文化,也源自親情的本能,但是當孝敬老人成為一種負擔時,人性自私、懶惰、逃避責任的一面就容易露頭,假如社會輿論、自身道德的力量強大,就會壓制、消滅“棄老”的惡念,反之,棄老就很正常。今天文明法制社會下,棄老的就大有人在。曾見報導竹山一個老人,兒女好幾個,卻被遺棄在紅薯窖幾乎活活餓死---------好傢夥,紅薯窖都能成為“寄死窯”,更何況那些懸洞呢?我敢肯定,那幾個把父親丟在紅薯窖的人,一定支持“寄死窯”之說------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他們棄老的心理需要,減輕了他們棄老的罪惡感!古代生產力低下,山民普遍沒有文化,良好的道德風尚未以強化,在這種物質條件艱苦、匱乏,人們又缺乏教化與道德約束的情況下,不贍養老人、棄老的情況估計不少見。所以人們看到懸崖上遺留的古洞穴,把“祭祀窯”有意、無意地聯想編造出“寄死窯”的傳說,來解釋棄老的不良“傳統”、潛意識地消化內心棄老的罪惡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十堰人不要再去流傳所謂“自死窯”“寄死窯”了,那應該是古老祭祀行為的遺物,應該正名為“祭祀窯”,跟懸棺文化一樣是古人留下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