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暢園圖

寄暢園圖

《寄暢園圖》是由中國著名山水畫大師——李可染的作品。 寄暢園,位於無錫惠山東麓,為江南名園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寄暢園圖
  • 創作年代:1972年
  • 作者:李可染
  • 類別中國書畫>繪畫
畫作簡介,作品欣賞,創作背景,畫家簡介,

畫作簡介

《寄暢園圖》是由中國著名山水畫大師——李可染的作品。
《寄暢園圖》的尺寸為:68.5×48cm。畫作上的鈐印為:“可染”。作者落下的款識是:“寄暢園圖。園在無錫惠山腳下,為江南名園之一,聞說當年北京造諧趣園時,即以此園為藍本。一九七二,可染。”

作品欣賞

畫面如攝影近鏡頭般撲人眉宇:遠景中的惠山,平地而起,山腳下,株株林木挺立;山巒、林木環抱中,便是屋舍、亭台、湖石錯落的園林中景;園林中的地面與湖石圍出的湖面,幾成兩個平行相套的“C”字型,而開口之處,正朝向右下角,將視線延伸至畫外……鮮活真切的現場感,顯然來自寫生,但又更強化畫家的意境創造,將寫生得來的豐富素材,內化為心靈的感受,並以傳統山水的筆墨形式,傳遞出來。
寄暢園圖 立軸 設色紙本寄暢園圖 立軸 設色紙本
寄暢園實際面積不大,築園之初借惠山為背景,畫家即採納同一手法為紙上造園的基礎,山頂齊整而略有起伏,墨瀋淋漓的蓊鬱山林,占據了三分之二的畫面空間,將整個園林環護在抱。畫面下方約三分之一處,白色的圍牆、屋舍、亭台,由左側進入畫面,錯落連續,略向右上延伸,最終消失在林木間。左側圍牆中的一扇拱門,將園內外空間,連成一氣,遊人由此進入園內,三三兩兩地悠然園林間,從色彩的烘托及人物衣著看,似為深秋時節或夕陽將墜。園中央的水池,由岸邊連綿的湖石,與草地分割開來,自右側進入畫面的山石,直直地半插湖中,打破了畫面的圓勢。石後的兩棵大樹,拔地而起,略向左傾,與左側地面上同樣聳立卻略向右傾的大樹,適成呼應,而樹冠相向而生,形成樹拱,與左下方圍牆中的拱門,既遙遙相對,又在對比中凸顯出空間的幽深。
推敲構圖的同時,畫家強化了色彩關係:黑色的山巒與太湖石,白色的圍牆與屋舍,灰色的湖光倒影,構成強烈的黑白灰對比。山巒、屋舍、湖石、水光,淡染花青,構成畫面的外空間;草地與樹木,則染以黃綠,構成畫面的內空間,樹木
更以他標誌性的逆光,層層罩染而出,與外空間的花青色,形成強烈的冷暖對比。環繞池水的山石孔洞,畫家以精心留出的數抹空白表示,提點了畫面神氣。作品強烈的現代構成意識和新鮮的生命感受,完美地融入中國畫的筆墨形式之中,一掃傳統山水陳陳相因的程式,筆墨、造意與境界的處理均達到新的高度。

創作背景

寄暢園,位於無錫惠山東麓,為江南名園之一。明代正德年間,曾任南京兵部尚書的秦金始建此園,名之“鳳谷行窩”,萬曆年間,其後人秦燿因座師張居正被追論而解職歸鄉,回無錫後,改築園居,寄抑鬱之情于山水間,故易園名為“寄暢”。園毀於洪楊劫火,清末補葺,山池及亭榭位置,尚保存舊貌,後時有增益,園景愈加精美,北京頤和園內的諧趣園即以之為藍本。
1954年和1956年,李可染曾兩次到無錫,當地名勝梅園、寄暢園等,一一成為他的寫生對象,此幅《寄暢園圖》的源頭,便是這兩次寫生之旅,而與寄暢園頗有淵源的諧趣園,也多次付諸筆端,構圖與之相類。所謂“采一煉十”,雖畫面構圖大同小異,但對微妙變化的追求卻是通向爐火純青境界的必由之路,這也正是李可染藝術創作的特色。1960年後,畫家雖仍寫生不輟,但主要精力,則放在升華寫生成果,作於1972年的《寄暢園圖》,正是這種升華的寫照。
“文革”開始後,李可染住“牛棚”,下幹校,1971年才由湖北返京為飯店作畫,畫些有政治寓意的山水,此畫便作於這一時期。《寄暢園圖》作為非“政治任務”的山水,真正延續了畫家對充實豐滿風格的追求,以積墨積色法,完成了對自然美的再發現,彰顯出藝術家追求藝術完滿的強力意志。

畫家簡介

李可染(1907年-1989年),江蘇徐州人。13歲師從鄉賢錢食芝學習傳統山水畫,16歲入上海私立美專師範科學習。1929年以優異的成績入杭州西湖國立藝術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風眠、法國名畫家克羅多兩位教授,研習西畫。1943年應聘為重慶國立藝專講師,從事中國畫教學、創作。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為國立北平藝專中國畫教授,同時師從齊白石、黃賓虹,潛心於民族傳統繪畫的研究與創作。
新中國成立後,他進一步致力於中國畫藝術的革新。以“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為座右銘,使古老的山水畫藝術獲得了新的生命。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個性,促進了民族傳統繪畫的嬗變與升華。可染先生自成體系的教育思想,形成了活躍於畫壇的“李可染學派”。他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餘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做出了重要貢獻。其影響早已越出美術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