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性道人》是詩人曹家達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寄懷性道人
- 作者:曹家達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體裁:詩
《寄懷性道人》是詩人曹家達創作的一首詩。
《寄懷性道人》是詩人曹家達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覓得君家肘後方,年來舊業轉荒唐。鷾鴯巢後花應暮,鶗鴂鳴時草不芳。北望尾閭求海若,東遊心事托雲將。星河案戶清秋夜,重對先生歡一觴。2作者簡介曹家達(1867~1938)字穎甫...
寄懷洛仙 《寄懷洛仙》是清代詩人性道人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蕭騷越客獨淹留,汗漫西風柳岸秋。安得東風解我意,好吹此恨到揚州。作者簡介 性道人,吳江人,周氏女,原名瓊,字羽步,一字飛卿。
性道人,生卒年不詳。清代人,本姓周,名瓊,字飛卿,一字羽步。江南吳江(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初嫁一士人,為縉紳所陷入獄,自度不能脫,囑飛卿北去避難。經年不返,盤纏用盡,十分艱苦,然並不介意,日夕誦書吹彈,常有人求詩贈和。詩無脂粉氣,後遂歸空門。與吳蕊仙有《比玉新聲集》。【贈范洛仙】黯淡...
《寄懷平叔》是清代黎簡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裘葛三更別四年,遠途趨夢病趨眠。離心盎雨盲風夜,一角蟬鳴荔熟天。永憶重陽動琴酌,暮愁橫海郁人煙。於時一哭悲秋後,秋在黃門白髮邊 。 作者簡介 黎簡,清廣東順德人,字簡民,一字未裁,號二樵,又號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乾隆五十四年拔貢。詩畫書...
《閏月初旬寄懷象岡道淵老人》是清代黎簡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今年公入七十七,閏月春遲三月三。誰與此翁脩稧事,我將中宿借風帆。弄石癖知山滿袖,不冠狂任發遺簪。寫取虬髯象岡長,作官猶似坐空岩 。 作者簡介 黎簡,清廣東順德人,字簡民,一字未裁,號二樵,又號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乾隆五十四...
《寄懷范璧如》是清代黎簡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新水一篙千點花,光雲白雨裂寒瓜。田間笠屐還肩瓠,別後肝脾減渴茶。桐樹烏生八九子,夜香藤蔓兩三家。於中夢我詩人屋,莫聽城西鉦柝嘩 。 作者簡介 黎簡,清廣東順德人,字簡民,一字未裁,號二樵,又號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乾隆五十四年拔貢。詩畫...
《寄懷李東田》是清代黎簡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望門懷刺此何人,人故猖狂命故貧。弟妹饑寒共一處,萍蓬家世早無親。學於實地聊投足,士覺虛名未立身。今爾生來已憂患,古賢傳者半風塵 。 作者簡介 黎簡,清廣東順德人,字簡民,一字未裁,號二樵,又號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乾隆五十四年拔貢。詩畫書...
《寄懷八叔父允卿》是晚清詩人林朝崧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鯫生劇是可憐蟲,二載閩南逐轉蓬。流落怕談桑海事,追隨空記竹林中。惱人春色花無賴,消我鄉愁酒有功。最憶舊時文宴處,夢魂夜夜霧峰東。作者簡介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號痴仙,又號無悶道人。台灣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
《立秋日風雨寄懷梁東麓鄉先輩》是清代黎簡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六十辭官未是歸,廿年安置又巴西。殊恩忽起攓蓬骨,舊跡聊同踏雪泥。堂下苣萵空馬齒,村深風雨欲雞棲。何當曲渚扁舟夜,秋滿蒹葭月滿堤 。 作者簡介 黎簡,清廣東順德人,字簡民,一字未裁,號二樵,又號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乾隆...
《寄懷吳青門》是清代黎簡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聲從北海入南海,拊髀泠然游善風。志士苦心知擇木,一身雙鬢競飄蓬。白門柳色郵亭客,青箬桃花釣艇翁。可怪仲翔屯骨相,每談季札肯淹通 。 作者簡介 黎簡,清廣東順德人,字簡民,一字未裁,號二樵,又號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乾隆五十四年拔貢。詩畫書稱...
《七夕夜潮滿庭俯見星宿寄懷周生驛次漲泊》是清代黎簡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荷葉聲圓急雨香,大潮似月凍如霜。籬根漠漠鳧鷖靜,檐下深深河漢光。常釣坐驕龍伯國,浮家行指女牛鄉。金風玉露隨天有,莫遣秋衣報夜涼 。 作者簡介 黎簡,清廣東順德人,字簡民,一字未裁,號二樵,又號石鼎道人、百花村...
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其十 明駝思千里,駑馬怯負荷。小人蠹詩書,安樂北窗臥。瓢空且乞飯,兒寒教補破。機巧生五兵,百拙可用過。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進士出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並參加修撰《神宗實錄》。晚年兩次受到貶謫,宋徽宗崇寧四年...
《寄懷胡蒼恆憲副》是清代詩人宋琬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寄懷胡蒼恆憲副 清代:宋琬 壯志堪乘障,浮名悔入關。人疑龍性傲,官似馬曹閒。板屋青羌俗,柴扉紫邏山。邊城須衛霍,未許拂衣還。作者簡介 宋琬(1614~1674),清初詩人,清八大詩家之一。字玉叔,號荔裳,漢族,萊陽(今屬山東)人。順治...
《寄懷宋孝廉芷灣》是清代黎簡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從容長揖駕短棹,擺落美游寧惡歸。竹雨池亭藥洲石,梅關蝴蝶麻姑衣。窗雞星盡汝先起,風鷁天長吾退飛。今日鱣堂南弟子,去年北雪到門稀 。 作者簡介 黎簡,清廣東順德人,字簡民,一字未裁,號二樵,又號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乾隆五十四年拔貢。
。作者簡介 黎簡,清廣東順德人,字簡民,一字未裁,號二樵,又號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乾隆五十四年拔貢。詩畫書稱三絕,詩學李賀、黃庭堅,刻求新穎,書得晉人意。性喜山水,所居百花村,有眾香亭、藥煙閣等勝。名流來粵者無不過訪。有《五百四峰草堂詩文鈔》《藥煙閣詞鈔》《芙蓉亭樂府》等 。
《夢謝藎臣誦詩得柳絲一句足成寄懷》是清代黎簡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柳絲翠泣千條露,花里鶯啼一半春。比者體中雖小惡,悠然天際自真人。何來入夢垂垂老,朅復聞詩戛戛新。君但耕田元將種,我秖無酒負儒巾 。 作者簡介 黎簡,清廣東順德人,字簡民,一字未裁,號二樵,又號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乾隆...
戲答畸道人手書 日記 一八九六年二月日記選 一八九七年二月二日日記 一八九八年八月四日至八日日記 一八九九年九月廿日至廿三日日記 一九〇〇年七月八日至九日日記 詩詞和輓聯 詩詞 湖南少年歌(一九〇三年十月四日)黃河(一九〇四年二月十四日)黃河樂譜(一九〇五年)贈游日湘僧並寄懷寄禪和尚二首(一...
寄懷杏川白峰諸同人(三四)戲題魁星像(三四)野菊(三五)哭杭廷宣之訃(三五)人境廬詩為蓬洲同年作(三五)寒夜澄懷園步月(三六)集益齋即事戲呈休寧座主(三六)消夏絕句(三六)時晴齋與王穀原舍人小飲(三七)題汪用明風樹吟秋圖(三七)題董石芝印譜(三八)和沈倬其同年看花絕句(三八)考授中書舍人遂罷官學教習(...
有《滸墅北發石𡪾舟中遠送因以寄懷》等數首詩為睢陽袁樞而作。崇禎癸未(1643)夏,王鐸就袁家善墨在蘇州為袁樞書《蒼雪精舍詩卷》。《秘殿珠林》卷十七末尾,有崇禎十七年二月袁樞與王鐸、張永禧、韓逢禧等人在蘇州半山堂一同觀賞唐摹王羲之《黃庭經》的記錄。王鐸臨王獻之《賢弟帖》贈與袁樞,此幅書於一六四...
尤侗(1618年—1704年),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號三中子,又號悔庵,晚號艮齋、西堂老人、鶴棲老人、梅花道人等,蘇州府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明末清初詩人、戲曲家,曾被順治譽為“真才子”,康熙譽為“老名士”。尤侗為順治三年(1646年)副榜貢生,之後參加會試屢試不第。順治九年授永平(今河北...
寄懷歐陽哲丞 又寄家哲甫 又寄懷潘子宜太守 寄贈閔逸溪鹺尹 梨樹平題壁 畢節縣 人鬼吟(二首)觀音橋 竹下即事(二首)巴析平 旅夜不寐聞鄰家禳鬼直到天明 小雨 金銀山 申家坡遇遊歷法國人三名同行戴巨二君與之相見甚歡 見洋人遊歷有慨工 阿羅彌投宿 別黔 寄贈貴陽守嚴紹光太尊(四首)赤水河(四首)入川(二...
”王介甫詩云:“道人北山來,問松我東岡。舉手指屋脊,雲今如許長。”與右丞此章同一杼軸,皆情到之辭,不假修飾而自工者也。然淵明、介甫二作,下文綴語稍多,趣意便覺不遠。右丞只為短句,一吟一詠,更有悠揚不盡之致。欲於此下復贅一語不得。近代·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故鄉久別,釣游之地,朋...
元豐七年(1084),黃庭堅移監德州德平鎮(今山東德縣),在汴京附近的成平、太康路上,寫了十首小詩寄懷晏幾道和王肱,但這時晏幾道恰已遙涉江南,未能聚首。晚年生活 宋哲宗元祐初,晏幾道詞名盛傳於京師,蘇軾曾請黃庭堅轉致期望結識之意,但他回答說。“今政事堂中半吾家舊客,亦未暇見也。”(陸友《硯北...
念奴嬌(中秋攜兒輩步月至極目亭,寄懷子云兄)去年秋半,正都門結束,相將離別。瀲瀲雙溪新雁過,重見當時明月。步轉高樓,淒涼看鏡,綠鬢紛成雪。晚晴煙樹,傍人飛下紅葉。還記江浦潮生,雲濤天際,涌金波一色。千里相望渾似夢,極目空山圍碧。醉拍朱闌,滿簪丹桂,細與姮娥說。倚風孤嘯,恍然身在瑤闕。
每遇廟會大節,便有僧家道人、名流志士麇集山嶽,騰祥雲、漫溝坡,飽覽陀羅風光。大清康熙帝曾抵陀羅,遊興極濃時刻欣然命筆:“日近雲低, 到此一游”字祥,迄今鐫刻崖面,依稀可見。其愛妃曾於樓中梳妝,故稱避暑樓,元好問曾留有《陀羅峰二首》,詩云:“念念靈峰四十年,一來真欲斷凡緣。鑿開混沌露元氣...
贈道人王生一首 家弟元成將參部來取別是夕忽夢與元成跨馬並行隱隱聞車轂聲如在道途覺而作詩並以贈行 次韻寄酬無言兄頒政二首 與家侄季高夜語用毛內相韻 贈別歸安周縣丞二首 宿溪口 賦建安林尚能家追遠堂 卷三古詩 宋景文公之孫景雲得玉龜印有忠孝侯印四字示詩次其韻 舍弟出家作詩貽之 和巒嶅二子寒食少...
某日,錢陳群游香林道院,見一穿白夾襖、紅鞋者,與道人欹坐樹下,正在吟誦——這人便是龍震。錢陳群坐其間,一攀談,頗相得。轉天龍震“邀飲,留數日,歡甚”。龍震還帶著詩友造訪錢陳群。此後,常相聚於香林院,龍震每每備麵食點心款待。香林院坐落在三岔河口北岸望海樓西側。二人的共同語言是詩。龍震五十...
時客澤州陳壯履處,作《龍誕香二首》寄吳焯、厲鶚,作《寄丁敬》、作《憶康山舊遊》寄懷馬曰琯、馬曰璐、汪士慎、高翔、余元甲等好友。1728年 雍正六年 戊申 42歲 仍客澤州陳家,在太行山道中作《馬垂銘》。1729年 雍正七年 己酉 43歲 春三月南歸,旋又有澤州之行,游晉祠、太原等處,在娘子 關墜馬,治...
後來玉琳又將“慧橐”更改為“痴道人”。順治帝還擇人編輯《玉琳國禪師語錄》,篇首刊有順治帝御筆答詔,文末自署弟子“痴道人”,下鈐篆書“痴道人”,長方小璽。順治帝對高僧木陳道(1596——1674年)亦特別尊重,於順治十六年(1659)將其徵召入京,為他講經說法,御賜“宏覺禪師”,敕文:“禪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