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崔二十六立之》是唐代文學家韓愈所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此詩敘述崔立之仕途經歷,回憶二人交誼,表明自已的人生態度,以便取得共識,其中既對崔立之才華卓越、命運坎坷深表同情,對他在奔波流離中保持真誠友誼深為感激,也抒發了自已處境艱難、衰老多病、準備隱退的牢騷和感慨,字裡行間充滿人生蒼涼之感。全詩氣勢雄深,流轉自然,猶如千里波濤,浩浩蕩蕩。
基本介紹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韓愈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寄崔二十六立之1
西城員外丞,心跡兩屈奇2。
往歲戰詞賦,不將勢力隨3。
下驢入省門,左右驚紛披4。
傲兀坐試席,深叢見孤羆5。
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為6。
四座各低面,不敢捩眼窺7。
升階揖侍郎,歸舍日未欹8。
佳句喧眾口,考官敢瑕疵9。
連年收科第,若摘頷底髭10。
回首卿相位,通途無他岐11。
豈論校書郎,袍笏光參差12。
童稚見稱說,祝身得如斯13。
儕輩妒且熱,喘如竹筒吹14。
老婦願嫁女,約不論財貲15。
老翁不量分,累月笞其兒16。
攪攪爭附托,無人角雄雌17。
由來人間事,翻覆不可知18。
安有巢中鷇,插翅飛天陲19。
駒麛著爪牙,猛虎借與皮20。
汝頭有韁系,汝腳有索縻21。
陷身泥溝間,誰復稟指撝22。
不脫吏部選,可見偶與奇23。
又作朝士貶,得非命所施24。
客居京城中,十日營一炊25。
逼迫走巴蠻,恩愛座上離26。
昨來漢水頭,始得完孤羈27。
桁掛新衣裳,盎棄食殘糜28。
苟無饑寒苦,那用分高卑29。
憐我還好古,宦途同險巇30,
每旬遺我書,竟歲無差池31。
新篇奚其思,風幡肆逶迤32。
又論諸毛功,劈水看蛟螭33。
雷電生睒睗,角鬣相撐披34。
屬我感窮景,抱華不能摛35。
唱來和相報,愧嘆俾我疵36。
又寄百尺彩,緋紅相盛衰37。
巧能喻其誠,深淺抽肝脾38。
開展放我側,方餐涕垂匙39。
朋交日凋謝,存者逐利移40。
子寧獨迷誤,綴綴意益彌41。
舉頭庭樹豁,狂飆卷寒曦42。
迢遞山水隔,何由應塤篪43。
別來就十年,君馬記騧驪44。
長女當及事,誰助出帨縭45。
諸男皆秀朗,幾能守家規46。
文字銳氣在,輝輝見旌麾47。
摧腸與戚容,能復持酒卮48。
我雖未耋老,發禿骨力羸49。
所餘十九齒,飄颻盡浮危50。
玄花著兩眼,視物隔褷褵51。
燕席謝不詣,游鞍懸莫騎52。
敦敦憑書案,譬彼鳥黏黐53,
且吾聞之師,不以物自隳54.。
孤豚眠糞壤,不慕太廟犧55。
君看一時人,幾輩先騰馳56。
過半黑頭死,陰蟲食枯骴57,
歡華不滿眼,咎責塞兩儀58。
觀名計之利,詎足相陪裨59。
仁者恥貪冒,受祿量所宜60。
無能食國惠,豈異哀癃罷61。
久欲辭謝去,休令眾睢睢62。
況又嬰疹疾,寧保軀不貲63。
不能前死罷,內實慚神祇64,
舊籍在東郡,茅屋枳棘籬65。
還歸非無指,灞渭揚春澌66。
生兮耕吾疆,死也埋吾陂67。
文書自傳道,不仗史筆垂68。
夫子固吾黨,新恩釋銜羈69。
去來伊洛上,相待安罛箄70,
我有雙飲盞,其銀得朱提71。
黃金塗物象,雕鐫妙工倕72。
乃令千里鯨,麼麽微螽斯73。
猶能爭明月,擺掉出渺泓74。
野草花葉細,不辨薋菉葹75。
綿綿相糾結,狀似環城陴76。
四隅芙蓉樹,擢艷皆猗猗77。
鯨以興君身,失所逢百罹78。
月以喻夫道,黽勉勵莫虧79。
草木明覆載,妍醜齊榮萎80。
願君恆御之,行止雜燧觿81。
異日期對舉,當如合分支82。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崔立之:名斯立,字立之,唐代博陵(今河北省安平縣)人,在兄弟中排行二十六,貞元四年(788年)中進士第,貞元七年(791年) 中博學宏詞科,任秘書省校書郎,轉大理評事,言事罷官。時任金州西城縣丞。
2.西城: 唐代金州西城縣(今陝西省安康市)。員外丞:全稱為縣丞員外置。縣丞,縣令佐僚,次於縣令,協理公務。心跡:思想和行事。屈奇:通假為“崛奇”,奇異,奇特。
3.往歲:指唐德宗貞元四年(788年),崔立之參加禮部考試。戰詞賦:較量詩賦才藝。古代科舉考試稱文戰,因稱“戰詞賦”。 勢力:達官貴人。唐代應科舉者得到顯貴推薦,容易錄取。
4.下驢:唐代進士騎驢。省門:尚書省門。禮部為尚書省六部之一。紛披:慌亂的樣子。
5.傲兀:高傲的樣子。羆(pí):熊的一種,也叫馬熊。
6.翻水:從杯中倒出水,比喻學問豐富,落筆成章,十分容易。初不:本來不曾。
7.捩(liè):轉動。
8.侍郎:當時主持考試的禮部侍郎劉太真。欹(qī):傾斜。
9.喧:文士們爭相傳誦,聲音很高。瑕疵:用為動詞,指責。
10.科第:進土登榜稱為中第,博學宏詞科中選稱為登科。髭(zī):口上稱髭,頷下稱須,這裡用為泛稱。
11.回首:比喻時間短暫。歧:岔路。
12.校書郎:官名,掌管校勘典籍。崔立之登科後任秘書省校書郎。袍笏(hù):官袍和手板。參差:不齊的樣子。
13.童稚:兒童。祝:祝願,祈望。身:自己。
14.儕(chái)輩:同輩。儕,同類的人。熱:急躁。竹筒:古代用竹筒吹火,促進燃燒。
15.約: 答應,承諾。貲:同“資”。
16.分:天分,天資。笞(chī):用鞭子、棍子打。
17.攪攪:亂鬨鬨的。角:爭鬥,比試。雄雌:比喻勝負,高低。
18.由來:向來。翻覆:變化。
19.鷇(kòu):需要母鳥晡育的幼雛。陲:邊陲。:
20.麛(mí):同“麂”,幼鹿。著:安上。
21.韁:韁繩。縻(mí):縛 ,拴。
22.稟:接受。撝(huī):指揮。
23.脫吏部選:又稱出選門,由吏部選調新職。偶:遇合,得到賞識任用。奇:不遇合 ,不被賞識任用。
24.得非:難道不是。
25.營:求得。炊:做飯。
26.巴蠻:古代巴郡(今重慶市一帶),地處西南蠻夷地區。崔立之可能起初貶往巴郡一帶,後改西城縣丞。
27.昨: 過去,不久之前。漢水頭:漢水源頭,指西城縣。完:結束,終止。孤羈:獨自在外。
28.桁(háng):衣架。盎 (àng):瓦盆,肚大口小。糜(mí):粥。
29. 苟:連詞,表示假設,如果。那:奈何,怎么。
30.憐: 愛。險纖(xī):道路艱難。
31.遺 (wèi):給予。書:書信。竟歲:整年。差池:差錯。
32.篇:篇什,指詩作。風幡:比喻構思曲折如同風吹旗幡。
33.諸毛:指毛筆。蛟螭(chī):蛟龍。螭,傳說中無角的龍。
34.睒睗:怒視的樣子。角鬣(liè):指蛟龍的角和頸上的長毛。撐披:抵拒分開。撐,撐持;披,劈開。
35.屬:正當,適遇。窮景:困難的境況。抱華:懷抱才華。摛(chī):展開。
36.倡:同“唱”,指贈詩。 和:按別人的詩韻作詩相應酬。這裡指答詩。疵:毛病,小病,這裡比喻痛苦。
37.彩(cǎi):彩綢。緋:赤色,大紅。盛衰:深淺,濃淡。
38.抽:拉。
39.方 :將。涕:眼淚。匙:古代舀湯的長柄器物,類似現在的湯匙。
40.凋謝:草木衰敗,比喻人死亡。存者:在世的朋友。
41.綴綴(zhuì):追隨身後,不肯離去。彌:滿。
42.豁:開朗,即葉子掉光,沒有遮蔽。飆(biāo):暴風。曦(xī):日色,陽光。
43.迢遞:遙遠的樣子。塤篪(xūn chí):塤,古代一種陶製的卵形吹奏樂器;篪,古代一種管制的吹奏樂器。兩種樂器聲音相應和。後用塤篪比喻兄弟親近和睦。
44.就: 接近。騧(guā):黃身黑嘴的馬。驪(lí):黑馬。
45.事:指女兒出嫁。帨(shuì):古代的佩巾。縭(lí):古代婦女的佩巾。古代女子出嫁,母親為她繫上佩巾,稱“結縭”、“結悅”。
46.秀朗:優秀聰慧。
47.文字:指詩歌作品。銳氣:不可阻擋的氣勢。
48.戚(qī):悲哀。 卮(zhī):古代酒器。
49.耋(dié):年老,七十歲。羸(léi):瘦弱。
50.飄搖:搖動。韓愈《祭十二郎文》說:“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可見他的身體過早衰老。
51.玄花:黑花,黑點,即今天所說飛蚊症,眼前有黑點晃來晃去。褷褵(shīlí):一作離樅,幼雛毛羽初生的樣子。
52.燕: 通假為“宴”。詣(yì):到。
53.敦敦:一作孜孜,勤勉不息的樣子。黐(chi):細葉冬青樹皮製成的木膠,可以黏鳥。
54.物:物質條件,財物。隳(huī):毀壞。
55.孤豚: 出生不久、離開母豬的豬崽兒。太廟犧: 在太廟中做祭品的大牛。
56.時:同時。幾輩:幾個人。騰馳:飛黃騰達,登上高位。
57.黑頭:中青年時。陰蟲 :這裡指螞蟻、螻枯之類。骴(cī):殘骨。
58.歡華:歡樂和榮華。不滿眼:沒有看夠,沒有多少。咎責:罪過和譴責。兩儀:天地之間。
59.詎([jù):副詞 ,表示反詰,豈,怎么。陪裨:增補。陪,增益;裨。補充。
60.貪冒:貪圖財利。冒,貪求。
61.國惠:國恩,國家的優待。異:與…...同。哀:憐惜。癃(lóng)罷:年老衰弱多病的人。癮,年老衰弱多病;罷,今字作“疲",又老又瘦。一作“罷癃”。
62.睢睢(huī):仰目觀看的樣子,驚奇的神態。
63.嬰: 患,染(疾病)。疹(zhěn):熱病,泛指疾病。不貲(zī):不可計算,無數,形容長壽。貲,計量。
64.死罷 :死去或罷官。神只(zhǐ):天神和地神。
65.東都: 指洛陽。韓愈原籍孟州河陽(今河南省孟縣)。枳(zhǐ)棘:兩種多刺的灌木。枳,通稱枸橘;棘,通稱酸棗樹。
66.指:規劃,這裡指準備動身的時間。灞渭:二水名,位於唐代長安萬年縣附近。澌(sī): 隨水流動的冰塊。
67.兮:語氣助詞,啊。疆:田邊。泛指田地。陂(bēi):山坡。
68.文書:文章和書籍。史筆:史官的筆墨,史官的記述。
69.夫子:古代男子的尊稱,先生。吾黨:同類,同道。新恩 :新的恩典。從下句看,是說準於辭官。銜羈:馬的嚼子和馬籠頭。比喻束縛。
70.伊:伊水,又名伊河,源出河南省盧氏縣東南,東北流經嵩縣、伊川、洛陽,至偃師,人洛水。洛:洛水,又名洛河,源出陝西省洛南縣西北,東人河南,流經盧氏、洛寧、宜陽、洛陽,至偃師納伊水後,至洛口人黃河。罛(gū):大魚網。箄(bēi):捕魚的小竹籠。
71.飲盞:酒杯。朱提(shí):山名,出產名銀,位於曲州朱提縣(今雲南省昭通縣)。
72.雕鐫(juān):雕刻。工倕(chuí):堯、舜時的共工(執掌工程建設),名綞chuí,借指能工巧匠。
73.千里鯨:大鯨魚。鯨魚生活在海洋中,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動物,體長可達30多米,古人傳說誇大其詞。 麼麼(mó):微小。螽(zhōng)斯:一種綠色或褐色的蝗蟲,危害作物。
74.擺掉:搖擺。掉 ,搖。渺泓:水勢曠遠的樣子。
75.薋(zī):蒺藜。 菉(lù):一種惡草,又名王芻。葹(shī):卷葹,草名,即蒼耳。
76.陴(pí):城垛子,又稱女牆。
77.芙蓉樹:即木芙蓉,也叫木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開白色、紅色花結蒴果。擢艷:枝上的鮮花。擢,聳起。 猗猗(y):美盛的樣子。
78.興:比喻。身:自己。百罹(lí):許多苦難。罹,憂患。
79.黽勉:努力。
80.覆載:天覆地載,養育包容。
81.恆:經常。御:佩帶。雜:放在…...中間。燧觿(xī):取火的火鏡、火石和解繩結的骨錐,古人經常隨身攜帶。
82.合分支:把分開兩半的東西合起來。《魏書·盧同傳》記述北魏尚書左丞盧同為了防止有人假冒軍功,決定由行台向有功者發證券,券分成兩半,一支給本人,一支送京城保存。必要時兩支相合驗證。
白話譯文
西城縣丞崔立之員外,他的心性和蹤跡是那樣的不相統一。
往年他參加詞賦考試,並不依靠任何勢力。
下驢跨人尚書省的大門,左右有之人都震驚於他的儀表而兩邊傾倒。
他的文詞雄奇而在試席上一坐就象是樹木深處見到了一隻孤獨的熊黑。
文章象水花翻滾一樣寫成,好象絲毫也不要特別用心。
四周坐著的人個個都低首而不敢抬頭正眼看他。
他走上台階拜別知貢舉的劉太真侍郎,考畢回到客舍時太陽還沒有偏西。
他試文中的佳句在眾人的口中傳誦,主考官也不敢對他的文章隨意指摘。
接連幾年他連連中舉,就好象摘取頷下的髭鬚一樣容易。
回首看一下卿相的高位,就好象一條通衢大道鋪在面前而沒有任何歧路。
更不用說校書郎那樣的官職帶給他參差的袍笏光彩了。
那些童稚小兒見了他也都紛紛稱說,祈禱自己以後也能象他那樣有出息。
同輩的人對他又妒忌又眼熱,氣喘吁吁象吹竹筒一般。
那些年老的婦人希望把女兒嫁給他,而且不提聘禮的多少。
那些老兒也自不量力,累月鞭笞自家的兒子向他學習。
大家都紛紛吵鬧著依俯於他,沒有人敢與他一決雌雄。
但是從古以來人間之事反反覆覆實在令人難以預知。
哪裡有尚在巢中待哺的彀兒可以插翅飛到天邊去的呢?
小小的駒兒長了爪牙之後,也許會長出猛虎般的皮毛。
但在你的頭上會有鞭繩系拴,在你的腳上會有索線羈縻。
如果你陷進了泥溝當中,誰會再聽你的指揮呢?
你始終難以擺脫吏部的銓選,可見你命運的偶與奇。
後來又以朝廷之士而遭貶官,難道不是命中注定?
你寄居在京城之中,往往十天才能做上一頓飯。
後來被逼無奈,還到巴中盔夷地謀生,使得互相的恩愛因之而分離。
昨天你終於來到漢水源頭處的西城做官,才算結束了你孤獨羈旅的行程。
從此後衣架上也有了新衣服,米瓮中也可以不吃那殘剩的舊米。
如果沒有這一番饑寒之苦,怎么能夠分出高貴和卑賤的區別來?
你賞識我有愛好古道的熱情,又同樣與你在仕途上歷經艱難。
所以每十天就給我寫封信,整整一年都沒有斷絕。
你所寫的篇章構思真好就象風中的旗幡一樣逶迤有致。
說起你文筆的俊健來,也象劈開水浪可以看到潛在水中的蛟龍一樣。
閃爍的雷電中,它們的角鬣互相紛披撐拄。
近來我正有感於歲暮的冬景,懷抱花兒未能抒情。
你有詩來我就相和以報答,但很慚愧又有了獻醜的機會。
你又寄來百尺長的彩綢,緋紅的色澤與詩句相齊。
你的巧妙言辭很善於表達內心的思想,深深淺淺都抽人肝脾。
我將它展開懸掛在身邊,經常是正要吃飯時,忍不住眼淚掉進了匙中。
我的朋友已越來越少,紛紛謝世,即使活著的也都追名逐利改變了感情。
你為什麼還是這樣地執迷不悟,與我不相乖離,反而情意更深呢?
抬頭看那庭院中的大樹豁處,狂風正席捲著寒日的太陽。
我們相隔迢遞的山水,怎么才能塤篪相應呢?
我們相別已近十年,我還記得你騎著是那匹黃黑的馬。
你的長女應該到了結婚的年齡,不知是誰讓相助她婚嫁的悅縭?
幾個兒子都很秀氣朗練吧,大概都能恪守家規。
你的文字仍有英風豪氣存在,輝煌仍見旌磨招展。
經過挫折後的愁腸和感容,不知你是否還能持酒暢飲?
我雖然還沒有到耋老的年紀,但已是頭髮禿頂而骨力贏弱的時候了。
剩下的十九顆牙齒,搖搖晃晃全都處在飄浮危險之中。
兩眼昏花糊塗,看東西就象隔著毛一般,宴會聚集也者謝絕不去。
出遊用的馬鞍也懸掛牆頭而不騎乘,孤獨地扶著書桌就象鳥兒被粘住了一樣。
而且我由先師那兒聽到道理,人不應該為物慾所蔽而自甘墮落。
孤獨的豬豚臥在糞壤之中,是沒有必要去美慕太廟的犧牲的。
你看這一世的人們,有多少人在那裡飛騰賓士?
有超過半數的人黑髮時便死去了,那些陰暗處的蟲子蛀食著他們的屍骨。
美麗的鮮花並非滿眼皆是,而人生的罪禍卻充塞在天地之間。
看他們所得的虛名與所得的實利相較,是毫不相稱的。
真正的仁者是以貪心假冒為可恥的,所以接受俸祿總是量力而為。
如果沒有能力食用國家給予的恩惠,心情與哀傷自身有腰曲背駝之疾沒有兩樣。
我很久以來就想辭謝自已的官職而去,不想再讓眾人對我虎視耽耽。
更何況最近又得了病,更想保全自己的貴重身軀了。
不能早點死去,內心實在有愧於神徹的庇護。
我的戶籍在東都洛陽,茅屋周圍是枳棘的籬笆圍繞。
回到故鄉的日子並非沒有時間,當灞水、渭水春天到來河冰解凍時我就將回去。
活著的時候我要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死了以後也要埋在自家的山坡上。
如果能寫出不朽的文章,就自然能傳達我的大道,沒有必要依靠史書來使我名垂後世。
你是我的同路人,最近又得到皇帝的恩寵而釋放了羈絆。
希望能到伊川、洛川上來走走,我會安放魚簍而等你來游。
我有兩隻飲酒的爵杯,是用上好的朱提白銀鑄就。
它用黃金鏤刻成各種物象,雕鐫的工巧比五帝三皇時的工匠睡還要絕妙。
它讓那千里的鯨魚,縮小成了螽斯一樣的渺小。
還能刻出明月來,遙遠而高深。
所刻的野花、野草,花葉都很細小,分不清香花與毒草。
它們綿延糾纏,就象城牆一樣相互環繞。
四角都刻有芙蓉樹,鮮艷的色彩都非常美麗。
那條鯨魚可以用來比作是你,正處於各種各樣的災難當中而失去了自己的位子。
那個月亮可比作大道,鼓勵你促勉努力不要懈怠。
草木的形象使我們知道天地之間,妍醜好壞都是同榮同枯的。
希望你能經常佩戴它,無論是行是止都掛在觸燧之間。
等到有那么一天,希望我們有對舉共飲的時刻,就象將分開的支叉合在一起一樣。
創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七年(812年)春天,韓愈由尚書職方員外郎降為國子監博土,仕途再次失意,寫這首詩寄給老友崔立之,抒發自己的牢騷與感慨。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全詩分四部分:
開頭五十六句,敘述崔立之仕途經歷。崔君才藝非凡,連中科第,轟動一時;後因進言得罪當道被罷官,窮困潦倒。飛黃騰達時,眾人依附;貶黜失勢後,交遊稀少,乃至衣食無著。可見封建時代人情冷暖, 世態炎涼。
此下三十八句,回憶二人交誼。以贈詩答詩為主線,讚美崔君的詩藝,感謝崔君的贈禮,感嘆自己身處困境,心中抑鬱,不但不能寫出精彩的答詩,連飲酒也提不起精神來。他們二人友誼的基礎, 則是志趣相投,遭遇相同。
此下四十六句,表明自已的人生態度,以便取得共識。韓愈認為,人生短促, 轉眼衰老,富貴不足美慕,名位不足留戀,應當著文章傳後世,約崔君一同歸隱。
最後二十四句,要用一對銀杯之一贈給崔君,一則作為答禮,一則預期二人歸隱後舉杯對飲,暢敘友情。
這首長詩共一百六十四句,可以稱為長篇巨製。在表現方法上,首先是敘述中夾雜抒情、議論,表達人生感觸,挖掘生活意蘊。如“由來人間事,翻覆不可知”、“陷身泥溝間,誰復稟指偽”、“無能食國惠,豈異哀癃罷”等等生髮議論,如“倡來和相報,愧嘆俾我疵”,"摧腸與感容,能復持酒卮”、“不能前死罷,內實慚神只”等等抒發感情。其次,詩中善於使用比喻,有的比喻奇特,想像奇妙,有的比喻取自日常生活,一入詩境,妙趣無窮。前者如“傲兀坐試席,深叢見孤羆”、“又論諸毛功,劈水看蛟螭”;後者如“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為”、“連年收科第,若摘頷底須”。最後一點,詩中學習民間歌謠,從中汲取藝術營養。“童稚見稱說,祝身得如斯。儕輩炻且熱,喘如竹筒吹。老婦願嫁女,約不論財貲。老翁不量分,累月笞其兒。”“刻畫精妙,波瀾頓挫”,藉助眾人的反應凸現崔君的才藝超群,可見韓愈也很重視學習民歌民謠的表現手法。
名家點評
北宋學者魏泰《臨漢隱居詩話》:詩惡蹈襲古人之意,亦有襲而愈工若出於已者。蓋思之愈精,則造語愈深也。魏人章疏云:“福不盈身,禍將溢世。”韓愈則曰:“歡華不滿眼,咎責塞兩儀”.…...蓋愈工於前也。《碧溪詩話》: 昌黎《寄崔立之》云:“傲兀坐試席,深叢見孤黑”,“四座各低面,不敢捩淚窺",可為善言場屋事。若平日所養不厚,誠難傲兀也。
明代文學家何孟春《餘冬詩話》:杜子美詩:“文章一小技,於道未為尊。”甫之所謂“文章”,只是就詩言耳。韓退之詩:“文章自傳道,奚仗史筆為?”韓退之所謂“文”乃有見於孔、孟,知聖人之所以傳道者。先儒謂:“退之因學文而見道,所見雖粗,而大綱則正矣。”後世之士,詩要學杜,文要學韓,而未有決然能並之者。彼鳥知子美之所不自滿,與退之所以自勵者耶?
清代詞人、學者朱彝尊《批韓詩》:朱彝尊曰:敘崔如小傳,自敘如尺牘,局面亦開闊。第以夸多角勝則可,頗乏驚人處。何焯曰: 點法凌駕(“袍笏”句下)。累句(“童稚”四句下)。四段波瀾,極力鋪張,與下反對。文法亦自漢、魏出(“老翁”二句下)。轉(“由來”二句下)。反襯相形,更曲折(“猛虎”句下)。點敘剪裁,亦凌駕法(“那用”句下)。接無痕(“憐我”句下)。紐合一筆(“宦途”句下)。率句(“愧嘆”句下)。對下相待伊洛意。頓挫鬱勃,文勢瀠洄,長篇正須有此(“何由”句下)。攬人更妙(“君看”句下)。打轉前半(“夫子”二句下)。 結得住(“相待”句下)。刻畫精妙,摹寫瑣細,亦自樂府來。古樂府時於渾樸中特見精麗(“擢艷"句下)。 張鴻曰: 此處皆從古樂府出,如《木蘭》《羅敷》諸詩。其排比處皆有音律。公務去陳言,而實則皆有所本,不可不知(“老翁”二句下)。
清代學者、書法家何焯《義門讀書記》:《詩》《騷》之裔。 暗伏“巢中彀”(“不將”句下)。反呼“不脫吏部選”(“回首”二句下)。波瀾頓挫處(“童稚"十句下)。《九辯》:“ 願自往而徑游兮,路壅絕而不通。欲循途而平驅兮,又未知其所從。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壓鞍而學誦。性愚陋以褊淺兮,信未達乎從容。”篇中意本於此,而碩大寬平過之(“由來”句至“那用”句下)。“好古”二字,文書傳道之源(“憐我”句下)。正與“鯨以興君身”八句相對(“巧能”句下)。此二句即為“幾輩先騰馳”起本(“明交”二句下)。回顧戰藝。其下二句,即為後贈“盞以益其誠”引脈,亦且含思其盛、見其衰意(“文字”二句下)。數句皆從盛衰意生出。借崔襯出自己,上下聯絡有情(“我雖”六句下)。極自狀其衰,卻又已為傳道起本("燕席”四句下)。此則擺掉而出於盛衰之外,觀名以計,則向之逐利者固未必利,何摧戚之有哉?從吾所好而已。此段議論,承上險幟衰謝,起下歸隱,用意深長(“且吾”十二句下)。數句將前半命與道意收攝照應不遺(“鯨以”六句下)。結句只從酒盞直收,使人不能尋其起伏之跡。
清代理學李光地《榕村詩選》:前敘崔之登第謫官,中道與崔唱酬之事,而因訊其安候。後乃自述其志,而欲與崔偕隱。末方及其所以報崔之詒者,與前巧渝其誠相應。
清代學者汪森《韓柳詩選》:筆意最古宕,是從樂府中化出。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唐宋詩醇》:敘崔如小傳,敘自如尺牘,雜沓視縷,似破碎而實渾成。其詞意懇款,下筆不能自休,可想見交誼之厚。
清代藏書家、校勘學家陳景雲《韓集點勘》:“福不盈眥,禍溢於世" ,此班固《賓戲》之文,又魏人章疏所本。道輔語猶未詳也(“歡華”二句下)。
近代學者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吳曰:橫亘而來,據一篇之勝(“且吾”句下)。長篇氣勢,渾灝流轉,而時有螭龍光怪,出沒其間,最是韓公勝境。
現代詩人程學恂《韓詩臆說》:“屈奇”二字是立之真贊,即此一篇骨子(“心跡”句下)。論諸毛功,當是論作文字也。朱子謂專為《毛穎傳》而發,尚不甚安(“又論”句下)。說得竦然,真覺死有餘恨。熱場中讀此數語,能無冰冷雪淡(“歡華”二句下)?自負得真確,語亦倚天拔地(“文書”二句下)。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其郡望在昌黎,故世稱“韓昌黎”。德宗貞元八年登進士第。貞元十九年,因言關中旱災,觸怒權臣,被貶為陽山令。憲宗元和元年召拜國子博士。元和十二年從裴度討淮西吳元濟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表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後歷任國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大力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主張“以文為詩”,作詩力求新奇,且多議論。《全唐詩》存其詩十卷。有詩文合編《昌黎先生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