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沙圩烈士墓園

宿遷沙圩烈士墓園

沙圩烈士墓園位於酒鄉-宿遷市洋河鎮南兩公里,洋屠公路西側。這裡長眠著解放戰爭時期,在洋河戰鬥中犧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江淮部隊十二隊十五團的部分指戰員。解放後,為了銘記先烈功績,洋河、倉集、屠園、鄭樓等附近鄉鎮,將這裡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每逢清明時節,社會各界,特別是中、國小師生,皆來掃墓,敬獻花圈,憑弔英烈,寄託哀思,以此激勵報效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的理想和信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宿遷沙圩烈士墓園
  • 埋葬者:1948年的洋河戰鬥中犧牲的烈士
  • 位置:宿遷市洋河鎮南兩公里
  • 紀念碑:死難烈士萬歲 紀念碑
洋河戰鬥,背景資料,戰鬥概括,歷史變遷,

洋河戰鬥

洋河戰鬥發生在1948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與盤據在洋河的國民黨軍所進行的一場英勇卓絕的戰鬥。當年,解放戰爭已經拉開序幕。毛澤東主席指出:再有一年時間,即可奪取全國勝利。在“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戰略口號鼓舞下,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向無敵,山東和蘇皖的絕大部分地區人民都得到了解放。國民黨軍隊在解放軍的沉重打擊下,被迫收縮兵力,加強點線,實行“重點防禦”。在華東戰場炮製了“守江必守淮”的戰略計畫,並以4個綏靖區、4個兵團60萬兵力,部署在以徐州為中心的隴海線、津浦線和運河線上,妄圖“鞏固江淮,屏障京滬。”當時,泗陽至宿遷一線駐有敵第6旅和第61旅,並以洋河、眾興為據點,四出“清剿”,燒殺搶掠,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背景資料

洋河北依廢黃河,南臨洪澤湖,地理形勢使其成為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明朝末年,兵部尚書史可法就曾屯兵這裡,鑿攔馬河以抵禦清兵。國民黨軍隊在洋河挖濠溝、建碉堡、築炮樓,企圖垂死掙扎。1948年7月9日拂曉,我軍向洋河守敵發起攻擊,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肅清洋河四周之敵,把洋河據點團團包圍。戰鬥中的槍炮聲、喊殺聲、軍號聲,此起彼伏,震天動地,到處硝煙瀰漫,戰鬥極為激烈殘酷。
由於敵人占據有利地形,利用他們早就修築的防禦工事垂死抵抗,特別是洋河米市街北首與東西街交匯處敵炮樓的四面火力阻擊,使我軍多次衝鋒、強攻都未能成功,且傷亡很大,當時僅在偽三區政府門前一處就犧牲了28位同志。後來,我軍從米市街東側,與米市街平行鑿通民房,打開一條隱蔽通道,避免了從米市街無掩護直接進攻敵炮樓的過大傷亡,組織了突擊隊,炸毀了敵炮樓。

戰鬥概括

經過兩天浴血奮戰,我軍逐一摧毀敵防禦工事,逐街逐巷殲滅殘敵。到11日,敵人剩下了最後一個據點,敵人不得不挑起白旗,繳械投降。這次戰鬥,共擊斃敵軍20餘人,俘虜154人,繳獲輕、重機槍9挺,步槍163支及其它物資。
洋河戰鬥結束後,我軍犧牲的烈士(其中包括副團長、團參謀長)遺體大部分集中掩埋在沙圩這塊墓園內,屠園鄉的腰道村和洋河鎮北的廢黃河堤上,也安葬有這次戰鬥中因重傷而犧牲的一部分指戰員。
洋河戰鬥因其重大戰略意義和戰鬥的激烈悲壯,解放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所記載,沙圩烈士墓園也受到民政部門的關注。

歷史變遷

沙圩烈士墓園原是一片散落的墓群,墓園無圍牆和紀念建築,松柏寥寥,刺槐雜草叢生。墓園內有土冢90多座,其中61座墓前立有石碑,碑文簡單,無姓名籍貫,通過碑文,僅知這些烈士是12縱隊15團的官兵,是在1948年的洋河戰鬥中犧牲的烈士,其中一塊墓碑碑文註明為參謀長。凡有碑的墓一般是東南朝西北向,或西南朝東北向,一排排的,每排五到十幾座不等,墳塋安排無序,石碑安立不整,一派戰爭的急迫與慘烈景象。
據了解,起初墓很多,凡有名姓者後來被其親屬辨認遷走。留下來的都是失落姓名、多個烈士掩埋在一起的,碑文冠之“英烈”的墳塋。
改革開放以後,地方政府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民政部門於1990年在墓園建平房三間,安排專人看管。1994年,地方政府在墓園中央建“死難烈士萬歲”紀念碑一座。2001年,民政部門投資十餘萬元,為墓園建了圍牆。現墓園面積為10672平方米,立有石碑的墓有50座,墓園兩側的意楊和墳地內的柏樹蔥鬱挺拔、壯觀,整體墓園莊嚴、肅穆。
春夏秋冬來復去,野花黃葉伴忠魂。悲壯犧牲的革命烈士長眠於這裡,它將為宿城人民及其子孫永遠瞻仰,它也將啟示所有駐足酒鄉的人們去追求人類的永久和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