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柳琴戲

宿遷柳琴戲

宿遷柳琴戲是起源於江蘇宿遷的傳統戲曲劇種。因宿遷柳琴戲與泗洲戲、淮海戲同源於清代中葉的“拉魂腔”,後經不斷改良,演變發展而來,故常稱其“拉魂腔”,也有的地方稱“拉呼腔”、“拉後腔”等。主要分布在蘇、魯、豫、皖毗鄰的大部分地區,“拉魂腔”劇種的不同流派在自身發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格,上世紀初正式定名為柳琴戲。其在宿遷的發展,距今約250多年的歷史。宿遷柳琴戲以宿豫皂河為中心,經過歷代民間藝人的“口授心傳”,得以廣泛傳播,成為流行於宿遷地區的代表性地方戲之一。柳琴戲主奏樂器為柳葉琴。念白吸取了京劇的發聲辦法,在充分表現地方方言的基礎上,使語言表達更形象生動,表演行式樸實、粗獷、通俗易懂、鄉土氣息濃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宿遷柳琴戲
  • 分類:戲曲
  • 地區:江蘇,山東一帶
唱腔特點,演奏風格,歷史沿革,主要曲牌,主要劇目,傳承譜系,傳承人介紹,

唱腔特點

柳琴戲是由單純的單體演唱發展起來的傳統戲曲劇種,源於清朝的“拉魂腔”,屬於板腔體而又沒有發展成為完整的板腔體系,男女唱法同弦不同腔。當地有句俗話“不聽拉魂腔,吃飯也不香。”“一聽柳葉琴聲響,繡樓小姐要跳牆”。唱詞結構採用“八句的娃子”和“十二句的羊子”。主要唱調有“哈弦(女腔)”、“叫板(導板)”、“含腔”、“柔腔”、“揚腔”、“行腔”、“平腔”等。男唱腔高亢昂揚,樸實粗獷,靈活多變,有較強的節奏感,善於表現喜怒哀樂,女唱腔柔情甜美,委婉動聽,花腔與冒調銜接自然、真實細膩。特別是女腔悲調的演唱,吸取了京劇、呂劇旦角唱法,花腔軟綿、韻味深沉,貼近生活,有較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

演奏風格

宿遷柳琴戲的演奏分文、武場。“文場”有兩弦琵琶、揚琴、笛子、嗩吶、笙、管、二胡、小三弦。“武場”有“四大件”,俗稱“四塊銅”,汲取了京劇武場的“鑼鼓經”。它的主要板式有“慢板”、“二行板”、“數板”(垛板)、“緊板”、“五字緊板”、“散板”、“飛板”、“倒板”、“連板起”等不同板調式。
宿遷柳琴戲

歷史沿革

柳琴戲起源於清乾隆年間,其源頭根據《江蘇戲曲志·柳琴戲志》中說法有三種,被人們普遍認可的一種說法是:它源於蘇北的太平歌與獵戶腔,結合當地流行的民歌、號子等形成的一種曲調。清鹹豐年間,宿遷柳琴戲有了職業藝人和班社。自1876年到1942年,形成了三大班系,即以劉小頂為首的“劉家班”,以宋德勝為首的“宋家班”,以尹作春為首的“尹家班”,其中以“劉家班”最為興盛。
在清末民初,劉氏家族劉小項首次將“拉魂腔”定名為“柳琴戲”。班社漸漸開始由農村進入集鎮或城市演出。柳琴戲成為市民茶餘飯後娛樂的主要內容。
新中國成立後,柳琴戲在政府的扶植下,得到了繁榮發展。 以單士信、王金明、王丙臣、王仲宜、劉宜生為代表的柳琴戲藝人,自發組織了一支l5人的柳琴劇團,排演了《小倉山》、《紅鸞喜》、《大麵缸》、《拾玉鐲》、《打漁殺家》等劇目十多個。
1954年皂河成立國營柳琴戲劇團,並吸取了京劇表演的特點,配以燈光,布景及表演道具,擴大樂隊規模,將柳琴戲正式搬上舞台,使這一地方戲曲走上正規的發展之路。1956年,柳琴劇團由原來的l5人發展到36人,團長為單士信,導演王金明,主要演員有丁樂美、蔡玉紅、龔愛琴、李俠玲、劉家樂、陳化民、許樂民、李少華、楊振華(主弦),胡寶才(司鼓)等。演出劇目有《秦香蓮》、《三女搶板》、《打金枝》、《高級與吳三春》、《三滴血》、《三上轎》、《恩仇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等23個,一年中演出達l80場。l962年劇團按上級指示解散,演員回家務農。
1970年,皂河公社黨委為搞好農村宣傳工作,將部分演員招回,組織了“皂河公社文藝宣傳隊”,並擴招了部分新演員,全團演職人員40多人,柳琴戲再次煥發新的活力。演出的新劇目有《棉桃樹下》獲江蘇省會演一等獎,《帥克爾》獲淮陰地區會演一等獎。80年代,該文藝宣傳隊再次解散。
到1994年,皂河鎮文化站在地方黨委和文化部門的支持下,又將解散的劇團集中起來,排古裝戲和時裝戲十多個,並在全縣範圍內巡迴演出百餘場,受到民眾廣泛歡迎。
2004年以來,宿豫區博物館為了保護這一文化遺產,組建了龍王廟行宮柳琴戲劇團,排演了古裝和時裝戲,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王廟行宮"古戲台演出,使這一民間藝術得以傳承。2005年底,龍王廟行宮柳琴劇團《牆頭記》參加宿遷市戲曲小品大賽,榮獲二等獎。
如今,龍王廟行宮柳琴劇團現有演職人員30餘人。長期活躍於城市和鄉村,並參與“文化下鄉”等演出活動數百餘場,觀眾達數十萬人。

主要曲牌

柳琴戲藝人在長期的表演中,通過創作和改編,已形成了新的傳統曲牌。如:[苦中樂]、[繡花牌]、[水龍吟]、[什樣錦]、[朝天子]、[抱妝檯]、[雲燈]、[游場]、[建都]、[掃靈]、[哭靈堂]、[三清曲]、[走馬出兵]、[賞花]、[娃娃令]、[迎春曲]、[傳情曲]、[鴛鴦戲水]、[喜臨門]、[葉落金錢]、[進花園]、[會佳麗]等。

主要劇目

柳琴戲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民間藝人不斷對表演形式的改進和完善,積累了許多優秀劇目。以柳琴戲表演為體裁的劇目達50多個,其中包括古裝戲和時裝戲(現代戲)。以“三”字為頭的劇目有:《三上轎》、《三滴水》、《三不願意》、《三女搶板》、《三上龍山》、《三娘教子》、《三打朱家莊》、《三審劉玉娘》等,以三個字為名的劇目有:《秦香蓮》、《打金枝》、《挑女婿》、《十五里》、《孟姜女》、《天仙配》、《白兔記》、《恩仇記》、《牆頭記》、《白蛇傳》、《望江亭》、《竇娥冤》、《桃花庵》、《蓮花庵》以及《淚灑相思地》、《靈堂花燭》、《楊乃武與小白菜》、《陳三兩爬堂》和折子戲《拾棉花》、《喝面葉》、《回娘家》、《打幹棒》、《書館會》、《審土地》等劇目。改革開放後,還排演了現代時裝戲《帥克爾》、《路正道寬》、《打銅鑼》、《追谷種》、《兩家親》、《補鍋》、《小保管上任》等節目。

傳承譜系

公元1730-1795年,宿遷民間藝人劉永富因家境貧寒。自製兩弦“土琵琶”(柳葉琴)在街上演唱“拉魂腔”,以此養家餬口。多年後,“拉魂腔”越來越受當地民眾喜愛,劉永富從流動賣唱轉到龍王廟古戲樓定點演唱,並從家族式演出,發展到收徒弟、招學員。清末民初以“劉家班”、“宋家班”、“尹家班”為代表的柳琴戲已在宿遷及周邊地區廣為流傳。
龍王廟行宮柳琴戲譜系表:
(1730——1795)劉永富
(1876——1942)劉小頂(劉家班)
宋德勝、宋成喜(宋家班)
尹成潭、尹作春(尹家班)
(1954——1956)皂河柳琴劇團:
單士信、王金明、王仲宜、王丙臣、劉宜生等15人
(1956——1966)皂河柳琴劇團:
蔡玉紅、龔愛芹、李俠玲、劉家樂、陳化民、李少華、楊振華、胡寶才等36人
(1970——1980)公社宣傳隊:
王保樹、楊振華、王保馳、王玉民、許樂生、劉桂之、趙培蘭、胡明俠、張俠、王廣蘭、賀恆俠、施俊梅、王玉梅、盧書年、張書良、張守偉、馬輝、馬芹、丁樂生、胡柏州蔡新祖、李少華等45人
(1994-1996)文藝宣傳隊:
王保樹、王保馳、楊振華、許樂民、劉桂之、馬芹、唐雲娥、龔愛芹、馬輝、胡柏州、丁樂生、王玉民、蔡新祖 、張書良、陳化民、王理德、趙培蘭等25人。
(2004-2006)柳琴劇團:
楊振華、王保樹、王保馳、張俠、許樂民、劉桂之、馬芹、王玉民、丁樂生、胡柏州、張偉、張宗偉盧書年、張書良、馬輝、馬麗 王理德、施俊梅、趙培蘭、楊曉娟、胡明俠等25人

傳承人介紹

楊振華 男 1945年生 江蘇宿遷宿豫皂河人,1956年參加柳琴戲團,主攻柳葉琴演奏、作曲和導演。1959年參加淮陰市柳琴獨奏比賽獲一等獎,導演的柳琴戲《棉桃樹下》參加省戲劇比賽獲導演一等獎,現為龍王廟行宮柳琴劇團副團長;
王保樹 男 1947年生江蘇宿遷宿豫皂河人,1961年由皂河柳琴二團併入皂河柳琴劇團,主攻柳琴戲表演和唱腔研究,曾擔任皂河公社宣傳隊隊長。1974年主演的《木匠退親》獲淮陰市戲曲會演一等獎,現為龍王廟行宮柳琴劇團導演、副團長;
王保馳 男 1960年生 江蘇宿遷宿豫皂河人,18歲從事柳琴戲表演,主演的《帥克爾》等五部劇目,參加市、縣文藝匯演曾獲一、二、三等獎,現為龍王廟行宮柳琴劇團主要演員;
王理德 男 1965年生 江蘇宿遷宿豫皂河人 1980年從事柳琴戲唱腔研究,主攻編、導和二胡演奏,現任宿豫區博物館館長兼龍王廟行宮柳琴劇團團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