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宣統二年(1910年),南宿州站(宿州方言讀音與北邊的徐州相近,故名南宿州站)建成,站內僅有正線一條,到發線兩條,貨線兩條,站房面積小,無門窗。
民國元年(1912年),
宿州改為
宿縣,南宿州站改為宿縣站。
1954年,宿縣站拆除原候車室,建成新候車室和行李房。
1960年,宿縣站在北端增建第二候車室。
1963年,宿縣站增建1股貨運線及宿東電廠專用線。
1969年,宿縣站在一號站台北端建3層樓1座,站內增加1線。
1972年,宿縣站再次拆除候車室並擴建侯車室,第二候車室改為鐵路電影院,另增建面積行李房,同時修建站前廣場。
1973年,宿縣站將第5道東側的低站台改建成高站台,並牽出延長線,新建兩條貨運線。
1977年,宿縣站新建南貨場,內有總庫、冷庫、糧庫、油庫、油渣庫。
1982年,經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批准,宿州站升為二等站。
1984年,宿州站一站颱風雨棚、地下通道、辦公樓建成。
1985年,宿州站二站颱風雨棚建成。
2008年5月,宿州站進行1、3號高站台及雨棚施工。10月5日,宿州站開始接發動車組列車。
2017年12月,宿州站綜合改造工程啟動。
2020年8月29日,宿州站改建及站前廣場配套工程開工。
2021年9月10日,宿州站因施工改造停辦客運業務。
2022年4月15日,宿州站改建工程房建工程主體結構全部完成。9月28日,宿州站符離集工務軌料基地開通。12月13日,宿州站改建工程新建站房通過消防專項驗收。12月31日,宿州站改建工程完成,新站房啟用。
2023年6月13日,宿州站8道軌道及其附屬工程通過驗收,標誌著宿州站改建工程竣工。
交通區位
宿州站位於中國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津浦路,西鄰宿懷北路,南跨東關大街,北跨沱河路,車站西距
宿州市人民政府約4千米,東距
宿州東站約28千米。宿州站是京滬鐵路中間站,上行距
符離集站15千米,下行距
宿州南站2千米。
建築規模
建築設計
宿州站站房以“石刻鐫華,歷史宿州”為設計理念,站房立面採用楚漢的建築原色和文化符號,運用石構模仿木構的建造原理,並採用雲紋浮雕造型,將現代和古典相結合。
截至2022年12月,宿州站建築面積為14998平方米,候車大廳面積約8000平方米,最高客流時可容納7000餘人,旅客地道寬8米、人行天橋寬10米;站前廣場總占地面積66320平方米。
整體布局
截至2022年12月,宿州站站房坐西向東站房主體為兩層,一層中部為進站廣廳、候車廳,西側為檢票進站區域,連線基本站台,北側為售票廳、VIP候車室、開水間、衛生間等;二層中部為候車廳,與天橋連線,兩側為值班辦公用房、開水間、衛生間、旅客服務區等;一二層候車室間設垂梯1部、扶梯2部,一層以上海方向旅客為主,二層以北京方向旅客為主。
截至2022年12月,宿州站站前廣場設地面和地下兩層,其中地面中間區域為景觀噴泉,北側為公交停車場,設景觀垂梯2個,南北設站前路和客流輔助道路,其餘為綠化區域;地下層為計程車候車區、非機動車停車區、社會車輛停車區和人防設施等。
站台線路
截至2022年12月,宿州站站台規模為3台8線,途經宿州站的鐵路線路有京滬鐵路。
運營情況
票務服務
2020年6月20日,宿州站實施電子客票。
截至2023年1月,宿州站售票廳設6台自動售取票機和3個人工視窗。
業務運營
截至2023年7月,宿州站主要辦理旅客乘降等客運業務,不辦理行李包裹快運業務。
截至2023年7月,宿州站辦理貨場以及專用線貨運業務;貨場主要辦理整車發到及批量零散、超限、超載貨運業務,不辦理散堆裝貨物等業務;專用線4條,辦理煤、鋼材、木材、礦建、糧食等貨物傳送業務,危險貨物辦理乙醇傳送業務。
設備設施
截至2023年1月,宿州站候車大廳南北兩側均設有母嬰室,給有需求的旅客提供便利。
截至2023年1月,宿州站設有VIP候車室、旅客服務區等設施,能更好地滿足旅客候車需求。
截至2022年12月,宿州站設有地下停車場,共有502個停車位,方便旅客乘車。
交通換乘
截至2023年11月,宿州站共布設7條公交線路。
價值意義
宿州站新站房啟用後,將成為當地集鐵路、公交、出租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城市門戶,為宿州市增添一座新地標,為人民民眾出行帶來更多的幸福感,對於適應城市規劃發展要求、進一步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高旅客出行體驗具有重要意義。(安徽網·大皖新聞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