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焦慮

容貌焦慮

容貌焦慮,網路流行詞,是指在放大顏值作用的環境下,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外貌不夠自信。

2021年2月,中青校媒面向全國2063名在校大學生關於“相貌”問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的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慮。

2021年8月,市場監管總局明確,嚴打醫療美容廣告製造容貌焦慮等情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容貌焦慮
  • 含義:指在放大顏值作用的環境下,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外貌不夠自信
  • 類型:網路流行詞
發展經過,反思與緩解措施,社會評價,

發展經過

2021年2月,無效化妝和無效穿搭概念火了,並在“無效化妝”被提出後,類似的“無效xx”應接不暇,“無效穿搭”“無效學習”“無效社交”,令人心煩意亂。一些網友認為,這類所謂的標準的提出,是在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甚至在製造“容貌焦慮”等不良氛圍。
2021年2月,中青校媒面向全國2063名高校學生就容貌焦慮話題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9.03%的大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慮。其中,男生(9.09%)中嚴重容貌焦慮的比例比女生(3.94%)更高,而女生(59.67%)中度焦慮的比例高於男生(37.14%)。
2021年8月27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徵求意見稿)》,明確指出要依法整治各類醫療美容廣告亂象。意見稿提及將重點打擊製造“容貌焦慮”、利用廣告代言人為醫療美容做推薦以及使用患者名義或形象進行診療前後效果對比等醫美廣告亂象。
2021年8月,市場監管總局明確,嚴打醫療美容廣告製造容貌焦慮等情形。

反思與緩解措施

作為被“容貌焦慮”裹挾的人,在改變自己的容貌之前,不妨來冷靜思考下何為真正的美。回溯歷史,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審美特色。流行時尚和審美標準都一直在變,“美”沒有單一的標準。
“美”,不能讓某個行業自行定義,更不能任醫美機構、網路平台牽著鼻子走。愛美是天性,但我們應該把“美”的外延再擴展些,讓“美”的內涵再豐富些。“美”的考量不應止於顏值,而應包含能力、品質。美好的容顏會老去,獨特的人格魅力卻能夠永遠閃光。在易對青少年產生影響的影視界,不妨多倡導“德藝雙馨”,來沖淡“顏值即正義”的不良價值觀,一些企業單位在招聘中也不妨少一些“看臉”的要求,多關注應聘者的工作能力和內在品質。
無獨於偶,2023年8月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也發文提示,青春的底色是多彩絢爛的,各有獨特的美麗,別讓千篇一律的“人工美”占據了青春的全部色彩。中消協呼籲社會平台及媒體,杜絕輸出不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容,堅持傳播正向價值,為未成年人成長創造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
換一個角度來看,“容貌焦慮”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情緒。當下,很多人面臨著學歷焦慮、職業焦慮、年齡焦慮、結婚焦慮……這些焦慮情緒的產生有外因,也有內因。
減輕焦慮既要改變內心,也要改變環境。呼喚社會各界以更加多元的價值觀引導大眾正視各種焦慮,同時也要加強監管限制別有用心者販賣焦慮。而我們自己,應努力不因焦慮而內耗,多挖掘自己的閃光點並用實際行動實現個人價值,和更好的自己“雙向奔赴”。

社會評價

專家分析,主要是年輕人在初入職場前,時常被不正確的心理暗示包圍著。比如,統計畢業生的求職花銷,用於購買服裝和美容的費用遠比用於職場培訓的錢多得多。這其中,有些商家還會利用“信息繭房”效應,故意製造容貌焦慮,讓原本對此話題就比較敏感的年輕人更加心神不寧。當求職應聘被“顏值經濟”強行裹挾,當高富帥和白富美可以傲視眾生,當體態豐盈或身材矮小成為小品節目無情消遣的對象,其實,顛倒的是社會正常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