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墓

一個家族從始祖所遷的墓地,往往到後來十幾代或幾十代人都葬在一處,而成為家族墓葬群。

這種墓葬群的排列方式有兩種:
1、攜子抱孫形:即始祖夫婦合葬墓在正中間的最上頭,墓前面是明堂神路;以明堂神路為中線,左邊為長子夫婦墓位,右邊為次子夫婦墓位,三子再排左邊,四子再排右邊,即始祖左為1、3、5、7兒子墓位,右側依次為2、4、6、8兒子墓位,形成俗話所說“左長右二”的排列方式,始祖與兒子排成一排,為“攜子”。孫子輩墓穴排在前面,按照大小序列,還是以中間為大,然後左右展開,是為“抱孫”,以後逐代照此排列方法繼續延伸埋葬。
2、攜子蔭孫形:“攜子”行同上,但是不需要設定明堂神路,孫輩排在祖輩之後之上,從下往上排列,在祖輩蔭護之下,步步登高,意為“蔭孫”。一般的望族貴族多願採用。
3、一字葬:因特殊原因,不設先祖墓穴,從多位兄弟開始立墳,不設明堂神路,按照平面拉開。長幼排列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中間為家族之長即老大,左右分單雙依次為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等。晚輩則排在第二行,排列順序如第一行。
第二種:按照左為大為上的原則,依次排列,自左而右:1、2、3、4、、、、
4、人字葬。人字葬是一種金字塔形排列,第一排正中為族長,當兒子數目為單數的時候,不設明堂神路;當兒子數目為雙數的時候,前設明堂神路。族長左右留出空白,可以植樹調整墳地風水;而子子孫孫往前走,子輩左右排列按照“一字葬”的第二種方式,孫輩排在下一層,按照輩份依次前推。
例如一個“癸山丁向”的家族墳場,在癸山方向的中央設一族長之墳,這第一座墳是整個家族的最長輩,棺槨頭部向著癸山、腳部朝向丁向。其腳下葬其子,比如其有三個兒子,可以按照“一字葬”的第二種排列方式:長子居其左前方、次子居其正腳下方、三子居其右前方,當活人面對其墳時,活人的右手邊是其長子,左手邊是其三子,次子居中,其子的三座墳距離相等,也就是說,兒子數目為單數的時候,不設明堂神路。
以下,每一輩都按此葬法安排。若某輩其中一人子嗣較多,即按子嗣數量擴大子嗣的上一輩兄弟墳墓之間的距離,這樣,好安排子嗣多的一方或幾方。最高輩就像是金字塔的頂點,越往下往後子嗣越多,形成“人字形”或者說“金字塔”形。輩與輩之間的距離間隔兩米左右最佳。
墳地要設有四至,留一門。門的設定須由陰陽先生擇定,門兩側列有石柱。墳地中一般多植松柏等長青樹木,富有之家設定庭院,如同陵園設定,只是規模變小而已。
如果墓地沒有防火要求,可在每座墳堆的左前方,設定聚寶盆,方便祭祀的時候使用。
若因土地面積有限,受地域限制無法埋葬,或因環境變化墓地風水變凶需要遷葬,某一代的仙人就會遷至它處,而成為另一墓葬群的始祖。一般情況,一個望族墓群都會延續十幾代,顯貴家族甚至延續幾十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