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應對地震應提高認識,樹立積極防禦的意識。
地震是破壞性極強的自然災害,小震致災,中震成災,大震巨災,是人們談震色變的主要原因,地震時刻威脅著人類,虎視著家庭,雖然地震預報尚未攻克,但是地震也並不可怕,只要每一個家庭都深刻認識地震,了解地震,強化防禦,沉著應對,地震就有可能不致災、成災,大震也有可能只造成小災、輕災。對於地震,家庭必須提高認識,從中外典型震例汲取教訓,總結經驗,把握關鍵,掌握重點,居安思危,保持警惕,始終繃緊防震這根弦。每次破壞地震的發生,都會成為各種新聞媒體的焦點,也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家庭會自覺不自覺地重視地震事件,學習地震知識,跟蹤地震新聞的後續報導,還要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伸出援手,獻上一份愛心,解囊相助,這一過程,就是從思想上感知、體會、熟悉地震災害的一個關鍵環節,再遇到地震或提及地震的話題,就會有理性的反應和科學的行動。保護家庭,保護家人,保護自我,駕馭震災,技高一籌,正是得益於觀念的轉變和認識的提高。
二、家庭應對地震應制定科學實用的方案。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家庭也同樣如此,面對地震,除做好預防外,更重要的是制定一個家庭成員人人遵守、震而有序、可操作性強的地震應急處置方案,要確定應急避險的準則、方法、和自我保護、互相照應與救助、緊急疏散的程式與要領。制定家庭應急方案,要把握規律性,突出時效性,賦予安全性,體現減災性,一方面要按照地震的大小、強弱以及破壞的程度,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對有感地震,就地避震,迅速躲到開間小、跨度窄的房間或堅固的家具旁。如果是破壞性地震,就要在主震後立即撤離房間,以免餘震的加害。另一方面平時要對家中擺設、堅固程度、房屋的結構等做到心中有數,要熟悉到閉上眼睛也能心知肚明,運用自如,了如指掌。第三應當準備一些必要的應急物品,比如手電筒、小型收音機、飲用水、食品、衣物、毛毯、救治包等,要把物品放到家裡人都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第四要對電源、液化氣、自來水等設施進行經常檢查和維護,發現隱患及時排除,確保這些設施的穩定安全性,避免和減少因地震破壞帶來的次生災害。第五家庭成員要有明確的應急分工,沉著避震,冷靜防災,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三、家庭應對地震要明確周邊避震的環境,確定一個安全地帶。
地震的突然發生,往往使人失去理智,慌不擇路,而這恰恰容易造成人為的傷亡和經濟損失,家庭在這方面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警鐘長鳴,有備無患。家庭成員平時要了解、熟悉居住地周圍得環境,明確哪裡危險,哪裡安全,設定一處避震避難場所,要把住宅及周圍環境繪製一張圖,標明疏散的路徑、避難場所的位置,指導並提示家人都能看懂圖,理解圖,把握圖,從而變為自覺遵守、自覺防災的行動指南。
四、家庭應對地震,應建立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協作互助機制。
由個體的家庭組成社會和村落,應對地震災害時,應充分發揮和挖掘家庭與家庭之間的聯動、互動作用,利用家庭之間科學、快捷、實用的防震避震方法,形成一個統一的行動大方案,建立牢不可破的家庭防禦救助體系,強調協同互動,突出自救互救,凸現群策群力,化險為夷。要組織家庭間應對突發震災的經驗交流、措施互補、行為互融,從個體的小家庭反應,轉換到共體的大家庭的聯動,努力把地震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五、家庭應對地震,應強化地震演習。開展經常性的家庭地震應急演練,是有效防禦地震,科學的應對地震,從容面對地震的重要形式和克敵制勝的銳利武器,地震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大敵,而地震的突發性和不可抗拒性,往往使人們麻木、盲目和憂慮,仿佛天要塌了,地要陷了,大難臨頭了。出現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對地震缺乏認識,缺少防範與應對的措施和方法,更有甚者,是有了方案,有了防避辦法因是紙上談兵或束之高閣,而不去熟悉,不去演習暴露出遇震的被動和束手無策的尷尬與悔恨。家庭進行地震演習,一是要抓住有典型地震事件的發生,因勢利導,強化演習。二是要規定一定的時段定期演習。三是在家庭成員認為有必要演習時,隨時演習。四是演習結束後應計算一下時間,看是否達到緊急避震的時間要求,
總結經驗,修改完善行動方案,以便再施演習時能夠提高效率,達到人人滿意。演習的目的就是全面科學快速的提高地震應急反應能力、自救互救能力、協作抗災能力,攜手創建經得起地震考驗的、安全和諧美滿的現代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