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裡石刻

宮裡石刻

宮裡石刻是陝西省的傳統雕刻藝術之一。首先當屬石料馳名。其石質細純,色澤墨青,清脆悅耳,被稱為墨玉。再是工藝精湛,純屬手工,世代石匠都有“拿手活”和“絕活”,傳承過程中往往“留有一手”。石匠學藝全憑悟性,圖精學藝,不露聲色。因而工藝無文字記載,只知工藝的三大類形是線雕、浮雕和圓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宮裡石刻
  • 當屬:石料馳名
  • 石質:細純
  • 色澤:墨青
簡介,文化保護,所在區域及地理環境,

簡介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宮裡石刻的發端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到秦始皇時已具相當高的水平。漢末和魏晉時,又有了很大發展。
宮裡石刻
2.宮裡石刻的傳統工藝及民間的石刻工藝活動。
3.石刻工藝的傳統工具及其加工。
4.石刻原材料資源的保護、挖掘和管理。
5.解決石刻老藝人面臨的生活困難。

文化保護

1.用三年時間使協會和學會工作形成規律性活動,並取得顯著社會效益,從而有力地推動宮裡石刻的保護和傳承。
2.在“兩會”帶動作用的基礎上再用2—3年時間,擴大石刻生產的普及面,既保護傳統工藝,又提高現代工藝水平,從而增加經濟效益。
3.用1—2年時間,建立起宮裡石刻的歷史博物館,既珍藏石刻文物產品,又保存傳統手工工具及其加工流程。同時對現代的石刻精品,也逐步收藏。
4.用3—4年時間形成新的藝術風格和傳承譜系,形成一批經典的傳世的作品,形成一代石刻新人。

所在區域及地理環境

宮裡鎮位於富平縣北部的頻山之陽,境內有一獨立山系,形似鳳凰展翅,名鳳凰山。唐中宗李顯便葬於鳳凰山主峰,因其“下宮”修建於鎮政府所在地,故名“宮裡”。
全鎮轄17個行政村,126個村民小組,3.6萬人。西距名鎮莊裡,東距古鎮流曲,南距富平縣城各約10公里。鎮域面積73平方公里。舊曹、富雷、到莊3條公路縱橫南北東西,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捷。
北部沿山以花椒、雜果、採石生產為主;南部川原地區以糧食、奶牛、石刻生產為主,全鎮已形成花椒、奶牛、石刻三大生產業格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