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燈製作技藝(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

宮燈製作技藝(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

宮燈製作技藝(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流行於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的傳統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江門東藝宮燈在造型和結構上具有古典風格,是將中國傳統工藝運用於照明燈具的產物。相傳南宋末年,一位李姓宮燈匠人流亡到江門新會,從而帶來了宮燈製作技藝。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宮燈行業興旺發展。1930年,李希焱之子李發繼承祖業。20年代40年代中期,李發將宮燈生意漸漸轉移到香港,並依照妻子描繪下來的宮廷飾品圖案加以改造,製成現代宮燈。改革開放後,李氏後人將宮燈製作技藝(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帶回江門。

2009年,宮燈製作技藝(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列入江門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入選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Ⅷ—1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宮燈製作技藝(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12年
  • 非遺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
  • 遺產編號:Ⅷ—19
歷史沿革,工藝特徵,材料,造型,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沿革

南宋末年(1279年),廣東新會崖門發生宋元大海戰。宋亡後,一批皇宮裡的藝人流落於江門、新會一帶,他們常於元宵、中秋等節日懸掛花燈。一位李姓宮燈匠人流亡到江門新會,從而帶來了宮燈製作技藝,他的後代們一直繼承祖業製作宮燈。大約清代光緒年間,後人李希焱在江門長堤開設了宮燈瓷業行,售賣葵扇、宮燈等手工藝品。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江門被定為通商口岸,商業日益繁榮,對外交往更加頻繁,宮燈行業興旺發展。
1930年,李希焱之子李發繼承祖業,20年代40年代中期,李發之妻將故宮紫禁城的飾物白描下來,並記錄注釋。此後,李發將宮燈生意漸漸轉移到香港,並依照妻子描繪下來的宮廷飾品圖案加以改造,製成現代宮燈。改革開放後,李氏後人將宮燈製作技藝(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帶回江門,並在江門生根開花。
20世紀60年代,東藝宮燈大量生產,成為各個表演團體以及香港無線電視台等指定的道具。江門地區的荷塘、潮蓮、汶川、海宴,香港的新界、屯門等漁村,依然保留著數百年歷史的投聖燈籌款廟會。

工藝特徵

材料

東藝宮燈採用木料、玻璃等傳統的材料,使用可摺疊式的設計,方便攜帶。宮燈分高、中、低不同檔次,以製造宮燈大小的不同要求取材開料。宮燈的尺寸、型號、款式多變,由25厘米×25厘米—150厘米×150厘米不等,甚至有3000厘米—6000厘米的特大型宮燈。木材有高檔的緬甸紅木、中檔的柚木,其次日本白木,以不易變形為基本要求。繪畫使用特製的顏料,俗稱“燈膽油”,以求光線透出,並能映出透徹的中國花鳥畫。在內壁作畫,題字是反寫的,以簡潔明晰為主。

造型

東藝宮燈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傳統六角宮燈,它的造型端莊、肅穆、穩重,與古建築藝術相得益彰,十分協調,仿佛感到帝王的威嚴及宮殿的莊重。宮燈雖小,但其風格獨特,它映出中國古代文化、文明及燈具造型和建築藝術之美。標準宮燈的造型是木製六方形的,分上下兩節,上節名燈帽,下節名燈身,分上下兩層,每層各裝有燈窗六扇,每扇鑲有玻璃,以漆繪製圖案,掛上各種紅色的穗子,十分秀麗、高雅。

工藝流程

東藝宮燈的製作需要先按要求備料、開料、出槽、挑花、拼件、配活外掛程式,在絹、玻璃上作畫、上色,並固定、安裝、結穗、掛飾、裝燈。其雕刻法,是以鐵絲鋸穿,再用刀刻,然後用鐵絲磨其空隙,並經過多次打磨修整。木材製造燈架及龍頭掛件、配件,絲穗用以編織最具中國傳統的中國結、流蘇等多變的掛飾。插扇根據宮燈大小取材定製,畫玻璃是在內壁作畫,先將玻璃內壁磨砂,有利光源透出柔和光線,及方便上色,然後在玻璃上畫上中國傳統花鳥山水畫。
宮燈製作技藝(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
東藝宮燈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 歷史文化價值
1、五邑僑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宋末年,宮燈文化逐漸進入五邑地區。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江門被定為通商口岸,商業交易日益繁華,對外交流更加頻繁,宮燈行業蓬勃發展。伴隨著五邑華人移居海外的足跡,宮燈文化又由五邑地區走向世界,成為華人的手信、中餐館的標誌、節慶活動的飾品等,是五邑華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聯結海內外華人情感的重要紐帶。
2、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元素。
東藝宮燈繼承了傳統的宮燈樣式,工藝複雜,造型精美。20世紀40年代,傳承人李發先生的妻子前往北京用白描手法記錄下故宮中的部分宮廷飾物圖案,後來李發對圖案加以改造並運用到東藝宮燈的設計中。東藝宮燈歷史悠久,歷久彌新,始終承載著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元素。
3、中國傳統投燈文化的重要載體。
“20世紀60年代,東藝宮燈大量生產,成為各個表演團體以及香港無線電視台等指定的道具。江門地區的荷塘、潮蓮、汶川、海宴,香港的新界、屯門等漁村,依然保留著數百年歷史的投聖燈籌款廟會。”“投燈大會”最早可追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是團結海內外鄉親及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活動上使用的聖燈多來自於東藝宮燈,東藝宮燈已成為中國傳統投燈文化的重要載體。
  • 經濟開發價值
1、審美性與實用性結合。
宮燈文化歷史悠久,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東藝宮燈在保留原有製作技藝的基礎上,外形和功能都在不斷地創新發展。例如:東藝宮燈最先改用現代材料製作宮燈,改成疊拼裝以方便攜帶,用燈泡作為照明光源,絹布換成玻璃片等;功能上由戶外照明裝飾擴大到室內照明裝飾;開發設計落地燈、檯燈等不同樣式。東藝宮燈不僅是存在於宮廷、廟宇中的裝飾性燈具,而且兼具審美性與實用性,若經過進一步的創新、設計、開發,套用範圍可進一步擴大。
2、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融合。
中國風盛行,越來越多的中國傳統元素被套用於國內外的各類設計中,東藝宮燈的造型具有突出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承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
3、高端市場與創意市場並行發展。
江門市作為中國僑鄉,擁有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在旅遊市場和文化市場的融合下,東藝宮燈在開發過程中,可以雙線並行發展。一方面,向中高端的禮品市場拓展;另一方面,文化創意產業日益興盛,東藝宮燈可提取特色元素,開發文創產品,產品設計向創意設計以及精細化、微縮化發展。

傳承狀況

  • 傳承過程
南宋末期,蘇杭工匠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在南方的江門得以傳承,李希焱在先輩的指導下,繼承工藝製造宮燈,並傳承給兒子李發。20世紀40年代,李發將宮燈生意遷至香港繼續研發生產。20世紀80年代,李發回江門投資辦廠,並逐步由兒子李永棪、李永彬兄弟主持。21世紀,又將生意傳給族人李仰東、李學軍兄弟。歷代傳承人:李希焱、李發、李永棪、李永彬、李仰東、李學軍。2007年,李仰東毅然回國跟隨叔伯李永棪、李永彬學習製作宮燈技藝,並致力恢複製造傳統宮燈技藝,不斷研究提高工藝玻璃畫繪製技術。
  • 傳承困境
1、市場縮小,銷量大減。
20世紀90年代開始,東藝宮燈逐漸衰落,工廠面臨倒閉。伴隨社會的發展,現代燈具種類繁多,能夠批量生產,人們的審美趨向多元化,傳統的宮燈樣式較為單一,適用範圍有一定限制,因此消費市場逐漸縮小,多限於道具、廟宇、傳統民俗活動等。東藝宮燈生產數量逐漸減少,銷量下降,中國國內除粵港澳地區外,其他地方的銷量大幅減少,每年的產品多銷往海外。
2、傳承人少,後繼乏人。
海外華人後輩文化逐漸西化,東藝宮燈製作工藝繁複,工作程式多,利潤小,後人多不願繼承。東藝宮燈廠著力培養年輕的設計師,對有意願繼承傳統宮燈製作技藝的年輕人進行培養,但培養後仍面臨人才流失、中途放棄或轉行的情況。
3、知名度欠缺,宣傳力度不足。
東藝宮燈主要銷售市場為海外,在中國國內宣傳較少,各類相關資料不多,雖然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與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比,如洛陽宮燈、藁城宮燈,東藝宮燈的知名度相對較低。江門東藝宮燈廠除了擁有生產工廠,在江門市的繁華路段還設有東藝宮燈展示和銷售廳,但所知者甚少,大眾認知度不高。

傳承人物

李仰東,男,生於1968年1月,2012年,入選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宮燈製作技藝(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
宮燈製作技藝(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
李仰東在燈窗玻璃上作畫

保護措施

李仰東撰寫了《江門宮燈之路》一文,針對江門東藝宮燈的歷史,狀況加以分析,研討尋求江門宮燈的發展之路,並著力培育年輕一輩掌握宮燈技藝,使之後繼有人。

社會影響

宮燈製作技藝(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
截至2016年3月,東藝宮燈共參加過12屆香港工業展覽會。
2019年9月13日,江門市博物館舉行“圓月高升,東藝宮燈”中秋節非遺宮燈體驗活動。活動介紹了中國燈籠與宮燈歷史,以及宮燈的相關風俗,吸引三十多名民眾參與體驗製作宮燈。
在江門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期間,李仰東設計東藝宮燈造型的大型公益廣告作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中華傳統名言、山水畫融入宮燈設計中,起到了良好的公益宣傳、文化宣傳效果。
1949年,東藝宮燈獲得英國政府專利,這是中國工業史最早的燈具結構造型專利。
截至2016年3月,東藝宮燈共獲得6屆香港工業展覽會冠軍獎,其他獎項幾十個。
東藝宮燈絕大部分出口歐美、東南亞各國。

文化軼事

南宋末年,廣東新會崖門發生宋元大海戰。宋亡後,皇宮裡的藝人流落於江門、新會一帶,常於元宵、中秋等節日懸掛花燈,以示懷念並祝願。自此,江門新會等地區增添了中原生活飲食文化的色彩。後來這些風俗傳至全國,遠播海外。宋朝興起的猜燈謎活動,融入了中華淵博的文學文化內涵,伴隨著五邑華僑的足跡流傳海外。江門東藝宮燈便成為華僑互相祝福的信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