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棗(棗品種)

宮棗(棗品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宮棗母樹為山西省農科院園藝所歷經多年選育的優良的鮮食棗品種,是目前我省培育的品質最好的鮮食品種之一。該品種2010年通過山西省林木品種委員會審定,審定證書號:S-SC-PB-006-2010。

基本介紹

優良鮮食棗“宮棗”品種介紹,植物學特徵,生物學特性,栽培要求,防裂果及病害防治技術,

優良鮮食棗“宮棗”品種介紹

植物學特徵

1.1果實特徵
果實中大,長圓形,平均單果重17.7g、最大25.8g,大小較整齊,果皮薄,鮮紅色,果面光滑;果肉厚、綠白色、肉質緻密,味酸甜、汁液多、有棗香味、適宜鮮食,品質極佳,鮮棗可食率97.2%,含可溶性固形物29.2%,Vc含量418.09mg/100g,棗核較小、紡錘形。
1.2枝葉花特徵
樹幹青褐色、較光滑,主幹皮裂為條狀縱裂。當年生枝為青褐色,幼樹和新生枝有針刺,以後逐年脫落。萌芽率中等,嫁接當年生棗頭枝長度120~4000px,二次枝曲折度小,長度1215px。棗股呈圓錐形,3~4年生棗股長32.5px。隨棗股年齡的增大,每股著生棗吊數增加,4年以上的可達4.36個棗吊。棗吊特長而粗壯,吊長30~1125px,著生葉片數18~32片。葉片中大、長卵形、葉色濃綠。棗吊花量較少,平均每吊有55朵花,花中大、桔黃色。

生物學特性

2.1 生長習性
該品種樹體中等大小,樹勢強健,萌芽力中、成枝力弱,幼樹定乾後不易出多個棗頭,棗股不易萌發棗頭。中心主幹生長強,骨幹枝數目中,分枝角度較小,結果後樹勢變緩,樹姿逐漸開張,樹冠結構鬆散。
2.2結果習性
座果以棗吊中部為主,自然狀態下果吊率為1.2,開甲後果吊率可提高到2.3以上。高接樹第二年即可結果並豐產,定植3年生樹即可進入豐產期,當年生強旺棗頭枝也可結果。對3~5年生梨棗進行高接換頭,第二年畝產可以達到1700kg。
2.3主要物候期
在山西運城地區3月28日~4月6日開始萌芽,5月初棗頭枝進入旺盛生長期,5月中旬為初花期,5月下旬進入盛花期,花期可持續到6月中旬,棗果白熟期為8月中旬,8月下旬前後進入脆熟期,9月上旬棗果全紅,11月上旬為落葉期。
2.4適應性
抗寒力強,抗風力中等,抗旱力強,抗落果強,抗病力較強,對土壤、地勢、栽培條件的要求不嚴,引進西部黃土丘陵區品質好於原產地。該品種可在山西省中部以南地區、呂梁棗區、北京市周邊、新疆和田地區發展推廣。其適宜的栽培氣候、土壤條件為:年均氣溫9℃以上,年降雨量500mm以下,冬季極端氣溫-25℃以上,土層深厚的平地及乾旱半乾旱丘陵山區。

栽培要求

3.1栽植密度
該品種樹冠緊湊易控、樹體中大,較適宜密植栽培,其適宜的株行距為(1.5~2.0m)×3.0m,畝栽111~148株。應據立地環境、土壤類型、樹形及栽植模式等條件決定適宜的密度範圍。
3.2適宜樹形
該品種適宜的樹形主要有紡錘形、開心形、小冠疏層形,在高密度栽培時適宜紡錘形,在風比較大的地區適宜開心形,其樹體結構指標如下:樹高控制在2.5m以下,乾高50~1500px,紡錘形留9~10個主枝,開心形留3~4個主枝,並拉平開心向外。
3.3土肥水條件
該品種適宜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的砂壤土,一般在萌芽期、開花期、果實生長期各澆1次透水,並適當隨水追肥。每年秋末落葉前畝施有機肥3000~4000kg,在落葉後封凍前應及時灌封凍水。
3.4早期豐產和保花保果技術
該品種花量較少,遇到花期不利氣候條件,保花保果尤為重要。一般採用摘心、拉枝、開甲等常規技術配合噴打赤黴素+硼砂即能達到早期豐產的目的。在花期前,對當年生棗頭枝長到7~8節時摘心、並於盛花期對主幹或主枝採取環剝或連續環割措施,同時在盛花期噴15ppm赤黴素+0.3%硼砂,共噴2次,間隔4~5天。

防裂果及病害防治技術

該品種抗縮果病、黑斑病、但成熟期遇到連續降雨易裂果,因此,需要採取防裂果栽培措施。通過增施有機肥料,增強土壤透水性和保水性,可以有效減輕裂果;從7月初開始,每隔10-15天左右葉面噴施400~500倍CaCl2和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或從果實膨大期開始噴胺基酸鈣800-1000倍液均可明顯減輕棗裂果。
宮棗(棗品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