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斗演繹,起源於2004年;宮斗戲分很多種,陷害戲、交鋒戲、請安戲、帝妃戲等等,另外以宮斗為藍本,發展出了演繹。 在宮斗演繹時要求原創,一般來說杜絕抄襲。 宮斗演繹不局限於后妃的爭鬥,也有溫情。更有王爺大臣的政戲。名為爭鬥而實為演繹,可用自己的文筆凝聚氣勢及犀利的語言。
基本介紹
簡介
形式
流派
暗彩流
動作流
語言流
簡約流
基本格式
貼規
宮規
宮殿園林名
嬪妃品級
國史
妃史
主線
申請格式
各種樓
注意
- 藥物
砒霜是劇毒啊親,無論你內功如何深厚,修行如何高深,都會掛的啊。。。
以前圍觀過某場宮斗戲,A給B下毒,滿滿一包砒霜下到了茶里,B喝了之後沒事兒,還得意洋洋地說自個兒練過武功,內力護體(= =|||
下面我們來普及一下藥理知識。
三氧化二砷 俗名砒霜 中毒量為0.005g至0.05g 致死量為0.1g至0.2g.
想一下0.1g有多少吧,吃下去是必死無疑的嘛。 - 關於下旨神馬的。
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
其實這個影視劇中常見的聖旨開頭斷句是錯誤的,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奉天承運皇帝”是主語。明太祖初,定大朝會正殿為奉天殿,於皇帝所執大圭上刻“奉天法祖”四字,與臣下誥敕命中必首稱“奉天承運皇帝”。也就是說,明太祖之前的聖旨沒有這八個字。
而且,奉天承運開頭的聖旨是最鄭重的一種,一般來說,一個皇帝在位期間,除了冊封皇后、冊立太子(太子妃)、敕封諸侯王之類特殊大事,是不會用這種格式的聖旨的。
絕大多數聖旨,開頭就倆字“聖諭”或者“上諭”。 如果真是奉天承運開頭的聖旨,正常情況下絕對不會派太監出去宣旨,都是部堂高官擔任宣旨欽差。
對於皇帝的詔令稱為聖旨,對於皇太后或皇后的詔令或指令稱為懿旨.
妃子沒有頒布懿旨的權利。 這個是重點,宮斗中經常看到xx妃或者XX嬪下旨,僭越了啊親……
歷史上,嬪妃、王爺、王妃下旨稱“諭”。 - 關於人物稱謂。
皇帝的自稱
“朕”原來只是第一人稱代詞,屈原在《離騷》中曾經自稱為“朕”,那時候是無半分僭越之嫌的。從秦朝開始 朕就成了皇帝的專屬人稱代詞。 但是只是廣泛用於書面中 譬如頒布聖旨。 生活中大部分時間皇帝自稱“吾” 。
或許皇帝稱“吾”大家會感到不適,這是被近年影視劇影響的原因,習慣就好,當然,這只是歷史考證,可能大家會覺得,沒必要這么咬文嚼字,那么就看個人喜好了。
在唐朝他人稱皇帝為“宅家”或“聖人”。有的朝代稱皇帝為“聖上”。
妃子的就不說了,各朝各代等級不同,各個宮斗群也會有自己的等級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妃子的自稱。
許多影視劇中,尤其是近年來充斥螢屏的帝王劇,還有一些文學作品中,如二月河的清帝系列歷史小說,皇帝的嬪妃同皇上說話時每每自稱為“臣妾”。嬪妃以自己為“臣妾”的說法,是錯的。這樣的錯原本不該有,卻被許多作家、學者用錯了無數次。
皇后、嬪妃對於皇上,可自稱“妾”或“賤妾”、“妾身”等,而不應稱“臣妾”。
臣妾 奴婢兩個詞都是兼稱
和父母、兒女這類詞相同,臣為男 妾為**為男 婢為女
“臣妾”,為西周、春秋時對奴隸的稱謂。男的叫臣,女的叫妾
命婦等人的稱謂
在中國這個等級社會裡 夫人是一品二品官員的正妻的代稱
一品二品官員的正妻叫做“夫人”,嫡母叫做“太夫人”;
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
五品以上叫“誥命”,六品以下叫“敕命”。
閹人稱謂
太監,其實是尊稱。這一點其實我一開始也無法接受,世界觀中槍啊。
可是確實,並非凡是個閹人就是太監,最低是普通內侍,上面是少監,少監上面才是太監。太監等同於閹人行業中的“正高級職稱”,比今天的教授職稱難多了。 - 關於髮型髮飾
宮斗中妃子外貌描寫會有“長髮披肩”“散下幾縷碎發”,這些從史實來說其實是不可以的。
古時候女子不能披頭散髮。沒結婚的可以有幾縷散發。但是結了婚的散發也不能有,都要盤在頭上,未婚和已婚女子的髮型也是不同的,這個就不再細說了,有興趣的可以發給我訊息。
古代女子髮型變化,基本上是按梳、綰、鬟、結、盤、疊、鬢等變化而成,再飾以各種簪、釵、步搖、珠花等首飾。各種髮型都是大同小異。
下面解釋一些髮式詞語。
“丱發”
這是一種童發,男女皆可通用,因其形似“丱”,故稱丱發”,其形制是將發分成兩大股,對稱繫結成二椎,放置在左右兩側的頭頂上,並在髻中引出一小綹尾發使其自然垂下,最長可至肩,為歷代童發的主要髮型
“蟬鬢”
據記載是魏文帝曹丕的宮人莫瓊樹所制,它是兩鬢的裝飾,將兩鬢梳得很薄而透明,形如蟬翼,故稱“蟬鬢’,古詩中形容婦女經常有“雲鬟霧鬢”之句,薄而透明的蟬鬢與厚而高實的髮式結合與對比,使婦女的髮型富於變化而別致。
“博鬢”
即以鬢掩耳,或往後攏掩半耳,是一種禮儀的鬢式。《輿服志》皆規定宮中的后妃要博鬢,品貴夫人也須博鬢 - 關於服飾
宮斗描寫中“紗衣”“綢衣”都是說的衣服的材質,至於款式,說實話,這些年宮斗中我很少見到有人描寫過。有一次好不容易看見“對襟”二字,結果往後一看是“對襟連衣裙”,頓時跪了。
先說一下“對襟連衣裙”的錯誤。
古時候漢族的傳統服飾有三大特徵,詳細如下。
【第一 上衣下裳 】(“對襟連衣裙”的錯誤點)
衣指上衣 裳(音“長”chang二聲。)指下衣 類似於裙子。但是裳的製作是裁片之後縫合的。不是現在裙子的筒式穿法。而是圍起來之後系帶。
(有人說並非全都是上衣下裳,古裝劇中還看見過長至腳面的袍子,那是漢服中常見的一種禮服,叫做深衣,我們下面在款式中會提到。)
【第二 交領右衽】
交領右衽 是說上衣的開口呈y字型。孔子有云:“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被髮左衽是蠻夷(即少數民族)的習俗。 左衽在中國傳統服飾里是絕對不可以出現的,因為 古人為了區分生死,只有死後的壽衣才做成左衽。也就是反y字型 當然元朝這個非漢人政權里是出現過左衽衣服的,但是注意是“非漢人”。
(當然,右衽只是主流,還有對襟、圓領,等款式,下貼放圖詳解。)
【第三條 寬服大袖】
這一點主要是說古時的禮衣。也就是正式場合穿的衣服,或者說是貴族的衣服。這些衣服都有很大的袖子 衣服相對寬鬆 所以有飄逸的感覺。
(但是勞動人民所穿的衣服 沒有這種特點,因為寬服大袖對於勞動來說很不方便 - 選秀
選秀時一般有個問題,根據問題回答好壞冊封。
唐朝有禮聘一說。士宦子女沒為宮奴。唐代豪門大族的女子和士宦人家美名遠播的女子朝廷進行挑選,然後禮聘入宮。這些禮聘入宮的女子大多出身高貴,氣質高雅。她們有的來自親國戚,有的來自權門貴族。其他以德、才、美色聞名而禮聘入宮的則是士宦人家的女子,如太宗徐賢妃,以才學馳名,聘為宮中才人; 武媚娘以美色禮聘入宮,後做了皇妃。這些禮聘入宮的女子,受到皇家的特別優待,往往一入深宮就予以冊封,成為有名位、身份的妃嬪和女官。明朝后妃必須是沒有背景的平民,所以后妃多是宮女。清朝是選秀,秀女每三年在八旗內部挑選一次。不過選秀出來的女子並不可以隨意冊封位分,只要是選秀出來的,一律封貴人。 - 廟號。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清朝努爾哈赤稱太祖,福臨(順治)稱世祖,玄燁(康熙)稱聖祖。但是在隋以前,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以後,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諡號。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跡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所謂“謚者,行之跡”,“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諡號有帝王之謚,由禮官議上;有臣屬之謚,由朝廷賜與。還有稱謚,是門徒弟子或是鄉里、親朋為其師友上的諡號。帝王將相之謚在西周時即已出現。秦時曾一度廢除,漢代恢復,直至清末。私謚可能始於東漢,或謂春秋時期已有。民國以後,稱謚在一段時間內仍存在。諡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愛民曰文,克定禍亂曰武,主義行德曰元等,這是美謚;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好祭鬼怪曰靈等,這是惡謚;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懷等。一般人的諡號多用兩字,如岳飛謚曰武穆,海瑞謚曰忠介。
尊號。尊號是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詞組成的特殊稱號。或生前所上,或死後追加。追加者亦可視為諡號。尊號一般認為產生於唐代。實際早在秦統一中國之初,李斯等人就曾為當時的秦王政上尊號曰“秦皇”。不過這時的尊號一詞的含義與唐代以後的不甚相同。尊號開始時,字數尚少,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為“神光大聖大光孝皇帝”。越到後來,尊號越長,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稱號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除了廟號“高宗”二字外,其尊號竟有二十餘字之多。
年號。年號是中國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如漢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後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十一個年號。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鹹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每一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一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 考核方式
如今只要不是白群,都一定會要求考核。現今考核方式常見的大約有以下三種:
甩記。甩記,顧名思義,就是將你以前的宮斗記錄發表出來。一般要求為兩妃戲,回合過肆少於柒。禁雷、禁水、禁蘇、禁控,碼字必過三(還有手機過五,電腦過三)。
精分。俗稱精神分裂,一人扮演兩角進行演繹。回合過肆少於柒。禁雷、禁水、禁蘇、禁控,碼字必過三,必要梗。
古微。自創古風微小說,一般不限字數。不允許抄襲,劇情需跌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