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宮廷金銀器製作工藝
- 批准時間:2022年1月29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
- 保護單位:三明市工藝美術協會
宮廷金銀器製作工藝,福建省三明市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宮廷金銀器製作工藝傳承人林祥康,其祖父林良臣是清末宮廷金銀造辦處工員,回鄉後即把工藝傳給其子林發炳,再傳子林祥康。古代宮廷金銀器有別於民間工藝,不僅...
精品多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其中有一件銀絲花瓶,通體做成菊瓣形,先以銀絲分瓣制,再經焊合而成,細頸,圈足,工藝精細,華麗、莊重且玲瓏剔透,集中反映了清宮廷金銀工藝的成就。乾隆時期的金銀器,其製作工藝有范鑄、錘、焊接、...
鞍馬具是遼代金銀器中最具特色的器物,紋飾繁縟,工藝好,時稱天下第一。殯葬器是遼代葬俗的一大特徵,有面具、網路、帶飾、靴等,僅大貴族以金銀製作。宗教用具常見舍利塔、法輪、舍利瓶、供奉器等,是遼代大興佛教的見證。日雜器包括渣斗...
金屬工藝 明代金銀器工藝的特點是與寶石鑲嵌結合。內廷設銀作局,專為皇家打造金銀器。其代表有十三陵定陵出土的金冠和江西明益王墓出土的各種金銀器物等。清代內廷金銀器由養心殿造辦處製造。康熙五十四年造雙龍鈕金編鐘一套16件,共重...
這種在銀器花紋處鎏金的作法,唐代以後十分盛行,金花銀盤亦為唐代金銀器中很有特色的主要品種。根據對這些金銀配件的研究已能證明,秦朝的金銀器製作已綜合使用了鑄造、焊接、掐絲、嵌鑄法、銼磨、拋光、多種機械連線及膠粘等工藝技術,...
建甌林氏金銀器製作技藝起源清代,據1986年版《建甌文史資料第九輯》記載:清末林福昌金鋪,從事金銀兌換加工。 林氏金銀器製作技藝是建甌市本土唯一完整有序、未間斷傳承的金銀器製作技藝。工藝特徵 其所制器型小巧精緻,以鏨花為追求,...
唐代是中國金銀器製作的繁榮時期,而當時的揚州,則已成為金銀器的貿易中心,這從杜牧在《揚州三首》詩中所作“金絡擎雕去,鸞環拾翠來”等詩句中就可見一斑。《新唐書》中對揚州的金銀器製造等手工業有專門記載。明清兩代,江都傳統...
南京寶慶銀樓創建於清嘉慶年間,從事傳統金銀飾品(擺件)製造已有200年歷史。2006年12月,寶慶銀樓被商務部授予全國首批“中華老字號”名號。寶慶金銀擺件繼承了我國傳統金銀器製作工藝,主要包括繪圖、雕塑、翻模、拼裝、焊接、繪鏨、砑光、...
為西南少數民族所制器物,系打擊樂器。其製作年代較悠久,至漢代式樣最多,製作精美,因其地區和式樣的不同,可分滇系和粵系兩大系統。前者形體較小,多單弦紋分暈;後者高大,鼓面多有立體的青蛙裝飾。金銀器工藝 花瓣式銀碗 漢代...
王氏金銀細工製作,徐州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歷史淵源 在我國東漢時期,金銀器製作工藝中的錘碟,掐絲,累絲,炸珠,焊接,鑲嵌等細工已大體完備。經唐至清1000多年的發展使之更加流光溢彩,金碧輝煌...
蟠龍製作技藝流程 蟠龍工藝金銀器製作流程遵從古代傳統技法,純手工完成,環環相扣,嚴密有序。蟠龍工藝的作品雋永傳神、古韻盎然。蟠龍金銀細工製作技藝的一般工藝流程如下:設計、制模、制胎、鏨刻、組裝、表面處理。在產品製作過程中,...
其中,鎏金花鳥鏤空銀冠尤其精美,是遼代金銀器之精品。其冠頂呈圓形,兩側有立翅,各向外撇,通體鏤空。冠正面及立翅均飾展翅欲飛的鳳凰,周圍飾纏枝花卉,紋飾、造型華美,富有少數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遼代金銀器製作工藝多繼承唐代的...
燒藍是我國傳統的首飾工藝之一,是琺瑯製作工序之一。用燒藍裝飾點綴的金銀器,顏色鮮艷搶眼,與金銀交相輝映,增添了器物的色彩和美感。資料 燒藍工藝又稱點藍工藝、燒銀藍、銀琺瑯,是以銀作胎器,敷以琺瑯釉料燒製成的工藝品,尤以...
壘絲是金銀器製作方法之一,它是先將金銀等原料拉成細絲,以焊接、編綴等方法製成紋樣,再焊接到器物之上。壘絲工藝在我國金銀器製作中有著久遠的歷史,早在兩漢時期就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但當時多用以製作小件器物;到了宋代才出現...
金銀器製作工藝 鎏金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近代稱“火鍍金”。系將金熔於水銀之中,形成金泥,塗於銅或銀器表面,加溫,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於器表,謂之鎏金。其工藝流程大體分5個步驟:①做“金棍”,將銅棍前端錘扁,略翹起...
造型厚重端莊,盆底鴛鴦嬉遊紋樣姿態生動,構圖巧妙,器壁內外紋飾完全相同,有如透印,工藝水平極為精湛。盆外底鏨刻“浙西”二字,應是浙西道(今鎮江一帶)進奉之物,說明晚唐南方金銀器製作水平已不低於宮廷作坊的產品。詳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