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談往錄》是1992年7月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金易、沈義羚 。該書是一部回憶錄,是晚清宮女榮兒的回憶。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章節簡介,
內容簡介
《宮女談往錄(上下)》以生動的筆觸,記述了一位隨侍慈禧前後達八年之久的宮女何榮兒對往事的回憶。宮內稱呼她為榮兒,慈禧呼她“榮”,13歲進宮的她隨侍慈禧前後長達8年之久。18歲由慈禧指婚,賜給一個太監,隨著時事動盪,她的生活也顛沛流離,愈加悽慘,她極不願意談起往事,出於對作者的好感和信任,才斷斷續續道出了當年宮中生活的點點滴滴,有宮女的生活細節,慈禧老佛爺的起居,光緒皇帝鮮為人所知的佚事,以及太監做人的羞辱和煎熬等等。正史不載,野史難尋,具有對正史作補充和詮釋的價值,並極具可讀性。
作者簡介
金易,原名王錫(1917—1992年),河北省玉田縣人。幼讀私塾數年,打下古典文學基礎。30年代進北京,上中學,後考入北京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兩次東渡日本學習和工作。一生從事教育工作,曾任教於北京二中、蘭州西北師範學院、煤炭工業部和機械工業部業餘學校、日本廣島文理科大學等。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勞動達20年之久。退休後患腦血栓,右偏癱,用左手托著右手從事寫作,《宮女談往錄》一書就是這樣寫成的。
圖書目錄
上冊
序
前言
宮女生活
進儲秀宮
拜見“姑姑”
許打不許罵
不許打臉
睡臥姿勢
不能吃飽,怕出虛恭
吃早點
吃中飯
晚餐和夜加餐
四季的飲食
衣服、打扮
行動
做針線和不許宮女識字
水果換缸
最大喜事——接見家屬
傳遞信號
敬煙
踢毽
慈禧起居
儲秀宮與體和殿
值夜
宮女談往錄
一段插曲
“叫起”以前
梳頭劉
匆忙的早晨
最苦的差使
手紙和官房
看奏摺
備膳
睡覺
傳膳
四金剛五百羅漢
一句“吃大餑餑”引起的題外話
送信的臘八
螽斯羽詵詵兮
搶紅與小墨猴
跳大神和食肉節
腳上鞋兒四寸羅,朱唇輕點一櫻多
侍膳不勸膳
洗腳、洗澡和泡指甲
進頤和園
玉堂春富貴
湖上神仙
二月二,龍抬頭
乞巧
送鬼的中元節
下冊
慈禧西行
珍妃死在西行前
出逃前狠心剪下兩管長指甲
夜宿西貫市——苦難的第一站
西行路上
給光緒剃頭
忻州中秋夜
持螯把酒過太原
慈禧娘家
桂公爺
丈母娘打姑爺
光緒帝及后妃
光緒帝和隆裕
光緒佚事
太監瑣事
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一個太監的自述
崔玉貴二進宮
後記
附錄
附一:我所認識的“老宮女”劉曜昕
附二:相濡以沫五十年——回憶和金易在一起的日子
附三:憶廣島王錫
附四:清代題材文藝暨金易作品研討會文摘
《宮女談往錄》瑣議叢維熙
金易和他的《宮女談往錄》陳援
《宮女談往錄》的價值所在鄭恩波
把真實、可信、活生生的歷史還給人民柿林
初版編後語
再版後記
章節簡介
簡介及序言
她13歲進宮,分在儲秀宮裡當差,伺候慈禧,專職是敬煙。18歲由慈禧指婚,賜給一個姓劉的太監,是李蓮英的乾兒子,專給光緒剃頭,住家在北池子。結婚時是很風光的,老太后以主婚人的身份,陪送了8副抬兒作嫁妝,珍寶衣物,一應俱全。這樣,就把她活生生地送到火坑裡了。
宮女生活
宮廷里有個傳統的規矩,是太監全是漢人,是有頭有臉的宮女,必須是旗人(應是上三旗包衣,無漢人宮女)。凡是伺候太后、皇后、妃子、格格的宮女,漢人是挨不上邊的。儲秀宮的宮女更要求要正根正派,規矩也特別嚴。給老太后寢宮碰完頭以後,就要拜見‘姑姑’了。
慈禧起居
在老太后屋裡當差,不管幹多髒的活,頭上腳下要打扮得乾淨利落,所以這四個宮女,也是新鞋新襪。太監把澡盆等送到廊子底下,托盤由宮女接過來,屋內鋪好油布,抬進澡盆注入溫水,然後請老太后寬衣。
慈禧西行
我不會忘掉那一段事,那是我一生經歷的最慘的一段往事。回想過去,很佩服25歲的珍妃,說出話來比刀子都鋒利,死在臨頭,一點也不打顫——“我罪不該死!”“皇上沒讓我死!”“你們愛逃跑不逃跑,但皇帝不應該跑!”——這三句話說得多在理,噎得老太后一句話也回答不上來,只能耍蠻。
慈禧娘家
慈禧娘家冬天的太陽遲遲地爬上窗欞,窗簾遮得嚴嚴的。老宮女又開始用小磨磨豆腐了。隆隆的響聲一起來,屋子裡顯得更加沉寂。就在這沉寂之中,我們拾起舊話。她搖磨,我用勺往磨眼裡添豆子,聽她漫不經心地敘談慈禧西逃和慈禧娘家的往事。
光緒帝及后妃
打撈珍妃時光緒並沒露面。這也是老劉告訴我的。後來光緒要來了珍妃在東北三所掛過的一頂舊帳子,常常對這頂帳子出神。從此他再也沒接近過任何女人,直到賓天,可以說對珍妃是情至義盡的了。
太監瑣事
北京城有兩位赫赫有名的閹割世家。一是南長街會計司胡同的畢五,一是地安門外方磚胡同的“小刀劉”,都是世傳,受過皇封的。他們倆全是六品頂戴,比縣太爺還高一級。據說每家每季要向清廷內務府供奉40名太監。各家都有一套完善的閹割設備。
附錄
在魚目混珠、泥沙俱下、大量的偽劣假冒之作泛濫成災的時候,金易、沈義羚先生合著的長篇紀實文學《宮女談往錄》,以其“高水平、高品位、高檔次的珍品”風姿鶴立雞群,獨占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