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舞(普堆巴宣舞),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地區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宣舞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早在吐蕃王朝之前即已出現。西藏民間曾有“普堆巴的宣,羊日崗的藏戲,章達的卓舞”之說,將普堆巴宣舞與同處拉薩河上游直孔沿河的羊日崗、章達兩地的民間藝術相提並論,足見其地位和影響。普堆巴宣舞集說、唱、舞為一體,舞姿融合了中藏和後藏民間舞蹈的精華。
2008年6月7日,宣舞(普堆巴宣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8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宣舞(普堆巴宣舞)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
- 遺產編號:Ⅲ-80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宣舞是西藏所特有的一種民間舞蹈,主要流行於札達縣境內地處中印邊境的峽谷地帶。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古象雄文明時期,到古格王國時期宣舞進一步得到發展有上千年的歷史。古格遺址紅廟大殿壁畫中清晰地留下了宣舞的蹤跡,壁畫表現古格王為歡迎阿底峽大師而舉行的盛大儀式場面,其中有十名身著艷麗服飾的女子在跳宣舞。據史書記載,1042年,宣舞在托林寺歡迎阿底峽大師的儀式上作為禮儀舞表演。
普堆巴宣舞是藏族一種古老的自娛性歌舞,“宣”是象雄語,即歌舞之意。普堆巴宣舞最早起源於民間,長期流傳於拉薩河上游直孔沿河的門巴鄉地區,多在宗教慶典場合表演,以獨特而華貴的服飾、優美而動聽的歌聲、典雅而穩健的舞步贏得民眾的歡迎。西藏民間曾有“普堆巴的宣,羊日崗的藏戲,章達的卓舞”之說,將普堆巴宣舞與同處拉薩河上游直孔沿河的羊日崗、章達兩地的民間藝術相提並論,足見其地位和影響。據直貢·旦增白瑪堅參《直貢法嗣》記載,直貢第十二代法嗣灌頂大國師頓珠傑布(約生活於14世紀)從內容、動作、服飾等方面對原有的普堆巴宣舞進行了規範和發展,使其藝術性、觀賞性得到極大提升,更加豐富完善,由此達於鼎盛。五世達賴喇嘛時期,普堆巴宣舞曾赴桑耶寺參加全藏文藝大匯演。
舞蹈特色
表型形式
普堆巴宣舞集說、唱、舞為一體,舞姿融合了中藏和後藏民間舞蹈的精華。它以說唱節奏進行舞動,邁動步伐,節奏鮮明、歡快,動作少而簡單,但韻味較難掌握。舞者邊唱邊舞,不唱的邊聽伴奏邊舞。舞蹈涵蓋了宗教、禮儀、風俗、節慶等各方面的內容,風格典雅穩健、優美自如。
服裝特徵
普堆巴宣舞只能在迎請直孔法王、法王坐床典禮、寺院開光等重大典禮上表演。這種舞蹈服飾豪華,一般的家庭無法承受,流行地的幫躲倉、替雪倉、雜堂本倉、仲堆、仲脈等大戶人家只能以差役的形式表演普堆巴宣舞。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普堆巴宣舞具有顯著的地域和民俗特色,為民族學、民俗學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傳承狀況
熟練掌握普堆巴宣舞的老藝人已相繼去世,人亡藝絕的現象給普堆巴宣舞的生存發展帶來了很大困惑,急需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昂嘎,女,1932年出生,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宣舞 (普堆巴宣舞),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墨竹工卡縣文化和旅遊局(墨竹工卡縣文物局)獲得“宣舞(普堆巴宣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宣舞(普堆巴宣舞)項目保護單位墨竹工卡縣文化和旅遊局(墨竹工卡縣文物局、墨竹工卡縣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隊)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9年11月8日,南京舉辦南京萬人墨竹探親游活動,活動推出了“普堆巴宣舞”。
2019年11月9日,首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開幕式暨文化展演活動在南京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舉行。開幕式上,墨竹工卡帶來的《普堆巴宣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