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宣撫處置使
- 性質:古代官名
- 朝代:南宋
- 職責:掌川陝、京西、湖北路宣撫之事
官名。南宋初年置,以知樞密院事張浚充任,置宣撫處置使司於秦州,掌川陝、京西、湖北路宣撫之事,許以便宜行事,設屬官如宣撫使。後設副使佐之,又設參議...
中國歷史官名。唐後期派大臣巡視戰後地區及水旱災區,稱宣先安慰使或宣撫使。宋不常置,掌宣布威靈、撫綏邊境及統護將帥、督視軍旅之事,以二府大臣充。元於...
詳情 鈕為短矩形把手,朱文方印,篆書:宣撫處置使司隨軍審記司印1 ...... 鈕為短矩形把手,朱文方印,篆書:宣撫處置使司隨軍審記司印[1] 參考資料 1. 宋建...
建炎三年(1129年),吳璘與兄長吳玠同時被陝西宣撫處置使張浚所賞識。此後兄弟...,宋廷在金兵大兵壓境的危急關頭,任命吳璘擔任四川宣撫使兼陝西、河南招討使。...
吳玠兄弟受劉子羽舉薦,得以被宣撫處置使張浚委任。 [11] 後來,劉子羽被貶為單州、白州等地,張浚謫居福州,吳玠不僅為張浚求情,還兩次請求用自己節度使的官職為...
宣撫處置使司主管機宜文字楊斌,素與庶厚,知庶怨端深,乃盛言端反以求合。又慮端復用,謂端反有實跡者十,又言端客趙彬揭榜鳳州,欲以兵迎之。秦鳳副總管...
、中書舍人、吏部侍郎,遷豫州剌史,召為工部侍郎、尚書左丞、中書侍郎、金紫光祿大夫,以工部尚書留守東都,數充校考使、絳州刺史,遷太子賓客、河北宣撫處置使...
龍禹官,北宋人,字相承,浙州會稽令,南昌節度副使,黔省軍事,招討峒苗,湖南宣撫招討使,宋代武臣;龍宗麻系龍禹官長子,字玄爵,浙江列校,襲父職,湖南宣撫...
宣撫處置使張浚,亦不令移潼川軍,聞者皆憤,或取其榜毀之。利州路經略使劉子羽遺浚書,為言已在此,敵必不南,浚乃止。完顏杲留屯中梁山逾月,始自斜谷去興元...
李彥仙向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報告,要求騎兵支援,並提出撤出陝州、避實擊虛的作戰方針,張浚不從,李彥仙乃決定死守。四年(1130)、天會八年正月初一開始,婁室加強...
高宗建炎、紹興間,歷樞密院編修官,侍御史,知樞密院事,川陝宣撫處置使,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都督諸路軍馬。隆興元年(1163),封為魏國公。...
時通古與報謝使韓肖胄先行,而京東、淮東宣撫處置使韓世忠伏兵洪澤鎮,詐令為紅巾,俟通古過則劫之,以壞和議。肖胄至揚州,世忠將郝拚密以告直秘閣、淮東...
紹興十一年(1141)、金皇統元年十月初,川陝宣撫司都統制楊政率軍至寶雞(今...壬辰,以揚武翊運功臣、太保、京東、淮東宣撫處置使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節制...
翊日,永壽發臨安,詔通問使章誼等偕行。自張浚召還,而川陝宣撫處置副使王似、盧法原,人望素輕,頗不為都統制吳玠所憚。帝聞之,己巳,賜三人璽書,略曰:“...
張浚則自請前往川陝一帶防守,被封為宣撫處置使。 [61] 另外,趙構追贈王淵開府儀同三司,追康履“榮節”諡號。韓世忠因在卑微時曾受王淵賞識,此時知恩圖報安葬...
四年,為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前軍統制,在川陝地區平定叛亂,並與金兵、偽齊軍作戰,屢得勝利。 紹興五年,改知荊南府。七年,被投降派解除兵權,以洪州觀察使知邵...
而當時的宋朝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也以劉錫為帥,集結了劉錡、趙哲、吳玠等將領統率的數倍於金兵的大軍,以層層包圍之勢,與金軍在富平(今陝西富平縣北)展開決戰...
1130年秋,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集結大軍在陝南向金兵發動進攻,在富平敗績,退往四川省閬中市。陝西五路大部喪失。從此陝南和四川成為南宋西線抗金前沿。1131年,都...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御營使司併入樞密院為機速房,遂改御營使司幹辦公事為計議官,正八品。紹興十一年(1141年)罷。又,南宋時都督府、宣撫處置使司、制置...
官署名。南宋初年,始置於四川,為宣撫處置使司措置財賦。高宗紹興六年(1136),又置於鎮江,以戶部侍郎為長官,掌屯駐江淮諸軍錢糧。同年,鄂州亦置,以戶部郎官領...
紹興元年(1131),續觱任王彥幕屬。時獻書於宣撫處置使張浚,深得張浚賞識。紹興二年(1132)二月,升金、均、房州鎮撫使司書寫機宜文字。...
魏公既貴,為川陝宣撫處置使,吳猶布衣。以公恩得一官,競不顯。 [1] 參考資料 1. 欒保群編著,中國神怪大辭典,人民出版社,2009.11,第85頁 ...
紹興五年,帝欲復楚州,以世忠為武寧安化軍節度使、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梁氏隨征,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撫集流散,通商惠工...
建炎四年(1130年),張浚認為中興應當自關陝開始,考慮金人也許會先入陝取蜀,則東南不可保,所以請行為川、陝宣撫處置使。既抵興元,金兵已取鄜延,金將婁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