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徽南院,官署名。唐朝後期宣徽院分南、北兩院,各設廳事,各置使一員,以中官充任。五代迄宋,改用士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宣徽南院
- 性質:官署名
- 朝代:唐朝
- 職責:掌南院御前祗應之事
宣徽南院,官署名。唐朝後期宣徽院分南、北兩院,各設廳事,各置使一員,以中官充任。五代迄宋,改用士人。
宣徽南院,官署名。唐朝後期宣徽院分南、北兩院,各設廳事,各置使一員,以中官充任。五代迄宋,改用士人。沿革官署名。唐朝後期宣徽院分南、北兩院,各設廳事,各置使一員,以中官充任。五代迄宋,改用士人。宋朝用以安置罷政之勛舊大臣...
章穆皇后郭氏(976年-1007年5月5日),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宋真宗趙恆第二任皇后,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第二女。淳化二年(991年),嫁給襄王趙恆,冊封魯國夫人,時年十六歲。至道二年(996年)進封秦國夫人。宋真宗嗣位...
宣徽南院設定同宣徽北院,掌南院諸事。在北面官系統中,還有大于越府,設大于越,如秦漢之三公,無職掌,不常置,位在百僚之上,非有大功德者不授,為遼代的尊官。因遼太祖以遙輦氏于越受禪,故此官不輕易授人,終遼之世,得...
官至宣徽南院使、鎮州都部署。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去世,年五十五。獲贈侍中、譙王,諡號“忠武”。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郭守文,字國華,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出身太原郭氏,祖上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便是當地名門望族。其父郭暉,...
范延光(?~940年),字子瑰,臨漳(今屬河北省邯鄲市)人。五代時期後唐、後晉時期將領。跟隨後唐明宗抵抗後梁,拜工部尚書,遷宣徽南院使,率軍平定朱守殷之亂,授樞密使。領兵前往魏州,鎮壓天雄兵變,拜天雄軍節度使,將女兒嫁給後唐...
吳廷祚(918~971年),字慶元,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後周至北宋時期重要將領。勤奮學習,博覽群書。早年追隨郭威,長期擔任親校。後周建立後,深得太祖郭威及世宗柴榮信任,官拜樞密使、宣徽南院使,檢校太尉。柴榮親征北漢時,...
宋哲宗即位,拜保寧軍節度使、知大名府,改鎮彰德。司馬光、范祖禹極力舉薦馮京為樞密使,馮京以老為由辭卻,哲宗乃以之為太一宮使兼侍講,改宣徽南院使,以太子少師之職致仕。紹聖元年(1094年),馮京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四歲。哲宗...
郭若虛出身北宋豪族太原郭氏,北宋宣徽南院使郭守文曾孫。親屬成員如下:曾祖:郭守文(935年—989年),字國華,歷仕後周、北宋,先後參與滅南漢、南唐、北漢等役。累官至宣徽南院使、鎮州都部署,去世後追封譙王,諡號“忠武”。祖...
柴禹錫(943-1004年),字玄圭,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鄲市)人。北宋大臣。留心治學,跟隨晉王趙光義。宋太宗繼位後,得受重用,歷任供奉官、翰林副使、如京使、宣徽北院使、樞密副使、宣徽南院使等職,外放治理滄州、潞州、涇州、陝州...
從平澤潞,遷左羽林大將軍、宣徽北院使。從平李重進,授揚州知州,勤於安撫,使百姓悅服,遷宣徽南院使、樞密副使等,與慕容延釗不和,出任淄州刺史。乾德四年(966年)。去世,終年四十七,獲贈檢校太傅、宣德軍節度使。開寶年間,...
宋神宗繼位,遷太子少保、宣徽北院使。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應天府,判河陽,遷中太一宮使、宣徽南院使,賜金方團帶。極言保甲法之弊端,言辭懇切。宋哲宗即位,加為檢校太師,安武軍和彰德軍節度使。元豐八年(1085年),去世,終年...
宋仁宗因溫成皇后所請想封其伯父張堯佐為宣徽南院使,結果遭到台諫官的猛烈抨擊,包拯勸仁宗“斷以大義,稍割愛情”,不得已而作罷。溫成皇后不死心,仁宗也下定決心一定要任命張堯佐官職。一天,仁宗上朝,溫成皇后送仁宗到殿門口,...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決定再次進軍北漢,並採取攻城阻援的作戰指導,其部署是:命宣徽南院使潘美為北路都招討制置使,率崔彥進、李漢瓊、曹翰、劉遇等軍攻太原;命雲州觀察使郭進為太原北石嶺關(今山西忻縣南)都部署...
唐宣宗繼位後,他受封夔王,與慶王李沂同封,居於大明宮內院,以諫議大夫鄭漳、兵部郎中李鄴為侍讀,以姚勖為師傅,為王授經。深得唐宣宗寵愛,本欲立為太子,託付於樞密使王歸長、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但左軍中尉王宗實擁立...
後被徵召入朝,任左神武大將軍、宣徽南院使。顯德元年(954年)二月,劉崇聯合契丹大將楊袞進逼澤(今山西晉城)、潞(今山西長治)二州。周世宗柴榮得報,決定親率周軍北上太行,迎擊北漢、契丹聯軍。柴榮先派寧江節度使樊愛能、清淮...
八月,神宗與宰相們商議改任時任宣徽南院使、靜難軍留後、判延州郭逵,曾公亮說郭逵如被改任必定不樂,神宗說:“蔡挺都轉官了,郭逵為什麼不可以?”王安石也同意郭逵移鎮,文彥博反對,但神宗仍加郭逵檢校太尉、改雄武軍留後。同月...